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士子风流-第1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徐谦大致把事情说了一遍,王太后顿时眼眸大亮,她终于明白怎么回事了,她自然也不是傻子,一个死了的差役,谁会没事去状告?又怎么可能轻易滋生民变?只怕这件事煽风点火的人就是眼前的徐谦了,徐谦这厮倒还真是阴险,原以为徐谦去亲自去顺天府捞人,谁知道人家躲在幕后,搞了这么多的事出来。

有人去找王蛛和陆炳的麻烦,徐谦就去找郭楷和江强的麻烦,这正合了围魏救赵的道理。

王太后笑得合不拢嘴:道:“想不到这个江强竟是这样的恶吏,如此说来,我家蛛儿岂不是为民除害?”

嘉靖心中也是大喜,一方面,在这件事上他的权威受到了动摇,另一方面,王太后每日长吁短叹,身为人子,心里也是郁闷无比,如今听到了这消息,自然晓得徐谦已经动手,而且这一手很漂亮,将这把火烧了起来,事情显然就有了眉目。

他不由道:“那么下一步,该当如何?”

徐谦正色道:“此事关系重大,天子脚下,竟是闹出这等事来,这让天下人怎么看?是非曲直,眼下还没有定论,到底是刁民滋事,还是确实有冤情,都还要彻查之后才能清楚,所以微臣恳请陛下立即敕命钦差,节制厂卫,彻查此事,若是百姓胡闹,自然要严查到底,给予重惩。若是当真有官员玩忽职守,包庇暴吏,也应处置涉事官吏人等,以平息民怨。”

嘉靖顿时明白了,徐谦的意思很明白——秋后算账的时候……到了!

嘉靖不由激动起来,眼角看了王太后一眼,见王太后跃跃欲试,心知王太后也大致明白了徐谦的意思,更知道他这母后的打算,他站起来,脸色胀红,显得有几分激动,他一字一句地道:“你说的对,此事关系重大,定要敕命钦差一名查明此事,以平息民怨。”

他背着手,浑身精神奕奕的在这暖阁里来回踱步,良久,他抬起眸来,又是一字一句地道:“敕命……”

第三百五十二章:大鳄

事态显然有扩大的趋势。

一开始,还只是一群人陈冤愤怒,到了后来,事情发生了变化,须知天下的差役是一家,这些打着官府身份的家伙其实大多数比街上的泼皮都不如,平时里耀武扬威,谁也不敢招惹。

而现如今因为江强这个导火线,又有人打头,朝廷似乎又没有弹压的意思,许多人不禁大胆起来,围在顺天府外头的人越来越多,人头攒动,如山如海。

不过众人只是发泄,倒还不至于造反,只是将这里围得水泄不通,人群不肯散去。

可是衙门里头的人却是急得成了热锅蚂蚁,现在外头的人进不来,里头的人出不去,在这里耗了一个晚上,这样下去实在让人担心,谁知道外头的人会不会发疯,杀官造反?

郭楷就在公堂上呆坐了一晚上,他实在想不通事情为何会到这个地步,虽然知道这是人家的圈套,可他现在就在这套子里,便是手眼通天,现在也是无计可施。

你去解释,告诉他们被骗了,江强根本就和刑部侍郎无关,且不说人家肯不肯信,你敢冒头去说话吗?你就算能冒头,你的嗓门有别人的粗吗?

官府一旦没了威信,那么你就什么都不是,郭楷哪里知道,他的权利并不只是来源于朝廷,还来源于这千千万万个京师的百姓,正是因为别人信他,别人敬他畏他,他才是官,可是一旦把他当成了狗屎,他就是狗屎。

这位狗屎……不对,应当是这位府尹大人现在无计可施,胡思乱想了一个晚上,等到曙光露出来,这才抖擞精神。

不管怎么说,他是朝廷命官,而且他上头有人,他相信一定会有人来为他解决问题,只要有人来,那就好办了。

至于外头那些刁民,倒也不怕,他们不过是被人怂恿,到时候官军一到,自然也就老实了。

他倒也不怕外面的咒骂,这些毕竟是一群草民,草民骂不骂都是无妨,不影响官声。

其实许多人总有一个错觉,总觉得大明朝的所谓官声是来自于百姓,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因为在当时,百姓都是愚民,属于那种大字不识的小人范畴,所谓君子劳心、小人劳力也就是这个意思,官员的官声并不在于这种百姓的舆论影响,而真正与他们息息相关的乃是士林清议,这士林其实也算是百姓的一种,这是一小戳的‘民’,这些民往往家世渊源流长,有田有地,往往读过圣贤书,是本地首屈一指的人物,他们叫做‘绅’,官员的好坏来自于‘绅’们的评价,这也是郭楷有恃无恐的原因,至少在他看来,事情还没坏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只是被人坑了一把,心里不免有些愤愤然,郭楷不由想到徐谦,顿时咬牙切齿,忍不住在心里咒骂:“此子真是可恨,既是侍读,全没一点官样,挑唆一群草民,真以为能奈何本官吗?”

