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后汉书-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自以为不足。孟之反奔而殿,亦何异哉?今遣太中大夫赐征西吏士死伤者医药、
棺敛,大司马已下亲吊死问疾,以崇谦让。”于是使异进军义渠,并领北地太守
事。
青山胡率万余人降异。异又击卢芳将贾览、匈奴薁鞬日逐王,破之。上郡、
安定皆降,异复领安定太守事。九年春,祭遵卒,诏异守征虏将军,并将其营。
及隗嚣死,其将王元、周宗等复立嚣子纯,犹总兵据冀,公孙述遣将赵匡等救之,
帝复令异行天水太守事。攻匡等且一年,皆斩之。诸将共攻冀,不能拔,欲且还
休兵,异固持不动,常为众军锋。
明年夏,与诸将攻落门,未拔,病发,薨于军,谥曰节侯。
长子彰嗣。明年,帝思异功,复封彰弟䜣为析乡侯。十三年,更封彰东缗侯,
食三县。永平中,徙封平乡侯。彰卒,子普嗣,有罪,国除。
永初六年,安帝下诏曰:“夫仁不遗亲,义不忘劳,兴灭继绝,善善及子孙,
古之典也。昔我光武受命中兴,恢弘圣绪,横被四表,昭假上下,光耀万世,祉
祚流衍,垂于罔极。予末小子,夙夜永思,追惟勋烈,披图案籍,建武元功二十
八将,佐命虎臣,谶记有征。盖萧、曹绍封,传继于今;况此未远,而或至乏祀,
朕其愍之。其条二十八将无嗣绝世,若犯罪夺国,其子孙应当统后者,分别署状
上。将及景风,章叙旧德,显兹遗功焉。”于是绍封普子晨为平乡侯。明年,二
十八将绝国者,皆绍封焉。
岑彭字君然,南阳棘阳人也。王莽时,守本县长。汉兵起,攻拔棘阳,彭将
家属奔前队大夫甄阜。阜怒彭不能固守,拘彭母妻,令效功自衬。彭将宾客战斗
甚力。及甄阜死,彭被创,亡归宛,与前队贰严说共城守。汉兵攻之数月,城中
粮尽,人相食,彭乃与说举城降。
诸将欲诛之,大司徒伯升曰:“彭,郡之大吏,执心坚守,是其节也。今举
大事,当表义士,不如封之,以劝其后。”更始乃封彭为归德侯,令属伯升。及
伯升遇害,彭复为大司马朱鲔校尉,从鲔击王莽杨州牧李圣,杀之,定淮阳城。
鲔荐彭为淮阳都尉。更始遣立威王张卬与将军徭伟镇淮阳。伟反,击走卬。彭引
兵攻伟,破之。迁颍川太守。
会舂陵刘茂起兵,略下颍川,彭不得之官,乃与麾下数百人从河内太守邑人
韩歆。会光武徇河内,歆议欲城守,彭止不听。既而光武至怀,歆迫急迎降。光
武知其谋,大怒,收歆置鼓下,将斩之。召见彭,彭因进说曰:“今赤眉入关,
更始危殆,权臣放纵,矫称诏制,道路阻塞,四方蜂起,群雄竞逐,百姓无所归
命。窃闻大王平河北,开王业,此诚皇天祐汉,士人之福也。彭幸蒙司徒公所见
全济,未有报德,旋被祸难,永恨于心。今复遭遇,愿出身自效。”光武深接纳
之。彭因言韩歆南阳大人,可以为用。乃贳歆,以为邓禹军师。
更始大将军吕植将兵屯淇园,彭说降之,于是拜彭为刺奸大将军,使督察众
营,授以常所持节,从平河北。光武即位,拜彭廷尉,归德侯如故,行大将军事。
与大司马吴汉,大司空王梁,建义大将军朱祐,右将军万脩,执金吾贾复,骁骑
将军刘植,杨化将军坚镡,积射将军侯进,偏将军冯异、祭遵、王霸等,围洛阳
