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士子风流-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徐谦道:“学生此前,因为看到提督织造局的人横行不法抢掠寻常百姓财物,因为一时义愤上前呵斥了几句,谁知遭了无妄之灾,那提督织造太监刘公公竟是指使人将学生拿了,私自关押。学生是读书人,秀才遇上兵,自然不好说什么,可是偏偏这个节骨眼上,刘公公要收拾学生,这袁知府却又趁机指使人诬陷,学生当时就在想,是不是这其中有什么关联,是因为学生得罪了刘公公,而袁知府与刘公公暗通曲款,二人狼狈为奸……”

这一下,原本令许多人轻松的气氛一下子一扫而空。

汪名传的脸色变化很大,突然意识到,自己这一趟似乎来得不是很巧。

本来他这一次来,倒也不是因为上山打老虎而遭来南京大佬们叫骂,南京的那些人,他倒是不怕,县官不如现管,他在朝中有人,詹事府里的某个学士对他很是看重。他来这里是因为谢迁,朝中的时局已经越来越诡异,据闻新皇帝屡次提及孝宗时三位阁老的好处,尤其是对谢迁大加赞赏,这里头透出来的意味就非同一般了。

虽然看上去只是一句漫不经心的话,却是宣示着一种态度,其实新天子未必对谢迁有多少好感,而他屡屡说出这番话,其实就是表达对眼下内阁的不满。

汪名传揣测上意,大致明白了什么意思,心里已经断定,一旦内阁和宫里的矛盾越来越激烈,谢迁必定起复,现在卖个人情出去,将来对自己在京师大有裨益。

谁知道徐谦又提到了太监。

太监这东西是最敏感的,现在徐谦说太监拘押读书人,你若是无动于衷,士林清议会怎么看你?可要是你跑去给人当枪使,这刘公公的背后难道就没有人?平白无故得罪一个宫中大太监,太不值当。

他还未来得及反应,没想到一旁魂飞魄散的袁知府顿时眸光一亮,他忍不住激动地道:“老夫与那刘公公并无交情,这姓刘的太监居然敢如此造次,拘押本府治下的生员,岂有此理,真真是岂有此理!他们真真是胆大包天了,这件事,本府一定要过问,一定要追究,不让刘太监交出肇事凶徒,本府便是拼着乌纱不保,也绝不能让徐才子蒙冤!”

袁知府突然一下子改变了态度,做出一副凛然大义之态,满脸通红,仿佛自己和刘太监有血海深仇。

那些堂内堂外诬陷徐谦的学子此时也醒悟到了什么,张书纶率先道:“先皇帝在时,阉党当权,生灵涂炭,眼下新君登基,再三申明宦党之害,想不到在我们杭州,竟还有如此丧心病狂的阉人造次,知府大人说的是,阉人蛊主心志,横行不法,我等读书之人岂可袖手旁观,欺负徐生员,便是视我杭州府无人,今日让他这般凌辱我杭州生员,明日又待如何?”

“阉贼暴行,早已人怨于下,天怒于上。杭州苦阉宦久矣,阉宦之害,尤以刘棠为最,这刘棠收买无赖走狗,四处打着宫中旗号抢掠民财,致人家破人亡,罪行昭昭,罄竹难书。我等读圣,代圣人言,仗义死节,只在今日,今日那刘太监不交出凶徒,不向徐生员赔礼谢罪,我等绝不干休!”

堂外已经闹成了一锅粥,袁知府的表演,张书纶的表演,终于让那些此前诬告造谣的人抓到了救命稻草,阉党……阉党……这阉党不就是刷名声的利器吗?要想洗清诬告之罪,若是不表现出一点‘风骨’出来,这辈子就完了。

“啪……”沧学正长身而起,狠狠地一脚把凳子踢翻,捶胸跌足,宛如怒目金刚,痛心疾首字字泣血的悲呼道:“吾与阉党势不两立,区区血肉之身,虽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可阉党祸害杭州,欺我府学生员,吾宁愿舍身,与阉宦同归于尽!”