胡思乱想着,就在此时,外头的一个堂官且惊且喜地冲进来,道:“大人,大人……我们有救了,都察院左佥都御使刘岩刘大人带着人到了,他奉了朝廷之命,特来查问此事。”

都察院分为十三道,分别由十三道监察御使监督浙江、江西、福建、四川、陕西、云南、河南、广西、广东、山西、山东、湖广、贵州十三省,与此同时,北京南京又设左右佥都御使,左佥都御使负责监督北京,可千万别小看这个品级上郭楷一样的佥都御使大人,大明朝的官,绝不能从品级来论高下,因为这佥都御使实在是要害的官职,如果说吏部是负责功考、升调官员,而都察院就是惩罚官员,吏部最重要的职位是吏清功考司,而对于都察院来说,最要害的便是佥都御使了,因为佥都御使可以弹劾北京城的所有官员,甚至包括的了内阁大臣,甚至对低级官员,有审问的权利。

因此,这个要害职位绝不是什么人都可以担任,往往要有足够的背景,有足够的人缘,说穿了,必须得上头有人。

刘岩就是这么个人见人畏的人,他的脸色一向都是阴沉的,总是不苟言笑,仿佛任谁都欠了他银子一样。

他的出现让郭楷纠结不已,一方面,他是巴不得他来,好来替自己解围,另一方面,他又不希望是这个人来,因为都察院出了面,多半就要审查自己了。

外头已出现了一队队五城兵马司的官军,他们倒是没有把所有人都赶走,而是有人提着铜锣大叫:“都让开,佥都御使大人驾到,专审此事,尔等若有冤屈,但可陈述,不得鼓噪生事,否则后果自负。”

顺天府外的百姓顿时觉得看到了希望,不管怎么说,朝廷没有让兵丁来弹压,而是审问此案,至少……这代表了朝廷释放出来的一个善意,况且突然来了这么多五城兵马司的官军,虽然人家没有动手,可是威慑力却是十足,如今这附近的街道早已封锁,想跑都没地儿跑,显然是一副谁敢跟我对着干,今天就让他完蛋的意思。

所有人安静了,不知是谁先跪倒在地,口称:“请大人为我等做主。”

于是无数人拜倒在地,黑压压的人头低伏下去,万千的声音道:“请大人为我等做主。”

道路让出了一条,顺天府里边的人见状,中门也已经大开,郭楷已经带着官吏人等出来,拱手道:“大人请先进衙吧。”

刘岩阴冷着脸慢悠悠地道:“不忙,既然涉事双方都在这里,本官就不免要说几句。本官奉朝廷之命彻查此事,顺天府尹郭楷,昨夜发生的事,你要解释清楚。至于其他百姓,你们都口称自己有冤屈,既是有冤,那么就不妨讲出来,你们推举出一个人,随本官一道入衙,是非曲直,本官自有公论,丑话,也要先说在前头,若是待会儿是非分清之后,再有人敢滋事,那么就不要怪本官不客气,这外头,已有各衙官兵差役数千人,谁再敢闹事,严惩不贷!”

他放下这番话,便背着手率先进衙,这句话也让郭楷有些不安,连忙小心翼翼地追上去。

“大人……”郭楷低声呼唤一声,面带几分忐忑的要问什么。

刘岩冷冷一笑,侧目看了他一眼,冷森森地道:“你办的好事,内阁都已经惊动了,二位阁老亲自过问了此事,连这样的事都摆不平,要你有何用?”

这话带着股子棒喝,把郭楷吓出了一身冷汗,与此同时,他也不由松了口气,对他来说,最坏的情况就是这位佥都御使大人压根不搭理自己,假若真是如此,自己怕是要交代在这儿了。而刘岩痛骂他一顿,反倒有自己人的意思,看来内阁那边应当还是袒护自己的。

亦步亦趋地跟着刘岩进了公堂,刘岩雀占鸠巢,当仁不让地坐上了首位,郭楷只能搬了个椅子侧坐下陪,过不了多久,外头公推的一个百姓代表进来跪倒在地,自报家门:“小人杨松,见过诸位大人。”

“你叫杨松?是何方人士?”刘岩也不啰嗦,开门见山,直接询问。

杨松道:“山东人士。”

刘岩皱眉道:“你是山东人,跑来这京师做什么?所操何业?”

