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私奔前夜-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得不说,这两口子简直臭味相投,天生一对。
在农村,兄弟之间办喜酒,妯娌是都要去帮忙办酒席的。
二舅妈烧的一手好菜,小舅妈自然就会过来请她帮忙厨房的事宜。
二舅妈回绝之后还和二舅舅吐槽:“都给她包五块钱了,还要我过去给她免费干活?我一年忙到头累死累活一天都休息不了,我才不干呢。”
二舅舅早已习惯了二舅妈的懒,道:“不去就不去吧。”
于是别人的兄弟做喜事都在各种帮忙的时候,这两口子带着三个孩子在前面各种闲看。
后厨忙不过来,大舅妈就把自己的大女儿和三个媳妇儿,外加李妈妈等几个女人在厨房里忙活,男的在外面招待客人,给红包记账,以后哪家对哪家的帐,等他们办喜事的时候都要还回去,小孩子们负责上菜。
小叔叔和小舅舅家没有一起办,小舅舅家办进屋酒的时候,小叔叔一家就在竹子湖看场子,等到小叔叔家办酒的时候,小舅舅一家就要留下来看场子。
除此之外还有李博光的好兄弟郝文学。
郝文学名字取得响亮,一看就是个读书种子,可惜本人最不喜欢的就是读书,从小也是惯会打架的,在华县一带也比较有名。
自从去年娶了老婆生了娃,就没再出去打工,去李爸爸承包的竹子湖看场子,每个月两百多块钱。
他这人有心机有城府,无奈少了点机遇,总不能真的进入黑社会,当打手过活,现在在竹子湖,每天和俩兄弟开着汽艇满湖的巡逻转悠,倒也快活。
小舅舅和小叔叔两家在办酒的时候,整条新商业街最好的地段,四岔路口那里的几家店面全部在装修。
李拾光让李爸爸将门窗全部装成玻璃的,再拉个卷闸门,白天将卷闸门拉上去,只开玻璃门,晚上就拉下来,外面再装一层防盗门。
这几间门面全都是李爸爸的,他当初买的时候就知道四岔路口这里的位置一定是最好的,正好手里有钱,也不贵,他就全部给买了下来。
现在华县还没有划给省城,只是一个小县城,九十年代初的小县城的房子能贵到哪里去?
李爸爸是不知道华县以后会成为省城的一个区的,只知道这个位置好,将所有门面全部打通,一楼二楼全部装修一新,他原本是打算在这里开两个店,一个专门卖摩托车行,一个专门卖家用电器的电器行,原本老街的那家店就专门卖自行车。
他虽然对未来市场有前瞻性眼光,但毕竟是在小地方待久了,有时候目光还是有局限性。
考虑到儿子女儿都在大城市待着,就问他们的建议。
李爸爸其实还带着一些自得的,他也没真的想从女儿这里听到什么有建设性的意见。
李拾光想了想,不由道:“那你还不如将这三个店合在一起,做成一个华县最大的电器大卖场,让来到华县买电器的人,想到买电器,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电器大卖场,再时不时的做点优惠活动,比如逢年过节大促销,买空调送电饭煲,买电视机送收音机什么的,或者印一些优惠券、抵用券什么的,可以用作下次消费时抵现金使用。”
李拾光只是提供了一个思路,却瞬间打开了李爸爸新世界的大门,他立刻GET到这么做的好处,恨不得立刻将电器大卖场给做起来。
李拾光回忆了一下各种大卖场的情况,道:“大卖场一定要热闹,最好是有人气,所以别舍不得电,里面音响啊空调啊,可以全天开放,放一些现在流行的歌,周末还可以搞一些抽奖的活动。”
说到这里,李拾光突然想起来:“对了,你还可以在楼下设个修理处,凡是在外面大卖场内购买的电器,只要是在华县区域内,都可以免费上门维修。太远的可以送过来维修,只要是保修期内,维修一律免费,爸,反正你就是干机械维修起家的,又修了这么多年的自行车和摩托车,老本行啊,做这个谁会比你还有优势?”
