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水浒后传-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安能放过?只是朝廷合当倾败,信此邪法,思量去退劲敌,真是贻笑后世。
却说斡离不望见城中起这座高台,香烟缭绕,绛节飘摇。不解其故,使细作打探,却是郭京演法。斡离不大笑道:“这宋官儿这等孩子气!两军对垒,不去挑兵选将,却行邪术,真是死活不知的!我所忌者,李纲、种师道二人,如今俱已罢职。任他百万天兵,我何畏哉!”遂催兵昼夜攻打。满朝文武,尽皆寒心。钦宗深信七日之后决能破敌,在宫中且自饮酒作乐,反不以社稷为事。郭京演法七日,毫无应验,谈笑自若,说道:“非至危至急,吾师不出。”
时大雨雪,旬日不霁,万民愁叹。金兵却分四翼攻通津门,钦宗差内侍催郭京出兵。郭京遣守御兵尽皆下城,不许窥探,大开通津门,领年甲相符的七千多人出战。都被金兵如风卷残云,杀得一个个罄尽,死尸填满护龙河。郭京知事已败,慌忙收拾金资逃遁。金兵鼓噪登城,无人敢敌,把汴京陷了。这分明是“开门揖盗”。钦宗闻之,恸哭道:“悔不听种师道之言,以至如此!”何桌、范琼欲率民兵巷战,斡离不宣言:“自古有南必有北,不可无也。今日所议,请道君与少帝亲到营中面商和议,割地退兵。”钦宗道:“上皇惊忧成疾,不能出城,如必要往,朕当自去。”遂奉表请降。士庶太学生等迎谒,钦宗掩面大哭道:“宰相误我父子!”观者无不流涕。
钦宗至金营,斡离不留住不放,索黄金一千万锭,白金二千万绽,采帛一千万匹,割河北、河东三镇,逼帝易服。侍郎李若水抱持而哭,斡离不令曳出仆地。旁边有人劝道:“事无不可为,今日顺从,明日就富贵了。”若水叹道:“天无二日,我岂有二主哉!”骂不绝口。金兵大怒,以刃断颈裂舌而死。斡离不道:“辽国之亡,死义者十数;南朝为李侍郎一人!”斡离不下令逼道君皇帝、太上皇后、康王之母韦妃、夫人邢氏、诸妃、诸王、公主、驸马、都尉及六宫有位号者,皆至金营。独元祐王后以废居私第得免。凡法驾卤簿、冠服、礼器、法物、大乐教功、八宝九鼎、圭壁、浑天仪、铜人、刻漏占器、秘阁三馆书、天下州府图籍及官吏、内人、内侍、伎艺、工匠、优倡、府库积蓄,为之一空。又遣吴升、莫俦入城,集百官议立异姓为主,众莫敢出声。王时雍探知金人之意,以张邦昌姓名入议状。太常寺簿张浚,开封士曹赵鼎,司门员外郎胡寅,不肯署名,逃入太学,徐皆唯唯。遂立张邦昌为楚帝,朝见百官,署职加称“权”字。是日风霾,日晕无光,百宫惨沮,邦昌亦变色。王时雍劝邦昌坐紫宸垂拱殿。吕好问道:“相公认真要立为楚帝呢,还是暂塞金人之意徐作良图?”张邦昌道:“说什么话!我身为大臣,不能匡救国难,今为金朝所立,勉强应命,岂有自立之意!”吕好问道:“中国人民共沐大宋恩泽,无日不思其德,特畏金朝兵威,暂时顺从。若金兵一去,就不能保如今日了。只看康王为大元帅征兵于外,元祐皇后垂帘子内,此殆天意欲中兴来祚、相公亟宜改图。且宫省故吏,岂可一旦居正殿!宜寓宿直殿庐,毋令卫士夹陛下。行文书,不可称圣旨。为今之计,当迎元祐孟太后,清康王早正大位,庶可转祸为福。天命人心,皆归康王,相公先遣人推戴,则功在社稷。若贪居天位,迟疑不发,他人声罪致讨,悔之晚矣!”于是张邦昌乃遣谢克家至济州迎请康王还都。