杨松道:“在京师做了些小买卖。”

“你说罢,你有什么冤屈?”听到做了些小买卖,刘岩更是皱眉不已,带着几分洁癖地将身子往后倾了倾。

杨松却没有注意到这些,他现在满脑子以为这位佥都御使是朝廷释放善意,来给大家做主的,连忙道:“小人本是状告顺天府差役江强……”刘岩冷冷地打断他:“胡说八道,江强已经死了,人死为大,他生前不来告,怎的反而死后你却跑来?”

杨松有点害怕了,连忙解释:“江强活着的时候,小人敢怒不敢言……”

刘岩又是冷笑打断他:“这倒是有意思了,从前你对一个差役尚且敢怒不敢言,现在围住了顺天府,倒是有胆子了,莫非这江强,在你眼里比顺天府还要厉害,你招惹不起江强,反而就敢挑衅顺天府?”

杨松本来就有点紧张,被他这么一诘问,顿时不知该说什么是好,吱吱呜呜地道:“小人并没有招惹顺天府的意思,只是……”

“只是看到别人肆无忌惮,于是你也大起了胆子,以为法不责众,朝廷不能拿你们怎么样吗?你可知道聚众闹事、围攻官衙乃是谋逆大罪?这可是要诛三族的,现在别人公推你出来,想来你就是领头的了。”

刘岩是什么人?那可是专业的辨士,人家吃的就是这一行饭,口舌如簧,宛如刀剑一般,刀刀割在杨松的身上,让杨松顿时不知所措起来。

第三百五十三章:闪亮登场

“杨松,你知罪吗!”刘岩见火候差不多了,棒喝一声,猛打惊堂木,爆发出低吼。

杨松打了个冷战,他抬起头来,看到刘岩冷冰冰地看着他,再看那府尹郭楷,嘴角已露出几分狞笑。

说穿了,还是官官相卫,人家根本就不是在听你陈冤,只是走走形势,假意公正,实则却只是告诉大家,问题已经审清楚了,这案子是诬告。

可是你若是不服,那也无妨,外头带来的官兵可不是吃素的,谁敢再乱动?

道理上已经站稳,还怕你闹事不成?

杨松一时不敢做声。

刘岩的脸色倒是缓和了下来,道:“不过想来你也是受人蒙蔽,既然如此,本官也不重惩你,本来按律,诬告者仗打三十大板,重者还要流放三千里,可是本官念你无知,这顿打且记下,速速退去,不可再滋生事端,如若不然,严惩不贷。”

刘岩想来也不想把事情闹大,无非就是威胁利诱而已,让这杨松知难而退。

杨松满是沮丧,却也不敢造次了,乖乖退出去,外头许多人见他出来,纷纷围拢他,问道:“怎的,佥都御使大人怎么说?”“姓郭的那狗官怎么样了?”

不待杨松回答,便有差役提着铜锣来敲打一番,扯着嗓子道:“尔等静听,佥都御使大人有命,事情经过已经查清,此事乃是有人煽风点火,借此煽动无知百姓闹事……”

后头的话,顿时被无数的声浪淹没:“怎么是诬告……既是诬告,为何没有传唤证人……”

却听到差役大吼:“再敢造次,便以谋反处置。”

这一句实在是石破天惊,谋反是大罪,足够威慑所有人,大家安静下来,满是失望,更多人萌生退意,此时一队队的五城兵马司的官军压过来,也有驱逐清场的意思。

而在衙门里头,郭楷总算是落下了心头的大石,拱手称谢道:“多亏刘大人解围,否则真不知该如何是好了。”

刘岩却没有给他什么好脸色,不过语气自然也缓和了不少,道:“这明明是有人暗使奸计,不得不防,你好歹也是顺天府尹,岂能落人口实?以后切记再不可出乱子了,否则如何向上交代?”

郭楷连声说是,随即又愤恨道:“说到底,还是暗中使坏的人太过阴险,老夫千算万算,万万没有想到他会煽动民变,可见此子居心险恶,将来乱世者,必定是此人。”

“这些话就休要再议论了,办好自己的事吧。”刘岩显然没兴趣和郭楷一起关起门来骂人,轻描淡写地把话题移开,其实对郭楷,刘岩也有点来气,本来占了理的事,却被这厮硬生生的弄成了没理,虽然是把事情平息下来,可是事情已经发生,就肯定会招致非议,原本是想把事情做的漂亮妥当,谁知道最后却是半拉子,着实让人失望。

只是对方毕竟是府尹,刘大人虽是救火队,可是表面上的客气却还是很有必要,他和杨松寒暄几句,正打算告辞,却突然听到外头传出一阵阵的欢呼。

刘岩皱眉,忍不住道:“又怎么了?”

