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仙域科技霸主-第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二五三章 东方会战,1
这天中午,也就是南阳郡南宫智率领十万大军准备驰援东原郡的时候,袁忠又一次站到南梁府的城头上。现在入眼的,不再是经过二皇子和袁昭合理整肃的、整洁繁华的南梁府,现在的南梁府就是一片废墟。
确切的说,安阳也不是丧心病狂的胡乱轰炸,居民区一点都没有被波及,被轰炸的是城主府、以及数个兵营,再就是几个主要的城门等位置。
看着这残破的城池,看着四周垂头丧气的伤残士兵,袁忠心头万分沉重!
轰炸、轰炸,除了轰炸还是轰炸!战争的形式已经完全变化,不再是面对面——敌人在三千米高空之上!面对这样的轰炸、这样的战争,东原郡上到刺史、将领,下到小兵,都只能干瞪眼,然后怒骂、然后垂死挣扎。
…………
却说北方,大皇子这里,以袁才(袁昭的哥哥)为先锋,率领三十万大军准备攻击李玉龙所在的开平郡。按照与南阳郡的协议,大皇子攻击开平郡,牵扯李玉龙的军事力量,让安阳北方空虚。
不想就在这时候,竟然有开平郡的信使主动前来,送来最新的消息:李玉龙登基称帝,国号‘唐’,请“大夏国陛下”去观礼。
前面说了,大皇子在二皇子离开武阳城后,也自己登基称帝了,所以李玉龙才会以这样称呼大皇子——就是大夏国陛下。
大皇子做事不择手段,但人不笨——笨人也不会不择手段,只会因循守旧。所以大皇子接到这个信息后,首先想到的不是愤怒,而是恐惧!
李玉龙登基称帝,意味着大夏国彻底烟消云散;那么,早就蠢蠢欲动的蔡国,会有动作吧!所以的所以,在接到这个信息之后,大皇子犹豫许久,终于有了决定:
“班师回朝,我们不打开平郡了,趁机占领武阳郡;就算不能占据全部武阳郡,至少也要占据北半部分,这样我们就能占据大夏国三分之一的面积,有了雄厚的根基!
另外……咯吱……给李玉龙送去贺礼,恭喜登基。”
李玉龙登基称帝的消息,李贤对南方、也就是南阳郡和东原郡是封锁消息的。因此,南阳郡、东原郡现在还妄想北方发生战争,减少自己这边的压力。
李玉龙的政治智慧,着实是技高一筹;一个简单的登基,就不知道有多少算计。至少,一个登基,就将南阳郡看似完美的合纵连横给击溃。而登基的时机也很好,正是所有人自顾不暇之时。
登基之后,李玉龙立即开始大刀阔斧的整顿开平郡;甚至向李贤那里“取法”:军政分离、财政分离、以法治国、适当重视工商业等等。当然,李玉龙有李玉龙的考虑,加上本身就是“太皓神庭”的太子,见多识广,也采取了很多别具一格的政治制度。
比如,李玉龙将宰相的权利一分为二:左相辅国、向皇帝负责;右相负责民生,对民间负责。
比如,将太尉职位直接取消,分立元帅(名义上的)、柱国将军(相当于参谋总长)。柱国将军下方又分海陆空三军统帅——这才是实权。
比如,还将太师直接完全取消了,将曾经太师辅国的能力,分散到文武百官。如此,李玉龙完成了更深度的中央集权。
此外,李玉龙还派兵向北方防御蔡国、以及大皇子那里,以防万一。
…………
在李玉龙大刀阔斧改革的时候,李贤也在“大刀阔斧”的展开攻击。正所谓“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安阳完美的诠释这一句话。
一开始,安阳似乎很老实,连经商等等吗,都要去“购买”一块土地,这确实是被人给看扁了。
