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士子风流-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邓健讨了个没趣。
徐谦再去看赵小姐,赵小姐虽然服软,可是那一双美眸里散发出来的仍是那种刻骨的鄙视,这种感觉让徐谦很是不爽,他呵呵一笑道:“要救你父亲其实也不难,就怕你不肯答应。”
赵小姐警惕地看着徐谦,咬牙道:“没什么不可答应的,缇萦尚能救父,我虽及不上缇萦,却也什么都肯甘愿。”
“好吧。”徐谦笑呵呵地道:“若是救了你父亲出来,你就做我的女婢,是签卖身契的那种,你肯吗?”
徐谦不是个好人,或者说老徐家的字典里本身就没有好人两个字,本来依着徐谦的性格,敲一笔竹杠也就差不多了,可是看这赵小姐对他的轻视,让他改变了主意。
赵小姐沉默了一下,旋即咬着薄唇道:“好,只要能救出家父,我便做你的奴婢,决不食言。”
决不食言这句话固然是振聋发聩,徐谦却是很隐晦地笑了:“你食不食言和我无关,我这个人只讲究白纸黑字,先写下卖身契才好。”
邓健在旁心里忍不住想,姓徐的真是黑心透顶,昨日我教他白纸黑字,现在却全被他学了去,教会徒弟饿死师父。
赵小姐也不迟疑,面上反而露出了轻松之色,随徐谦去拿了笔墨,写下一份文书,无非是说若是三日之内其父能出狱就愿意委身为奴之类。
徐谦让邓健来作保,邓健虎躯一震,忙道:“作保这种事,我最擅长了,既然你们是你情我愿,那么我做这个保人又何妨?”说罢提了笔签了字画押,他准备要搁笔,徐谦却是叫住道:“邓兄弟且慢,你不是还欠我十两银子吗?本来是昨夜请你写欠条的,只是忘了,你瞧瞧我这记性……”徐谦抚额,一副很懊恼的样子,随即道:“现在正好,连你的欠条一并写了吧,你这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用这样骇人的眼神瞪着我?你我兄弟……”
话说到这里,邓健缴械投降,连忙哭丧着脸道:“好,好,好,我写就是,写就是了,怪只怪我倒霉,误交匪类……啊不,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能结识徐大哥,真是三生有幸,与有荣焉。”
他满是悲愤的写了欠条,这一张欠条和赵小姐的卖身契约都被徐谦收起来,徐谦心里痛快无比,看来卖药方赚钱实在是下乘,想要发家致富,还是离不开坑蒙拐骗四字,还好,还好,徐谦别的不会,就是这个在行。
把那赵小姐送走,徐谦的脸皮反正也已经厚了,不在乎她那轻视的目光。邓健则是躲在徐谦的后面咬牙切齿,心里在琢磨,自己是不是犯了小人,最近喝凉水都塞牙缝,真不是好兆头。
第七章:心理太阴暗
正午的时候徐昌回了家,他见徐谦一副乐呵呵的样子,恨铁不成钢的道:“你这混账,又不是天上掉下来了个如花似玉的媳妇,乐什么乐?”
邓健在旁插嘴道:“其实和天上掉了个媳妇也没什么差别。”接着他兴致勃勃地把赵小姐的事说了一遍。
徐昌正经起来,踟躇道:“只要把王公公的事办成了,放她父亲出来也不是不可以。”说罢拍了拍徐谦的肩,鼓励道:“你做的好,已经有些为父的模样了,看来孺子可教,终于开窍,真是阿弥陀佛,徐家祖先在上,家门有幸啊。”
徐谦连忙道:“都是爹平时教导得好。”
徐昌哈哈大笑,旋即道:“我带了点糕点来,正午将就着填饱肚子吧。”
徐家两个光棍,反正无人做饭,平时也就是偶尔吃点糕点或下一些面食勉强填饱肚子。
三人便去厅里用着糕点,邓健心里满是狐疑,觉得这姓徐的父子实在太奇怪了,若是换做是他,肯定是讹那赵小姐一大笔银子,要一个奴婢有什么用?奴婢能当饭吃吗?
