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仙域科技霸主-第1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想、知识等等,让很多商人警惕。
而即将返回的、安阳第一支远洋舰队的事情,又是一个重磅炸弹!
但在安阳热闹的同时,周围地区的战争,也在进行中!
蔡国故地,鄧国、郑国、陈国、萧国、唐国、蔡国,六个国家正在拉锯、对峙,超级战争随时可能爆发。
在大夏国故地,严正卿率领大军长驱直入,要占领武阳郡。
面对安阳的动作,唐国大军倒是没有动作,李玉龙反而乐意看到安阳有动作;但萧国就警惕了,就害怕李贤攻击自己。
但很快,萧国也不担心了,袁庸代表安阳出使萧国;当严正卿大军踏入武阳郡范围的时候,袁庸已经来到萧国,并展开谈判。
谈判过程中,袁庸指名道姓的要“见见”张全。面对袁庸不善的眼神,萧国皇帝萧立明有些犹豫……来者不善啊!
内心深处,萧立明大骂李贤这个混蛋,让谁来萧国不好,李贤偏偏将袁庸派遣来了,这摆明就是添堵的!
但是比萧立明更加憋屈的,还有松州郡高斌!
现在的武阳郡,大约可以分成四部分,东北部分被唐国占据,西北部分被萧国占据;西南和南方,被后夏占据;只剩下靠近安阳的小部分、帝都周围,总共不到五分之一的面积,还没有人占领。
毕竟,那也是帝都,名义上总是有点挂碍,更何况地处如今各方的交界处。
但两个月前,大夏国最后一个名义上的皇帝夏殊,竟然将武阳郡卖给安阳了。这之后,松州郡此时高斌,就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
如今,高斌终于可以睡个安稳觉了——他,准备投降了!后夏,已经完了、完全没有希望了!
(双倍月票最后一天,打滚求票啦)(未完待续。)
第四零零章 刘国要“取经”
严正卿带领大军一路畅通无阻的闯入武阳郡、又一路畅通无阻的进入武阳城。曾经繁华的武阳城,现在只有断壁残垣,炮火的痕迹依旧存在,还有一些腐烂的尸骸,静静的躺在角落中。
如今的武阳城,已经看不到几个人了;剩下的,都是一些无路可走的可怜人。
因为武阳城夹在各方之间,这才没有被占领;但也因为夹在各方之间,物资匮乏,才有了现在的人间地狱。好在,以后这里属于安阳了;看到安阳的军队来到,残存的百姓简直就是夹道欢迎——可怜可怜吧,给点食物吧。
严正卿刚刚进入武阳城,还没有准备去“长公主李小桃”的家乡,就接到信息——松州郡刺史高斌求见!
高斌啊,安阳高层对于高斌这个人可不陌生,安阳第一谋士许仁,就曾在高斌手下待过;所以,安阳众人对于高斌也很有关注。
当然,关注多了,大家对高斌的评价也不断地降低。
但高斌这一次终究是按照礼节拜访,严正卿也没有太为难对方,就在营帐中接见了高斌。
见面后,高斌也很直接,完全没有绕圈,“严大帅,如果我投降,那么安阳可以给我怎样的待遇?”
严正卿并没有惊讶,这样的情况完全是在预料之中。“你可以保留家族,五百武装力量,给予你安阳普通百姓的身份,再加两百万两黄金。如果生活在安阳,你要遵守安阳的法律。
另外,你也可以带着两百万两黄金离开安阳,放弃安阳百姓的身份。
还有,你现在城主府内的金银财宝,可以带走;但粮仓内的粮食、民生物资等,不得有损!”
条件,很优厚!因为安阳并没有限制高斌的自由,也没有没收高斌的财富!
