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厉害了我的铲屎官[宠物系统]-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勤的心忽地一突,如果他没看错的话,这是一只稀有的蓝鳍金枪鱼,而且以它的体长看来,五六百斤准是没得跑的。
发财了!杨勤第一反应道。
他朝着虎鲸们发出了指令,让它们拦住这条金枪鱼。
果然,虎鲸们听到了他的指令,开始围住这条鱼。这条金枪鱼由于三面被围,忙从缺口从出口,朝着杨勤冲来了。
杨勤的控水能力跟距离有很大关系,等那条金枪鱼到了近处,他用自己的控水能力,凝起了一个水团将这条金枪鱼团团包裹住。
那条金枪鱼一下子就游不动了,杨勤努力地控制着它,爬回了船上,然后找出了一条毛毯,小心地将它放在毛毯上。因为金枪鱼在甲板上活蹦乱跳的话,会伤到皮肉,影响口感,所以杨勤才有此一举。
按理来说,杨勤自从有了这个宠物系统,有很大可能性会成为一个素食主义者。但是,他能清楚地察觉出有些动物是有灵性的,有些则是没有的。真要追究起来,其实猪牛的智慧也不低,但是人类还不是照吃它们的肉。
这条金枪鱼虽然活的年头长,但是却没有活出应有的灵气来,没有跟杨勤交流的智商,对杨勤来说,可能比猪还不行。
船上没有称重的,但是杨勤很快就判断出这条金枪鱼大概重达六百斤左右。这个数据并没有破世界纪录,但是也差不多了。
杨勤将这条鱼身上的水抽干了后,这条鱼渐渐的就失去了活力了,最后死翘翘了。
蓝鳍金枪鱼是很难得的,价格本身就高了,再加上重量这么重,价格更是可以翻倍。杨勤上网度娘了一些,曾经有一条七百斤左右的金枪鱼,卖出了天价。
杨勤打捞到这条鱼,估计可以卖出更高的价格来。想到了这里,杨勤顾不上那窝黄花鱼了,赶紧趁着它们还活着的时候,收一些回去空间了,还是卖现成的金枪鱼算了。
杨勤带着大开杀戒回来的虎鲸,满载而归了。
等到了丰浦村的时候,他赶紧下来叫人。小俊正在码头这边跑来跑去玩儿呢,被杨勤叫住了:“快叫四哥他们来,我抓到一条大鱼了。”
小俊疑惑道:“哥,多大的鱼啊,你自己打个电话不就成了?”
杨勤一拍脑袋:“你看,我给忙糊涂了。”
他赶紧拨打了四哥的电话,周围早已有人围过来了,对着渔船上的金枪鱼指指点点的。
“天,这是什么鱼,这么大!”
“金枪鱼,不知道吧,我打渔这么多年,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金枪鱼。”
“这小伙子运气真不错。”
“何止是不错,简直是中了彩票一样,这条鱼少说也要好几百万。”
“妈蛋,这么赚啊!可是谁吃得下这条鱼呢?”有人咋咋呼呼起来了。
“你小看那些富人们的购买力了。”
“啧,少说了,有人来了,看热闹就是了。”
……
这时候,四哥早已骑着那辆摩托奔驰而来了,一下车就带着几个伙伴跑来了。看到这条鱼的时候,四哥眼珠子险些给瞪出来:“这、这是金枪鱼?”