且说康正在金营逃回,追兵赶来,黑夜之中躲在树林里。忽见一匹白马腾嘶,康王连忙跨上,加了两鞭,那马咆哮飞走。到得天明,离金营已远,那马便立住不肯走。康王仔细一看,乃是崔府君庙中的泥马。至今传说“泥马渡康王”,可见真命天子百灵自然呵护的。康王不胜奇异,下了马,东西瞻顾,不知投何处去好。只见旌旗闪动,金鼓齐鸣,尘头起处,一彪人马到来。康王只道金兵追到,心惊胆战,道:“这番姓命休矣!”近前一看,乃是东京留守宗泽领一万人马来勤王,见了康王大喜,拜毕,说道:“天幸留得殿下,中兴有日!”即请到济州,州衙暂作行殿,招集四方豪杰。旬日间,张俊、苗傅、杨沂中、田师中、梁扬祖等一班战将,皆归麾下,兵势大振。当日集各将商议进兵。闻得二帝俱留金营,东京已破,张邦昌立为楚帝,康王大恸。宗泽等功道:“大王当枕戈尝胆,即日兴师,克复京城,以救君父之难,哭之无益。”忽报谢克家赍元枯孟太后手诏迎接还都。康王收泪接诏,率众将开读,诏云:大宋历年二百,人不知兵,传序九君,世无失德。虽举族有北辕之衅,而敷天同左袒之心。乃眷贤王,越居旧服。汉家之厄十世,宜光武之中兴;献公之子九人,唯重耳之尚在。兹乃天意,夫岂人谋!亟嗣统给,以永皇图。
开读诏书已毕,请将皆劝进。宗泽道:“南京乃太祖兴王之地,为四路之中,漕运尤便,请幸之以图大事。”康王遂决意趋归德,改为应天府,命筑坛于府门之左。五月庚寅朔,康王登坛受命,恸哭遥谢二帝,尊钦宗为孝慈渊圣皇帝,生母韦氏为宣和皇后,遥立夫人邢氏为皇后,其下文武百官升拜有差,改为建炎元年,是为高宗。
不说南京即位之事。再说金兵屯在驼牟冈,斡离不因金帛未足,必要勒完。户部尚书梅执礼道:“天子蒙尘,臣民皆愿致死,虽肝胆不计,于金银何有!实是比屋枵空,无以应命!”斡离不大怒,将梅执礼枭首示众,仍着监禁各饷户家属责限比完,士民无不陨涕。
却说那戴宗、杨林在燕青庄上,闻知汴京已破,二帝俱留金营,嗟叹不已。戴宗道:“大事已去,我同杨林回到饮马川去复李应。”燕青道:“且再留两日,更有商量。我想京城已陷,河北、河东皆割与金朝,此间亦不能久住。我欲更寻去向,只是还有一段心事要完,待做了,方送二位还寨。”戴宗道:“有何心事,就去做来。”燕青笑而不言。正是:亡国孤臣空饮恨,读残青史暗销魂。不知燕青说出甚么心事来,且听下回分解。
虎头健儿化作鸡皮老翁,良可浩叹。姚平仲骑骡,一夜入青城,可谓神龙见首不见尾。读之如冰雪一浇。又见郭京一段儿戏,渊圣之弃天下犹弃敝履也。觉平仲之弃官入道,还算不得达人!为之掩卷一笑。
第24回 换青衣二帝惨蒙尘 献黄柑孤臣完大义
却说金兵羁留二帝,并后妃宗室尽驱归北。因追索金银缎匹不完,屯扎在驼牟冈。其时四野萧条,万民涂炭。戴宗、杨林要到饮马川回复李应,燕青道:“我有桩心事未完,再消停两日。”问他,又不肯说。次早对杨林道:“今日我同兄长到一处去完心事,戴院长且住在这里。”燕青扮做通事模样,拿出一个藤丝织就紫漆小盒儿,日上封固了,不知甚么东西在里面,要杨林捧着,从北而去。约有十五里多路,只见一座山冈下,平坡之上,扎一个大营。排千馀顶皮帐,数万金兵屯驻。杨林道:“怎么走到这个所在来?”燕青道:“你只不要开口,只顾随我走。”到得营边,杨林举目一看,但见:刀枪密密,戈戟重重。皂雕旗,闪万片乌云;黄皮帐,映千山紫雾。如山马粪,大堤上消尽无数莺花;遍地人头,汁渠中流出有声膏血。悲茄吹起,惨动鬼神;呐喊声齐,振摇山岳。石人见了也生愁,铁汉到来多丧胆。