“你从服务、质量、价格、售后等各方面都比别人家的好,以后谁还会去别人家买电器?”
第109章
李拾光的话给李爸爸开了一条新思路。
原本他想的就是开个电器行的小店; 他管摩托车店,电器行给儿子; 以后儿子成了家也有了自己的事业。
现在听女儿这么一说; 那以后华县电器行业谁还能比的过他?李爸爸想想那样的场面就不禁热血沸腾。
李爸爸李妈妈家几个店面都没有大办了,只在店面装修好后; 放了三天的爆竹; 于是整个县城的人都知道,新街的四岔路口处开了一家摩托车、家用电器、自行车一体的大卖场。
此时已经年尾了; 李爸爸便选在了元旦的时候开业,开业前半个月大酬宾,半个华县的人都聚集在这里,又是年尾; 来城里的人非常多; 不论是家里造新房的; 还是娶媳妇的,都会进来看看; 挑选一两件电器,十分热闹。
这几年正是家用电器最火爆的时候; 尤其是电视机和洗衣机。
九十年代初电视机在农村尚且少见; 到了九十年代中,电视机便开始向千家万户普及。
这时候最火爆的电视剧便是《西游记》、《射雕英雄传》、九三年制作的长篇电视剧《包青天》等热播剧; 大卖场内彩色电视机全天播放,李爸爸还特意空出一块地,摆放了一些小板凳; 华县没有电视机或者想省电的老人和孩子,每天都会带着小板凳准时到大卖场内守着电视机等着看电视,到了周末忙碌的时候,李爸爸便将电视机挪到外面供人观看。
他买的店面位置原本就处于商业街最中心的四岔路口的地方,场地大,位置好,离主城区并不远。
现在李爸爸新开的电器大卖场成为华县继溜冰场和迪斯科外,最热闹人气最高的地方。
电器大卖场的开业,带动了新的商业街的人气和流量,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来到新商业街买房。
不光是华县人,就是临县人买电器也会来华县来看看,因为华县大卖场内电视机明码标价,童叟无欺,有些来自农村的老实人在旁的小店里问过价格之后,不会还价或者还不好价的,都情愿来大卖场内买,而且哪怕价格一样,一般的小店也不会给你保修,在大卖场内,你机器坏了,随时可以拿过来免费修理,在华县本地的,还可以免费上门修理,一样的价格,人们自然更愿意选择有保障的。
苏利琴抱着孩子跟在一个三十岁左右的男人身后,两人是过来买电视机的。
她丈夫虽然是个吃喝嫖赌样样齐全的,但她却有个能干的公公,现在的家业全是公公挣得,前年家里造了两层的楼房,她公公就生了一个儿子一个女儿,以后这房子也会是他们的。
她嫁到卫家的第一年就生了个大胖小子,加上前头生的那个,家里孙子辈已经两个,今年她去乡下娘家躲了一年,又超生了一个儿子,就是她现在怀里抱着的这个,在卫家彻底站稳了脚跟。
小一辈三个大孙子,老头子喜的合不拢嘴,今天特地拿钱给他们来城里买个彩色电视机,回去好过年。
老头子是个能耐人,早就打听好华县有个电器大卖场,明码标价童叟无欺,虽然他们镇子上就有卖电器的店,但他还是愿意到县里来买,买的放心。
这家大卖场非常大,在附近几个县都非常有名,哪怕就是附近临县的人,都不愿在他们当地买,而是稍微走远一点,来华县买。
说是远一点,其实几个县与县之间、镇子与县城之间的距离并没有差太多,做中巴车一个小时就能到。
若是以后有个什么问题,带上门来修理也方便。
苏利琴还没进大卖场,老远就听到那边原来的音响放出的歌声,是现在最流行的《让我轻轻的告诉你》,几乎人人都会哼唱,后面的《亚洲雄风》《光辉岁月》等歌曲,都是现在十分流行的,不光是年轻人喜欢听,就是中老年人也都喜欢听。