“我答应!”这条件比高斌想的好很多。而真正让高斌下定决心投降安阳的,还有一个原因——之前也有不少投降安阳的人,这些人在安阳活的很滋润,甚至在安阳的环境下,他们还能得到保护。
当然了,投降之人遭受白眼、无法得到官方的重用,这也是应有之事。
高斌投降,严正卿并没有太过重视,因为高斌早就是秋后的蚂蚱。将这些事情交代给亲兵忙碌后,严正卿就带领部分精锐向南方前进,去探索这次的真正目标——铀矿!
只有严正卿等极少数人知道这个事情,很多人都以为严正卿是去巡查武阳郡情况,并接收松州郡呢。
只前进五十多里,就来到了目标;严正卿来到的时候,还能看到不少“采集宝石”的人。铀矿石,号称旷世家族的玫瑰花,很多铀矿石确实很美丽;而且一般的铀矿石并没有什么危害,辐射量还不如阳光。
“传令下去,不要打扰这些人采集宝石,继续南下,将这里暗中控制就好。还有,不要靠近10公里之内!”严正卿一条条吩咐下去,铀矿石和核燃料之间可还有十万八千里的差距,而且这些人采集的宝石也没有多少,九牛一毛而已。
另外,铀矿石不危险,但铀矿很危险——矿石太多,累积的辐射等、开采宝石时候激起的粉尘都很有危害,所以严正卿才严令不得靠近10公里之内。
非但如此,严正卿还派人嘱咐这里的人不要惊慌,安阳不会打扰民生;当然,对于这里的罪恶,安阳会展开审判,以此来塑造安阳正大光明的形象,用恶人的血液来塑造一个新政权的统治。
之后大军继续南下,这才是真正去接收松州郡。
至于后夏,严正卿早就没有放在眼中了。现在的后夏,只剩下半个南阳郡,在苟延残喘,还有小半个广陵郡,也是民不聊生。
齐国从西边展开攻击,适应了机器时代战争法则的齐国,爆发出了大国的底蕴。东边还有安阳的不断挤压。
现在后夏的疆域,就像是一条长带,夹在安阳和齐国之间;好似磨盘之间的豆子,随时都可能化作豆浆。
但就在最后关头,齐国却没有继续进攻了!
不要和安阳直接接壤!这是齐国宰相贺治国的建议,留着后夏作为双方的缓冲。
…………
此刻,齐国的朝堂上,正在进行一场争执,刚刚从安阳返回的宰相贺治国,第一时间就叫停战争。
“不能再向东方发展了,留下后夏作为缓冲,否则我们会如同晋国那样。
我们的目光应该向西看。我们的西边,有荣国、黄国、白山国等大大小小的国家,而这些国家已经开始出现安阳的军火。
臣认为,我们如今应该趁着这些国家还没有发展起来之前,尽可能的扩张我们的面积。尽起国内已经装备军火的五十万精锐大军,只要三个月,就能将国土向西方、西南、西北推进三千里,足以将我们的国土增加一倍以上!”
“安阳很可怕吗?”太师董静荣有些吃味——最近贺治国宰相影响力不断提升啊。
贺治国没有看董静荣,而是看向齐国皇帝,“陛下,敢问去年国库净收入,有多少两黄金?”
齐国皇帝想都不想:“净收入不足1200万两。”
“陛下,安阳一艘老式铁甲舰的起拍价格式1500万两黄金。安阳一座望远镜的起拍价格是300万两黄金。安阳一公斤百年药效的丹液,售价为50万两黄金。安阳一套基础的机床,要五百万两黄金。安阳的军火,供不应求。
安阳建立一条铁路,投资千万两黄金,安阳正在计划建设三条铁路;据说安阳还准备疏通仙带河的全部河道,投资两千万两黄金。
陛下,您看,我们是否该去抢了安阳?只要成功了,安阳的财富足以支撑我们五十年的战争!”
“额……”齐国皇帝抹了一把隐隐渗出的冷汗,“算了,东方的战争就停下吧,我们向西方发展。宰相的目光就是长远而深刻!”