数月。朱鲔等坚守不肯下。帝以彭尝为鲔校尉,令往说之。鲔在城上,彭在城下,
相劳苦欢语如平生。彭因曰:“彭往者得执鞭侍从,蒙荐举拔擢,常思有以报恩。
今赤眉已得长安,更始为三王所反,皇帝受命,平定燕、赵,尽有幽、冀之地,
百姓归心,贤俊云集,亲率大兵,来攻洛阳。天下之事,逝其去矣。公虽婴城固
守,将何待乎?”鲔曰:“大司徒被害时,鲔与其谋,又谏更始无遣萧王北伐,
诚自知罪深。”彭还,具言于帝。帝曰:“夫建大事者,不忌小怨。鲔今若降,
官爵可保,况诛罚乎?河水在此,吾不食言。”彭复往告鲔,鲔从城上下索曰:
“必信,可乘此上。”彭趣索欲上。鲔见其诚,即许降。后五日,鲔将轻骑诣彭。
顾敕诸部将曰:“坚守待我。我若不还,诸君径将大兵上轘辕,归郾王。”乃面
缚,与彭俱诣河阳。帝即解其缚,召见之,复令彭夜送鲔归城。明旦,悉其众出
降,拜鲔为平狄将军,封扶沟侯。鲔,淮阳人,后为少府,传封累代。
建武二年,使彭击荆州,下犨、叶等十余城。是时,南方尤乱。南郡人秦丰
据黎丘,自称楚黎王,略十有二县;董讠斤起堵乡;许邯起杏;又,更始诸将各
拥兵据南阳诸城。帝遣吴汉伐之,汉军所过多侵暴。时,破虏将军邓奉谒归新野,
怒吴汉掠其乡里,遂反,击破汉军,获其辎重,屯据淯阳,与诸贼合从。秋,
彭破杏,降许邯,迁征南大将军。复遣朱祐、贾复及建威大将军耿弇,汉忠将军
王常,武威将军郭守,越骑将军刘宏,偏将军刘嘉、耿植等,与彭并力讨邓奉。
先击堵乡,而奉将万余人救董䜣。䜣、奉皆南阳精兵,彭等攻之,连月不克。三
年夏,帝自将南征,至叶,董讠斤别将将数千人遮首,车骑不可得前。彭奔击,
大破之。帝至堵阳,邓奉夜逃归淯阳,董讠斤降。彭复与耿弇、贾复及积弩将
军傅俊、骑都尉臧宫等从追邓奉于小长安,帝率诸将亲战,大破之。奉迫急,乃
降。帝怜奉旧功臣,且衅起吴汉,欲全宥之。彭与耿弇谏曰:“邓奉背恩反逆,
暴师经年,致贾复伤痍,朱祐见获。陛下既至,不知悔善,而亲在行陈,兵败乃
降。若不诛奉,无以惩恶。”于是斩之。奉者,西华侯邓晨之兄子也。
车驾引还,令彭率傅俊、臧宫、刘宏等三万余人南击秦丰,拔黄邮,丰与其
大将蔡宏拒彭等于邓,数月不得进。帝怪以让彭,彭惧,于是夜勒兵马,申令军
中,使明旦西击山都。乃缓所获虏,令得逃亡,归以告丰,丰即采其军西邀彭。
彭乃潜兵度沔水,击其将张杨于阿头山,大破之。从川谷间伐木开道,直袭黎丘,
击破诸屯兵。丰闻大惊,驰归救之。彭与诸将依东山为营,丰与蔡宏夜攻鼓,彭
豫为之备,出兵逆击之,丰败走,追斩蔡宏。更封彭为舞阴侯。
秦丰相赵京举宜城降,拜为成汉将军,与彭共围丰于黎丘。时田戎拥众夷陵,
闻秦丰被围,惧大兵方至,欲降。而妻兄辛臣谏戎曰:“今四方豪杰各据郡国,
洛阳地如掌耳,不如按甲以观其变。”戎曰:“以秦王之强,犹为征南所围,岂
况吾邪?降计决矣。”四年春,戎乃留辛臣守夷陵,自将兵沿江溯沔止黎丘,刻
期日当降,而辛臣于后盗戎珍宝,从间道先降于彭,而以书招戎。戎疑必卖己,
遂不敢降,百反与秦丰合,彭出兵攻戎,数月,大破之,其大将伍公诣彭降,戎
亡归夷陵。帝幸黎丘劳军,封彭吏士有功者百余人。彭攻秦丰三岁,斩首九万余