杨林是个杀人不眨眼的魔头,见了不觉毛发直竖,身子寒抖不定。燕青神色自若,向着守营门的官丁打了一回话,叫小校执枝令箭引他两个进去。转过几个大营盘,中央一座帐房,内有二三百雄兵把守,摆列明晃晃刀枪。只见太上教主道君皇帝,头戴一项黑纱软翅唐巾,身穿暗绿团花九龙环绕的袍子,系一条伽南香嵌就碧玉带,着一双挽云镶锦早朝鞋。一片红毡铺着,坐在上面,眉头不展,面带忧容。燕青走进帐房,端端正正朝上拜了五拜,叩三个头,跪着奏道:“草野微臣燕青,向蒙万岁赦免。罪犯流落江湖,天高地厚之德,粉身难报!今闻北狩,冒死一觐龙颜。”道君皇帝一时想不起,问:“卿现居何职?”燕青道:“臣是草野布衣。当年元宵佳节,万岁幸李师师家,臣得供奉,昧死陈情,蒙赐御笔,赦本身之罪,龙札犹有。”遂向身边锦袋中取出一幅恩诏,墨迹犹香,双手呈上。道君皇帝看了,猛然想着道:“原来卿是梁山泊宋江部下。可惜宋江忠义之士,多建功劳,朕一时不明,为奸臣蒙蔽,致令沉郁而亡。朕甚悼惜!若得还宫,说与当今皇帝知道,重加褒封立庙,子孙世袭显爵。”燕青谢恩。唤杨林捧过盒盘,又奏道:“微臣仰觐圣颜,已为万幸。献上青子百枚、黄柑十颗,取苦尽甘来的佳谶,少展一点芹曝之意。”齐眉举上。上皇身边止有一个老内监,接来启了封盖。道君皇帝便取一枚青子纳在口中,说道:“连日朕心绪不宁,口内甚苦。得此佳品,可以解烦。”叹口气道:“朝内文武官僚,世受国恩,拖金曳紫。一朝变起,尽皆保惜性命,眷恋妻子,谁肯来这里省视?不料卿这般忠义,可见天下贤才杰士,原不在近臣勋戚中!朕失于简用,以致如此。远来安慰,实感朕心。”命内监取过笔砚,将手内一柄金镶玉把白纨扇儿,吊着一枚海南香雕螭龙小坠,放在红毡之上,写一首诗道:笳鼓声中藉毳茵,普天仅见一忠臣。
若然青子能回味,大赉黄柑庆万春。
写罢,落个款道:“教主道君皇帝御书。”就赐与燕青道:“与卿便面。”燕青伏地谢恩。上皇又唤内监:“分一半青子黄柑,你拿去赐与当今皇帝,说是一个草野忠臣燕青所献的。”内监领旨而去。燕青还要俄延,当不得执令旗的小校连次催促,止不住泪落满腮,上皇亦掩面而泣。又降玉音道:“和议已成,蒙金朝大元帅许放我父子回朝。那时宣卿特授清职。”燕青复拜了四拜,随小校而出。守营官见燕青手内纨扇上有字迹,恐传递机密事情,细细盘问,燕青解与他听,方才放出。
两个取路回来,离金营已远,杨林伸着舌头道:“吓死人!早知这个所在,也不同你来。亏你有这胆量!”燕青道:“遇着要紧所在,再变不得脸色,越要安舒,方免疑惑。我已完了这件心事了。当初宋公明望着招安,我到李师师家,却好御驾到来,乘机唱曲,乞这道恩诏,实是感怀圣德。可怜被奸臣所误,国破身羁,中心不忍,故冒死朝见,以尽一点微衷。他还想着回朝,这是金人哄他的说话,恐永世不能再见。”杨林道:“天下多说是个昏君,今日看他聪明得紧,怎么把锦绣江山弄坏了?”燕青道:“从来亡国之君多是极伶俐的,只为高居九重,朝欢暮乐,哪知民间疾苦!又被奸臣弄权,说道四海升平、万邦宁静,一概的水旱饥荒、盗贼窃发皆不上闻。或有忠臣谏诤,反说他谤毁朝廷,诛流贬责。一朝变起,再无忠梗之臣与他分忧出力,所以土崩瓦解,不可挽回的。”杨林道:“我们平日在山寨长骂他无道,今日见这般景象,连我也要落下泪来。”