他百思不得其解,吃了一个炊饼,眼睛突然一亮,觉得自己领悟到了什么,猛地拍案道:“我明白了,终于明白了,妙,妙不可言。”
徐昌和徐谦像是看疯子似的看他,徐谦手里拿着半个咬成了月亮形状的炊饼,道:“明白什么?”
邓健眉飞色舞的道:“我明白了为何不讹那姓赵的钱财而只要她签卖身契。那赵小姐国色天香,婀娜多姿,看她的样子,想必也懂得一些琴棋书画,我听说在秦淮那边,这样的女人若是卖出去至少值个四五百两银子,比起讹她那点银钱,徐大哥赚的岂不是更多?真是妙啊,我此前就没有想到。”
徐谦愕然。
徐昌目光幽幽地看了邓健一眼,不动声色地道:“你懂个什么?你当我家谦儿只看上这卖身的银子,实话和你说了吧,让那赵小姐签了卖身契,并不用先急着卖,可以先收入咱们徐家,她不是有个爹吗?到时就用她来慢慢讹他爹的银子,等到把她爹敲光诈尽了,再寻个富贵人家卖出去,这转手之间,哪里只是四五百两银子。”
徐谦又愕然。
他自觉自己的心理阴暗,可是和这两位逼良为娼的家伙比起来,实在是纯洁得有点过份。
邓健被徐昌狠狠地羞辱了一番,却一点都不恼怒,反而把徐昌奉为了神明,佩服得五体投地,站起来给徐昌行礼道:“徐叔父真是非常人也,小子甘拜下风,若是往后能经常在叔父足下聆听教诲,耳闻徐叔父的仙音,小侄便是万死也无憾了。”
“好说,好说。”徐昌如遇知音,对邓健的印象终于好了那么一点半点。
“是了,邓兄弟,待会要劳烦你出去一趟传个消息,造谣的事,你精不精通?”徐谦忍受不了邓健的肉麻,转移开话题道。
邓健为难地道:“造谣?我这人这么实诚,似乎……”
徐谦冷冷一笑:“反正我不管,待会你就上街,我要让整个钱塘都知道一个消息,这关系到王公公的大事,你要是耽误了,到时候吃罪不起。”
邓健听到王公公三字,立即肃然起敬,道:“徐大哥这是什么话,为王公公效力莫说是造谣,便是连御数女我也能惨然接受,你说吧,造什么谣。”
徐谦神秘地笑了笑,道:“待会你就知道。”
……
钱塘县城并不大,闲人却是不小。
自太祖到现在,国朝已经有百二十年光景,天下安定了这么多年,随着土地兼并日益增多,以至于两种人开始人满为患,一种是吃不饱没事干的,这种人统称流民,撵到哪里走到哪里。
另一种则是吃饱了没事干,他们相对有些追求,不满足于吃了就睡睡了就吃的生活状态,因此造谣、传谣,难免成为他们的主要生活目的,钱塘县有个风吹草动,总是他们第一个知道。
一天的功夫,钱塘县突然爆出了一个耸人听闻的传言,说是镇守太监府有一幅行书,里头竟是涉及到了宝藏,说是王公公这些年存了不少私房钱,这些银钱又不能带回宫去,所以都悄悄地藏了起来,而一幅王公公视若珍宝的行书则是揭开宝藏的钥匙,谁能得到这幅行书,谁就能腰缠万贯。
消息一出,举座哗然。
宝藏、太监、藏宝图无论在任何时代都是热门的词汇,不用几个时辰,王公公家的一幅字就已人尽皆知了。
甚至有人在暗中打探,居然查出了一些蛛丝马迹。就比如王公公确实是对一幅行书视若珍宝,而且幅字书法水平连中上都不如,跟名家根本不沾一点边。这些消息汇总起来,却似乎是印证了这个谣言的真伪。
想想看,一幅根本不起眼的行书,以王公公的身份怎么可能视若珍宝?看来这传言未必只是空穴来风,倒是很有几分可信度。
坊间俚语就是如此,越是虚妄,就越传的有鼻子有眼,传播者好事,非要把这不知来路的流言说的天花乱坠,非要别人相信不可。