级,丰余兵裁千人,又城中食且尽。帝以丰转弱,令朱祐代彭守之,使彭与傅俊
南击田戎,大破之,遂拔夷陵,追至秭归。戎与数十骑亡入蜀,尽获其妻子士众
数万人。
彭以将伐蜀汉,而夹川谷少,水险难漕运,留威虏将军冯骏军江州,都尉田
鸿军夷陵,领军李玄军夷道,自引兵还屯津乡,当荆州要会,喻告诸蛮夷,降者
奏封其君长。初,彭与交阯牧邓让厚善,与让书陈国家威德,又遣偏将军屈充移
檄江南,班行诏命。于是让与江夏太守侯登、武陵太守王堂、长沙相韩福、桂阳
太守张隆、零陵太守田翕、苍梧太守杜穆、交耻太守锡光等,相率遣使贡献,悉
封为列侯。或遣子将兵助彭征伐。于是江南之珍始流通焉。
六年冬,征彭诣京师,数召宴见,厚加赏赐。复南还津乡,有诏过家上冢,
大长称以朔望问太夫人起居。
八年,彭引兵从车驾破天水,与吴汉围隗嚣于西域。时,公孙述将李育将兵
救嚣,守上邽,帝留盖延、联弇围之,而车驾东归。敕彭书曰:“两城若下,便
可将兵南击蜀虏。人若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每一发兵,头须为白。”彭遂
壅谷水灌西城,城未没丈余,嚣将行巡、周宗将蜀救兵到,嚣得出还冀。汉军食
尽,烧辎重,引兵下陇,延、弇亦相随而退。嚣出兵尾击诸营,彭殿为后拒,故
诸将能全师东归。彭还津乡。
九年,公孙述遣其将任满、田戎、程汎,将数万人乘枋{⺮卑}下江关,击破
冯骏及田鸿、李玄等。遂拔夷道、夷陵,据荆门、虎牙。横江水起浮桥、斗楼,
立欑柱绝水道,结营山上,以拒汉兵。彭数攻之,不利,于是装直进楼船、冒
突露桡数千艘。
十一年春,彭与吴汉及诛虏将军刘隆、辅威将军臧宫、骁骑将军刘歆,发南
阳、武陵、南郡兵,又发桂阳、零陵、长沙委输棹卒,凡六万余人,骑五千匹,
皆会荆门。吴汉以三郡棹卒多费粮谷,欲罢之。彭以蜀兵盛,不可遣,上书言状。
帝报彭曰:“大司马习用步骑,不晓水战,荆门之事,一由征南公为重而已。”
彭乃令军中募攻浮桥,先登者上赏。于是偏将军鲁奇应募而前。时天风狂急,奇
船逆流而上,直冲浮桥,而欑柱钩不得去,奇等乘势殊死战,因飞炬焚之,风
怒火盛,桥楼崩烧。彭复悉军顺风并进,所向无前。蜀兵大乱,溺死者数千人。
斩任满,生获程汎,而田戎亡保江州。彭上刘隆为南郡太守,自率臧宫、刘歆长
驱入江关,令军中无得虏掠。所以,百姓皆奉牛、酒迎劳。彭见诸耆老,为言大
汉哀愍巴蜀久见虏役,故兴师远伐,以讨有罪,为人除害。让不受其牛、酒。百
姓皆大喜悦,争开门降。诏彭守益州牧,所下郡,辄行太守事。
彭到江州,以田戎食多,难卒拔,留冯骏守之,自引兵乘利直指垫江,攻破
平曲,收其米数十万石。公孙述使其将延岑、吕鲔、王元及其弟恢悉兵拒广汉及
资中,又遣将侯丹率二万余人拒黄石。彭乃多张疑兵,使护军杨翕与臧宫拒延岑
等,自分兵浮江下还江州,溯都江而上,袭击侯丹,大破之。因晨夜倍道兼行二
千余里,径拔武阳。使精骑驰广都,去成都数十里,势若风雨,所至皆奔散。初,
述闻汉兵在平曲,故遣大兵逆之。及彭至武阳,绕出延岑军后,蜀地震骇。述大
惊,以杖击地曰:“是何神也!”