尤其是现在年轻人结婚,都讲究买个电视机和音响,一群年轻人拿着麦克风在家里唱,或是将音响的声量放的左右隔壁全部都能听见,震耳欲聋。
等进去之后,苏利琴才发现,这个大卖场非常大,由六个大门面组合,除了两扇正大门外,其余四个大门面全部装上了玻璃墙,从外面就可以将里面的热闹看的一清二楚。
过年时间,里面全部都是来选电器的,还有买摩托车的,每个区域都有穿着橙黄色工作服的员工,他们都是经过专门培训过,礼仪良好,站在各个区域的电器前推销,门口是收银台,选好了电器之后,就来这里开票买单付钱。
这一套收银系统还是李拾光在国大的时候邀请国大的师哥做的,现在拾光美容院全部用这一套收银系统,家里现在用的也是这个。
这在九十年代中还是很少见的,看着很高档。
然后她就见到了李妈妈。
她早就听王家的人说,华县这个最大的电器大卖场是李博光父亲开的,说竹子湖那场洪水虽然让他家亏了,但是他家底子在那里,李博光父亲又是个能干的,这两年早已经赚了回来。
一楼大多是自行车和摩托车,旁边还有个休息区,可以给大家累了坐着休息,还有免费的热水可以喝,前面的电视一直放着,很是清晰。
她的大儿子也才两岁,一看到电视就马上跑过去,趴在《西游记》前就不走了,睁大了眼睛稀奇地看着,眼睛眨也不眨。
苏利琴连忙追过去,对兴冲冲往摩托车区域跑的卫国玉叫道:“你是个死人啊?没看到儿子往那边跑了吗?怎么就知道只顾自己不顾别人?”
“就让你抱个人你都抱不好,你还能做什么事?”大她五岁的丈夫丝毫不懂得体谅她,反而责怪她道。
卫国玉两眼放光地对着摩托车这里摸摸那里看看,又小心翼翼骑上去试试,赞叹道:“好车,我什么时候能买一辆啊!”
苏利琴气道:“好车你也买不起!还不把儿子抱过来,没看我手中抱着一个吗?我要是还抱得动,我用得着叫你?”
卫国玉不耐烦地说:“就在这商场内,还能丢了不成?就知道催催催。”
他一脸不高兴的走到休息区,将趴在电视机前二儿子牵着递给她,气鼓鼓地往楼上走。
电器区在楼上。
她看着前面兴冲冲往上跑,半点不体谅她抱着个大胖小子,跟在后面会不会很累,也不会想到来帮帮她。
她心里不由一阵气苦,换了个胳膊抱着,跟着他上楼。
楼上一眼就能看到电视机区域,因为电视机都是开着的,上面统一放着《西游记》,还有个别几个电视机放着今年刚播的《新白娘子传奇》。
“妈妈,妈妈,孙悟空,我要看孙悟空。”苏利琴的大儿子兴奋地指着电视机上正在三打白骨精的孙猴子。
苏利琴紧紧抓着儿子的手:“别乱跑知道吗?”
小孩子乖巧地点头,可大大的眼睛依然兴奋地盯着电视屏幕。
每个不同类型的电视机下面都贴着价格,比他们之前在镇上问的价格还稍微便宜一点,但镇上可以还价,这里是不能还价的。
卫国玉在看挑选电视机,苏利琴便在打量整个二层楼的商场。
或许是年尾,来挑电视机的人非常多,上面好几个穿着橙色工作服的员工忙得脚不沾地,或许是因为太忙了,李妈妈也过来帮忙。
她上身穿着一袭谨慎的黑色毛衣,下面是高腰的阔腿呢子裤,脚上穿着粗跟的黑色皮鞋,外面套着一件驼色大衣。
可能是里面开了空调,有些热,她的驼色大衣敞开着,露出里面保持的很好的身材,头发仔细地盘在脑后,正热情地笑着招待顾客。
已经四十多岁的她保养的非常好,外表看上去就跟三十岁出头似的,看着倒跟像她同一辈人。
她不由想到,若是她也嫁在了李家,那么二十年后,她是不是也像李妈妈这样,即使是时光也无法在她脸上留下什么烙印呢?
