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明朝当太子-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爷现在已经到了淮安,在查察总兵官刘泽清行止……”

“查他?”

不等李恭说完,孙传庭就失声道:“此人悍厉,什么样的悖逆之事都干的出来,小爷去他那儿做什么?”

“就是他闹的不成话,咱们才去看看。”

朱慈烺打刘泽清的主意是在船上就定下来的,江北四镇中,黄得功还算忠义,虽然跋扈,但仍然属可用的忠心耿耿的强藩,而高杰这里有孙传庭,刘良佐隔的远,缓急难图,只有刘泽清实力并不强,驻军淮安一带,搞的民怨沸腾……当然,四镇在这方面全不是好鸟,只是刘泽清格外过份罢了。

“这……”听到皇太子平安,孙传庭自是十分的激动,身为国朝大臣,他当然明白,四处已经人心大变,很多官绅和普通的百姓都觉得明朝已经是暮色沉沉,覆亡就在眼前,如果有一个法统上没有疑问的继承人,一切还要好些,若是如现在这样,各方蠢蠢欲动,都在想着拥立自己中意的人选,各藩镇想的是富贵,把天子当门生,就算是史可法这样的大臣也强不到哪去,先是首鼠两端,然后又公然说要挟制新立的皇帝,一切政务都归他们的“君子”所操持。

这样的说法,岂不就是太阿倒持?

到现在,孙传庭虽然自己也是文官系统里的一份子,却也是觉得,本朝大事,十之八九都坏在自己人手中了。

皇太子虽然成功出逃,想来也是历经艰辛和困苦,不料刚到南方,就又忙着去整合强藩,虽然孙传庭不知道太子究竟是什么用意,但其中凶险也是尽然知道的。

他不觉摇头道:“太子不直入南京,接掌大权,也是属十分不智之事!”

适才他意气消沉,哪里象个刚直强悍闻名的大臣?现在直言批评皇太子,倒是恢复了几分以前为督师时的风采。

“嘿嘿,去南京是何等大事?”李恭笑答道:“载着皇上的船队已经直入长江,一两天内抵南都的水西门,圣驾直入南都,还要谁去接手大权?”

“什么?”

孙传庭浑身一震,眼神中也尽是不可置信之色。身为崇祯一朝有名的大臣,重臣,他对这位皇帝的性子太熟悉了,当年在军中时,尽管他和洪承畴都是文官督抚,手握重权,那些总兵副将以下的武官看到他们都是战战兢兢连大气也不敢喘,但他们自己心中明白,自己的一切随时都可能被脾气捉摸不定的皇帝收回去……皇帝任用大臣,十分的随心所欲,而且心意变化太快,很可能太监的几句话,或是某一件事做的不合心意,皇帝就能下旨在军前免职,逮问京师下诏狱问罪……所以一旦有人传旨,他和洪承畴就是胆战心惊,唯恐听到皇帝那些责备呵斥的话……

当然,事实上孙传庭也是无辜受冤枉而入狱,这也增加了他对崇祯的一些了解,这位皇帝,性子实在太急太操切,而且太过刚毅,绝不会妥协,说皇帝能逃走,这实在是叫他觉得不可置信了。

“皇上先也是不走的,后来是小爷杀回去,与贼苦战数番,才把皇上救了出来。”提起此事,李恭也是十分得意。

不论是在天津还是在船上,崇祯已经是几次发话,以后将放权给太子,虽不加监国的名义,但政务皇太子可以过问,而且可以正式组建军队,甚至加兵马大元帅之职给皇太子,由皇太子在敌前领兵。

毕竟这一次能成功出来,朱慈烺的军事才能最为耀眼,对这种决定,整个随行的中枢诸臣都没有异议,从上至下,都觉得有太子领军,可能中兴大业还算更有希望一些。

此间内情,孙传庭当然不能知晓,当下只得两人边走边谈,回到督师衙门之时,才算堪堪将此行的经过大略谈完。

“这当真是天佑我大明……”孙传庭以手加额,脸上表情也是十分的复杂。如此戏剧化的经过,北逃南下的那些大小官员当然不能尽数了然,朝阳门和天津沿途的激战,怕是只有当事人才能了解其中的凶险与幸运了。

“事还不能算完!”李恭断然道:“小爷派标下至此,听督师大人节制。”说到这,他微微一笑,道:“高杰暗中与马士英、黄得功等人联络,督师大人知晓么?”