两个说着,走不上五里路,只听得一片哭声。一队兵押着男男女女二三百的难民,都是蓬头垢面,衣衫褴缕,号啕的哭来。走得慢的,那兵丁拿藤条劈脚打来。燕青、杨林闪在一边,让他们走过。内中有个中年妇人,携着一个青春女子,见了燕青,一把扯住,哭道:“小乙哥,你救我母子两个!”拿藤条的又是一棍,道:“还不快走!”那母子哀求道:“要纳银子时,遇着亲人,也要通个信设处。”又哭道:“小乙哥,二员外比责不过,已身故了。还要八百两银子,才可足数。如今家资荡尽,女流之辈,哪里得来?开封府不顾死活,把我母子二人和一班未完的,解到金营追比。若三日不完,带到大名府老营里去。再若不清,拿去作奴婢驱使。少年有姿色的卖为娼妓。这怎么做得?你是至诚君子,必要救我母子二人性命,再不忘恩!”燕青满口应承道:“二安人不必忧心,我小乙明早必来回赎。二员外身亡我知道的,只因京城围住,进来不得。今见了二安人和小姐这般惨状,如何不动念!”二安人又千叮方嘱,洒泪而去。燕青又挑着愁担子,回到庄上,与戴宗说知:朝见道君皇帝,进献黄柑青子,蒙圣恩赐这柄白纨扇,上面亲题一首诗。戴宗接过看道:“写得这般好字,却救不得身陷国亡,说也可怜!”杨林道:“院长,你不见金营中这般威势!我见了胆寒起来,亏小乙哥不动声色。”燕青道:“这个心事也算完了。只是卢二安人和小姐解到金营,还要八百两银子才好回赎。莫说我受东人这般抬举,二安人是他至亲瓜葛,该当搭救报恩。杨林哥,你见的那般惨状,铁石人也要慈悲!我从山寨里分给的,并从征赏劳的,都积在这里,一毫也不敢妄用,思量做些正经事。今日去回赎二安人、小姐,极是正经事了!难道是守钱虏吝惜财物的?但不知有这许多也没有,待我取出来看。若凑得来,又完了我身上一件心事。”走进房里,倾囊倒筐,尽数取出来,称估一番,正符其数。欢天喜地的道:“我便应承,唯恐不足,如今恰好,这是天从人愿了。”叫小厮把报晓的公鸡宰了,取着弩箭,同戴宗、杨林到冈子边树林里。道:“我前日要上梁山泊,请兵救卢员外,身边没有盘缠,刚剩一枝弩箭,见一支喜鹊飞来,我对天买卦:‘若射得这个鹊着,卢员外性命还有救。’一箭射去,正中喜鹊尾上。我今日兑足银子要去赎回安人、小姐,这枯枝上一群的慈鸦,若赎得回,也要射一只下来。”一眼觑定,叫声:“如意子,不要误我!”飕的射去,倒跌下两个。原来弩箭锋利,慈鸦并栖,射透一只,伤着那只翼翅,也坠下来。燕青不胜之喜,说道:“本意要中一只,却是连中,正应他母子二人。”正说着,见个兔儿扑速的跑来,见了人往草中一钻,杨林便随手抓住,同那慈鸦拿回来整理起来,吃得欢畅。
次早又同杨林把银子打作两包背了,从旧路到驼年冈来,寻着看守收饷银的头目说:“是开封府解来卢俊德的家属妇女两口莫氏、卢氏助饷缺额银八百两,今来交纳回赎。”那头目把饷簿查阅,果有这妇女两口,尚少八百两。唤出莫氏、卢氏当面认过,把天平兑足银子,给了征收印票。二安人见燕青来纳银子已收过了,心中欢喜,思量同燕青走出,头目喝住道:“往哪里走!在开封府交纳,只要此数目;既解到营中,还要三百两常例。若去大名府,就要六百两了。”燕青目瞪口呆,半晌开口不得,寻思道:“已尽数收拾,哪里再讨得来?”二安人两泪交颐,只要寻死。燕青道:“也罢,限我五日再纳常例。”头目道:“若不拔营,十日便限你,拔起营来,一刻也限不得!兑足六百两到大名,即刻便放。”燕青见那人是东京声口,装做金兵模样,便道:“三百两银子也是小事,只一时不凑手。上下也同是本京人,略放些情面。”头目道:“钱粮干系,一毫也通不得情。若是不舍得,连这八百两也拿了去,只怕这两口妇女到大名府要受苦哩!”杨林在旁,心头人发,两眼睁起,恨不得一刀就砍了他。燕青知道拗不过,安慰二安人道:“正额不缺,现有印票在此,五日内决寻这三百两常例来,若到大名府,只索加上三百两,必来相赎,不可心焦。”又取五两零碎银子递与二安人道:“这银子放在身边,恐怕还要小使用,买些食用。”二安人哭谢,可怜又被他牵了进去。