彭所营地名彭亡,闻而恶之,欲徙,会日暮,蜀刺客诈为亡奴降,夜刺杀彭。
彭首破荆门,长驱武阳,持军整齐,秋豪无犯。邛穀王任贵闻彭威信,数千
里遣使迎降。会彭已薨,帝尽以任贵所献赐彭妻子,谥曰壮侯。蜀人怜之,为立
庙武阳,岁时祠焉。
子遵嗣,徒封细阳侯。十三年,帝思彭功,复封遵弟淮为穀阳侯。遵永平中
为屯骑校尉。遵卒,子伉嗣。伉卒,子杞嗣,元初三年,坐事失国。建光元年,
安帝复封杞细阳侯,顺帝时为光禄勋。
杞卒,子熙嗣,尚安帝妹涅阳长公主。少为侍中、虎贲中郎将,朝廷多称其
能。迁魏郡太守,招聘隐逸,与参政事,无为而化。视事二年,舆人歌之曰:
“我有枳棘,岑君伐之。我有蟊贼,岑君遏之。狗吠不惊,足下生氂。含哺鼓腹,
焉知凶灾?我喜我生,独丁斯时。美矣岑君,於戏休兹!”
熙卒,子福嗣,为黄门侍郎。
贾复字君文,南阳冠军人也。少好学,习《尚书》。事舞阴李生,李生奇之,
谓门人曰:“贾君之容貌志气如此,而勤于学,将相之器也。”王莽末,为县掾,
迎盐河东,会遇盗贼,等比十余人皆放散其盐,复独完以还县,县中称其信。
时,下江、新市兵起,复亦聚众数百人于羽山,自号将军。更始立,乃将其
众归汉中王刘嘉,以为校尉。复见更始政乱,诸将放纵,乃说嘉曰:“臣闻图尧、
舜之事而不能至者,汤、武是也;图汤、武之事而不能至者,桓、文是也;图桓、
文之事而不能至者,六国是也;定六国之规,欲安守之而不能至者,亡六国是也。
今汉室中兴,大王以亲戚为藩辅,天下未定而安守所保,所保得无不可保乎?”
嘉曰:“卿言大,非吾任也。大司马刘公在河北,必能相施,第持我书往。”复
遂辞嘉,受书北度河,及光武于柏人,因邓禹得召见。光武奇之,禹亦称有将帅
节,于是署复破虏将军督盗贼。复马羸,光武解左骖以赐之。官属以复后来而好
陵折等辈,调补鄗尉,光武曰:“贾督有折冲千里之威,方任以职,勿得擅除。”
光武至信都,以复为偏将军。及拔邯郸,迁都护将军。从击青犊于射犬,大
战至日中,贼陈坚不却。光武传召复曰:“吏士皆饥,可且朝饭。”复曰:“先
破之,然后食耳!”于是被羽先登,所向皆靡,贼乃败走。诸将咸服其勇。又北
与五校战于真定,大破之。复伤创甚。光武大惊曰:“我所以不令贾复别将者,
为其轻敌也。果然,失吾名将。闻其妇有孕,生女邪,我子娶之,生男邪,我女
嫁之,不令其忧妻子也。”复病寻愈,追及光武于蓟,相见甚欢,大飨士卒,令
复居前,击邺贼,破之。
光武即位,拜为执金吾,封冠军侯。先度河攻朱鲔于洛阳,与白虎公陈侨战,
连破降之。建武二年,益封穰、朝阳二县。更始郾王尹尊及诸大将在南方未降者
尚多,帝召诸将议兵事,未有言,沉吟久之,乃以檄叩地曰:“郾最强,宛为次,
谁当击之?”复率然对曰:“臣请击郾。”帝笑曰:“执金吾击郾,吾复何忧!