第110章
李妈妈也是经历过大跃进和十年文革的; 那时候条件不好,吃了不少苦; 可她作为家里唯一一个女孩子; 王家外婆疼她疼的厉害,和同辈人比起来; 她仍然是不错的。
嫁给李爸爸后; 两人都是机械厂的工人,吃的是公家饭; 小日子过的也算和美;李爸爸从机械厂辞职在家后,就自己开了个机械修理店,后来又批发了自行车卖,日子一直过得还算舒心; 这些年也没什么操心的事; 平时虽然不做打扮; 可依然显得年轻。
自从女儿开了美容院后,就带了许多面膜回来; 叫她做面膜,做美容; 各种食补; 又教她化妆,穿衣。
李拾光以前的衣服都是李妈妈做的; 对于时尚,李妈妈似乎天生就比较敏感,做的衣服都是经典的不会过时的款式。
即使不用女儿教; 她也有着不错的品味,只是以前穷,没有机会展示罢了。
儿子时常去港岛出差,每次去过回来,都会带一些一些那边时兴的衣服首饰回来给她,现在她柜子里都是儿子女儿给她买的衣服。
李妈妈个子高,身材好,皮肤白,现在不用自己动手修理自行车,不用穿着围裙弄得一身黑油,头发也打理的干净整齐,越发显得年轻。
岁月优待她。
买完电视,苏利琴抱着孩子跟在丈夫身后,心头一直怅然若失,也不知道李博光现在怎么样了,听说他一直没有结婚。
她情不自禁的想,他会不会是在等她。
据她所知,在她之前,李博光一个对象都没有谈过,之后也没听说他有对象。
事实上,这几年她一直在关注他的消息,时不时的还会向王家打探他的消息。
知道他二十五了,还没有结婚,知道他爸妈都非常担心他,知道他二舅妈在外面都说他是老光棍。
想到他一直找不到老婆,二十五岁了还是个老光棍,苏利琴望着自己怀里抱着的小儿子和身边坐着的大儿子,心里忽然就平衡了,不管怎么说,她生了两个儿子,现在在卫家也过的不错。
卫家虽然不像李家那样大富,但公公却是在镇上的供销社里上班,供销社油水一直很足,他们内部的工作人员都可以将一些‘次品’的货物低价带回家,像她家里,从来不缺什么毛线吃食之类,公公婆婆也很疼自己的儿子。
而他李博光呢?他爸再有钱又怎么样?他不是到现在还没结婚?
李博光紧张的用手理了理衣领,问站在他面前矮他一大截的孔嫣:“怎么样?你看我这样行吗?”
他另一只手的手里拎了一对东西,有他从港岛带回来的各种营养品,有他从老家带过来的沙参,有他自己泡的养生的参酒,还有一件特意从港岛带回来的黑色羊毛衫。
零零总总一大袋子。
“好看好看,一点问题都没有,我们快进去吧!”孔嫣穿着高跟鞋撒娇地抱着他的一只胳膊。
孔嫣的家里并不是什么豪华别墅之类,实际上不过是国大教职工家属大院,小区已经相当陈旧了,里面养了很多猫猫狗狗,他们一进大院,就有两只小狗跑过来围绕着李博光转。
李博光不光老人缘好,猫猫狗狗们也很喜欢他,可能和他也喜欢猫狗有关系,只要手中有食物,就忍不住逗弄着给它们吃,给他们搭建猫窝狗窝什么的,这些猫啊狗什么都很聪明,知道他没有对它们怀有恶意,也不怕他。
孔嫣却是有些害怕,惊叫了一声:“是秦爷爷家的卡夫卡。”她皱了皱鼻子,像个小孩和小伙伴吵架一样骂回去:“臭狗!走开!”