杨林走出营门,说道:“怎奈这厮本是东京人,装出这般腔子来勒掯人,哪里看得过!”燕青道:“莫说这些小人,多有朝廷大臣,一掇转身子,就变了心肠。所以人心不好,天降祸乱,正好杀戮哩!这不必提起,只是哪里去寻这三百两银子?”杨林道:“不难。要戴院长作起神行法,去山寨里取了来就是。”燕青道:“我也是这般想,故要他限五日,只恐怕来不及。”两个有兴而来,没兴而返,一步懒一步。走回对戴宗道:“极刁恶的是中国人!搜括金银,本要和议,今京师已陷,二帝宫嫔俱留住营中,眼见得和议不成了,便可饶了那些助饷的百姓,偏要献勤解到金营,敲脂吸髓,竭尽无馀。正数不少也就罢了,又加出甚么常例,睁起双眼,不留一些情。你说气得过气不过!我想‘救人须救彻’,这里再无摆布,要烦院长去饮马川,说我一时仗义,要救安人小姐,尚少三百两常例,求弟兄们完美这桩事。不知五日内,可往回得么!”戴宗道:“空身转回也来不及,带着银子作不得神行法,须用牲口驮着,五日决不能勾。”燕青道:“若移营到大名府,又增出三百两,一发鼎致众弟兄那借六百两,敢恳院长作速竟到大名府城外,我同杨哥在哪里等候。”戴宗依允,到五更自去不题。
燕青、杨林到午后又去驼年冈,看拔营也未,只见净荡荡地,昨夜就去了。道君皇帝和钦宗、六宫妃嫔、文武官僚,并助饷百姓、抢掳来的子女、玉帛,一齐北去。那营盘空地上,无非杀戮的死尸,牛马撒的屎,臭秽不可当。燕青不胜感叹。有诗为证:艺祖开基惠泽存,金瓯无缺锦乾坤。
青衣行酒重遭辱,野老江头声自吞。
燕青道:“大营已拔,在此无益,我和你到城中去看看,明日起身到大名也未迟。”杨林道:“使得,看乱后的光景怎么样。”两个迤逦行去,从宣化门进城。只见万户萧条,行人稀少,市肆不开,风景凄惨。那龙楼凤阙,依然高插云霄,只是早朝时分,鸣钟伐鼓,九重之上百官朝拜的不是姓赵的皇帝了。燕青不胜伤感。转过两条街,到卢二员外门首,见房子已被火焚,一片瓦砾之场。邻人大半逃散,又增一番悲切。杨林道:“肚子已饥,没处买东西吃。天色将晚,出城回去罢。”燕青走不上百步,见个人衣襟内包了二三升米走来,燕青认得是二员外家小主管卢成,叫住问道:“这房子几时烧的?”那卢成见了,大哭道:“小乙哥,二员外死得好苦!安人和小姐又被解到金营去,小的去寻访,管营门的不肯放进,杳无音信。闻得拔营到大名府去,也是死数。房子是破城时放火烧的,家伙荡尽,我在后巷里赁间房子住。手内苦无一个钱,饥馁不过,把件衣服换得这三升米。”正说间,天忽然下起一阵骤雨来,卢成道:“且到小人家里躲过雨。”燕青、杨林急走到后巷。
卢成推开门,是一间破房子,掇一条折脚的板凳坐下。燕青道:“安人、小姐解到金营,尚缺正数八百两银子,我已兑足,现给印票在此。还要六百两常例,到大名府回赎,使人那借去了。我明日就赶到大名府去赎领回来。”卢成道:“难得小乙哥这般仗义!若论我但有伤心,要寻一贯钱,也没处不出。”燕青见雨又不止,天色昏黑、出城不得,取出二钱银子,叫卢成买些酒:“且过了夜,明早出城。你在此艰难,可跟我到大名去回赎安人、小姐。”卢成道:“小人也巴不得见安人一面,恁地便好。”到邻舍家借了酒壶,不逾时,买了酒,提一块熟羊肉回来,烫酒煮饭同吃了。没有铺陈,睡不得,同杨林就坐在板凳上打盹,巴到天明。卢成并无家业,一同出城。到庄上,燕青把细软衣服装做两担,两个小厮,唤大的随去挑行李,那小些的是本村人,把家内什物并田园产业,俱着他父母来居住看管。