大司马当击宛”。遂遣复与骑都尉阴识、骁骑将军刘植南度五社津击郾,连破之。
月余,尹尊降,尽定其地。引东击更始淮阳太守暴汜,汜降,属县悉定。其秋,
南击召陵、新息,平定之。明年春,迁左将军,别击赤眉于新城、渑池间,连破
之。与帝会宜阳,降赤眉。
复从征伐,未尝丧败,数与诸将溃围解急,身被十二创。帝以复敢深入,希
令远征,而壮其勇节,常自从之,故复少方面之勋。诸将每论功自伐,复未尝有
言。帝辄曰:“贾君之功,我自知之。”
十三年,定封胶东侯,食郁秩、壮武、下密、即墨、梃、观阳,凡六县。复
知帝欲偃干戈,修文德,不欲功臣拥众京师,乃与高密侯邓禹并剽甲兵,敦儒学。
帝深然之,遂罢左右将军。复以列侯就第,加位特进。复为人刚毅方直,多大节。
既还私第,阖门养威重。朱祐等荐复宜为宰相,帝方以吏事责三公,故功臣并不
用。是时,列侯惟高密、固始、胶东三侯与公卿参议国家大事,恩遇甚厚。三十
一年卒,谥曰刚侯。
子忠嗣。忠卒,子敏嗣。建初元年,坐诬告母杀人。国除。肃宗更封复小子
邯为胶东侯,邯弟宗为即墨侯,各一县。邯卒,子育嗣。育卒,子长嗣。
宗字武孺,少有操行,多智略。初拜郎中,稍迁,建初中为朔方太守。旧内
郡徙人在边者,率多贫弱,为居人所仆役,不得为吏。宗擢用其任职者,与边吏
参选,转相监司,以敗⑵浼椋蛞怨Υ尾钩だ簦矢髟妇∷馈P倥分桓
入塞。征为长水校尉。宗兼通儒术,每宴见,常使与少府丁鸿等论议于前。章和
二年卒,朝廷愍惜焉。
子参嗣。参卒,子建嗣。元初元年,尚和帝女临颍长公主。主兼食颍阴、许,
合三县,数万户。时邓太后临朝,光宠最盛,以建为侍中,顺帝时为光禄勋。
论曰:中兴将帅立功名者众矣,惟岑彭、冯异建方面之号,自函谷以西,方
城以南,两将之功,实为大焉。若冯、贾之不伐,岑公之义信,乃足以感三军而
怀敌人,故能克成远业,终全其庆也。昔高祖忌柏人之名,违之以全福;征南恶
彭亡之地,留之以生灾。岂几虑自有明惑,将期数使之然乎?