对于这种流言,王公公当然是嗤之以鼻,第二日清早,他如往常一样起来,便到花厅去闲坐吃茶,镇守太监嘛,监管一些铁矿、打击一下盐枭,也没什么大事让他办,可是等他进入了后堂花厅,王公公的脚就迈不动了。
那一张养尊处优的白皙脸蛋瞬间狰狞。
一双深邃的眼眸也像是引燃的火药桶,杀气腾腾。
他坐在厅里,沉默了片刻,随即用着低沉的声音道:“来人。”
王公公一声招呼,外头便有几个下人跌跌撞撞进来,慌乱地行礼,道:“公公有何吩咐……”
王公公回眸,扫视着这些下人,那冷漠的眼神让他们感到很不安,大气不敢出,保持着跪姿一动不动。
王公公慢悠悠地道:“去,把内府的主事、清客都召集到这里来。”
他的语气很平淡,却带着冷漠的意味。
大气不敢出的下人们发现,那一幅一直悬挂在花厅显要位置的字幅居然不翼而飞了。
看着那孤零零的墙面,下人们心惊胆战,于是不敢怠慢,分头行动,飞也似的去了。
过不了多久,府上的重要人物齐聚在了这里,内府和外府的管事,帐房的先生,府库的司库,还有几个幕僚、清客,足足十几个人齐聚一堂,他们也注意到了空空如也的墙壁,有人似乎察觉到了什么。
王公公的眼眸眯成一线,纹丝不动。
以内府主事王琴为首,众人一齐向王公公行礼:“见过王公公。”
王公公站起来,负着手,在这厅中踱步。
大家低着头,一动不敢动。
走到厅中一处角落,王公公目光一寒,抬腿朝角落里的青花瓷瓶一脚踢去。
啪……
青花瓷瓶应声摔落,碎落的瓷片激射出来,这些跪地的主事、清客们被飞溅的瓷片扎中,殷红的鲜血顺着伤口处流淌下来,宛如鲜红的蚯蚓。
跪在最前的内府主事张琴更是被瓷片打中了额头,额头处血肉模糊,可是他依然是一动不敢动,既不敢叫痛,大气也不敢出,连起身擦拭伤口都不敢,只是铁青着脸,咬着牙,默默忍受这疼痛。
王公公漫不经心地驻足,目光无视他们,面向空荡荡的墙壁,森然冷笑:“日防夜防,家贼难防。”
短短八个字,就如催命符,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里。内院主事张琴满头是血,诚惶诚恐地道:“公公息怒……”
王公公淡漠地冷笑:“好端端的一幅字,为何一夜之间不翼而飞?”
那内府的主事张琴脸色更是难看,忙道:“公公,我听说外头有流言,说是王公公的这幅字和什么藏宝图有关系,是不是有什么人无事生非,让人以为真有什么藏宝图,所以才铤而走险……”
张琴越说越觉得可能,帐房的蒋坤也连忙道:“是啊,我也听说过这流言,一定是有人听了这些谣言,吃了猪油蒙了心,做出这种事大逆不道的事来。”
蒋坤是个落第的读书人,深受王公公的信任,否则帐房也不会交给他来打理,他这时候站出来帮腔,让张琴稍稍松了口气。
“是吗?”王公公旋身,阴森森地盯着蒋坤,蒋坤连忙把抬起的头又垂了下去。
王公公慢悠悠地道:“拿咱家的条子,去县衙里请人来,彻查!”彻查二字,犹如洪钟,声震屋瓦。
“是,是,彻查!”张琴趁机抹了抹自己的额头,血水和渗出来的冷汗混杂在一起,揩得他的衣袖殷红一片。
王公公微微点头,怒气似乎消散了一些,他坐回椅上,眼皮子微微拉下,一副假寐的样子,再不发一言。
这幅字对他来说实在太重要了,如果京里的大人物得知自己对他的墨宝都如此不珍惜,莫说他还能不能在这里作威作福,一旦失去了恩宠,将来多半是要在神宫监里了此一生了。
现在这一切都是那个姓徐的小子安排的,可是这姓徐的小子真的能把真迹找回来?王公公没有太多的把把握,他眼眸微微眯起,不经意间掠过一丝杀机,心里默默的想:若是找不回,咱家固然是没了前程,这个小子也必须承担后果。