“当然知道。”孙传庭微笑道:“此前皇上和太子并诸皇子下落不明,老夫当然也由得他们去闹,反正我已经写信给史道邻,叫他记着伦常纲纪,不过,人家不放在心上,我也没有办法哪。”

“标下不信,”李恭摇头道:“大人竟然真的是一筹莫展?”

高杰现在不肯和孙传庭见面,坐拥重兵留在大营之中,说来说去,就是防着孙传庭一手。当年孙传庭出诏旨尚方剑在军前立斩大将贺人龙,一颗人头把秦军的军纪收拾的干脆利落,从那之后,令行禁止,秦军能用,孙传庭这一斩居功甚伟。

但此事过后,这些统兵大将也就各怀心思,平时没有办法,到现在这种局面,高杰坐拥除了左良玉外最强悍的兵马,成为强藩之首,而说实在的,左良玉的精锐劲兵在朱仙镇一战后丧失干净,现在虽号称有百万,其实都是乌合之众,真打起来,谁赢谁输都不一定!

手握重兵,已经无视朝庭威权,要对付这么一个人,当然是千难万难。

不过,孙传庭脸上却是一无表情,只道:“有两件事,我要先问清楚。”

李恭笑道:“大人请直说,标下只要知道,就一定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请大人放心。”

“好,第一,太子殿下对高杰所部,是什么想法?”

既然知道太子要组建自己的六率亲兵,那么是不是要吞并掉江南江北的这几镇兵马,孙传庭就不得不多想一想,多问一声。

“殿下亲兵精锐,将由徐淮一带的农家子弟中精选而出,人数暂且也不会太多。”李恭会意,立刻答道:“所以高杰所部,将来仍然由大人统领。”

“那么,高杰本人又如何?”

“此人凶暴乱滑,十分不堪,但与李贼有深仇大恨,如果督师大人能将其收服,不妨继续再用下去,如果不能,那么,不妨在军前斩之,以肃军纪。”

“好,吾知之矣。”

一瞬之间,孙传庭脸上放出光来,眼神中也是露出十分精明和果决的神采,饶是李恭现在跟随朱慈烺日久,看到这孙传庭如此神采,一时间也是忍不住吃了一惊。

“怪道太子对此人十分看重,说是国朝上下能带兵,抚民,治理平靖地方的大吏,暂时来看,就只剩下这一个,又说此人缺点也是没有韧性,心性容易大起大落,今日看来,太子所见简直有如神明!”

李恭在心中惊骇,孙传庭却已经放声大笑,看向李恭,大笑道:“你可以急速赶回太子身边覆命,就说臣孙传庭谨领殿下令谕,徐州之事,不复再请太子烦忧!”

“老大人心中已经有成算么?”

见他如此自信,李恭反而有点儿不放心,毕竟高杰十分嚣张跋扈,已经不把朝廷和孙传庭放在眼里,而且最近这段时间下来,孙传庭除了派出督标到北边虚张声势外,别的事所为有限,有一股数千人的土贼,头目叫程继孔,在徐州附近攻打州县,打的还是李自成部下旗号,孙传庭和高杰彼此有意气,谁也不理,就凭由这一股土贼胡闹,几件事相加,也使孙传庭在南都一带名声渐渐凋零,不大被人放在眼里。

“哼,老夫只是隐忍,多看看风色,今皇上和太子并都平安,还有什么可说?”一瞬之间,孙传庭也是狂态毕露,眼神中也是睥睨万方的色采,话语中,更是隐然有金石之音:“真当老夫料理不得一个武夫,几个土贼?”