太师董静荣不甘示弱:“陛下,我们可以将后夏收为附属国,如此,我们就能通过后夏建设防线。而且后夏那里有不少技术和人才,我们也可以吸收过来。”
“咦……这方法不错!”齐国皇帝立即就心动了,听起来很有利可图呢。
贺治国这次没有反对,而是默然不语。给别人留点表现机会,否则会让自己显得太强势,进而得罪不少人。而且,收后夏为附属国这件事情,贺治国总觉得有点不踏实;虽然看上去满满的全都是好处,但这好处是不是太完美了一点?
作为一个政治家,对于任何“完美”的事物,都有一种本能的警惕!太完美的,完美的就像是白日梦!
一定有某一个地方没有想到!贺治国微微皱眉。因为在安阳待过很长时间,贺治国对安阳有一种本能的警惕。贺治国敢拍着胸口说,安阳绝不是一个本分的存在,那是一头正在磨牙的猛虎,随时可能傲啸山林。
那么,是什么让自己不安呢?
周围还在讨论,但贺治国却已经陷入沉思。
将后夏收为附属国,现在看来,根本就没有难度!
再将后夏作为齐国的藩篱,政治、经济和军事的藩篱,作为防御安阳的第一道防线,也没有问题!
后夏国内也有一些人才和技术,将这些东西纳为己用,很完美。
后夏也有一些将帅之才,如上官广、如南宫智,这些都是人才,很好!
那是什么地方没有考虑到呢?
贺治国凭借着政治本能,觉得这里面有问题,却一时间想不到问题所在。
而在贺治国思考的时间里,齐国皇帝已经拍板,让太师董静荣出使后夏,准备收取这一个丰硕的果实。
…………
齐国朝堂讨论的时候,萧国的谈判大厅里,袁庸冷冷的看着眼前的张全。
周围,萧国的几个高手全身绷紧,以防发生万一,现场的气氛紧张的能崩断钢铁。
张全面色有些发白,却兀自坚强的看着袁庸,“袁伯父,您也号称政治上的常青树,政治上的事情,您应该不陌生才对。”
“我不陌生!”袁庸面色冰冷,“但既然你说到政治,那么你是否清楚一件事情,政治上话语权,不在政治家,而在政治家背后的力量。
你背后的力量,是否允许你这样说话?”
这话很不客气,有长辈对晚辈的姿态,也有强者对弱者的高傲,更隐含了一种“指桑骂槐”的意思——你萧国不行啊!恐怕这萧国也保不了你张全!
张全捏着拳头,有恐惧、也有怒火,却唯独没有后悔——因为无用,张全倔强的昂起头,一字一字的说道:“我,不、后、悔!这就是政治,总需要有人倒下,也总需要有人牺牲!”
“好!好!好!”袁庸怒极反笑,“这一次我不为难你,我衷心的希望你这‘不后悔’三个字能一直持续下去。”
袁庸终究是袁庸,杀子之恨,竟是硬生生压了下来;而后竟然全心全意的、站在安阳的利益上展开谈判。但袁庸这样表现,却让张全的父亲张远暗自心寒——懂得沉默的人,才是最可怕的!
接下来,袁庸全权代表安阳和萧立明谈判很多问题,包括开通商业、技术交流、军火交易等,还有建立统一战线,共同面对来自西边各个国家的攻击等。
萧立明当然知道安阳不会是什么“大善人”,但现在的萧国确实是有些“生不逢时”,处于四面八方的夹击之中。
这次谈判,整整进行一天多时间;最后双方满意的签字盖章。
只有张远看着袁庸的笑容,心头不断下沉、再下沉!谈判的这一整天时间里,张远和张全这父子两人,被袁庸那“微笑”的眼神给吓怕了。有时候,微笑比凶狠更让人恐惧!
“萧国,怕是保不住我们父子两了,要尽快另谋生路!”张远心中开始嘀咕了。
…………
而也就在同时,东方的安阳,刘国宰相韩元昌找到了李贤,要取经——要与安阳交流法制、法律等!