第八章:谁是贱役
几盏茶之后,外头便有人来报,道:“公公,县衙的人来了。”
王公公淡淡地道:“叫进来说话。”
两个皂衣人进来,老的那个一脸世故,小的那个倒是显得有些生嫩,不过王公公却认得其中一个,便是穿了一身公服的徐谦。
徐昌本来就是县衙的人,所以倒也得体,一进来便笑呵呵地给王公公行礼。
至于穿着不太合身公服的徐谦就拘谨了一些,故意装作一副不谙世事的样子,勉强给王公公行了个礼。
王公公脸色淡漠,先是打量一眼徐昌,随即目光炯炯有神的落在徐谦身上,道:“事情想必你们也清楚了。查出来,咱家有重赏,查不出……”王公公抱起了茶盏,漫不经心地把玩着茶盖,语气很平静地继续道:“查不出就不要走了。”
徐昌忙道:“是,是。”
徐谦能清晰地感受到王公公口吻里的杀气,这是性命攸关的大事,王公公绝不是在开玩笑。
王公公躺在椅上,眼睛半张半阖,道:“都还跪着做什么,站起来说话吧。”
听了王公公的话,所有人如蒙大赦,纷纷站起。许多人免不了偷偷侧目去看这两个差役,心里面对这两个差役很是不以为然,尤其是那内府主事张琴和帐房蒋坤,几乎是用嘲弄和奚落的目光打量徐谦父子。
县衙里的差役虽然在寻常百姓可以耀武扬威,可是在王公公府上的这些高级主事、帐房、清客们眼里,这父子不过是贱役而已,根本上不得台面,也不知是王公公怎么想的,就算缉贼,让护卫们去做就是,何必要请几个贱役来?
徐谦感觉到这厅中的人对他不善的眼神,倒也不在意。
徐昌是老吏,面对这样的情况更加熟稔,他朝王公公作揖,道:“公公,这字幅既是昨夜失窃,公公府上戒备森严,寻常的蟊贼自然排除在外,小人觉得,这定是家贼所为。”
王公公舒服地坐在了他的梨木太师椅上,板着脸道:“既是家贼,又当如何查起?”
徐昌道:“这也容易,能出入这里的行窃的,在府中肯定有一些地位,只要把大家聚集在这里,然后小人到他们的卧房一一搜查便是,说不定窃贼百密一疏,就露出了马脚。”
王公公打量着堂下这些人,冷漠地道:“这倒是个办法,果然是个吃公门饭的,人都已经聚集在这里了,你们下去一一搜查吧。”
徐昌连忙道了一声遵命,朝徐谦使了个眼色,便飞快去了。
见徐家父子走了,王公公好整以暇起来,慢吞吞地拿起桌几上的茶盏吃了一口,冷冷的看着众人:“这画是谁偷了去的,最好老老实实交代,要是真被公差查出来,到时候可就别怪咱家翻脸无情了,咱家给你们一次机会,不要不识抬举。”
花厅里鸦雀无声,谁也不敢做声,只听到些许的呼吸。
王公公见无人应答,也就哂然一笑,似乎不以为意的重新靠在椅上,手指打着节拍。
其实王公公心里何尝不紧张,那姓徐的小子只说按着他说的做就一定能把字幅找回来,可是说是这般说,王公公虽然姑且信他,只是涉及到自身,心里难以平静。
他心里甚至在隐隐猜测着这一对父子到底能弄出什么花样,又是藏宝图,又是要搜查所有人的房间,难道他们以为,真正盗窃了真迹的窃贼会把字幅藏在自己卧房里?
王公公什么世面没有见过?他相信,窃走他字幅的人绝不是寻常的蟊贼,这种人心思缜密,想靠搜查卧房来找回真迹,简直就是笑话。
他不动声色,心里却在冷笑:“但愿这姓徐的小子不是只有这三脚猫的功夫,如若不然,咱家找不到字幅,今日就先收拾了他。”
十几个卧室要搜查需要费一些功夫,足足用去了半个时辰,两个公差终于回来了。
大家忍不住去看这一对公差,见徐昌和徐谦二人都是一副喜色,有人心里忍不住想:莫不是真查出了什么?