李恭会意,皇帝平安,犹如主心骨还在,皇太子受信重,等于孙传庭自己的前途有了保障,这个老儿,要拼死效力,为国也是为已而出手了。

“好,”李恭行了一礼,道:“那标下就立刻回转,到太子跟前复命。”

“将军此时虽然还是寒微,但殿下建六率后,想必就是一方主将,往返之时,也要务必小心谨慎。”

“是的,”李恭很沉稳的道:“殿下若有任用,臣子也不会辞……最近南都和诸藩镇动向频繁,十分诡异,我要请老大人有何举措的话,一要稳,二要狠,三要快!”

“老夫省得。”

“那么,标下给大人告辞。”

李恭转身而行,等到了角门转身而出时,回头看了一眼,却是看到孙传庭在院中负手而行,脸上仍然是傲气十足的样子,他抿嘴笑了一笑,不过,很快就收了笑容……皇太子那边,却不知道现在是什么情形?他需得快些赶回去,徐淮之间,旦夕可至,李恭忧心如焚,不想再耽搁片刻功夫。

第085章 风云(1)

朱慈烺此时已经在淮安附近的清江浦附近了,并且易装潜行,已经把刘泽清所部的布防驻军情形,摸了个八九不离十。

清江浦此处是漕运要隘,往北还有拦马河、六塘河,沂河等河流,更是连接运河北上的重要渡口。在清朝,这里是漕运总督的驻所,在明朝这里也有皇家仓库和千户卫所保卫安全,因为运河水力不足,北上的旅客商人不准乘船,只能由漕船继续北上,而普通人就只能在清江浦改为坐车或是骑着骡马北上,所以这里是十分要紧的转运渡口,光是街市就有二十多里长,在当时,整个中国怕也没有几处地方比这里更加繁华了。

朱慈烺到时,正是傍晚时分,暮色低垂,缓缓沉降下去的太阳如同一个硕大的红球,把四周的残云映射的十分漂亮,他穿着松江布做的长袍,头顶折上巾,手中一柄象牙柄的折扇,身边是王源等几个护卫,在二十里长的繁华长街上信步而行,象足了一个负喧闲转的富家公子哥儿。

“小爷,瞧这儿?”王源晃动着他硕大的脑袋,龇牙咧嘴的道:“咱们在山东就下船,一路潜行过来,到处都是饥民,到处是流贼和官兵轮着祸害,整村的人被屠了也不奇怪……看这儿,哪里象是乱世,十足的太平盛世么。”

这一回向来沉默寡言的任尚也是点了点头,接话道:“可不是晋、陕、豫、鲁,还有关外,都打成什么样了,打死的饿死的真不知道有多少,怎么这南边就这么太平?听说就徐州也还有土贼流民,隔三四百里,就这么富足!”

倒也难怪他们惊诧,清江浦这里不仅是南北漕运中心,也是南北货物的集散地和批发转运的超级市场,很多北方货物在这里上船,直下南京,或是由水道一直向南,直到泉州为止。以生在北方,或者说是生长在北京的武官和政治人物来说,如果不出都门,或是没有涉足过南方的话,很难叫他们相信,现在中国的贸易有多么发达,而民间收入又是多么的繁盛富足!

崇祯年间,银价起而铜价落,百姓日子尚不算太好过,在隆万开海刚兴起的时候,大量的中国货物出去,再换回大量的白银,整个民间的物价极低,几分银子就能买只鸡打打牙祭,直到百年之后,民间的百姓还在怀念万历年间的日子和物价……说起来好笑,在正经的史书上,万历年间可是黑的不能再黑的苛政,是明末乱世的开端呢。

“这你们还不懂呢。”朱慈烺晃晃折扇,笑道:“清江这里算是一个内陆货物的转送点,到了南京,苏州、常州,那才是有钱的地界,小老百姓都不种田,每天纺半天布,或是种十来颗桑树,养些蚕,赚的银子就尽够使了。”

王源咋舌道:“怎么他们就这么富?”

“天底下可不止大明一国,他们没有丝绸,也没茶,也没瓷器,”朱慈烺笑吟吟的,眼光也是看向南方,“就这三样,咱们大明就把银子给赚饱了。神宗皇爷的时候,一个叫西班牙的国家派在南洋的总督是这么说的:要是大明天子愿意,他能把大明的海船一路排到马尼拉去!”