还伸出穿着高跟鞋的脚踢了踢,也没有踢在狗身上,而是虚空做做样子。
那狗根本就不怕她,还挑衅地‘汪!’骂回来。
于是孔嫣又骂回去:“臭狗臭狗!”
“汪汪!”
“臭狗臭狗臭狗!”
“汪汪汪!”
李博光看的要笑死了,觉得孔嫣怎么这么可爱啊。
他赶紧扶着孔嫣,生怕她要上去和那只长的特别像一个叫林永健的男演员的牛头梗打起来,一手拎着东西,一手揽着她赶紧上楼。
孔嫣还不服气地回头朝牛头梗踢脚吐舌做鬼脸:“哼,臭狗,今天饶了你。”
这时楼上突然冒出一句:“嫣嫣,又和卡夫卡吵什么呢?”
孔嫣条件反射地皱了皱挺翘的鼻子,撒娇回道:“我才没和它吵呢,是它每回都找我吵。”
李博光和孔嫣站在一楼楼梯口,说话的人在三楼阳台上浇花。
孔嫣连忙拉着李博光往上跑,十多公分的高跟鞋,看的李博光心惊胆战的,“你慢点,当心脚扭了,下次不要穿这么高的鞋子,你穿平底鞋不是挺好看的吗?”
“不要不要,我就要穿高跟鞋!”孔嫣拉着他的大手,任性地说。
她的手小巧玲珑,他的手因常年打篮球,骨节分明,非常大,可以完全将她的小手罩在里面,干燥,温热,有力。
她非常喜欢他牵她手的样子,像是要将她整个人都笼罩在他的保护之下,让她十分安心。
到了楼上,孔嫣打开门,一边换拖鞋一边喊了声:“老头子!”
里面传来中气十足的骂声:“喊谁老头子呢!”
“这里除了你还有谁是老头子吗?”孔嫣半点不怕他,换了鞋就哒哒哒跑到阳台上坐着的老人身后连椅子一起抱住他,然后高兴的拉着他的手起来:“爷爷你看,我把你孙女婿带回来啦!”
老人大约七十岁左右,精神瞿烁,带着一个圆框眼睛,面容很是严肃,正坐在椅子上,透过眼镜打量李博光。
李博光有些局促地站在那里,将手中的东西放在桌上,对孔教授露出憨厚的笑容:“孔教授好。”
他个子太高了,又长的十分健壮,在这个灰暗,狭窄的房子里,越发衬得这空间逼仄。
孔教授家的房子不算小,三室两厅,但是一间被他做成了实验室,一间是他自己的房间兼书房,一间是孔嫣的房间。
因为房子陈旧,有了些年代了,又没有开灯,才显得屋子灰暗,实际上里面的装修十分古朴,客厅有个木头架子,上面还放置着各种金属矿石。
这个穿着西装,头发打理的整整齐齐,还系了领带的孔教授,用犀利的目光仔细的打量了李博光一遍,才指着一旁的椅子说:“坐。”
李博光笑着坐下,孔嫣立刻跑到他身边,抱着他胳膊挨着他坐下,一副护短的模样。
孔教授简直没眼看。
孔教授神色淡淡地问:“你来就来,还带这么多东西做什么?”
李博光看了孔嫣一眼,孔嫣立刻抬头对他傻笑,“晚辈第一次上门,也不知道教授您喜欢什么,就带了些老家的特产。”
孔教授沉着脸说:“不知道就问。”
孔嫣不满地嘟了嘟嘴:“哎呀,你不要这么凶嘛!”