徐谦看得目瞪口呆,他原本是挖了一个坑给汪名传跳,谁知道这个坑实在太大,要跳的人前仆后继,看到这衙内衙外一个个作势要舍身取义,一个个面红耳赤捋起袖子要拼命的人,徐谦真不知该怎么说好。尤其是看到沧学正那一副大义凛然,犹如圣人附体的模样,心里忍不住骂:“他娘的,演得这么逼真,果然是清流!”

最难受的只怕就是汪名传了,汪名传和沧学正这些人不一样,沧学正这些人急需刷声望,巩固地位。可是他毕竟已经握有实权,而且不出意外的话便可以一飞冲天,他实在不愿意去冒险,可是现在看这上下人等都像打了鸡血一样,都恨不得找根柱子来撞一撞,以此来剖白自己的心志,自己若是不表态,人家会怎么说?

连寻常的学子都痛陈阉人之害,要和刘太监拼命,堂堂布政使大人要是不说一两句,只怕不太够意思,将来这也可能会成为汪名传的污点。

“早知如此,老夫来趟这趟浑水做什么?”汪名传狠狠地瞪了徐谦一眼,心里大是后悔,他是成了精的老狐狸,原本是想来占便宜,谁知道碰到这么个窝心的事。

罢罢罢……事到如今,已是没有选择了。

汪名传目光严肃,带着凛然正气,狠狠地一拍惊堂木,厉喝一声:“阉人岂敢如此,左右人等,立即去提督造作局,捉拿涉案凶徒,若是有人阻止,也一并拿下!”

第六十六章:有点意思了

镇守太监府邸。

许多人在忙碌,甚至一些值钱的家当都已经收了起来,司礼监的条子已经下了,据说已经有个很有份量的太监抵达了南京,筹措撤销各省镇守太监事宜。

这对于王公公来说是天大的事,这个有份量的太监和王公公关系不浅,只是宫里的博弈已经得出了结果,刘公公仍掌杭州织造,而他则撤销镇守太监一职回宫复命。

大势已去,一切都已经迟了。这一次只能回宫,只是不知这一次回去会给安排什么差事。

对于这个,王公公不是很看好,现在这么多镇守太监撤回去,谁在宫中都有自己的关系,而有油水的监局只有这么几个,不知有多少人巴望着,也不知会有多少宫中大佬在暗中斗力,自己只要不被分派去神宫监、尚膳监就算阿弥陀佛,实在不指望天上能掉下馅饼。

坐在厅里,他看着这略显空荡的厅堂不由长吁一口气,杭州是个好地方,在这里呆了这么多年很是不舍。

“该走的……还是要走……眼下又有什么办法?”王公公自嘲地笑了笑。

正在这时候,外头传来急匆匆的脚步声,府中主事飞快地进来,道:“公公……公公……知府衙门传来了消息。”

王公公面无表情,语气平淡地道:“咱家都要走了,还管这些闲事做什么?是了,听说徐谦那小子被人诬告舞弊,邓健跟咱家说过,不知这一次他能不能安然无恙,不管怎么说,这也是咱家抬举起来的人,罢罢罢,说这个无益。”

主事忙道:“公公,徐谦在知府衙门状告刘公公,布政使大人震怒,还有不少秀才和生员会同不少差役去把提督织造局围了。”

“你说什么?”王公公霍然而起,瞬时激动的脸都略带了几分潮红。

“刘公公已经触怒了整个杭州官绅,上到布政使,下到寻常的童生、生员,现在都在指责刘公公……”

主事的话说到一半,就已被王公公打断,他激动地拍掌,恶狠狠地道:“好,好,好。姓刘的完了,在这个风口浪尖,他闹出了这个事端,谁也保不了,更何况南京那边有黄公公坐镇,他老人家亲自从京师过来,来得正好。等他到了杭州,便是那姓刘的身首异处之时。”

主事震惊道:“怎么,黄公公还要来杭州?”

王公公冷笑道:“来,当然要来,他这一次是奉了钦命,到了南直隶,怎么能不降尊到杭州来见一见谢学士?你等着瞧吧,到时候黄公公抵达杭州,第一个到达的就是谢府,黄公公这是代表皇上对谢学士进行慰问。有意思,越来越有意思了。慰问谢学士之后,那姓刘的也该倒霉了。”

主事忍不住道:“谢学士固然身份尊贵,可是黄公公是什么人,怎的特意还要跑来杭州……”

王公公眼眸眯着,喝道:“你一个府中主事,也敢妄议这种事?”