在场的都是经常出海的人,都知道这鱼的价值,所以全都惊掉了下巴。
杨勤也顺便通知了村长,捕捉到这么大的一条金枪鱼,还是难得的蓝鳍金枪鱼,所以怎么说也有上新闻的资格,杨勤就告诉村长一声,具体怎么做村长知道的,跟聪明人打交道就是省掉一些麻烦。
果然,没过一会儿,村长就带着一群记者呼啦啦地过来了。一时之间,丰浦村的码头围满了人,记者疯狂地拍照。村长精得很,还请来了一个海洋专家过来,海洋专家煞有介事地介绍着:“我从业这么多年,从未见过这么大的蓝鳍金枪鱼……”
接着,这位专家开始介绍蓝鳍金枪鱼的使用价值以及价值之高,还有杨勤破了丰浦村的捕鱼记录云云。
记者的闪光灯就没停下来过,大家也有的人狂拍照发朋友圈。
小俊也没落下,距离最近的他拍的照片最全,还配了一句话发了朋友圈:亲眼见证了奇迹。
不多时,附近的海鲜酒店全都找上门来了,有打算合买的,也有打算独吞的。杨勤这边也没歇着,冰块死命地往鱼身上堆,生怕给热坏了。不过,现在这天气还挺凉爽的,鱼肉没可能腐坏得那么厉害。
等人散得差不多了,几个老板蜂拥而上,全都围着杨勤要买这条鱼。
杨勤心里奇怪,这条鱼少说也要几百万,这些人都那么有钱吗?
“你们打算出多少钱买?”
“一斤五千,”一个人道,“我们出三百万给你。”
这时候,一个人冷笑一声,道:“真是好算计,这条金枪鱼,一斤一万块,我买了。”
原先出一斤五千的人脸都绿了,看向了后来者:“哟,尤老板,连你都被惊动了。”那人脸上不自觉地露出一丝卑微的笑容。
杨勤不明白这人的来头,便疑惑地看向他。这是个大腹便便的中年老板,看起来油光满面的,保养得还不错。
“我姓尤,这是我的名片。”尤老板将一张名片递给了杨勤。
杨勤接过名片,初初看了一眼,就惊到了,是附近正在建的一家大酒楼的老板。这个老板据说差点将整座山都给承包了,靠着内陆山的附近,他还建了一栋很高的酒店,村长也没阻止他,毕竟高楼建在那里确实没影响到其他人。
最后,这条鱼由最大的一家酒楼以五百万的价格买了下来,杨勤心知这价格是卖低了,但是他急着脱手,如果要上拍卖场,估计也要手续费,去掉手续费,能赚多少还不知道呢!还不如趁现在有人要了,赶紧卖掉,彼此都省事。
第二天,杨勤又上了热搜。对此,大家都习以为常,很多人甚至已经将他当作一个近乎明星的网红来看了。
不过,有人说杨勤是明星吧,又有人说:“凭什么,他有什么作品吗?”
“他的直播不就是他最好的作品吗?”粉丝纷纷跟这些人怼上了。
MM直播简直被杨勤气得快死掉了,曹雪青迫于压力,打了电话过来,跟杨勤道:“你以后出海的时候可不可以打开直播?上次捕捞到那条近六百斤蓝鳍金枪鱼的时候没开直播真的是太可惜了,很多人就指望着你的户外直播呢!”
杨勤笑了笑,没说什么,不是他不想开直播,实在是自己捕捉的过程见不得人啊!
在这里呆了一段时间,杨勤也有了个外号了。
丰浦村的人叫他小海龙王,可不是,他能驯服大白鲨、海豚和虎鲸,让这些本该是互相残杀的生物安静共出一地,简直是奇迹了。
南头村那边的人对杨勤很是嫉恨,但是杨勤觉得他们自己经济跟不上也是有原因的。
不知道为什么,南头村跟丰浦村明明就是相邻着的两个村子,风俗却差得太多了。
南头村重男轻女,而且风气很差,杨勤亲眼见到一个孩童随地呸呸呸乱吐痰,父母亲在一边看得笑嘻嘻的。他们还有随地乱扔垃圾的习惯,不然那些废弃的渔网也不会堆得四处都是。