李贤很惊讶,真的很惊讶,刘国是什么国家,那是瀛洲东方唯一的一个采用法家思想的国家。安阳的司法部部长公孙无伤,就是刘国的人呢!还是当初海军统帅常林从刘国带回来的。
而且,安阳的法律大全等等,各大书店都能买到;司法广场还有专门的人员负责“扫盲”。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前来安阳学习法律的,根本不需要找安阳官方咨询——自学就足够了。
可刘国宰相韩元昌不仅仅找到了安阳官方,而且还是直接找到李贤。(未完待续。)
第四零一章 归程
李贤看了看韩元昌,确定对方不是无理取闹(虽然也不可能)之后,终于还是问道:“这法律,没有什么交流的吧?你看无论是蔡国,还是齐国,甚至是晋国,他们学习我们的法律,也不过就是去书店买几套法律大全,修改后,就能用到自己国家。
而你们刘国从建国开始,就实行法治,似乎……有些小题大做了吧?”
韩元昌很郑重的回答道:“贤王,请恕我冒昧,我们两边都是法制,而法制的核心却不是法律,而是一种‘绝对的公平’。
但核心相同,结果却截然不同;安阳的法律和刘国的法律,可以说各走一个极端。
因此,我想邀请安阳法律方面的人才,去刘国做客,共同交流法律的核心和未来。”
“哦……”李贤语气拖得长长的,许久许久,一口气即将耗尽,李贤才很果断的说道:“不需要!”
李贤早就不是当初茫然彷徨的小小少年了,如何不知道这韩元昌的真正意思——想要从根子上了解安阳的法律呢。至于所谓的“交流”,不过是一个自欺欺人的掩饰罢了!
安阳的法律,和现在瀛洲一般国家的法律,有一种本质上的差别。
无论是刘国,还是一般国家的法律,都是规定——不能做。
而安阳的的法律,却是一种引导,引导众人——应该这样做!
一种是限制,是约束;一种是促进,是教育!
刘国的法律,束缚了刘国几千年没有变化,而且每况愈下。
安阳的法律,辅助安阳在短短四年时间里,奇迹般的崛起!一个又一个富可敌国的商业集团,犹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而且这种发展速度,还在不断加速、越来越快!最重要的是安阳的商人,他们在本能的维护安阳的利益,这就难能可贵了。
所以,安阳的法律和刘国的法律相比,从内容到形式、到最终体现,都走向了两个完全不同的极端!
所以,刘国宰相考虑很久,终于在这次修真大会结束后,准备邀请安阳的司法部人才,去刘国交流。
只是李贤一眼就看穿了刘国宰相韩元昌的小把戏,直接拒绝!
韩元昌见李贤拒绝的如此干脆,脸上的笑容都没有一丝一毫的变化,显然这在韩元昌的预料之内。能做宰相的,哪一个不是脸厚心黑口不对心的老狐狸!
就在李贤拒绝的瞬间,韩元昌就立即说道:“或许贤王不需要刘国的法律,但刘国却需要安阳的法律。恳请贤王降恩。
只要刘国法律改善,保证为安阳的商人提供更加优异的经商环境。”
这是诱/惑、赤/裸/裸的诱/惑,李贤……心动了!像这样“懂事”的国家,要珍惜。所以:
“既然你们这样有诚意,那本王也不能小气!这样吧,本王派遣安阳最优秀的司法人才,出使贵国!”
“最优秀的?”
“是的,最优秀的!说来还是你们的老熟人呢,就是安阳现在司法部部长、公孙无伤!”
“我……日!”刘国宰相韩元昌恨不得跳起来,掐着李贤的脖子狠狠地摔打一圈,我说你做事不能这样没羞没臊啊!