主事吓得冷汗直流,连道该死。

王公公突然笑了,笑得竟有几分抚媚,道:“其实告诉你也无妨,你听说过煮青蛙吗?”

主事道:“听说过。”

王公公道:“要让青蛙不情急拼命,就需用慢火温水,令它们不狗急跳墙。新君登基已有一年,可是朝中并没有太大的动作,都说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可是当今皇上心机神鬼难测,却是后发制人。这满朝文武里,不知有多少只青蛙,还有那深宫内院,更不知有多少青蛙在,只是有人想用急火,有人用的却是慢火,至于谁笑到最后,却还要几年功夫。”

主事听得云里雾里。

王公公长叹一声,道:“至于谢学士则是皇上的一步善后之棋,这不是寻常的器具,双方博弈的既是权柄,也是整个天下,一旦斗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总该有人临危受命,而纵观朝野,除了谢学士能担起这重任,又有谁有这声望?罢,说了你也不懂,总而言之,这一趟黄公公若是到了杭州,徐谦办的这件事就是给黄公公的厚礼,连咱家也能借机继续留任杭州,杭州是个好地方啊,一年十几万的油水,谁占了这里,不但各宫太监要极力拉拢,咱家在黄公公跟前的份量也要重一些。嗯……有一件事要交代你去办,你去知会咱家安插在刘公公那里的人,让他们想个办法闹出点事来,现在大火正旺,也该是火上浇油的时候了,最好烧掉一艘运送贡物的船只,手脚干净一些。”

主事忙道:“是,是……”

王公公冷笑:“那姓刘的一向和咱家对着干,今日若是不将他置于死地,咱家这王字就要倒着写了。还有一件事,府里的那个邓健不是素来和徐谦要好吗?给个赏吧,告诉他,让他好生办事,等咱家提督了造作局,到时自然会给他一个肥缺。”

王公公吩咐完了,整个人显得有了几分疲倦,慢悠悠地坐在了椅上,眼睛半张半合,不禁喃喃自语:“这个徐谦,倒是没有看错他,也多亏了他,否则咱家的前程……嘿嘿……有些意思了。”

这几日,杭州城都很不平静,先是袁知府遭受了弹劾,以张书纶为首的一群秀才和生员革掉了功名、学籍,而提督太监府上也是焦头烂额,这造作局被一群生员和百姓围攻,下头的爪牙与差役发生了冲撞,居然伤了不少人,至于那刘公公,先是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看到有人敢来造次,自然是叫人驱赶,可是等他明白了什么事时,却已经迟了。

任何事一旦闹起来,尤其是双方动了手,再想让双方都冷静却都不太容易,造作局已经闹得不可开交,另一个消息却是传出,一艘造作局通过漕运打算供奉宫中的丝绸居然起火,整整一船贡物烧了数个时辰化为了灰烬。

而这时候,造作局终于消停了,所有的人手已经全部撤了回来,据说那刘公公心力交瘁,预感到大祸临头,每日将自己关在屋子里神神叨叨,又是咒骂袁知府,又是大骂镇守太监王公公,在他看来,这件事闹得最凶的就是袁知府,而王公公定是幕后指使者。

这披头散发,几乎失去了理智的刘公公将自己关在屋里,身上已经散发出了馊味,整个人面目可憎,屋里的瓷瓶能砸碎的已经砸碎,到处都是瓷器的残片,他光着脚丫踩在上面,脚上全是血痕,却是浑然不觉,穿着一件宽松又凌乱的长衣,带着赤红的眼睛,不时地冷冷发笑。

“姓王的……咱家和你势不两立,你要弄死咱家,咱家也要弄死你。”

随即,他又疯了似的摇头,眼眸中掠过杀机:“不,不,最可恨的是那个袁知府,这个杂碎,平素也没少与咱家暗通曲款,现在竟是将咱家当成了落水狗,哈哈……这个狗东西,你不是想拿咱家来做你的垫脚石吗?咱家就和你玉石俱焚……”