但现在,面对十方埋伏,安阳拔剑而起,强横的军事力量刚刚出鞘就摧枯拉朽的击溃松州郡、南阳郡,最后兵锋直指东方。
短短几天时间,安阳不仅解决自己“十方埋伏”的困境,反而对东方展开了新的“十方埋伏”。
海洋、天空、陆地,展开了全方位的攻击。
严泽安率领三万精锐陆军,与常林率领的五艘铁甲舰一起封锁了仙带河,将东原郡本就不多的军事力量一下截断。曾经以“温柔乡”著称的仙带河,现在成了阴阳分界线。
袁家不是没有设想过:安阳可能会进攻。但就算是袁庸这个智者,也认为:就算安阳进攻,也不会太强,更多的是以攻为守。安阳的主要军事力量,应该会用来对抗南阳郡、松州郡、甚至是大皇子。
而且面对十方埋伏的困境,安阳肯定是自身难保,哪还有能力攻击自己。所以啦,东原郡就打了一个啪啪响的好算盘,让别人去拼命,自己趁机占领无主的吕梁郡。
但连袁庸都没有想到,安阳会率先攻击松州郡,而松州郡又是不战而退。这一下,就让看似大好的形式直转而下。
东原郡准备坐收渔利、松州郡不战而退,安阳就得以全力攻击南阳郡。结果淬不及防的南阳郡还没有等到晋国的援军,就被安阳一口气灭掉二十多万、近乎二十五万大军。
而后安阳终于露出獠牙,海陆空三军、共计五路大军合围仙带河以北的吕梁郡、大约有吕梁郡整体八成的面积。被包围的不仅仅只有吕梁郡、还有东原郡袁家十万精兵!以及袁忠本人!
这可真的是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等东原郡袁家、南阳郡孔家反应过来时,安阳已经完成了包围圈,甚至已经占据了绝对的战略优势。
五支队伍,如同五根手指,将吕梁郡北方牢牢的握住!
袁忠站在南梁府残破的城墙上,看着垂头丧气的士兵、看着携家带口逃离南梁府的百姓等,一时间只觉得前途暗淡。低声自言自语:“总觉得自己不含糊,但和安阳一交战,才发现我们之间的差距是如此的大。”
周围没有人接话、也没有人接话、更不知道如何接话。
只有信使不断的穿梭,然而送来的基本上都是坏消息;偶尔送来一两个胜利的消息,下一刻就会送来“全军覆没”的消息——原来那所谓的胜利,不过是安阳在诱敌深入而已;等一些自大的将军进入包围圈之后,立即展开地毯式轰炸。在这惨烈的、激烈的、近乎屠杀的战斗中,安阳基本上不留活口。
当然,要是真有人能挺过炮火无情的轰炸,那就当做俘虏、被羁押也无所谓——还活着,就高呼万岁吧。
战争如火如荼,也如同一个巨大的绞肉机,就算是几十个金丹期高手仍在这样动辄万人的战斗中,也只能激起一点微弱的浪花,而后就会滚滚的战火给蒸发。
战争和单打独斗,是截然不同的战斗方式!
如果是单打独斗,弄个什么保命手段、压箱底的手段、或者是弄点什么奇诡的法宝、甚至是“魔器”等等,保命、甚至是反败为胜是完全可以的。
但是在这样集团化的战争中,就算是金丹期的力量,也显得很渺小;况且安阳现在也不缺少金丹期高手——液态灵气多的都洗澡了,金丹期高手都开始量产。
也许只有元婴期高手,才能在这样的战争中扭转乾坤——也要在相差仿佛的情况下才行;而安阳现在也开始陆续有元婴期投奔,安阳自己也在培养元婴期。
现在,安阳就推动这个叫做战争的绞肉机,缓缓前进,每一次前进,都有数以千计的东原郡士兵倒下。头顶飞机、远处火炮攻击,好不容易九死一生冲到安阳战线前方,东原郡的士兵就傻眼了,前方清一色的筑基期高手好整以暇的展开攻击。有些“幸运”的,还能品尝下机枪的味道。
这战斗根本就没办法打了!
这是一个前线、侥幸活下来的军官,给袁忠送来的信。
看着这封信,袁忠除了叹气之外,什么也做不了。“如果可以,我特么的根本就不想打!”