丰浦村就不一样了,女儿出嫁会有大批嫁妆,是为了让女儿离开娘家也能过好。而且,村里头极其重视教育,更甚者村里头有尊师重道的好风俗。不过,如果你负责的学校教不好学生,可是会被赶出去的,这里不留庸人。其实杨勤最佩服的,还是这个村村长的远见。
据姑姥姥所说的,在十几年前,旅游业刚刚发展起来的时候,那时候的村长就召集了整个村的人,发布了十多条的守则,要求大家共同遵守。
其中一条就是不得随地土套乱扔垃圾。那时候,刚开始,还有人不遵守这条守则,直到村长家的儿子也被狠狠地罚了一顿后,所有人才意识到,村长是来真的。
直到今天,这条守则还是很好地保留了下来。走在丰浦村的街道上,大部分是干干净净的,几乎很难见到塑料袋等垃圾,废弃的渔网都被收好,超过船龄的船也会被回收。海边的造船厂生意可不错了,因为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村民来换渔船。
正是两边的观念不一样,所以两个村子的隔阂越变越深。直到今天,南头村那边还以为是丰浦村抢了他们的生意,害得他们没收入的。
杨勤心道,要是他是游客,也真的不愿意去南头村那个地方。要知道,在他们那个地方,还有木渔船留着呢,那些渔船简直是破破烂烂的,一艘艘脏兮兮的,再美好的环境也在这么反衬下变得脏兮兮起来了。
不知不觉,几个月过去了,杨勤隔一段时间就来回于两地,其实两地坐船的话反而没那么远,走山路会比较远一点。
到了六月份,天越发的热起来了,来村里旅游的人也越发的多了起来,毕竟冬天的话没人愿意下水刮冷风。
杨勤出去看有些人捡贝壳和在石头上敲海蛎的人,小俊则是带着他的小伙伴儿在海边玩。
忽然间,听到海边那头传来了一阵阵尖叫声:“看呐,好漂亮的塑料瓶……”
原来是小俊他们发现了一个很漂亮的蓝色透明壳,那玩意儿就跟一个半透明的蓝色气球在水上起起伏伏的,漂亮极了。
小俊他们一高兴,就要冲过去,捡起那个气球来。
却见几个小屁孩呼啦啦地冲过来,几个人拦住了小俊他们,其中一个大孩子得意洋洋地看着他们,道:“什么嘛这东西是我的。”
小俊气炸了:“放屁!这是我们先看到的。”
那个大孩子一扬下巴,得意道:“你有本事来拿啊!”
小俊气急了,冲过去,挥着拳头就冲过去了,却被一个大孩子轻易地推倒在一边去了。
一边的游客看了,都有些踟蹰,不知道要不要掺和进这些当地小孩的斗殴中来。
几个小孩全都愤怒起来了,用指甲抓,用牙齿咬,拼命地跟对方打起来,这几个大孩子仗着身强力壮,硬是将他们都打倒了,还狠狠地揍了他们一顿。
小俊他们气得眼泪直流:“哥、哥,有人在咱们丰浦村欺负咱们村的人啦——”
才没说呢,那边的大孩子却已经发出了凄厉的惨叫声。
小俊他们一抹眼睛,吓到了。
却见那几个接触了蓝色气球的大孩子皮肤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红肿起来了,他们拼命地甩掉了那些蓝色气球,往岸上狂跑而来。
跑到半路,一个大孩子受不了了,直接晕过去了。
“啊啊啊,小俊,你这个骗子——”一个大孩子痛苦得大叫起来。
小俊他们吓得连连后退,惊恐地看着身边的人道:“我们什么都没做!”
那些游客也是见证了这一幕的人,全都给吓到了。一个人挺身而出,怒吼一声:“别碰那蓝色的东西,有毒!”
这边的动静自然也惊到了远处的杨勤,他急匆匆地跑过来,看到了眼前这一幕,也顾不上两村之间的矛盾,大声道:“快点送人去医院!”