说到这里,他张开手臂仰天狞笑,狂笑的声音响彻整个府邸。

突然……他不禁身子开始颤抖,不只是身子便是他的牙关也开始咯咯作响,他的眼眸中掠过了一丝莫名的恐怖,他突然蜷起身子,浑身不断地颤栗着,空洞地对着满屋的一片狼藉,骇然地自言自语:“黄公公……黄公公……定会来杭州……他要是来了,咱家……咱家……黄公公来了,黄公公来了……”

第六十七章:少年得志

“回来了,今年府试第一的徐生员回来了,快,快,拿爆竹出来。赵小姐,你愣着做什么,爆竹,爆竹有没有?”

邓健得意洋洋地领着徐谦回来,徐谦如今高中府试第一,成了府学生员,再加上在知府衙门露了大脸,神气活现了许多。

赵梦婷出来开了门,愕然地看到摇着扇子的徐谦和不可一世的邓健,只见徐谦板着脸教训邓健道:“嚷嚷个什么,我是体面人家,出门在外讲究的是翩翩风度,读书人温润如玉,犹如一壶陈年老酒,醇香却不能张扬。你这个样子真像个暴发户,我呸……死暴发户。”

邓健想要斗嘴,可是随即一想:“忍住,忍住,这个酸秀才,道试还未考,就已经这个样子,将来做了官老爷真不知会是什么样子。”

赵梦婷那平日淡然的表情一扫而空,满是惊喜地道:“公子回来了。”

若是以往,徐谦定然会嚷嚷一句我回来了,可是今日,他笑如沐浴春风,轻摇纸扇,长身伫立,宛如画像中的偏偏如玉美公子,嘴角微微勾起那么一丁点笑,不愿意慷慨太多,又似乎不愿意让人觉得太过吝啬,这种小气中含着几分强作慷慨的笑容宛如在商场、官场磨砺了数十年的老油条。

与徐谦相处也不是一天半天,赵梦婷又怎么看不出徐谦故意装出的这番模样,只是看到带着微笑出现在自己跟前的徐谦,赵梦婷还是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是啊,回来了,许久不见,甚是挂念,以至于本公子诗兴大发,竟想吟诗一首,以抒发再见梦婷小姐的喜悦之情。”

听说要作诗,邓健打起精神,上山打老虎已经出名了,据说有人在市面上求购上山打老虎的诗词,一首诗就是几两银子,这也是跟在徐谦后头的好处。

赵梦婷俏脸嫣红,眼眸却如星辰一般亮了,这家伙虽然做作,可是哪个女子不愿意别人给自己作诗?因此心里满怀的期待。

徐谦脑袋转了半圈,摇头晃脑,手中纸扇一收,一首诗词正要脱口而出,偏偏一时记不得那诗的开头,就像是哑火的枪弹,憋得那吟吟而笑的脸有些挂不太住。

“罢了,等下再说。”徐谦只得灰溜溜地钻进门去。

抄袭别人诗词可是苦力活,并不是信手拈来,徐谦现在才意识到自己太过张扬了,肚子里的存货就这么多,有事没事就作诗,用不了几天就要江郎才尽,还是省着点好。

跟着徐谦进了宅子,赵梦婷道:“徐公子,我的诗……”

徐谦呵呵一笑,道:“不急,不急,我还要再推敲一二,尽善尽美才好。”

赵梦婷虽是有些失望,但还是点了点头,像是又想起什么似的,又道:“听说公子被人状告舞弊,连杭州知府也要收拾公子,只是不知现在……”

徐谦看着赵梦婷关切的样子,有些意外,原来她也会如此关心自己。

徐谦感觉这次回来,赵梦婷与自己的关系似乎变得比以前亲近了,心里有些说不清的感觉,笑了笑道:“你放心,事情已经结束,那杭州知府完了,还有那张家,你等着瞧吧,不出几日就是他们倒霉的时候。哼,之前那个张书升还欺负你来着,很快就有他家好看的!”