赞曰:阳夏师克,实在和德。胶东盐吏,征南宛贼。奇锋震敌,远图谋国。
卷十八 吴盖陈臧列传第八
吴汉字子颜,南阳宛人也。家贫,给事县为亭长。王莽末,以宾客犯法,乃
亡命至渔阳,资用乏,以贩马自业,往来燕、蓟间,所至皆交结豪杰。更始立,
使使者韩鸿徇河北。或谓鸿曰:“吴子颜,奇士也,可与计事。”鸿召见汉,其
悦之,遂承制拜为安乐令。
会王郎起,北州扰惑。汉素闻光武长者,独欲归心。乃说太守彭宠曰:“渔
阳、上谷突骑,天下所闻也。君何不合二郡精锐,附刘公击邯郸,此一时之功也。”
宠以为然,而官属皆欲附王郎,宠不能夺。汉乃辞出,止外亭,念所以谲众,未
知所出。望见道中有一人似儒生者,汉使人召之,为具食,问以所闻。生因言刘
公所过,为郡县所归;邯郸举尊号者,实非刘氏。汉大喜,即诈为光武书,移檄
渔阳,使生赍以诣宠,令县以所闻说之,汉复随后入。宠甚然之。于是遣汉将兵
与上谷诸将并军而南,所至击斩王郎将帅。及光武于广阿,拜汉为偏将军。既拔
邯郸,赐号建策侯。
汉为人质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辞自达。邓禹及诸将我知之。数相荐举,及得
召见,遂见亲信,赏居门下。
光武将发幽州兵,夜召邓禹,问可使行者。禹曰:“间数与吴汉言,其人勇
鸷有智谋,诸将鲜能及者。”即拜汉大将军,持节北发十郡突骑。更始幽州牧苗
曾闻之,阴勒兵,敕诸郡不肯应调。汉乃将二十骑先驰至无终。曾以汉无备,出
迎于路,汉即捴兵骑,收曾斩之,而夺其军。北州震骇,城邑莫不望风弭从。遂
悉发其兵,引而南,与光武会清阳。诸将望见汉还,士马甚盛,皆曰:“是宁肯
分兵与人邪?”及汉至莫府,上兵簿,诸将人人多请之。光武曰:“属者恐不与
人,今所请又何多也?”诸将皆惭。
初,更始遣尚书令谢躬率六将军攻王郎,不能下。会光武至,共定邯郸,而
躬裨将虏掠不相承禀,光武深忌之。虽俱在邯郸,遂分城而处,然每有以慰安之。
躬勤于职事,光武常称曰“谢尚书真吏也”,故不自疑。躬既而率其兵数万,还屯
于邺。时光武南击青犊,谓躬曰:“我追贼于射犬,必破之。尤来在山阳者,势
必当惊走。若以君威力,击此散虏,必成禽也。”躬曰:“善。”及青犊破,而
尤来果北走隆虑山,躬乃留大将军刘庆、魏郡太守陈康守邺,自率诸将军击之。
穷寇死战,其锋不可当,躬遂大败,死者数千人。光武因躬在外,乃使汉与岑彭
袭其城。汉先令辩士说陈康曰:“盖闻上智不处危以侥幸,中智能因危以为功,
下愚安于危以自亡。危亡之至,在人所由,不可不察。今京师败乱,四方云扰,
公所闻也。萧王兵强士附,河北归命,公所见也。谢躬内背萧王,外失众心,公
所知也。公今据孤危之城,待灭亡之祸,义无所立,节无所成。不若开门内军,
转祸为祸,免下愚之败,收中智之功,此计之至者也。”康然之。于是康收刘庆
及躬妻子,开门内汉等。及躬从隆虑归邺,不知康已反之,乃与数百骑轻入城。
汉伏兵收之,手击杀躬,其众悉降。
躬字子张,南阳人。初,其妻知光武不平之,常戒躬曰:“君与刘公积不相
能,而信其虚谈,不为人备,终受制矣。”躬不纳,故及于难。