说着,他上前,脱掉衣服,就将那个痛苦得倒地的孩子背在背上,朝着远处的山路跑去了,附近有一所诊所,虽然不大,但是有聊胜于无。其他人见状,也都犹豫了下,背起了难受得晕过去的大孩子朝着诊所跑去了。
大概是有人带了头,所以不少人都跟了过去。
片刻后,一个孩子抢救无效死亡了,其他孩子则是伤情暂缓。
没过多久,这些孩子的父母也匆匆赶来了,一个个嚎得跟什么似的。
杨勤走出来,叹了口气,朝着海岸边走去了,这里的气氛让他很不舒服。
村长已经用广播通知所有人千万别碰那蓝色的东西了,杨勤也知道了,原来那蓝色的东西叫做僧帽水母。这种东西极其美丽,顾名思义,看起来就像是一定僧帽一样。而且,这玩意儿之所以吓人在于它有剧毒。
所以这么多个孩子中,一个的死亡率其实已经算是很低了,不过杨勤的心还是不好受。那些孩子父母哭嚷着要小俊他们赔命,小俊的父母也气坏了,堵在门口,指着身后被大孩子们揍得鼻青眼肿的孩子们,怒吼:“你们也好意思说,也不看看孩子们都被打成了什么样子?”
那些发疯的父母跟疯子一样扫视着周围人群:“谁看到的,分明就是他们故意引诱我们家孩子去碰那水母的,真是好毒的心思!”
旁观的人事不关己,不敢多管,生怕被这些当地人报复,所以都选择了闭口不语。
“岂有此理!”一声怒吼传了过来,人群自动分开来,一个长辈拄着拐杖来到了这些撒泼的家长面前。
看到了这位在丰浦村声望十分高的长辈,所有家长都不自觉地闭上了嘴,看向了他。
“事前,抢夺他人发现物,无理在前。”
“事后,推卸责任,无理在后。”
这位长辈掷地有声道:“南头村就是这么教养后辈的?那我还真要跟我的老兄弟好好交流一下。”
那几个家长脸都憋红了,他们也知道是自己理亏,只是这孩子的医药费太高了,他们付不起,总的找个背锅的吧!再说了,医生也告诉他们了,就算是孩子们治好后,也会留下一辈子都难以遗忘的伤疤!
僧帽水母产生的是神经性剧毒……
第73章 招人嫉恨
僧帽水母产生的是神经性剧毒;一旦被水母蛰到后;会剧痛;这是毋庸置疑的。就算不死也要去半条命,治愈后;会留下鞭笞一般的伤痕,极为可怖。
刚刚那些孩子是一路惨叫着来到这里的,有几个甚至疼得当场休克过去;可见那疼痛有多难忍。
这时候,门外又传来了一声老者的声音:“哎呀哎呀;老哥;念在情理上,也应该给予一些理解和宽容才是,你这话说得太狠了。”
得了,这位就是丰浦村长辈所说的老哥了。
这位老哥一来就占据了情理制高点;试图让丰浦村的人掏点费用补偿南头村的受害者。但是,丰浦村的人怎么肯干呢,他们自己的孩子都被那群熊孩子揍了一顿,在他们看来,那群熊孩子就是找死。
这里发生的事情,杨勤是不知道的,他现在正准备去清理水母呢!不过;别说他;就是丰浦村的人都自发起来清理这些有毒的僧帽水母了。
在那之后;他们发现一批又一批被冲上岸的僧帽水母;这样子可愁怀了丰浦村的人,毕竟担心游客在这里受伤影响本村的旅游生意。
一个个人穿着雨鞋,上上下下裹得严严实实的,戴着橡胶手套,将那些僧帽水母用渔网或者棍棒挑起来,扔到一个大袋子里。
这些僧帽水母一离开水,很快就会死掉的,所以处理起来说麻烦也麻烦,说不麻烦也不麻烦。
杨勤敏锐地察觉到,经过僧帽水母这茬事,丰浦村跟南头村的矛盾更深了。近年来,两村在网上互黑,也是很常见的事情。杨勤甚至想,说不定那些黑子都是来自彼此两村,而不是其他真实的游客嗯!