周围还是没有人应声——你特么的早干什么去了。
袁忠现在除了叹息,就是等待,现在也只能相信前线的将领了——这只是无奈下的奢望了;其实袁忠已经是无计可施。实际上,前面已经说了,东原郡和袁家根本就不想现在就展开“决战、会战”,而是准备趁机偷偷摸摸吞下吕梁郡,小心地发展。
袁家很清楚自己现在的地位,东原郡不大,而且东原郡又偏居一隅,几乎没有什么发展空间。袁家唯一的机会就是“高筑墙、广积粮、不参战”,等到别人都打得差不多了、筋疲力尽了,才是袁家的机会。
只是计划比不上变化快,袁家现在是彻底没有机会了。不怨安阳战斗迅猛狂暴、也不怨自己贪婪,只怨战友太无能!
但是袁忠还没有完全放弃,袁家、东原郡自己当然无法抵挡安阳的攻击,来自海陆空的三维攻击,让袁家、东原郡束手无策。可是袁忠在等,等南阳郡、甚至松州郡等的支援。
“如果我们被安阳吞并,你们也就没有机会了。所以,你们一定回来支援的!而我们袁家,必须要撑住、撑到援军抵达!”(未完待续。)
第二五四章 东方会战,2
“快,再快!要是今天晚上能抵达仙带河,每人奖励50两黄金!”南宫智咬牙给出这样丰厚的奖励,只为了刺激士兵快速行军。
然而士兵们状态似乎并没有多少改变!
50两黄金多吗?当然不少,50两黄金就是500两白银,就是50万铜板!
但是有了安阳这个好榜样在前,五十两黄金就不够看了。
军中已经有小道消息流传:
甲:黄金有个屁用啊,看看安阳的士兵,人人一套法器级盔甲,据说安阳的筑基期高手,使用的全都是法宝呢,那得多少钱啊,要几千个‘五十两黄金’吧。
乙:赶那么快去送死啊,人家安阳有法宝、有飞剑、有机枪、有大炮、还有飞机,我们有什么。
丙:嘘……都小声点。我刚刚算了一下,一人五十两黄金,我们十万人就要500万两黄金的奖励!这可能呢嘛!我听说啊,南阳郡去年一整年税收,还刮了地皮,也不过就是两百多万两黄金而已。
丁:如果我们都死了,这钱自然就不用支付了。
所有人一起转头:我靠,就是这个道理!
前方,南宫智一头黑线,却无可奈何。这就是战争,一旦失去信心后,军队的精神状态就会“飞流直下三千尺,奔流到海不复回”。听着越来越过火的流言蜚语,南宫智不得不给大家一个希望:我们去抢安阳的金库,据说那里有数千万两黄金的库存!
总算士兵被财富迷住了眼睛,流言蜚语暂时被压下。
另一边,东原郡治所、曲沃,城主府内,袁庸满面愁容。大儿子袁才在大皇子身边、在广陵郡当将军;二儿子袁昭,被李贤给赶回了帝都,正陪着二皇子、这个只有名义的皇帝,在皇宫中数蚂蚁呢,据说饭都不能保证。
现在,袁家的大本营、东原郡、情况更是万分危急,袁庸是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情势会如此不堪。三天前,十方围攻安阳;三天后,安阳五路大军攻击东方,并占据仙带河,将东原郡和吕梁郡彻底隔断。
东原郡士兵本来就是不多,就只有二十万精兵——民夫不算。
现在,十万精兵在北方、正被围攻,据说每天都有几千上万的死伤,已经顶不住了。
正万分焦虑中,忽然有人来报,说是南阳郡的使者送信来了。
“快请!”袁庸眼睛立即就亮了,这时候送信,肯定是好消息!果然,打开信一看,袁庸就笑了,“南阳郡十万精兵来援!”