孔教授又是一阵‘……’的无奈。
孔教授严肃地看向李博光:“自我介绍一遍,将你家里几口人,做什么的,怎么和嫣嫣认识的,都说一遍。”
“这个我知道!”孔嫣不等李博光说话,就兴致勃勃地说:“他家里还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还有一个妹妹,他妹妹是我好朋友!”说到这里她突然羞红了脸,特别不好意思地偷觑了眼李博光,对着手指低着头羞答答地说:“我是在打排球的时候认识他的,他就在我隔壁场地内打篮球。”
“我是让他说!”孔教授再度表示无语。
“他说我说不都一样的嘛,他家里情况我早就知道了,他爸妈每周要打两个电话给拾光,拾光家的情况我都知道啦,对了,拾光就是我的好朋友,我们是室友!”
李博光见孔教授脸都快气黑了,连忙拍拍孔嫣的手,对孔教授说:“我叫李博光,开年二十五岁,来自Z省华县,爸妈原是机械修理厂的工人,现在开了个店卖家用电器,还有一个妹妹在国大生物科学与技术系,和嫣嫣同年级同寝室,我高中毕业后就去深市学了四年电器维修,本打算回去开电器行,现在在京城的‘拾光’美容院当总经理。”
“总经理?”孔教授目光犀利语气很淡说:“看你年纪不大,居然是‘拾光’美容院的总经理?美容院你家开的?”
“是,我妹妹开的。”
“你妹妹都开了美容院了,你还在打工?你以后拿什么养嫣嫣?”
“我正在帮妹妹打理美容院的事宜,以后不论是回去开电器行还是加盟妹妹的美容院都可以。”
“你不是说你爸妈在开电器行吗?你回去是要和你爸妈抢生意?还是打算直接回去啃老?”孔教授淡淡的问。
“可以帮我爸妈打理生意。”李博光态度很好地笑着说。
孔教授却很是严厉:“帮你妹妹打理生意,帮你爸妈打理生意,你怎么就不想着给你自己打理生意?”
李博光道:“我还在积累资金,还要慢慢来。”
“慢?怎么慢?有多慢?你让嫣嫣什么都没有的等着你吗?”
“爷爷!”孔嫣特别不满地跺了跺脚,紧紧地抱着李博光的胳膊不放,头靠在他肩膀上:“我不管,我就要他,慢我也要等!”
孔教授却不看孙女,问李博光:“你怎么说?”
李博光笑道:“我已经在京城买了房子,现在也有工资,养活嫣嫣不成问题。”
实际上,拾光美容院里是有李博光的股份在的,不光是他,涂邵东先生也有。
为了留住涂邵东先生,李拾光自然是不遗余力。
她不相信人情,只相信利益,共同的利益。
第111章
罗春花手中拿着锅铲; 站在灶台前挥舞着手中的大铲子,抹着头上的汗; 用力的炒菜。
为什么要用这么大力?
因为是食堂的大锅菜; 直径一米多的大锅,架在灶台上; 里面放置着各种切好的菜; 炒了没几次就开始加水,锅盖盖起来焖熟。
食堂的饭菜就是这样; 算不上多好吃,但分量足够。
李爸爸早已忘了这么个人,李六叔却还记得,偶尔来这里时; 看到她; 让她忘了自己那段被拐卖的经历; 如果想要回家,他可以随时送她回去。
她已经在这待了快两年; 已经会说一点基本的本地话,但还是说的不多; 夹杂着浓浓的云省口音; 但大多已经听得懂。
闻言立刻紧张地摇头。
李六叔见她不想回去,态度十分温和地说:“那就好好做; 每个月工资和他们一样,没事不要出去乱晃,实在有事要出去; 找个围巾将自己围起来,最好和砖窑厂的人一起,不要再出了什么事。”
态度虽然和蔼,语气却是命令性的。
罗春花连连点头。
其实不用李六叔说,她也不会随便出去乱走。
她就像个鹌鹑一样,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恐惧。