水母事件后,有几天,没有游客赶过来,倒是丰浦村又上新闻了。村长又借机蹭了一波热度,邀请了几个专家来解说,在官博上发出了文章,请大家注意安全,然后遇到了这类情况如何处理等等。
南头村自然是恨得咬手绢,可是也没办法。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
杨勤那套房子的工期也快到了,然而,经过日赶夜赶,就在前几天竣工了。也就是说,杨勤可以挂牌招揽游客了。
想了想,杨勤决定将价格定在中高档,一晚两百五十块左右,这个价格贪小便宜的人是绝对舍不得来的,那些中产的人可能会过来尝试一下。他也无所谓有没有游客,反正这些屋子自己又不急着招人来住。
四哥帮他打理了这么久的房子,也够辛苦的,所以杨勤打算招他来管理这房子。丰浦村村子小没什么好的工作,居民们大多自给自足,或者去异地打工。四哥舍不得离开家,都是跟着渔船讨海。现在,杨勤让他来管理这房子,每个月还有固定工资,他倒是很乐意。
偶尔,遇上没顾客的淡季,他们还可以出出海,很是自由。
最近天气越来越热了,大家都窝在空调下,舍不得出去。倒是游客们,一个接着一个过来,都是为了看海和看渔港来的。
丰浦村的游客量越来越大了,那条旅游一条街也已经建成了。里头多的是一些土特产商铺和一些美食店,卖的是海蛎煎海蛎饼土笋冻等本地美食,还有干贝山菇等一些土特产。
隔壁的南头村嫉妒得简直要命了,要知道他们那边可就没这个待遇了,很多游客都是丰浦村这边住不下了才去南头村住店,而且都反映那边的住宿不怎么样。
南头村也委屈啊,我们的旅店比丰浦村便宜,我们也有海景啊,怎么就是都不来我们这边呢!
杨勤总有一些微妙的感觉,这两个村早晚会出事的,而且是出大事,毕竟这仇恨结得也太深了。
今天,海上发生了一件恶性事件。丰浦村和南头村的人同时打渔,南头村的那户人家认为是丰浦村的人动了他们固定在海里的木桩和渔网,所以跟那一船的人闹起来了。
两只船的人互相对骂,骂得不可开交。当然,事实的真相是什么,谁都不知道,但是丰浦村的人真的是一肚子火,他们确实没有动那些渔网,只是南头村借机生事而已。
回去后,那船的人越想越火大,直接去向当地的渔政部门举报,说是南头村使用了绝户网。那些人也是拼着一肚子气,才这么干的。
没想到,次日,这件事就再次闹上了新闻了。渔政部门突击检查,将南头村跟丰浦村全都查了一遍,发现南头村这边居然真的使用了绝户网,而且是大部分人都在使用。这事一闹出来,上头高度重视起来了,毕竟现在渔业资源确实很紧缺,而且媒体的视线都聚焦在这里呢!
丰浦村倒是由于有原先的守则在,所以不敢用,只有两三户偷偷使用的人家被抓包了。
绝户网,是一种网眼极细的渔网,只要撒下去,大鱼小鱼都逃不过,连两三厘米长的小鱼都会被一起捕捞上来。这种渔网对渔业资源会造成极大的损害,容易使一个地区的渔业资源耗尽一空。
得知了这一新闻的记者跟打了鸡血似的,蜂拥而来,又来汇报这里的情形了。
南头村的人气得不得了,虽然是谁举报的不清楚,但是他们人多力量大,最后还是通过了特殊渠道,得知了是丰浦村的人举报的。
这下子可不得了了,两村第一次发生了这么大规模的吵架。说是吵架,实际上是警察已经到场了,都压着呢,没人敢打架,只敢动动嘴皮子问候一下对方的祖宗而已。
南头村被罚得够惨的,上上下下都将丰浦村给恨上了。杨勤苦笑无奈,这件事唯一的好处,是那些鱼儿们不会断子绝孙了,不然连小鱼都被一起捕捞上来,那可真的是资源后续无力了。
杨勤感觉这里真的是太麻烦了,要不是承包了水域,自己都想抽身这一个风暴漩涡了。
事件爆出后,南头村的声誉一落千丈,反倒是丰浦村的生鲜市场热闹起来了。
这一天,杨勤又满载而归了。
这次满载而归的自然就是他空间出产的黄花鱼。
四哥早就叫人去接他了,将鱼装好后,几个人便开着货车前往生鲜市场了。那里,姑姥姥家是有摊位的,所以杨勤使用了姑姥姥家的摊位了。
他的这些黄花鱼很新鲜,而且又肥又壮的,所以没多久就有人来问。
杨勤是个小网红,所以认出他的人还真不少。更多的人知道他是小海龙王,所以多多少少有过来沾沾喜气的意思。
这次杨勤卖的黄花鱼不多,只是过来试试水而已。
一个酒店采购站在他摊前,跟他来来回回地讲价,试图讲到市场价,但是杨勤就是咬紧了一斤五十块钱不松口,比市场价大约贵上一点。
那人有些恼怒了:“我是搞采购的,以后肯定要大额从你这边批发的,你连一点点优惠都不给吗?”