但是看着看着,袁庸心情就开始下沉了,南阳郡送来的信,很详细:包括松州郡不可靠、不战而退,安阳很强大、南阳郡已经损失二十五万大军(稍微夸张了点)。最后话语一转,表示我们最多只能保住东原郡,吕梁郡基本上不用指望了——安阳实在是太强大了。
沉默好一会,袁庸终于还是笑了,“不管如何,总算等到了机会。袁锦江听令,率领十万大军北上,攻击严正清率领的三万精兵。不求打通封锁,至少要让严正清和安阳方面没有力量拦截南阳郡的十万大军,以便让南阳郡十万大军顺利抵达仙带河方向。
届时二十万大军一起渡江,和安阳展开决战。”
“是!”袁锦江应了一声,转身离开。(袁锦江这个名字,最出是在62章出现,是已死的孔东华撒谎时候说的名字。)
袁锦江军事才能或许只能算是一个将军,如同常林、王建这样的;比之北辰玉卿、严正清、南宫智这样的帅才,自然是不能比的。但家将胜在可靠,能够完全执行袁庸的策略。而对于一个将军来说,这就足够了。
袁家早就准备好的十万精锐、也是最后的家底,在袁锦江的大带领下急速前进,为了赶速度,甚至都没有征调民夫、也来不及征调。每一个军人自己携带三天干粮,就这样上路了。更多的粮草,慢慢运输就是了。
不过话说说回来,对于修真者来说,就算是炼气期的,三天不吃饭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只是如果连续高强度作战,就必须要补充一点粮食了。
袁锦江只用了半天时间,就带领先头精锐部队飞跃三百里路,抵达仙带河,选择了严正清布防的这一段。
之所以选择严正清布防的这一段,有两点:
第一,铁甲舰那里封锁有点强大。五艘铁甲舰布防50公里,整个江段、以及沿岸五六公里范围,都在火炮的笼罩之下。近距离攻击的话,铁甲舰上的舰载机枪、机炮可是给东原郡留下了十分深刻的烙印滴。
第二,严正清这里三万人、却布防长达三百里的河边,平均一丈河岸只有7个人左右。防御是如此的稀松,只要击中兵力,很容易突破。相比于铁甲舰,这里防御更加稀松——至少看来是如此。
而要是用点正确的策略,比如声东击西、调虎离山等,想要越过河流就更轻松了。
综合考虑后,袁锦江将队伍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三万人,佯攻、吸引对方的注意力;一部分七万人,是主力。等佯攻队伍吸引了足够多的安阳守军后,这七万人就会寻找机会越过仙带河,并从安阳军队的背后发起攻击。
虽然袁庸让袁锦江拖住严正清的主力就好;但以攻代守,一直是兵家要诀。
只是计划很好,但现实很残酷!刚刚抵达仙带河岸边,袁锦江就感觉“封天锁地大阵”的气息。封天锁地大阵最大的特点,就是让阵法范围内灵气枯死!
换句话说,任你是元婴期高手,进入封天锁地大阵范围内,也要给我老老实实的步行,飞剑也只能拿在手中砍柴。所有一切和灵气相关的战斗方式、法术、技巧等,都将失去效果!
在这个这番范围内,修真者只能和民间的武夫一样战斗。法器、法宝可以用体内的真元催动、消耗剧烈,而一旦真元耗尽,修真者就只能玩肉搏了。
封天锁地大阵尤其适合沿江防御、而且是龟缩性质的防御,就是封天锁地大阵需要灵石做阵眼。这阵法很强大,但消耗也很强大,一块灵石只能覆盖一里、坚持一天时间;封锁全线三百多里,一天就要消耗三百多块灵石!