徐谦兴匆匆地道:“查到了,公公请看。”他手里捏着一张破碎的装裱纸,恭送到王公公的身前。
王公公连忙接了,将这装裱纸拿在手里摩挲端详,片刻之后,眉头深锁,淡淡的道:“这碎片,倒是和那字幅的装裱纸有些相像。”
徐谦道:“是在一个姓林的清客房中搜出来的。”
满堂哗然。
所有人的目光或幸灾乐祸、或担忧、或复杂的看向一个相貌堂堂、身穿儒衫的中旬儒生,有人忍不住想:“原来是他?想不到林先生平日是知书达理之人,竟然也会做贼。”
也有人不以为然,冷冷地看向两个差役,心里不免在想,林先生人品尚可,若说他平时喜欢占些小便宜倒有人信,可要说这林先生敢做贼,有人心里却只是摇头,看向徐家父子的目光更多了几分鄙夷。
“贱役就是贱役,不过是字幅的碎片而已,居然也拿来献宝,多半是王公公催办得太紧,他们在背后捣了什么鬼。”
在众人瞩目之中,清客林先生顿时皱眉,连忙对王公公道:“学生乃是良人,怎么可能做这种偷鸡摸狗的事?请公公明鉴。”随即又很是不屑地看向徐谦,满是鄙夷道:“你们拿着这点真假难辨的字片,就想栽赃于我?你自己说过的话可要负责,林某人是有功名在身的人,你们胡言乱语,小心到时候我反告你们污蔑。”
话里头隐含着威胁的成份,徐昌有些心虚,得知对方有功名,气焰一下子被浇了一盆冷水消失的无影无踪。
徐谦看在眼里,也不怪老爷子胆小,实在是这个时代有了功名确实和常人不同,他凛然无惧地打量林清客,道:“既然你说不是你做的,那么就来解释这幅画的碎片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出现在你的卧房?”
林清客笑意更冷,冷冷道:“为什么会出现在林某的卧房,我哪里知道?林某平素极少来这花厅,又怎么窃得了那幅字?况且昨天夜里,林某在房里读书,一直都没有出过门,你们自己说这幅字是昨夜被窃的,那么林某还会凌空取物,能在卧房里信手把花厅里的东西隔空取来吗?”
林清客一番话,思路倒是清晰,道出了问题的关键所在。他既然昨夜没有出过门,那么所谓的盗字就无从谈起。
徐谦忍不住问:“你说你没有出过门,谁可作证?”
林清客脸色微变,顿时有些踟躇了,他没有出过门,哪里能找到谁来作证?
林清客不得已,只得怒道:“我是读书人,难道还骗你不成,天黑之后我那就回了卧房,再没有出来过,这些年在王公公的府上,林某人早已习惯了早睡,你一个小小贱役,难道还想诬赖林某吗?”
王公公眯着眼,看林清客和徐谦斗嘴,他的心里却也不免对林清客产生了狐疑,冷冷地盯着他,这一束目光,隐含着一股让人窒息的威势,让林清客显露出了几分慌乱。
至于厅中其他人听说林清客骂徐谦贱役,心里感觉有些畅快,在他们心里,贱役就是贱役,平时在自己面前连狗都不如的人,居然登堂入室,人模人样的盘问缉凶,他们算是什么东西?
内府主事张琴表露得更是明显,只是用眼角的余光去看徐谦,很是不屑于顾。
站在张琴身边的帐房蒋坤却是低垂着头,似乎想到了什么,观察了王公公的脸色,像是有什么话想要说出来。
踟躇良久,蒋坤突然道:“林清客在说谎,他说他昨夜都在屋子里读书,可是我分明看到他昨夜子时在花厅附近转悠,当时我恰好起夜,见他神魂不定的在那里徘徊不去,还和他打了一声招呼。”
话音刚落,满堂哗然。
大家都惊愕地看向蒋坤,蒋坤继续道:“我若是说了一句假话,天打雷劈!”