王源问道:“马尼拉在哪儿?”

有人插话:“你连这也不懂?就是在吕宋那边吧,万历年间听说那儿有银山,神宗皇爷还打主意来着。后来才知道,是泰西人把世上的银子先攒到那儿,再拿银子来买咱们大明的货物。”

“怪不得南边的人卖生丝茶叶就有这么大的生发!”

“他们的土地也肥沃,一亩地最多能产六七石粮,陕北那儿,一亩地有时候半石也收不上来。唉,北人命苦啊。”

“天冷的邪乎,又不下雨,十年九旱,这他娘的也真邪了!”

一群护卫都是北方人,这会子虽然是刚脱大难,来到这南边的富裕地界,虽然开眼,心里也满不是滋味。

朱慈烺也是敛了笑容,这北方是大气候的毛病,当然,人治不行的因素也很强,现在北方地盘也是丢光了,说什么也是白搭,不如暂且不说它,等将来重回北方,总会慢慢解决掉这个大难题。

现在么,他暗中嘿嘿一笑,这大包袱就先叫李自成背着,下头是大清,这一对哥儿俩也尝尝崇祯那头疼坐腊的滋味去吧!

说起正事,众人也是神色肃然,朱慈烺坚持在山东先下船,一路考察民生和贼匪情形,当然,还有山川地利,一路都是骑马而行,十来天功夫,连同朱慈烺在内,都是衣不解带,马不卸鞍,各地的虚实当然看了不少,不过每天都是这么饱历风霜,人当然也是吃了不小的苦头。

按崇祯的意思,皇太子和他一起到南京后,告庙祭祀孝陵,然后再宣扬太子在军事上的长才,征得南方臣子的认同和谅解,接着再择地由太子建立亲军六率,当然,钱粮兵谷都是现成的,由着朱慈烺自成一军就是。

这样做法,当然很稳当,不过朱慈烺却坚持不可,父子俩在船上数夜长谈,然后就是朱慈烺匆忙下船,在山东登岸上陆,除了他自己外,太子的东宫骑兵也是全部下船,分为十余人一股,伪装成北方南下的逃难商队,就这样由山东沿着运河道路,一直南下,到了四月初就已经到了淮安。

此时此刻,朱慈烺将手中折扇一收,冷然道:“不要再说了,看看时辰,正事要紧!”

“是,咱们省得。”

众人一时默然,当下也不找地方吃饭,到了一处僻静地方,大伙儿都带的有干粮,吃些饼子,水囊中有清水,喝上几口就着干饼,就算是一顿晚饭。

朱慈烺自然也是如此,就这么倚马而食,没过一会儿功夫,在暮色之中,一直侍立站哨的任尚突然叫道:“似乎是魏大来了。”

“是我。”确实是魏岳,声音仍然是一如既往的沉稳有力,远远的,魏岳便道:“上禀小爷,人已经带过来了。”

“好,叫他过来!”

朱慈烺神色一振,嘴里虽然塞着干粮,整个人却已经站的笔直,眼中也是湛然有神,只看向树林外的夹堤小路。

果然是两人,一前一后,魏岳大步而行,另外一个中等身材的侧身跟在后头,等到了朱慈烺立身的地方,魏岳先道:“刘孔和,皇太子驾前,还不赶快跪下行礼。”

“是,是!”那人声音十分惶恐,不过还是抬眼先看了一下,正好也是与朱慈烺的眼神相碰撞,朱慈烺微微一笑,那人只觉得这个皇太子与记忆中的有些不同,但渊渟岳峙,气派十分不凡,于是下意识的就跪在地下,叩头碰头道:“臣刘孔和,叩见皇太子殿下千岁!”

“免礼,起来!”