公孙无伤当初几乎就是被赶出刘国的;后来刘国也发布很多很多的优厚条件,想要将公孙无伤挽回。但显然,失败了。
可李贤现在主动派遣公孙无伤回刘国交流,就有点……不地道了!
是,刘国很想让公孙无伤回去;但你李贤这样做,就有点嘲讽的味道了,而且还是毫无掩饰的那种。
但李贤也有说法:“哎,年前,公孙就对我说想家了,正好,趁机让公孙回家看看,你不会拒绝吧?”
韩元昌几乎是从牙缝中挤出几个字来:“我……当然……热烈欢迎!”
“那就好。这样,明天出发吧,明天一起乘船离开。”
“啊?坐飞机不是很快吗?”
李贤难得正经起来:“当初,公孙无伤是坐船离开的!明天,安阳也会用万吨战舰,将公孙无伤送回家乡!
这是属于公孙无伤的荣誉!也是公孙无伤应该得到的荣誉!”
韩元昌默然,听了李贤这话,韩元昌没有心情去思考:公孙无伤以这样的方式回到刘国会带来怎样的影响;现在韩元昌感受到的,这是一种无法形容的震撼。
震撼中,还有一种说不出来的羡慕!
而后,就是一股深深的愤怒!李贤这是在打脸,打刘国的脸,打完左脸打右脸,啪啪响的那种!
…………
第二天,韩元昌面色发黑!大清早的,安阳日报就刊登了这样的信息:刘国邀请公孙无伤回国交流法律,贤王以万吨战舰护送公孙无伤回国。
报纸刊登之后,码头上已经是人山人海;不知道什么时候,安阳的人越来也多,或者说百姓已经渐渐向安阳城这个前所未有的城市聚集了。
人多了,看热闹的也多,而公孙无伤、刘国、韩元昌之间的关系,也就被传开了。
“听说了吗,当初公孙无伤就是被赶出刘国的!”
“听说还被揍了一顿呢,披头散发的。”
“当初污蔑公孙无伤的人,就有刘国的三公:太师李有文、太尉刘云涛,以及眼下的这位刘国宰相韩元昌。”
“贤王真有魄力,竟然要用万吨级战舰护送公孙无伤回国,想想就热血沸腾啊!不知道刘国人会不会气哭了?”
“会不会哭我不知道,但听说刘国宰相韩元昌脸色已经铁青的发黑了!但话说回来,贤王这一手可真的是高明啊!”
“嘘嘘……小声点,韩元昌过来了……”
韩元昌脸色铁青、真的发黑了!作为一个元婴期高手,周围的“悄悄话”听得一清二楚;实际上安阳的百姓怎么会不知道这种情况呢,这些话就是说来寒碜人的!
不一会,就有一个长长的安阳官方车队出来,白色的车身,喷着“安阳”二字,这是安阳官方车辆的代表色彩。这一排机车的车身上,除了“安阳”二字之外,还多了“司法部”三个字。
公孙无伤从车上下来,周围立即爆发无数欢呼。安阳官员的名声很好,尤其是公孙无伤等主要的、做实事的官员,名声堪称明星。
公孙无伤受到的欢迎越热烈,韩元昌脸色就越难看。
不远处的民用港口上,已经有一艘小型接驳船只停靠,上面飘着安阳海军的旗帜;远处的海面上,有数艘大船,在波涛中巍然不动。
“竟然是……两艘万吨级战舰,还有三艘五千吨级别的护卫舰!”韩元昌倒吸一口冷气,这五艘军舰,是安阳最近两个月以来生产的新军舰,作战能力未知——但以安阳的发展速度,想来只会更加强大。
之前,安阳的军舰都是越造越大;但这一次军舰并没有增大,反而造出了小一点的、五千吨护卫舰。对此,韩元昌很有一些警惕。
一行人上了接驳船,再来到军舰上;舰队立即启动了。
韩元昌站在舰艏,感受着脚下传来的轰鸣和强大的动力,看着眼前被翻开的海水,心中有着一种说不出来的感慨、震撼。只有登上战舰,才能体味到战舰和民用船只的差距到底有多大,根本就是老虎和猫的差别!