林清客先前还是不屑于顾,虽然在自己的卧房里找到些东西,可是这并不代表就是他偷了字幅,可是蒋坤突然站出来指正,顿时让他有些慌了。
徐谦趁机道:“林先生,你还有什么话要说,在你房里发现的碎片就是物证,方才也有人证明你昨夜出现在花厅附近,人证物证俱在,你还想抵赖吗?”
林清客呆住了,双肩微微颤抖,想必也知道了问题的严重,于是连忙求告似地看向王公公,期期艾艾的道:“公公,他们胡说八道,他们……他乱说的,学生是清白人家,而且子时的时候早就睡了,怎么可能还在外头徘徊?又怎么可能和蒋帐房打招呼……平素学生与蒋帐房无冤无仇,可是……可是……”
蒋坤语气平和地打断林清客,道:“林兄,你这是什么话?昨夜的事,你我心知肚明,分明就是你胆大包天,因为听了坊间的流言,利益熏心,所以才铤而走险,做出这样丧心病狂的事。”
林清客辩无可辩,一时哑口无言,王公公这时候又是冷森森地看着他,让他心里发毛,脸色苍白得可怕。
他话音刚落,徐家父子一个提着铁尺,一个拿着套索冲上去,林萧跪在地上闭上眼睛,只等着束手就擒,可是良久也不见动静,他觉得有些奇怪,眼睛偷偷瞄了一眼,却发现这两个‘差役’居然朝着蒋坤冲过去。
这……又是什么名堂?
蒋坤察觉到这两个差役迎面而来,先是愕然,随即大惊,眼看到徐昌已经欺身上来,他连忙向后急退,手里正好撑到了身后的茶几,随手一抄,抄起茶几上的茶杯便朝徐昌砸过去。
徐昌也没想到蒋坤的反应这么快,躲避不及,好在身边的徐谦反应快,心里勃然大怒,这厮居然敢砸自己爹,我堂堂穿越人士都不敢动我爹一根手指头,真是岂有此理。
他连忙伸手去挡,茶杯砰的一声,传出撞击的闷响声,随即被弹开,徐谦的小臂被这一砸,钻心的疼痛传遍全身。
这一下,把徐昌彻底惹怒了,他如怒目金刚,没命地朝蒋坤冲过去,犹如饿虎扑羊一般与蒋坤撞在一起,蒋坤跌跌撞撞地被撞倒在地,正要反击,后头的徐谦忍痛冲上来,和徐昌一道,将他死死按在地上。
第九章:坑的是你
徐昌一边大叫:“贼厮。”一边关切地朝徐谦问:“伤着了吗?”
徐谦不敢松懈,打趣道:“伤是伤了,不知能不能算工伤。”
父子说话的功夫,被制服的蒋坤眼见挣扎无望,忍不住咆哮:“该死的贱役,瞎了眼吗?林清客才是贼。”
徐谦却是死死地抓住他的头发,让他不能动弹,嘿嘿一笑道:“贼?真正的贼是你才对。”
王公公的眼眸掠过了一丝狐疑,但是看向蒋坤的眼神变得冷若寒霜。
而林清客愕然了,内府主事张琴更是一头雾水。
抓的不应当是林清客么,怎么这贼一下子又成了蒋坤?
却也有一些和蒋坤相熟的人忍不住站出来:“贱役真是欺人太甚,你们可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居然还在这里胡闹,你们看看,你们把花厅弄成了什么样子。”
虽然只是短时间的冲突,可是徐谦发现,整个花厅确实被他们父子弄得一片狼藉。
蒋坤气急败坏,见有人为自己说话,怒喝道:“人证物证俱都证明了姓林的是贼,你说我是贼,可有证据?”