赵梦婷没想到徐谦还记得这事,但知道徐谦在杭州惹的麻烦已经解决,不禁满是欢喜地道:“那便好,想必徐公子已经饿了,我去做饭。”

说罢,赵梦婷兴匆匆地去了。

徐谦和邓健到了厅里坐下,邓健见四下无人,这才道:“徐兄弟,王公公这一次很感激你,他让我来传句话,说是这一次全靠你的功劳,实话告诉你,这一次你前途有望,黄公公到了南京,不日就要抵达杭州,王公公说了,到时只怕黄公公要见你,让你有所准备。”

徐谦不禁道:“黄公公是谁?”

邓健道:“黄公公是大贵人,王公公厉害吧?可是王公公见了黄公公,那就是老鼠见了猫一样,这黄公公捏捏手指头,王公公就成了粉末。当然,我只是打个比方,总而言之,这位黄公公来头甚大,到时若是要见你,你可要小心应对。”

徐谦撇撇嘴,道:“他再尊贵,和我有什么关系?我是生员,难道还要靠他一个死太监?”他说到这里,越来越大义凛然:“我辈读书人,心怀家国,满腹文章,岂可与阉人为伍?”

邓健忍不住道:“我怎么感觉你在骂王公公和我。”

徐谦摇了下扇子,算是承认。

赵梦婷张罗了饭菜,三人围着桌子吃了,徐谦突然道:“明日大家都收拾一下,陪我回一趟老家,爹现在还没有一点音讯,院试又还有一两个月的时间,趁着这个功夫得尽快回去一趟,把爹爹救回来。”

赵梦婷不禁道:“我也去?”

徐谦点头:“你自然要去,带着你去,才能告诉别中自有颜如玉的道理,你看,人读了书,这美女就来了。”

赵梦婷俏脸嫣红,低头不再说什么。

邓健道:“那带我去做什么?”

徐谦沉默了一下,吁了口气道:“你要听真话还是假话?”

邓健道:“听假话吧,我怕了听你的真话,每次你说真话都让我夜里睡不香。”

徐谦微微一笑,道:“本公子现在已成了府学生员,身边总得有个跟班护卫。”

邓健含糊应了,道:“去就去,反正王公公交代,以后若是你这边有事,知会一声也就是了。”

他神魂不属地吃着饭,心里总有些空荡荡的,终于还是忍不住道:“徐兄弟,我想听听你的真话,你带我去到底有什么居心,不问这句话,我总觉得不安生。”

徐谦此时已经用过了饭,作势要站起来到院子里走几步,笑着回答道:“其实我怕挨打,那些族人没一个省油的灯,现在我和我爹端了他们的饭碗,他们不要拼命?带着你去,两个人一起挨打总比我一个人被人揍要舒服一些,到时你可千万要讲义气,你若是敢跑,以后别怪我不讲情面。”

邓健一拍桌案,意气风发地道:“邓大爷有砂锅大的拳头,还从来没有人敢招惹上门,我倒要看看,谁吃了豹子胆敢动徐兄弟一根毫毛。是了,徐家的族人有多少,莫非有七八户人家?”

徐谦沉痛地道:“七八户?徐家可是大族,总计四十七户,成年男子有七十多人。”

邓健顿时英雄气短,咋舌道:“你们姓徐的是猪吗?怎么繁衍了这么多人。”

徐谦大怒,手中的纸扇狠狠地敲在饭桌上:“你才是猪,你全家都是猪!”

既然打算回乡,赵梦婷连夜收拾了包袱,邓健则是出去与人讨价还价,雇了一辆车,约定了第二日出发。

到了次日清晨,徐谦一大早起来前去拜会苏县令。

苏县令受了一次惊吓,不过眼下化险为夷,总算放下了心,听说徐谦登门,竟是不敢先把徐谦叫进来说话,而是叫来黄师爷,问道:“这一场官司已是惊动了整个杭州,眼下人人都知道本县与他关系匪浅,这时候见他,是否不妥当?”