同样,公孙无伤也站在舰艏,感慨万千。
“有何感想?”韩元昌主动搭话。
“自豪!”公孙无伤张口就是这两个字;但下一刻,公孙无伤又急速低落,继续说道:“还有三分遗憾、悲伤和愤怒。”
韩元昌忽然无语,看着浪花出神;许久,终于说道:“是我的错!”
公孙无伤忽然潇洒起来,背着手向后走去,远远留下一句话:“多谢你的错误!”
韩元昌听了这话,张了张口,终于还是一个字没有说出来。是啊,要不是自己等人的错误,就不会有今天的公孙无伤。
不说别的,因为主持安阳的法律工作,公孙无伤已经名传万里。但是,公孙无伤名声越响,刘国的名声就越臭大街!人们提起刘国,第一个反应就是:哦,就是那个驱逐了公孙无伤的国家啊,我记住这个国家了!
看看吧,同样是法制,安阳和刘国却完全是两个世界!
尤其是在安阳这里忙碌的韩元昌,每每听到这样的话语,总是会沉默无言。
在安阳见得多了,感悟的多了,韩元昌也知道,想要让公孙无伤回到刘国,根本就没有一丝一毫的可能。
尤其是李贤这一次,动用五艘军舰,安阳现在一半的海军力量,就为了送公孙无伤回家,就这一手,就足以让公孙无伤“肝脑涂地,死而后已”。
这就是李贤的高明之处,收买了无数人心,也震慑了无数贼心。
…………
茫茫的大海上,三艘军舰急速前进,这样的日子,已经快要一个月了。不用说,这就是郝有才的舰队。
甲板上,不少士兵翘首企盼,希望能第一时间看到陆地。
而吴越两国的人,已经开始出现焦躁现象。
说来好笑,吴越两国的人,自诩从小就生长在水面上,但到了安阳的军舰上,却还是闹出不少尴尬的事情。
首先,也是让吴越两国最觉得没有面子的一件事情,就是——晕船!有些人在河流和湖泊内还行,到了大海上,却开始晕船了。好在都是修真者,吴越两国的精英也确实是有几分真材实料,很快就调整过来。
但有一样却是最难调整的,那就是“孤独”。在大海上漂泊一个月的时间,一开始的壮观已经开始退去,展现在众人面前的,就是一个枯燥、单调、危险又孤独的世界。
平常的生活范围,就只有甲板;唯一的乐趣就是看海浪、钓鱼等。
尤其是吴越两国的太子,平时都是锦衣玉食,眼下顿顿都是鱼肉,吃的都想吐了。军舰上,绿色的蔬菜十分珍贵,有些士兵不舍得吃,当盆景养着了。
“再坚持一下,预计最多再有三天的时间,我们就能回家了!”军舰上,郝有才对士兵说道;当然,这句话也是对吴越两国的人说的。
吴大千和鱼爱先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震撼和疲惫。
震撼,自然是这一趟史无前例的航行,真的有八万里之远!
而疲惫,却比较复杂了,不仅仅是海上航行的疲惫,更多的是心神上的疲惫——安阳看样子很强大,那么,我们去安阳,该如何?能如何?这些政治上的问题,才是让两人疲惫的真正原因。
忽然,就在这时候,瞭望塔上有士兵高喊,“我看到船了,是军舰,是我们安阳的军舰!”(未完待续。)
第四零二章 欢迎回家
一声惊呼,惊动了船上的所有人;但郝有才副帅却严肃的下令:“所有人不得轻举妄动,战斗人员就位,非战斗人员进入船舱内躲避。
火炮系统启动,尽快调整到发射状态。
高手做好战斗准备,以便随时进行战斗。
检查船只动力状态,随时准备爆发160%的功率!