光武北击群贼,汉常将突骑五千为军锋,数先登陷陈。及河北平,汉与诸将
奉图书,上尊号。光武即位,拜为大司马,更封舞阳侯。
建武二年春,汉率大司空王梁,建义大将军朱祐,大将军杜茂,执金吾贾复,
扬化将军坚镡,偏将军王霸,骑都尉刘隆、马武、阴识,共击檀乡贼于邺东漳水
上,大破之。降者十余万人。帝使使者玺书定封汉为广平侯,食广平、斥漳、曲
周、广年,凡四县。复率诸将击邺西山贼黎伯卿等,及河内脩武,悉破诸屯聚。
车驾亲幸抚劳。复遣汉进兵南阳,击宛、涅阳、郦、穰、新野诸城、皆下之。引
兵南,与秦丰战黄邮水上,破之。又与偏将军冯异击昌城五楼贼张文等,又攻铜
马、五幡于新安,皆破之。
明年春,率建威大将军耿弇、虎牙大将军盖延,击青犊于轵西,大破降之。
又率骠骑大将军杜茂、强弩将军陈俊等,围苏茂于广乐。刘永将周建别招聚收集
得十余万人,救广乐。汉将轻骑迎与之战,不利,堕马伤膝,还营,建等遂连兵
入城。诸将谓汉曰:“大敌在前而公伤卧,众心惧矣。”汉乃勃然裹创而起,椎
牛飨士,令军中曰:“贼众虽多,皆劫掠群盗,‘胜不相让,败不相救’,非有
仗节死义者也。今日封侯之秋,诸君勉之!”于是军士激怒,人倍其气。旦日,
建、茂出兵围汉。汉选四部精兵黄头吴河等,及乌桓突骑三千余人,齐鼓而进。
建军大溃,反还奔城。汉长驱追击,争门并入,大破之,茂、建突走。汉留杜茂、
陈俊等守广乐,自将兵助盖延围刘永于睢阳。永既死,二城皆降。
明年,又率陈俊及前将军王梁,击破五校贼于临平,追至东郡箕山,大破之。
北击清河长直及平原五里贼,皆平之。时,鬲县五姓共逐守长,据城而反。诸将
争欲攻之,汉不听,曰:“使鬲反者,皆守长罪也。敢轻冒进兵者斩。”乃移檄
告郡,使收守长,而使人谢城中。五姓大喜,即相率归降。诸将乃服,曰:“不
战而下城,非众所及也。”
冬,汉率建威大将军耿弇、汉忠将军王常等,击富平、获索二贼于平原。明
年春,贼率五万余人夜攻汉营,军中惊乱,汉坚卧不动,有顷乃定。即夜发精兵
出营突击,大破其众。因追讨余党,遂至无盐,进击勃海,皆平之。又从征董宪,
围朐城。明年春,拔朐,斩宪。事已见《刘永传》。东方悉定,振旅还京师。
会隗嚣畔,夏,复遣汉西屯长安。八年,从东驾上陇,遂围隗嚣于西城。帝
敕汉曰:“诸郡甲卒但坐费粮食,若有逃亡,则沮败众心,宜悉罢之。”汉等贪
并力攻嚣,遂不能遣,粮食日少,吏士疲役,逃亡者多,及公孙述救至,汉遂退
败。
十一年春,率征南大将军岑彭等伐公孙述。及彭破荆门,长驱入江关,汉留
夷陵,装露桡船,将南阳兵及弛刑募士三万人溯江而上。会岑彭为刺客所杀,
汉并将其军。十二年春,与公孙述将魏党、公孙永战于鱼涪津,大破之,遂围武
阳。述遣子婿史兴将五千人救之。汉迎击兴,尽殄其众,因入犍为界。诸县皆城
守。汉乃进军攻广都,拔之。遣轻骑烧成都市桥,武阳以东诸小城皆降。
帝戒汉曰:“成都十余万众,不可轻也。但坚据广都,待其来攻,勿与争锋。
若不敢来,公转营迫之,须其力废,乃可击也。”汉乘利,遂自将步骑二万余人
进逼成都,去城十余里,阻江北为营,作浮桥,使副将武威将军刘尚将万余人屯
于江南,相去二十余里。帝闻大惊,让汉曰:“比敕公千条万端,何意临事勃乱!