“是,臣谢殿下天恩。”

刘孔和年纪并不大,粗眉小眼,下巴上的胡须十分浓密,长相十分粗豪,但脸上有明显的书卷气,人也显的很有气度,他虽然穿着铠甲,披着斗篷,但其实是贡生出身,是个正经的文士。

其父是已故大学士、礼部尚书刘鸿训,北方惊变,刘泽清南窜,刘孔和散尽家财在淄博起兵,将李自成派在各地的县令纷纷砍头,后来各镇南撤,刘孔和也率本部三千多步骑南下,到淮安时被本家侄子刘泽清留下节制,结果叔侄不和,他被勒令带本部兵马来护卫运河,其实是投散闲置,不使他参与机务。

此时叩见太子起身之后,刘孔和脸上的气息是青白不定,眼神中也有不少的惶恐之色,显然,这件事给他的冲击,委实不小。

“刘孔和,听说你胆大任直,怎么见了我这么害怕?”朱慈烺看他神情十分害怕,不觉笑道:“难道我是三头六臂?”

这么一说,好歹冲淡了刘孔和心中的恐惧,当下便笑了一笑,道:“天威在前,小臣不得不怕。”

“你在崇祯十三年时,曾经随父入觐,父皇赏你们父子在西苑垂钓,并且赐宴,当时我在紫光阁,你曾随父叩见过我,你还记得么?你仔细看看我,是否是当初模样?”

“臣记得,记得!”

刘孔和最惶巩的就是眼前这位不是真的太子,现在刘泽清所谋很大,他当然也听说过一些消息,这种时候,如果在自己这里出一个伪太子,那么罪过可就大了。他最近因为一件事得罪了刘泽清,自己恐怕性命难保,如果再出大漏子,那就非死不可。

因为实在很难认清,而魏岳等人虽然确实是京营武官,有兵部的勘合和官印告身,但仅凭这些,他是不能确信的。

此时朱慈烺一句话,心中疑虑尽消,既然朱慈烺有吩咐,那就索性真壮起胆子,仔细看了一看。

这一看,虽然觉得太子气质变化真大,而且个子骨架当然也长高长大了不少,但相貌模样,那是一点儿也没有错的。

当下又是叩头一礼,语气已经十分激动,而且还带有哽咽之声:“臣不料今日能复见天颜,北都惊变,臣以为再无见皇帝与太子的一天,罪臣有此想,实在是十分该死,不,简直是罪该万死!”

激动之时,刘孔和把自己内心苦思全部说出,到最后,他不仅在地上连连碰头,而且也索性嚎啕大哭起来。

“好了,你不必如此!”朱慈烺心中也是十分感动,亲手将刘孔和搀扶起来,温言道:“国事尚有可为,你是忠臣,也是你父亲的孝子,要好好为国家效力,懂么?”

“是,太子殿下但有驱使,臣就是肝脑涂地,也是在所不辞!”

答话之时,刘孔和是诚惶诚恐,他心中明白,太子潜行至此,怕是清江,乃至整个南都,南直隶,都是要大起风云了!

第086章 风云(2)

“刘孔和,我看你神思不属,脸上神色十分难看,”朱慈烺上下打量了刘孔和一会,突然问道:“见了我又这么嚎啕大哭……你心里是不是有什么委屈?”

“这……”刘孔和十分委屈,又很迟疑,所以脸上表情仍然是十分吃力,他想了再想,才道:“臣和左都督、总兵官刘泽清彼此不和争斗,他先是将臣投在这运河两岸,着臣带本部兵把守运河,前一阵,因为一件事,臣把刘泽清得罪的厉害,虽然他是臣的本家侄儿,但臣怀疑他会对臣不利,所以……”

“是什么事?”

“刘泽清不通文墨,但喜赋诗,前一阵写了几首诗在酒宴上叫人朗读,然后问臣意见……”提起此事,刘孔和脸上仍然浮出一丝笑容来:“臣当时使酒尚气,答他说:国家以淮地千里托付足下,不见足下一矢向北,诗即精工,又有何益?况且,诗很好,但不做更好。”

“哈哈,你好生无礼,果然是酒后了,但十分豪言,十分大胆,也十分的提气!”朱慈烺闻言大笑,刘孔和这个人看着胆小,但果然与传言相符,都说他是宰相之子,豪气任侠,工诗文,若是真的是适才那样唯唯诺诺的模样,如何能聚集起数千步骑,对抗闯军!