这是一笔恐怖的数字支出。
“够狠!”袁锦江狠狠喘息几下,努力平息自己心中的震惊,
隔着仙带河,袁锦江和对岸的安阳士兵遥遥相望;甚至都仿佛能听到对岸传来的嘲讽——作为金丹期高手,袁锦江那也是耳聪目明之人呢。
尝试向对岸发了几个低级的术法,结果这些术法刚刚飞到岸边就烟消云散,这是被封天锁地大阵给消磨了。任何和灵气挂钩的东西,无论是法宝还是术法,在封天锁地大阵之内,威能只能一点点消散。
当然,眼下的封天锁地大阵因为覆盖范围太广、威力反而不大,最多只能限制筑基期初期的修为,超过筑基期中期的,完全可以凭借体内的真元一口气冲过去。
只是一支军队中,筑基期高手能有多少!况且安阳那边,人家也不缺少高手呢,还人人有枪。少许筑基期高手冲锋,只是肉包子打狗、单纯的送死而已。
袁锦江看了好几处江安后,终于叹息一声:“就地驻扎!”
却说这袁锦江得到的命令,并不是渡江作战,而是在这里看住安阳的大军,防止安阳大军继续南下。顺带等待从南阳郡过来的援军。
届时双方合并,二十万精锐共同渡江、多线突击,必然能一举冲过封锁。
被动等待不是一个好选择,这会延误战机,让北方袁忠手下的十万精锐死伤惨重;但此时此刻也只能等待。
但袁锦江终究是将军,不是笨蛋、不会木然等待;却是不断地派人查看、试探,甚至组织远程攻击,就算不能探查虚实、也要尽量的消耗阵法。
袁锦江就这样和严正清隔着江面展开战斗。袁锦江这里有强弩、有神弓手、有少许金丹期和少量筑基中后期的高手疯狂地攻击。而严正清那里有火炮、有狙击枪,也会给予猛烈地回击。
袁锦江在等待南阳郡的援军;而严正清也在等待安阳的军事布置。暂时对严正清来说,封锁江面的时间同样是越长越好。(未完待续。)
第二五五章 东方会战,3
对峙的气氛总是紧张到爆表,谁都不敢有丝毫的放松。严正清面色严肃,随时关注防守的情况。
袁忠、袁庸预料到南阳郡会派兵增援,严正清自然也预料到这种情况、也在等待南阳郡的援军。
时间一点点过去,双方隔着江面攻击,却也各自有所死伤;尤其是袁家方面死伤不少,毕竟安阳这里可是有火炮的。
等待中,忽然有士兵捧着一支箭矢走来,箭矢上方插着一封书信,这是天空中飞行器传来的消息。高高飞在五千多米高空的飞行器,是最好的侦查手段。
信的内容很简单:西南方发现南阳郡援军,估计有十万之数,延绵十里,行进速度约12到15公里每小时。现在南阳郡援军处于龙山镇和三山镇之间。
严正清眼光在地图上扫描,“龙山镇和三山镇,刚好处于丘陵到海边平原的过渡地带。这是一个埋伏的好地方。
军事战争讲究‘出其不意攻其无备’。沈建飞,你带领五千筑基期精锐,立即渡过仙带河,去三山镇这里伏击南阳郡的援军。
注意,骚扰为主、杀敌为辅,只求尽量拖延敌人的脚步。
另外,接下来你们不用返回,直接隐藏在敌后,等待优秀机会出手。如何出击,你自行判断。”
“是!”沈建飞领命而去。长达三百里的河岸到处都是漏洞,东原郡、袁锦江虽然想到安阳会出兵阻止,却无法准确把握具体情况,智慧又比不上严正清;所以,沈建飞带着五千精锐悄然过了河,向前方摸去,速度十分快捷。
只前进两个时辰,就在三山镇外围的低矮丘陵中,发现了蜿蜒前进的南阳郡援军。
沈建飞怪笑一声,舔了舔有些微微发干的嘴唇,嘴角露出一丝狰狞的微笑:“五千人,化整为零,各自作战。有机会就开枪,开一枪换一个地方;没有机会就吊着。记住,杀敌为辅,扰敌第一。
有时候,放空枪也是可以的;刻意打偏了、伤而不杀,效果会更好,会制造恐惧和混乱的,而且伤员需要照顾,会拖累队伍前进的速度。”
作为安阳最早的火枪手之一,沈建飞有着自己的作战见解。伤而不杀,伤者就是一个“持续散发恐惧”的源头。
五千精锐三五一组,自发的组成一个个小小的游击队消失的丘陵之中。大部队很容易被发现,但分散开来的筑基期高手,却很难发现。
南宫智、这位南阳郡的统帅,率领十万大军急速前进;前进中,眉心有化不开的忧虑:“必须要保住东原郡,一旦东原郡有失,李家将会一家独大。只是不知道北方战况如何了?”