通讯兵,准备联系。”
郝有才一连串命令下去,海军将士们顿时有序的忙碌起来,甚至还有专门的士兵将商人、吴越两国的人带到安全的所在。
越国太子越明还有一点的不解、有一点点慌张,还有期待:“难道要发生战争了?”
越国水军大帅鱼爱先却眼睛明亮:“不一定,这很有可能是标准的战斗程序,是一种值得称赞的战斗程序。安阳军队的反应,我们要牢牢记住。”
越国宰相苟元丽也很郑重的点头:“这种军事素养,就值得我们学习;在来回航行两个多月之后,回家第一时间不是忘乎所以,而是警惕、备战,这在军事上,是非常正确的。”
却说郝有才,在海上发现万吨级钢铁军舰,基本上就可以断定为安阳的;但谨慎小心还是要有的。
双方通讯、严格验证密码、核实身份,当所有的一切都完整无误之后,欢呼,才真正爆发了!
“我们回家了!”船上,所有的水手、商人都在欢呼。这一趟来回十六万里、长达两个多月的漂泊生活,其中艰苦非言语所能表达。但无论多少艰苦,在这一刻都化作了欢呼。
两支舰队迅速靠近,很快就能看清彼此士兵的面容。
“欢迎回家!”另外的船只上,传来欢呼,几百士兵战列在船舷上,向这边敬礼。
“敬礼!”郝有才一声令下,所有空下手来的士兵都站在甲板上,遥遥敬礼。甚至不少安阳的商人、水手等,也自发的排队、敬礼。
后面,吴越两国的人看了之后,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各自眼中的震惊、惊骇。
震惊的,是安阳士兵们表现出来的素质;惊骇的,是前面五艘急速前进的钢铁巨舰,似乎更加优秀——至少速度更快些。
两支舰队交错而过,一支舰队向南,一支舰队向北,挂着同样的旗帜。舰队激起的波浪相互交融,似乎传达了彼此的关心与问候。
半个小时之后,当舰队彼此之间已经有些模糊时,郝有才、才下令,军舰上飞起两架飞机,飞机率先前往安阳,通知贤王和相关人员消息。
…………
另外的舰队,也就是郝有才遇到的那支舰队,自然就是护送公孙无伤返回刘国的舰队。
舰队上的负责人,是海军的第二副帅高世荣,比郝有才略低一点。
正在甲板上的公孙无伤和刘国宰相韩元昌自然也看到了那五艘军舰。
“那是远洋探索的舰队?”韩元昌问旁边的公孙无伤。
公孙无伤转头看看韩元昌,忽然略有一点揶揄的说道:“军事机密!”
韩元昌脸色立即变化万千,“安阳日报都刊登了的信息,还有什么要保密的!”
“但安阳日报没说什么时候返回、有多少船只返回等具体信息啊。”
韩元昌顿了顿,终于叹息一声,“有必要吗?”
“有必要!”公孙无伤很肯定的点点头,“我,现在是一个安阳人,而不再是刘国人了。”
说着,公孙无伤轻轻拍着舰艏的护栏,意思已经不言而喻。
韩元昌没有说话,看着舰艏翻起的浪花,忽然有些意兴阑珊、也有点点的……茫然。
在安阳见得多了,韩元昌也不得不承认,刘国的法律是有问题的,甚至如果再不做改变,刘国将面临巨大的麻烦——比如,步入大夏国的后尘。但,想要改变,谈何容易!
“但为什么安阳的改变,是那样轻松呢?”忽然,韩元昌想到了这点。
在安阳,韩元昌感受最明显的,就是——安阳每天都在发生变化!别的国家、地区等,只要发生变化,就会引起很多不满;但在安阳,人们竟然在疯狂地追求变化,没有变化,我们还不满意呢!
想到了这点,韩元昌就想不明白了、或者说不能完全想明白;想了许久,终于还是不得不厚着脸皮向公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