“是,”刘孔和脸上也露出一丝得色,不过,转瞬又逝,他甚是惭愧的道:“北面强敌犹在,臣自寻死路,万一被杀,岂不是害了国事,十分的不该。”

“一句话就要你的命,怕是他过份了些吧。”朱慈烺敛了笑容,问道:“你现在是什么职份来着?”

“臣被兵部授给参将一职,”刘孔和答道:“前一阵南都有消息,说是要授臣副总兵,但只是流言,还不曾实授。”

“你说刘泽清要害你性命,可有什么实据?”

“有,臣向来奉刘泽清的命令巡查运河,前天,他突然派人传臣到淮安府城,指明只准带少量亲兵入城,说是有事与臣商量,但此事实在诡异,殿下来前,臣正在考虑要不要应召入城去。”

“但去无妨!”朱慈烺道:“刘泽清不以一矢向北,不做城防,纵兵抢掠,这些天来,光是被他部下杀死的百姓有数百人,上至七旬老者,下到稚龄幼童都下手杀害,抢去妇女也有数百,金银无数,粮草布匹也是自行打开府库,除此,还有拉丁充实军队之事,他的部下现在有多少人?”

“从山东下来,只有两万出头,不到三万,现在号称有六万强军。但眷属有不少,新拉的壮丁也很多,直正能打的只有老部队的两万多人,骡马在五六千匹之数。”

“淮安府城中有多少兵马?”

“总有四五千人,都是刘泽清的心腹精锐,其中有一两千人的骑兵,此外眷属也有几千驻在城中。”

“好,吾知之矣。”

朱慈烺看向刘孔和,神色渐渐严峻,半响过后,才道:“国家养士三百年,你是宰相之子,自发募集兵马效力,可见忠义之心尚存,现在我有要命的大事,叫你配合,你敢还是不敢?”

“臣当然敢!”刘孔和朗声道:“就是不知道,殿下究竟是要怎么做法?”

“你先去挑选亲兵,就说要带着他们进城见刘泽清,风声不妨放大一些,使得远近皆闻才好。”

“是,臣一会就去办。”

“安排你信的过的人,最好是淮安府本地的人,现在带我们进淮安府城。”

“这……”刘孔和劝道:“殿下在臣这里,臣好歹有几千兵,打起殿下旗号,刘泽清说什么也不敢犯驾,殿下有什么驱使,臣一定效死力,何必自己以身犯险?”

“不必多说。”朱慈烺道:“照我说的做吧!”

“是。臣请殿下一定多加小心。”虽然不大了然,但眼前的皇太子的气度神情都是叫刘孔和十分敬服,当下又跪下行了一礼,这才转身告辞。

到得树林外边,他才长出口气,见魏岳带着几人跟过来,刘孔和会意,知道一则是帮自己的忙,二来也有监视之意,当下便是笑道:“时辰尚早,我先去找几个本地向导,带殿下进城,足下几人,就一直跟在我身边就是。”

“殿下派我们来,是帮大人的手,请不必怀疑。”魏岳安然道:“一切都要谨慎行事,千万多加小心。”

“这个自然。”刘孔和慨然答应,突然又是一笑,向着魏岳道:“魏将军,知道我为什么一下子就事事听令么?”

“大人忠君爱国……”

“不然!忠君是忠皇上,太子向来不是干预国政的。原本我可以推托,最多将殿下接到住处,小心保护,好生供奉。不过,我进去后一下子看到殿下倚在战马身上,正在吃干粮饼子,和侍卫一样喝清水……这一下我就明白了,北都难民中有人说太子领军击伐流贼,败之而走的传闻是真的!”

“是的!”魏岳沉稳而有力的点头:“南下之事,是太子一手操持谋划,数败流贼大军,也是殿下亲自领军,军前迎敌,英武无比。”

“嗯,那就是了。”刘孔和脸上放光,十分高兴,只道:“世受国恩,主上如此,还有什么话可说?一条性命,都交托在太子殿下手中便是!”