因为消息封锁,南宫智到现在还不知道李玉龙已经登基称帝的事情。
正率领队伍前进中,南宫智忽然感受到一股一闪而逝的杀机。
“不好,安阳竟然设了埋伏!”南宫智第一时间就想到了问题所在,只是太晚了点。
周围猛然传出一片爆豆子的声音,南阳郡大军中,立即就有两三千人倒下;有人当场死亡,但大部分却哼哼唧唧、伤而不死。修行者终究强大,远程攻击很难致命,但沈建飞要的,恰恰就是这个效果。
攻击来得快去得也快,攻击仅仅只有一拨,一拨之后立即撤离。南宫智派人四周探查,一无所获。
然而当南阳郡大军想要继续前进时,四周的斥候、外围人员等等,又纷纷成为新的目标,不断的有人死亡。如此两次之后,南阳郡大军竟然没有人敢做斥候了。
但南宫智就是南宫智,立即做出安排,首先将军中的筑基期、少许金丹期高手派遣四周,搜寻敌人的踪迹。金丹期终究是高手,给安阳带来不少的伤亡。
其次,南宫智将军队分成三大队,三队相互照应,让沈建飞这边越来越难以得手。最后竟是挡不住南宫智前进的脚步。甚至,南宫智还借助死亡和恐惧,让南阳郡士兵们前进的速度提升一半之多!
沈建飞当即就傻眼了——名将就是名将,果然不是一般人能够揣测的。任务失败,沈建飞也干脆,当即带着剩下的四千七百多精锐撤退;以后我们隐藏在暗中,咱们慢慢玩。
短短一个时辰左右的纠缠,安阳付出三百筑基期精锐的生命;但南阳郡却有超过三千人受伤、两千多人死亡的代价。
只是,战略上,沈建飞终究是失败了。
南阳郡大军中,南宫智看着前面一字摆开的十支枪,面色却很凝重。“这就是安阳从来没有对外出售过的枪支?好精巧的设计,技艺精湛。十支枪完全一样,零件都可以互换,子弹完全通用。”
南宫智亲自动手,将枪支拆解后,又重新组装起来,而后对着一个中级法器级别的盾牌开枪。
砰!一声炸响,前方的盾牌竟然直接被击穿。
感受着双手传来的反震,看着被击穿的盾牌,南宫智面色更加沉重,“不需要耗费多少体力、更不需要耗费真元,就能发出相当于炼气期巅峰的攻击。神乎其技!”
南宫智又小心地打开一颗子弹,看到里面黄色的粉末后,忽然有些愣神,随后面色又凝重一分:“不是火药?好啊,好一个安阳,藏的东西真多!”
旁边一个亲兵小心地问道:“大帅,这东西不是很复杂啊,我们能否自己生产?而且如此简单的东西,安阳为什么要保密、不出售呢?”
南宫智看了亲兵一眼,缓缓吐出四个字:“奸商本色!”
亲兵不解、当然不会明白,却不敢问。南宫智也没有解释,因为这些东西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解释清楚的。
接下来的一路,一直到仙带河,南阳郡大军再也没有遭到偷袭,只是气氛却很沉闷。先前一战,二十多万大军战死、或者是投降被俘,给南阳郡剩下的士兵造成极大的打击。这一次又遭受埋伏,一种“恐惧”的种子已经开始萌芽。
南宫智明白这些情况,可现在却必须要前进、至少要保住东原郡!