杨勤也很无奈:“我这真的是实惠价了,你要是不信,你买一条鱼回去试试,不好吃我退钱!”
听杨勤这么一说,很多人都感兴趣过来了。
四哥也是吃过杨勤捕捉的鱼,想了想,干脆直接去找了个小锅,当场抓起一条最肥的鱼,刮起鱼鳞去了内脏,煮起来了。
不多时,那股香味就跟什么似的,拼命地钻进了人的鼻子里,惹得每个人都在回头,寻找那香味的来源。等到了杨勤的摊位前,所有人多傻眼了。
一个年轻人正在煎鱼,一边的年轻人手脚麻利地将那煎好的鱼块丢入了锅里头煮起鱼汤来。不多时,整锅的汤水都变成了漂亮的乳白色,香味一阵阵的,惹得人食指大动。
好不容易等那鱼块熟了,那个年轻热却是直接用一次性被子装了点鱼汤,分送给在场的每个人。所有人都再次傻眼了,居然不分肉的!不过,他们也没有说什么,直接喝起来。
这时,那个年轻人再次用大喇叭喊起来了:“不放味精不放其他调味材料,只放了一片姜,甜不甜,鲜不鲜?”
所有人都炸锅了:“放他娘的屁话,当我们没吃过黄花鱼啊,这太香了,也太鲜了,你说没放鸡精,谁信啊?”
这时候,最先到达的人面色古怪道:“这个还真没放鸡精什么提鲜的材料,我们是最早来的,亲眼看着他下锅的。”
后面的人死活不信:“哼,别是托儿吧!”
最先来的那批人也没去跟那些人争,赶紧道:“多少钱?”
“一斤五十。”杨勤道。
“行,来五条吧!太多了,冷冻着也不新鲜。”那人赶紧道。
又有一个人道:“给我来十条,我家里人比较多。”
杨勤赶紧手忙脚乱地称起来了,其他游客也猎奇而来,虽然不信,但是看那么多游客打扮的人在买,多少也有了从众的心,所以全都一窝蜂涌过来了。杨勤很与时俱进,还提供了快递,只是快递费会贵上不少。不过,这些游客很多买了都是自己在旅馆里请旅馆主人帮忙煮着吃的,所以倒也不担心腐坏什么的。毕竟来渔港,吃的就是海鲜,不可能来这里不尝一下海鲜的。
旁边的人嫉妒得要命,也有尝试着做鱼汤的,只是杨勤这边名气已经打出去了,所以他们这些后面的人怎么追赶都赶不上。
当然赶不上了,杨勤心想,毕竟他的鱼跟别人的鱼可是不一样的。那些人的鱼如果不放鸡精的话,只有淡淡的鱼腥味,不会有像杨勤的鱼有鲜味的。那些人也鬼,干脆放了鸡精下去,反正肉眼也看不出来。
到了后来,旅客们也学精了,直接跟着来到杨勤这里买,因为是口口相传的口碑。杨勤倒也算义气,每次卖都不卖多,只卖几十斤,卖完就走人,不会影响到其他人生意,所以跟村里人相处倒也和睦。
杨勤做梦都没想到,自己会走上卖鱼这条路,真是泪了。
一天下来,赚了两三千,成本倒也没多少,毕竟是吃海的生意。杨勤想着,自己要是不开动物园,开这个倒也不会给饿死的。
最近,南头村跟丰浦村的摩擦越来越激烈,两村互相动对方在海里撒下的渔网,明面上大家不敢打架,但是却是暗流汹涌。
杨勤倒是懒得管这些,这时候,他又出船了。船走了没多久,他突然觉得不对劲,怎么身后有一条船一直不远不近地跟着自己呢!