从走出大山的那一刻起,给她年轻世界带来的就是痛苦和伤害,现在好不容易稳定下来,每个月还有工资可以拿,包吃包住,她已经非常满意。
两年下来,她用钱的地方非常少,现在已经存了两千块钱。
她想再存点钱,以后有机会把妹妹也接过来。
因为李六叔的关照,她在这里过的非常好,没有人敢欺负她,在这里做工的女工们,大多是当地闲暇时过来当临时工的妇女,她们非常热情,在和她熟了之后,还说要帮她介绍对象。
可是她不敢,她怕。
她害怕外面的一切。
她问过李六叔救她的一家叫什么名字,李六叔说,如果她真的感谢他们,就忘了曾经的遭遇,也不要再提起任何关于那一段时间的过往,“你对他们最好的感谢,就是过好自己的生活,不要去打扰他们。”
罗春花似懂非懂的点头。
她知道,救命恩人不需要她的报答,她也无法报答他们什么。
两年来,她一直躲在砖窑厂内不出去,偶尔出去,也是在附近村子的小店里买一些生活用品,有时候直接让附近村子的女工帮忙带。
因为很少出去见阳光,她皮肤白了一些,不再像刚过来时那么黑,人也胖了一些,至少脸上身上不再是骨骼嶙峋,长了些肉了,甚至个子还长了点,脸上也有点笑容了。
李六叔见李爸爸不提,也不提罗春花,甚至没有对任何人提过。
李拾光突然听到孔嫣说,她爷爷要邀请她吃饭后,有点惊讶:“谁?”
孔嫣抠着手指头羞答答的:“我爷爷。”
“孔教授?”李拾光吃惊。
实在是孔教授在国大实在太牛逼了,孔教授的大名更是如雷贯耳,每年报考孔教授研究生的人非常多,孔教授手中的项目也非常多。
听到她说孔教授请她吃饭,她就知道,估计是她哥哥李博光已经拜访过孔教授,孔教授这是要看看李博光的家人呢。
所以她必须得表现好了,不然孔嫣这个嫂子跑了也说不定。
说到孔嫣变成自己嫂子,李拾光内心还是很复杂的。
实在孔嫣不像个‘嫂子’,反而像个孩子。
还有个就是,她前世有嫂子。
想到前世的嫂子,她打电话给李六叔,问罗春花的情况。
李六叔笑着说:“她在我这里你还不放心?她现在过的非常好,每个月都有工资拿,我问她要不要回去她都不愿意,还有人给她介绍对象,估计过两年就在这里生根了,你要真关心她,就不要再提她,将她忘了对你对她都是好事,你认为呢?”
李拾光沉默了一下:“六叔,麻烦你多关照一下她。”
李六叔不懂大侄女为什么如此关照罗春花,只当她是同情心泛滥,但也不是什么大事,便道:“行,在六叔这里,你放心。”
李拾光挂了电话,不由有些沉默。
虽然从她打算改变家人今生境遇的那一刻开始,哥哥和前世嫂子再续前缘的机会就不大了,但心底还是有些惆怅。
她前世和嫂子相处的还不错,前世嫂子已经融入了前世的李家。
缘份这东西真的很奇妙,缘来缘去,缘聚缘散,就像她和……徐清泓。
这次过年,要说李家谁最开心,那必然是李爸爸李妈妈,因为儿子李博光打电话回来说,这次过年要将对象带回家,听说对象还是国大的学生,爷爷是国大的教授,叔叔是在京城当大官的。
多大的官?反正很大的官。
李妈妈一听到的这个消息,那叫一个高兴啊,马上给王家外公外婆打电话,告诉他们这个好消息。
外公外婆也十分高兴。
外公外婆年纪都大了,平时都待在家里不出来,上回因为逼两个儿子借钱给女儿家的事,二儿子一直都对她心存芥蒂,虽然最后钱还是没有借,给老二媳妇带回来,但老二媳妇儿一直对她冷嘲热讽,被李妈妈知道后,李爸爸和李妈妈一起将老两口接到华县的别墅里住了好几个月。
二舅二舅妈他们这才知道,姐姐姐夫家什么时候造了这么大三栋大房子,如此豪华。
外公外婆一家大多时候是和大儿子一家住的,有时候会去小儿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