他四个都换了服色,杨林提把朴刀,燕青跨口腰刀,挂了弩箭,卢成和大小厮各挑一担行李。在路行了几日,雨霖不止,道路泥泞,甚是难走,又多土寇乘机劫夺。燕青道:“这般泥泞天气,男子尚然难行,不知二安人和小姐怎地受苦哩!本等纳了正数就该放回,又增出常例。都是人心不好,大适逢着劫数,自然生出许多魔难来,把人性命细细消磨。”
一日天晴,正是五月间,甚是暄热。燕青、杨林空身走还好,卢成、小厮挑着重担子赶不上,长差一二里路。有座小同子,燕青、杨林先走上,也觉喘急,坐在松树下等他两个来。半日不见到,燕青、杨林重复下冈,只见卢城空着身子如飞赶来,见了燕青道:“不好了!小厮被剪径的害了,还要杀我,只得丢下担子才走得脱。”燕青吃一惊,问道:“在哪里害了?”卢成道:“东首庙边。他在前面走,不防闪出两个人,一棍打倒。我慌了,撇下担子走来报知。”燕青、杨林同到庙边,果见小厮头破脑裂死于地下,燕青道:“可怜!这小厮随我几年,倒也乖觉,却被人暗算死了。怎地抓出那毛贼与他报仇!”叫卢成庙背后掘一深坑,把他埋好,免得暴露。杨林与卢成把死尸抬到庙后,择一块平坦之处。又没有锄头,怎生好掘?杨林将朴刀把泥土掘起,约有三四尺深,将来放好,把泥土盖上,又寻两块石头压在上面,恐有野兽来侵犯。不多时埋好了,燕青道:“衣服盘缠都没了,怎处?”杨林道:“我身边还有几两银子。”燕青道:“既如此,快去赶宿头。”
正要到庙前大路上,只见尘头起处,金鼓齐鸣,有一起过路客商如飞的走,说道:“不好了!金朝大兵在此经过,随路杀人,到哪里躲避方好!”燕青、杨林也退了转来,隐身在树木深密处,偷瞧那金兵一队队的来,络绎不绝,旌旗拥蔽,戈戟森严,一队步兵一队骑马间杂而来,尘沙蹴起,半天昏黑。燕青道:“十来万大兵,明日也过不完。这里不可久住,万一被他看见,性命难保。且去寻条小路,抄出大名方好。”遂取小路进去。
不上四五里,有个小村务,挑出酒帘。杨林道:“且买些酒吃,就好问路。”走进店中,叫酒保打角酒:“有甚么过口?”酒保道:“大兵荒乱,宰不得牛,只有盐煮豆子。”把三只大碗,一盘煮豆,吃了一回。燕青问道:“这里可有小路转到大名府么?”酒保道:“有条山路,比大路近一百多里。只是崎岖险峻,不好行走。再走五里,便是金鸡岭,下岭是野狐铺,到大名只有一日路程了。”燕青道:“如此,快去。今日赶到野狐铺安歇。”杨林算还酒钱,出门便走。果有五里远近,见那金鸡岭却也险恶。三个都立住脚,听得雷鸣的响,不知甚么声音。有分教:狭路相逢天网密,军中辩难故人欢。此去野狐铺有何事故,且听下回分解。
燕青之忠君念旧不由勉强,随他做不来。寻不到处,必要婉转成就,完其本愿。世徒赏其灵变机警,非知小乙哥之深者。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第25回 野狐铺正言折王进 大名府巧计救关胜