既轻敌深入,又与尚别营,事有缓急,不复相及。贼若出兵缀公,以大众攻尚,
尚破,公即败矣。幸无它者,急引兵还广都。”诏书未到,述果使其将谢丰、袁
吉将众十许万,分为二十余营,并出攻汉。使别将将万余人劫刘尚,令不得相救。
汉与大战一日,兵败,走入壁,丰因围之。汉乃召诸将厉之曰:“吾共诸君逾越
险阻,转战千里,所在斩获,遂深入敌地,至其城下。而今与刘尚二处受围,势
既不接,其祸难量。欲潜师就尚于江南,并兵御之。若能同心一力,人自为战,
大功可立;如其不然,败必无余。成败之机,在此一举。”诸将皆曰“诺”。于
是飨士秣马,闭门三日不出,乃多树幡旗,使烟火不绝,夜衔枚引兵与刘尚合军。
丰等不觉,明日,乃分兵拒江北,自将攻江南。汉悉兵迎战,自旦至晡,遂大破
之,斩谢丰、袁吉,获甲首五千余级。于是引还广都,留刘尚拒述,具以状上,
而深自谴责。帝报曰:“公还广都,甚得其宜,述必不敢略尚而击公也。若先攻
尚,公从广都五十里悉步骑赴之,适当值其危困,破之必矣。”自是汉与述战于
广都、成都之间,八战八克,遂军于其郭中。述自将数万人出城大战,汉使护军
高午、唐邯将数万锐卒击之。述兵败走,高午奔陈刺述,杀之。事已见《述传》。
旦日城降,斩述首传送洛阳。明年正月,汉振旅浮江而下。至宛,诏令过家上冢,
赐谷二万斛。
十五年,复率扬武将军马成、捕虏将军马武北击匈奴,徙雁门、代郡、上谷
吏人六万余口,置居庸、常山关以东。
十八年,蜀郡守将史歆反于成都,自称大司马,攻太守张穆,穆逾城走广都,
歆遂移檄郡县,而宕渠杨伟、朐徐容等,起兵各数千人以应之。帝以歆昔为
岑彭护军,晓习兵事,故遣汉率刘尚及太中大夫臧宫将万余人讨之。汉入武都,
乃发广汉、巴、蜀三郡兵围成都,百余日城破,诛歆等。汉乃乘桴沿江下巴郡,
杨伟、徐容等惶恐解散,汉诛其渠帅二百余人,徙其党与数百家于南郡、长沙而
还。
汉性强力,每从征伐,帝未安,恒侧足而言。诸将见战陈不利,或多惶惧,
失其常度。汉意气自若,方整厉器械,激扬士吏。帝时遣人观大司马何为,还言
方修战攻之具,乃叹曰:“吴公差强人意,隐若一敌国矣!”每当出师,朝受诏,
夕即引道,初无办严之日。故能常任职,以功名终。及在朝廷,斤斤谨质,形于
体貌。汉尝出征,妻子在后买田业。汉还,让之曰:“军师在外,吏士不足,何
多买田宅乎!”遂尽以分与昆弟外家。
二十年,汉病笃。车驾亲临,问所欲言。对曰:“臣愚无所知识,惟愿陛下
慎无亦攵而已。”及薨,有诏悼愍,赐谥曰忠侯。发北军五校、轻车、介士送葬,
如大将军霍光故事。
子哀侯成嗣,为奴所杀。二十八年,分汉封为三国:成子旦为灈阳侯,以
奉汉嗣;旦弟盱为筑阳侯;成弟国为新蔡侯。旦卒,无子,国除。建初八年,徙
封盱为平春侯,以奉汉后。盱卒,子胜嗣。初,汉兄尉为将军,从征战死,封尉
子彤为安阳侯。帝以汉功大,复封弟翕为褒亲侯。吴氏侯者凡五国。
初,渔阳都尉严宣与汉俱会光武于广阿,光武以为偏将军,封建信侯。
论曰:吴汉自建武世,常居上公之位,终始倚爱之亲,谅由质简而强力也。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斯岂汉之方乎!昔陈平智有余以见疑,周勃资朴忠而见
信。夫仁义不足以相怀,则智者以有余为疑,而朴者以不足取信矣。
盖延字巨卿,渔阳要阳人也。身长八尺,弯弓三百斤。边俗尚勇力,而延以
气闻,历郡列掾、州从事,所在职办。彭宠为太守,召延署营尉,行护军。
及王郎起,延与吴汉同谋归光武。延至广阿,拜偏将军,号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