是不是我出现错觉了,杨勤心道。
然后,他赶紧加快了速度,朝着远处去了,这时候,那只船也急了,跟着加快速度。杨勤干脆停下船,隔着海域,拿起喇叭对着远处呼喊:“请问是谁,一直跟着我做什么?”
对方不出声,片刻后,才有人闷声闷气道:“老子就跟着你了,你能咋着?”
杨勤一听,心思通透的他很快就猜出了原因,得了,准是南头村的人眼红自己生意,想跟着自己看看自己到底哪里抓的这些与众不同的黄花鱼来。
其实,海鲜中,黄花鱼价格也不算高的,也不是什么特殊产品,可是杨勤抓的黄花鱼偏偏就是与众不同呢!这中间肯定有鬼!
杨勤皱了皱眉,见对方朝着自己来了,而且是气势汹汹的样子,干脆加快船速,朝着岸上去了,大不了自己不抓鱼了,看他们怎么办。
下次出来的时候,再将大白鲨带上,谁敢跟着自己?不要命了是吧!
南头村的海域环境是真的差,每次他们那边的垃圾都会流到丰浦村这边,当然,他们那边更差劲。丰浦村的人对他们的这一点非常有意见,谁知道人家还得意起来了。
“真不知道这些人书都读到哪里去了。”杨勤嘀咕一声。
这时候,忽然看到了遥远处,一样巨大的东西浮在水面,拼命地挣扎着。杨勤皱了皱眉,放慢了船速,看向了那挣扎的事物。这些日子,他看到了太多被废弃渔网缠住的海洋生物了,也解救了不少海洋生物。因此,他快速收拢了一众的海洋生物。
海洋馆里海洋生物的数目在与日俱增。
杨勤靠得近了,才发现这是一只很大的海龟,约莫有一米来长,这绝对是最大的海龟了,要知道海龟最长寿命可以达到150多岁,身长最长也才一米。
由于最近海洋环境破坏得厉害,所以海龟数目在不断减少,现在海龟已经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了。身为众兽之王,杨勤心疼得厉害,赶紧停下船,看向远处的这群人。
“你们想做什么?”杨勤皱眉道。
他是想直接下水,解救这只海龟,只是这些人跟着,自己担心这些海归被当作谋取私利的工具,所以他只好转移了这些人的注意力。
他直觉这其中必定有鬼,南头村的人怎么可能知道自己的动向了,除非有人通风报信。想到了丰浦村或许也有潜在的敌人,他就觉得心烦。
“看来你很不识相啊!”南头村那边的人哈哈大笑起来。
这时候,杨勤的船忽然动了下,杨勤直觉地回过头来,看到一个人已经通过了特殊手段爬上了船。
“你们……”杨勤怒道,“干什么?”
“老实交代,你是哪里抓的鱼,快带我们过去,或许还可以饶你一条命。”
杨勤冷呵一声,这里是海上,这些人要是将自己带到没人看到的海域,杀死自己,然后独自所谓的捕鱼海域,那么自己真的是死得太冤了。他从不忌惮以最大的恶意来揣摩他人的恶意。
“可以。”杨勤心思百转下,道。
对方的几个人也有些惊讶,他们原本以为杨勤会做一番挣扎的。
经过了一番商量,他们恶狠狠道:“小子,警告你,别做无谓的事情,不然有你好受的!”
杨勤胡乱指了个方向给他们,船开始出发了。
杨勤拒绝接受被捆绑,否则他将不会给他们指路的。对方没办法,只好限制了他的人身自由,派一个人盯着他。
就这样,两个人在杨勤的渔船上,其他人则是呆在另一艘大船上,跟着他们往前走。
经过了这一天的辛苦,杨勤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