徐谦呵呵一笑,道:“证据没有,不过倒是有个故事,不知大家想不想听。”
他不等大家答应,便看向徐昌,道:“爹,这个故事你来说还是我来说。”
徐昌道:“耍嘴皮子爹不在行,你来说。”
徐谦觉得老爷子有拐着弯骂自己只会耍嘴皮子的嫌疑,可是抓不到把柄,只得干笑。
这个时候还有心情讲故事,王公公反倒一副无动于衷的样子,好整以暇地坐在椅上抱着茶盏吹着茶水中的茶沫,其实别看王公公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徐谦知道,王公公在等结果,过程对王公公一点都不重要。
徐谦道:“其实这幅字并不是昨夜被人窃去,而是在四五天前就已经被人掉了包,有人用了一幅赝品换掉了真迹,以为这样就可以掩人耳目。”
众人又是愕然。
王公公照旧漫不经心地喝茶。
徐谦继续道:“鄙人父子因此才蒙受王公公所托,找回这幅字的真迹,为了不打草惊蛇,所以才演出了这幕好戏。其实昨天夜里的时候,我就请了府中的护卫邓健去把字幅摘掉,又命他夜里监视林萧的一举一动,而之所以选择栽赃林萧,是因为在四五天前,林萧正好不在府里,而是回乡探亲去了,所以他不可能是真凶。既然不是真凶,那么自然就可以将他排除在外了。”
林萧呆了一下,这是什么道理?不是真凶,所以才特意来栽赃自己?他愤怒地看了徐谦一眼,脸色更加不好看。
蒋坤的脸色却是微微凝滞了一下,眼中掠过了一丝慌乱。
徐谦继续道:“之所以故意栽赃林萧,其实就是一个目的,那就是把真正偷了字幅的贼子引出来。诸位想想看,若是他悄悄掉包掉了王公公最心爱的东西,他是不是会草木皆兵、风声鹤唳?假若这个时候,当他知道这幅字又被人偷了一遍,而且那幅他替换了的赝品已经被人撕碎,他会怎么做?”
说到这里,吃茶的王公公似乎明白了一些什么,那冷漠地眸子掠过了一丝欣赏,漫不经心地朝徐谦看过去。
其后反应过来的是内府的主事张琴,张琴邀功似的道:“小人似乎也明白了,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有人掉包之后,心里肯定不安,毕竟一旦察觉,最轻的也少不得要被公公打死。可是这个时候,外间突然传说这幅字涉及到了藏宝图,然后昨天夜里,这幅字却是被人盗去。再之后证明林萧偷画的物证已经找到,林萧已经成了八九不离十的窃贼,而接下来,就会出现两个局面,因为只有物证,证据还不充足,所以王公公会继续追查,最后极有可能查到真正的凶手头上。而另一个局面就是有人再提供人证,证明林萧昨夜鬼鬼祟祟的去了正厅那边,把林萧的罪名坐实,让事情‘水落石出’,如此一来,林清客就成了替罪羊,从此之后真凶就可以逍遥法外,再不用胆战心惊。是吗?”
能混到张琴这个地步,智商自然不低,徐谦抛砖引玉,立即让张琴举一反三,道出了实情。
此时,所有人才恍然大悟。这就难怪了,难怪蒋坤一口咬定自己昨夜在花厅附近看到了鬼鬼祟祟的林萧,说得有鼻子有眼,还生怕别人不信。
可是蒋坤哪里想到,这是一个圈套,昨天夜里,邓健一直都在林萧卧房外头蹲守,为的就是今天能够证明林萧没有出过门。
谁说谎,谁就是窃贼!
王公公放下了茶盏,冷冷地看了蒋坤一眼,随即朗声道:“把邓健叫进来。”
邓健早在外头等候已久,低级护卫做了这么久,他终于有被人瞩目的一天了,邓健激动得差点要热泪盈眶,只觉得自己今日祖坟冒了青烟,自己光宗耀祖了一回,小跑进来之后,邓健连忙给王公公行了个礼,道:“小人见过公公。”
王公公慢悠悠地道:“昨天夜里,你在林萧的卧房外头守候了一夜?”
邓健道:“是,小人奉了徐小官人的吩咐,昨夜一直都在林萧的卧房外头蹲守。”
王公公面无表情,语气平淡地道:“那你可曾看林萧在夜里出过门,或者是来过花厅。”
邓健摇头,道:“林萧进屋之后,一直到今日清早才出的门。”
问到了这里,已经没有必要再问了,林萧没有出过门,而蒋坤一口咬定林萧昨夜去过花厅,蒋坤说了谎,而他之所以说谎,只是想借此掩盖自己的偷窃事实。
第十章:前程
仍旧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