……

第二天刚过了五更不久,刘孔和便叫人召集人马,吃罢早饭,天还只是蒙蒙亮时就出发,到辰时初刻,刘孔和就带着两百多骑亲兵赶到了准安府城的北门之下。

当时的淮安府城就是后来的山阳县,雄城要隘,十分繁华。但离的近了,便只是看到城防废驰,防御形同虚设。固然睢州有李定国,徐州有高杰,丰沛一带,都有大量驻军,而刘泽清所属也有三万左右的主力,沿着运河沿线布防,淮安虽要紧,但已经算是大后方了。但毕竟是战时,而此时放眼看去,虽看到大量的守城兵士有铁甲在身,兵器也很锋利,在城头内外还修了女墙和拦马墙等附属的防御阵地,同时还有不少火器立在城头,但士兵骄横,将官懒散,上上下下都是一股虚骄之气,入城时士兵们纷纷掠夺居民百姓的财物,还调戏妇女,短短时间就起了好几次争执,军纪废驰到荡然无存的地步了。

等二百余骑一直到了城池之下,上头才有人操着淄博一带的口音,向着城下喝问道:“是不是九叔来了?”

“是俺!”刘孔和仰头笑道:“是十二侄吧?”

刘泽清军中,最为核心的位置当然是他的宗族亲戚,然后才是同乡党羽,再下来,才是那些普通的将佐军士,守备城门的便是刘泽清的堂弟,当然也是刘孔和的本家侄子。

“是俺,九叔是奉大哥之命来的么?”

“正是咧。”刘孔和很亲热的道:“一定又是请我来吃酒,到了晌午,十二侄要和俺多饮几杯才中。”

“那是,那是!”城头那个军官大笑几声,然后便挥手放行,城门早就打开,此时一番对答后,把守城门的士兵将两边遮挡的鹿角拦马全部搬开,然后扛着铁枪长矛缩在后面,面对如潮水般涌进的骑兵,连看也懒得看一眼。

“不知死的货,还喝酒,跟阎王喝去吧!”这个城门守备虽不是刘泽清的亲兄弟,但房头很近,所以是极为信任的心腹,今天刘泽清要办几件大事,这个守备武官当然清楚,此时看到刘孔明带着部下入城,他一边吩咐人赶紧骑马到刘泽清那里报告,一边向着身边的亲信们笑道:“咱们大帅今天要杀人立威,到时候,你们就瞧热闹好了!”

众人轰然大笑,俱道:“不知死的鬼,得罪俺们大帅,可不就是活该被千刀万剐。”

笑声之中,刘孔和似乎丝毫不知有什么异样,除了亲兵队伍比往常多了一些,别的也是看不出什么变化来,到了总兵驻所,在下马石前刘孔和早早就下马步行,他的亲兵们也纷纷下马,到府邸四周四散开来,因为是经常往来,又多是山东人,帅府四周警备的士兵和军官纷纷过来,和刘孔和亲兵队中相熟的武官和士兵互相问好,说些家常,没过一会儿,就是笑声和说话的声音响成一片。

“九老爹来了!”刘孔和刚进大门,刘泽明便笑嘻嘻的迎上来,远远拱了拱手,大笑道:“迎接来迟,还望九叔不要怪罪俺们失礼。”

“哪里,岂敢!”

虽然是本家叔侄,但平时见面,刘泽清摆着大帅的谱,刘泽明等兄弟更是都眼高于顶,谁愿理会一个远房叔叔?

今日倒是奇了,这般理多,刘孔和脸上笑意十足,心却是提起老高,今日召见,看样子果然是来者不善。

“今天有一桩大事,咱们不告诉朝廷,也不和那些白面书生说,俺们自己内部先做起来再说!”刘泽明十分兴头,经过三月中旬到四月上旬这么一段时间的往还折冲,虽然开头走错了步子,不过大哥十分英明,前两天从路振飞手中把人抢了过来,现在听说南都大臣已经派人往淮安来,各项大事都在准备……一想到从此天子做门生,刘泽明觉得自己走路也轻飘了几分。

再看看眼前刘孔和,今日也打算一刀杀掉,然后吞并其军,徐州的高杰也在拼命扩充实力,最多一年半载就能发展到十万以上,刘泽清决心以准泗千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