黄师爷沉吟片刻,道:“大人非要见见他不可,外头的非议不必去论,这一次状告徐谦的有不少钱塘的士绅人家,状告徐谦舞弊,最后还不是说苏县令徇私?这是大罪,若是让他们得逞,县尊只怕死无葬身之地了。这些人胆大包天,既是大人治下之民,竟敢以民告本县父母,布政使大人虽有惩戒,可是大人岂可不闻不问?所以学生以为,大人是该让某些人家知晓些厉害了。大人既然已经有了决断,还怕别人非议做什么?徐谦眼下是谢学士门生,若是不见他,未免说不过去。”

苏县令沉吟片刻,颌首点头道:“你去请他来吧。”

黄师爷点点头,便出去见了徐谦,徐谦向他作揖行礼,黄师爷也不客气,只是虚扶了他,道:“你我之间,不要说这些客套话,苏县令听闻你中了生员很是高兴,他已经等候多时,你快快进去回话。”

徐谦朝黄师爷点点头,道:“师爷费心。”

第六十八章:从此徐谦是路人

苏县令此时已在堂中候着,徐谦进来见了礼,苏县令朝他微微一笑,捋须道:“坐下回话。”

徐谦摇摇头,道:“大人,学生一会就要回乡,只在这里与大人说几句话就要走。”

“你要回乡吗?你是哪里人士?”苏县令的表情很矜持,不过二人关系还算亲近,倒也不至于尴尬。

徐谦道:“学生周浦人士,离钱塘并不远。”

苏县令抚案点头,道:“周浦离这里不远,又在本官治下,那里一向太平,本县倒也不为你担心,是了,你是忠良之后,令祖的事迹,本县早已闻之,因此打算制一匾额,命人送至徐族去,你先走一步,那匾额随即就到。”

徐谦心里清楚,这匾额其实是自己争取来的,谁叫自己和苏县令关系好呢?他微微一笑,却不拒绝,致谢道:“多谢大人美意。”

苏县令的眼眸微微眯起来,风淡云清地道:“你安心回乡去吧,只是院试在即,却也不能荒废了学业,虽是探亲,却也要时常温习课业。眼下县里事务繁忙,据闻出了不少不法之徒,竟是勾结士绅做一些朝廷明令禁止的买卖……”苏县令冷笑,继续道:“本县身为一县父母,保一方平安,岂能袖手旁观,罢了,本县还有公务,你速速启程罢。”

徐谦告退出去,关于苏县令最后那番话,他心里不禁在琢磨:“勾结士绅的不法之徒?做违禁的买卖?看来……某些人要倒霉了。”

想到这里,徐谦不喜不怒,因为这早已是意料之中的事,破家县令可不是说着玩的,别看平时软弱,可是真惹急了,那也什么事都做得出。更不必说有许多人家还丢了功名,没了功名的士绅还算是士绅吗?充其量不过是个乡绅富户而已。

出了衙门,外头雇好的车已经在衙门外候着了,赵梦婷不宜抛头露面,坐在车厢里没有发出声息,邓健则是坐在车辕上,和车夫吹嘘他的英雄事迹,只是可惜那短装卷着裤脚的车夫对邓健的所谓以一当十没有太多兴致,整个人靠着车厢作打盹状。

见是徐谦来了,邓健抚掌笑道:“来了,是不是现在启程?”

徐谦道:“自然是现在就走,再不走就迟了。”他打量邓健,见邓健穿得严严实实的,很是臃肿。

徐谦忍不住问:“邓兄弟觉得冷吗?”

邓健板着脸道:“冷,最近撞了阴煞,浑身都觉得冷飕飕的,罢了,不说这个,快快上车。”

徐谦钻入车厢,坐在里头的赵梦婷脸色绯红,连忙卷缩到一边,深怕和徐谦有什么肌肤之亲。

徐谦尴尬地道:“等我将来做了十万雪花银的知府,出门在外定要雇二十辆车,我一辆,你一辆,另外十八辆就空着,不过现在手头紧,咳咳……只能挤一挤。”

赵梦婷绯红着脸点点头,似乎想起什么,道:“做了老爷不是该坐轿子吗?再者说,你还未做官呢,怎么就想着……”

徐谦板起脸,道:“当官不求富贵,不如回家卖红薯。”

赵梦婷好奇地问:“红薯是什么?”