隔着仙带河,会师后足有二十万大军的南阳郡和东原郡联军,第一时间就准备联手突破仙带河的阻挠。(未完待续。)
第二五六章 东方会战,4
北方,也就是吕梁郡这里,情况已经完全倾斜。早就有所准备的安阳出兵迅猛,一路凯歌。
几乎没有多少防备的东原郡大军,在短短两天多时间里,就接连遭遇惨败,连续损失三万多人。猛烈的炮火、惨烈的机枪,还有头顶接连不断的飞机攻击,让东原郡大军连休息时候,都要摆好逃命的姿势;如此,能在危险来临前,争取到一个呼吸的逃命时间。
尤其是飞机,这东西可是满天飞,忽而在东、忽而在西。不仅前线会遭遇轰炸,就算是后方,也经常遭遇轰炸。比如南梁府,就被轰炸了数遍。弄得东原郡士兵是真正的坐卧不安。
南梁府中,袁忠眉头紧锁,情况已经越发危急了,也是时候做出取舍了。
但这里面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如果没有吕梁郡,仅仅只剩下东原郡的话,袁家几乎没有崛起的机会。到时候北方是安阳、西方是南阳郡、南方是晋国,东边还靠近大海——还是安阳的军事范围;那时候袁家就只有四个选择:
前三个:投降、或者是投靠三家任意一家。
第四个:灭亡。
而一旦安阳吞下吕梁郡,只会更加强大!
可现在情况很危急了,想要占领吕梁郡,已经没有任何希望。犹豫好一会,袁忠终于认清了现实,做出了暂时最好的决定:放弃吕梁郡,任由安阳占领,自己率领剩下的士兵退回东原郡。
以后嘛,东原郡左右逢源、小心经营,未尝没有崛起的机会。
但袁忠决定的太晚了;大军刚刚准备集结、南下,就从南方传来最坏的消息:不仅仅是仙带河被安阳大军给控制,而且安阳两大统帅之一的严正清,亲自坐镇。还有,王建率领四万南阳郡精兵,已经从南方展开突击。
南方,刚好是东原郡防御的弱点;王建一路可谓是“势如破竹”,长驱直入。最终在南梁府南方七八十里的位置,和东原郡第一波撤退的万余军队相遇。
没有太多准备的东原郡士兵,直接被打的落花流水。本来安阳军队的战斗力就强大、又携胜利之威,气势一时无两;更别说安阳四万人打东原郡一万人,根本就毫无悬念。
确切的说,战斗刚刚开始,就有不少东原郡的士兵丢下武器铠甲,直接遁入山林,永远的消失了——以后咱就做个普通的百姓了。
等袁忠收到信息的时候,战斗已经结束,只有少许还算有能力、又忠诚的大小军官将领跑了回来,总数不过三五百人。
袁忠顾不得生气,紧急作出调整;然而还是太晚了,这时王建率领大军从南方开始包围过来,将南梁府南方的方向,彻底隔断。
与此同时,北方,北辰玉卿忽然下达总攻命令,五万安阳精兵奋勇出击,火炮、机枪、飞机、飞行器好似蝗虫一样铺天盖地而来。早就“屡战屡败”的东原郡大军丢盔弃甲,一日溃逃三百余里。
结果就是傍晚时候,北辰玉卿率领最精锐的一万多人,追逐到了南梁府,并与王建胜利会师,完成对南梁府的完全包围。
这一次战争可真的是迅雷不及掩耳,袁忠刚刚准备孤身一人逃亡的时候,就被堵住。
北辰玉卿亲自出面,相距百丈距离,和袁忠对话:“袁大人,投降吧。至少为剩下的健儿保留一个活命的机会。安阳不会虐待俘虏,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浩浩荡荡的声音,让方圆两百多丈之内的东原郡士兵都听得一清二楚。北辰玉卿不仅仅是在和袁忠谈话劝降,甚至也在用另类的手段胁迫袁忠投降。
袁忠呢,转头看看,看到了士兵们闪烁的眼神,看到了将领们挣扎的眼神,心中忽然有些绝望。但袁忠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