却说燕青挑行李的小厮被剪径的闷棍打死,杨林、卢成将他埋在庙背后。正值金兵经过,前去不得,问酒保,走出小路。到金鸡岭下,听得雷声轰激的一般,原来一道瀑布泉,从高峰顶上冲到石潭内,放溜下去,那碎石阻住,水势激怒,故这般作响。将要上岭,见大坟莹内两个人厮打,听得一个道:“你这没人伦禽兽,怎么把嫂子占了!今日又要独吞这两担行李!”那个也骂道:“没廉耻!甚么嫂子!白欺占的!自然公用。两担行李是我动手的,理该多些。”杨林听得道:“这两个说得诧异。”卢成仔细一看,便道:“那个脸上有刀疤的就是打死小厮的。”杨林挺朴刀赶去,大喝道:“你们这两个毛贼!打死我小厮,在这里分赃不明,吃我一朴刀!”那两个见了,放了手便走。一个走得远的,却先倒地。杨林把这个砍中,头颅跌在一边。那先倒的是燕青放弩箭射中心窝,口吐鲜血而死。
那坟宝有座祠堂,杨林推门进去,见行李俱已打开,一个村庄妇人闪在床背后。杨林扯出,妇人跪下说道:“奴不是那两个贼人妻子,是城内乡宦人家看守坟莹的,丈夫名唤井大。因这旷僻去处,并没有邻舍,那两个是弟兄,叫做郎富、郎贵,不知是哪里人。黑夜赶来把丈夫杀死,轮占了我。这郎贵要与哥子厮并,今日为这两担行李,故此相闹。”燕青道:“乡村妇人不知节义,责备不得许多,饶他起来。我且问你。被他欺占几时了?还有宗族可回去么?”妇人道:“不上一个月。日间锁我在屋里,晚间去剪径。我有个哥哥在城里,因兵荒马乱,几时不来,若无人构管,自会去寻。”燕青见日色平西,问道:“过这金鸡岭到野狐铺有多少路?”妇人道:“差不多七八十里。那岭上虎狼极多,晚了上去不得。”燕青对杨林道:“真是晚了,去不得,且到酒店宿了,明日过岭罢。”妇人道:“多亏了官人们杀了那贼,与丈夫报仇。我这里害怕,也住不得,明早去寻哥哥。官人们就在这里宿了,这两个是猎户出身,有腌腊野味在此。”燕青笑道:“我们也不是好人,你要仔细。”妇人道:“看来是斯文君子,不比这两个贼头贼脑的。”燕青道:“他把我小厮打杀了,抢这两担行李。因大路上金兵经过,抄出小路,却偿了小厮的命,可见天理昭彰。”叫卢成把两个死尸拖过。燕青、杨林玩那瀑布泉,多时回来,妇人整备了两瓶烧刀子,几品獐、兔、野鸡之类。吃饱了,把草柴铺在饲堂内,将被窝打开,睡了一夜。天明妇人又整顿早饭吃过,杨林道:“今日我要挑这行李了。”妇人拜谢。
燕青三人上了金鸡岭,远望大路上金兵还未过完,看了一回,急急下岭,到野狐铺,已是申牌时分。杨林一看,说道:“前日来时,闹嚷嚷是个大市井。想经着兵火,一家店房也没有。今夜到哪里安歇?”只见市内结一个营寨,有五六百人把守。杨林、燕青是金朝服色,一队兵赶来,鹰拿燕抢的来捉。杨林便要动手,燕青摇头道:“不可。去见将官,自有分辨。”三个被扯至中军,见一员老将坐在上面。燕青看时:头戴金扎额蓝缎包巾,身穿龙吞肩绿绸战袄。腰紧九连环挺带,脚踏三接云鞋。苍白发髯,还赛黄忠老将;渥丹颜色,常同伍相忠心。
那老将军升帐,两边摆列刀斧手,甚是威严。中军官禀道:“拿得三个奸细在此,听候发落。”老将喝问道:“这等大胆,敢来做奸细!”燕青道:“不是奸细,是被难的良民。”那老将大怒,案上一拍道:“若是金朝人还可恕,说是百姓,其实难容!推出辕门斩讫报来。”刀斧手便来扭拽,燕青全无惧色,说道:“我们不怕死的,要杀便杀!只是你说得不明白,怎么百姓倒容不得?”老将笑道:“金兵是本国人,自然要遵制度。若是大宋的百姓,受列圣惠养之恩,不思报效,一见金兵,便争先投顺,改换服色,反去挟制乡民,你说该杀不该杀?”燕青也笑道:“但知其一,不知其二。朝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