徐谦纠结了……只得咳嗽一声,道:“好了,我要静修,用脑子揣摩一下八股经义。”说罢阖上眼,一副老僧入定的姿态。

赵梦婷期期艾艾地道:“徐公子,你先别急着揣摩,有句话不知当说不当说。”

这时候马车已经开始启动,车厢微微摇晃,赵梦婷一时失了平衡,竟是微微地向徐谦这边一斜,二人靠在一起,赵梦婷连忙躲开,身子紧张地弓起来,一刻也不敢再放松了。

徐谦突然发现,以前那个倔强的赵梦婷渐渐地变得会娇羞了。

徐谦苦笑,这若放在自己的前世,这样的女人只怕打着灯笼都找不到,心里又想:“好,她是守身如玉的淑女,我就是坐怀不乱的君子,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主意打定,徐谦突然发现自己精神升华了。

尴尬之后,赵梦婷咬着唇道:“邓大哥穿这么衣衫,不是因为怕冷,是因为……要防身。”

徐谦愣了一下,很快醒悟过来,这家伙穿这么厚的衣衫原来是做好了挨打的准备,他一拍大腿,忍不住道:“无耻啊无耻,真是败类,平时吹嘘得那么厉害,原来就是个绣花枕头,我还打算让他来为我镇场的,他竟真做了去挨打的准备。你为何不早告诉我,早知我也多穿几件衣衫出门。”

赵梦婷看着徐谦,道:“原来你和邓大哥也一样怕挨打。”

徐谦理直气壮地道:“君子不立危墙,自然有备无患才好。我是读书人,读书人当然金贵一些,总不像某些粗皮烂肉的家伙。”

帘子一掀,坐在车厢外的邓健怒气冲冲地冒出头来,瞪着徐谦:“你骂谁?”

……

从钱塘县城去徐谦的老家周浦只用了两个时辰的功夫,到了正午,姚家坞就到了,这里群峰峦起,走在山道之中,穿过一亩亩山田,前方便是一处村落。

徐谦曾随着徐昌来过一次,再加上承袭了从前那个书呆子的记忆,因此一下子便认出了前头的村落,这是一个规模较大的村子,远远便能看到那高耸的祠堂,只是这祠堂并非是徐家的,而是姚家。

徐家对于整个村落来说,只是小姓,所以在峰峦的另一处聚居,整个大村落满满两百户人家,徐家只有六七十户而已。

马车到了村前,邓健挑着行礼,徐谦则是给车夫付过了车钱,约定五日之后过来接人,随即他便摇着扇子,带着赵梦婷和邓健进了村子。

一路过去,隐藏着徐谦许多的记忆,走在阡陌和简陋屋舍之间,徐谦看到高耸的院楼,这显然是村中大户的宅院,青砖白瓦,很是巍峨,徐谦用扇子指着那宅院道:“这便是姚家第一大户的宅子,想当年,他家的管事还放过狗咬我呢,男儿在世当如此也,高门大宅,放狗咬人,哈哈……”

说罢又用扇子点着一处低矮的土屋,对赵梦婷道:“此人给姚大户做长工,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每年的收成还不够温饱,至今这厮还没有娶妻,前年倒是有个哑婆娘差点嫁进来,可惜……”

赵梦婷是商户,自幼都在城里,很是好奇,问道:“可惜什么?”

徐谦道:“可惜那哑婆娘见了他家家徒四壁,掉头就走了,人活成这个样子有个什么意思,若换做是我,我宁愿吊死算了。”

赵梦婷叹息了一声,便继续随着徐谦走。

继续往前走,过了姚家人聚集的屋舍,穿过田埂,便到了徐家的聚集点,第一个屋子孤零零的矗立,门前有个土坌的院子,徐谦抚掌笑道:“这便是我三叔家了,三叔从小看我长大,待我如自己亲身子侄,走,我们正好去问问,先问明我爹在哪里。”

他正要敲门,恰好里头一个水桶腰的妇人提着簸箕出来,一看到徐谦,似乎有些不认得,倒还是徐谦恭谨作礼,道:“三婶,我是徐谦,这厢有礼。”

三婶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