郭楷却有昨夜受到惊吓的经历,顿时脸色略显苍白,道:“莫非是乱民踟躇不散?那就真正大胆了,这分明是要造反嘛,朝廷对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他们还这样不识相。”

这时却有差役跌跌撞撞的进来禀告,道:“大人……大人……厂卫的人来了……”

厂卫……

刘岩呆了一下,顿时感到问题严重,他忍不住道:“厂卫只是亲军,这只是百姓滋事不法,他们来做什么?自新天子登基之后,这样的事就轮不到厂卫来管了,怎么,莫非陛下要效仿先帝正德?”

在他们看来,也只有最昏暗的正德朝才会出现厂卫干涉朝政的事,而这件事确实只能算是一件普通的政务,哪年没有百姓滋事,莫非厂卫天天去管?

差役却是道:“说是厂卫只是来负责维护次序,主要还是给钦差……”

“钦差……什么钦差?哪里来的钦差……”刘岩吓了一跳,这么个事儿跟钦差有什么关系?说起来他刘岩也算是半个钦差,现在突然冒出一个钦差,这不是徒惹笑话吗?

“好像是翰林侍读徐谦,这个人小人曾见过,从前也来过顺天府……”

郭楷和刘岩面面相觑,顿时有些不安了,本来事情好不容易压了下来,现在徐谦却以钦差的身份出现,还带着厂卫过来,这等于又增加了一个变数,难怪外头会传出欢呼,想来是那些刁民见有人来给他们撑腰,所以又恢复了信心。

其他时候,他们未必害怕徐谦,可是眼下却是节骨眼上,徐谦既然来了,自然不是来旅游的,人家不是驴友,带来的也不是帐篷。

这个人……显然是来捣乱的!

既然是捣乱,那么自然只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了,刘岩抖擞精神,看了郭楷一眼,郭楷朝刘岩点点头,随即道:“走吧,去迎一迎这钦差。”

这时,外头急促的脚步声却是打消了他们的打算。

这种牛皮靴子踩地的声音,和寻常差役的布鞋不同,刘岩和郭楷的脸色也顿时变了。

这里可是顺天府,不是亲军衙门,现在也不是正德朝的时候,亲军怎么能如此肆无忌惮的冲进衙来?

而这时候,两队亲军带刀冲进来,随即分列两旁,纹丝不动。

亲军的战斗力未必有多强,可是锦衣卫亲军除了世袭之外,大多数对身高和体魄都有要求,魁梧的身子穿戴飞鱼服,腰间挎着绣春刀,往这儿一站,仿佛所有人都矮了一截,威势十足。

“好大的架子啊……”刘岩不由冷笑,带着讥讽的口气。

郭楷却有点心神不宁,对方显然是图穷匕见,这又是玩哪一出,莫非是要短兵交接,来个你死我活吗?

“既是钦差,自然得有几分架子。”正说着,徐谦带剑进来,嘴角带笑。

刘岩脸色一变,道:“徐侍读既是钦差,不知钦命差办什么事,就算是钦差,又为何带剑入衙。”

徐谦语气平淡,脸色淡漠,道:“大人来办什么事,本官就来办什么事,至于带剑入衙,本官要带剑入衙,与你何干,大人忒也多事了一些。”

刘岩差点没气的背过气去,这厮好大的口气,好大的官威,你不过是个侍读就已经这般了不得了,将来做了侍郎、做了尚书,入了阁,那还有顾忌吗?

徐谦已经,懒得理他,慢慢踱步到明镜高悬之下,毫不客气的坐在了首位,把腰间的剑解下来,重重的排在案牍上,随即稳稳坐下,大喝一声:“本官奉旨督办衙门官民冲突之事,所有涉事的官吏,统统出去,本官要问话时,自然会传唤尔等,来,这顺天府所涉官吏人等,统统赶出去,让他们在外头静候吩咐。”

锦衣校尉们一起大喝一声,吓得郭楷脸都绿了,这可是顺天府,他这府尹被人雀占鸠巢不说,居然连在这里的资格都没有,而且徐谦一开口,就已经定性,直接说这是官民冲突,将官和民放在同等地位上,这徐谦的态度和偏向可见一斑,他不由求助似得看了刘岩一眼,刘岩却是沉着脸不做声,此事校尉们一副要动手的样子,那些个差役早已吓得退出去,郭楷无奈,也只得乖乖就范。

堂中只剩下了徐谦、刘岩,剩下的就是一干锦衣校尉了。

徐谦抚案,慢悠悠的道:“来,给都察院的大人赐坐。”

赐坐二字,又将刘岩气得不轻,这坐不坐,还要你赐,你是哪根葱,偏偏人家显然没有以德服人的打算,边上的校尉虎视眈眈,人家又生怕你不晓得他是钦差,口气不容置疑,刘岩虽想暴走,可是想到眼下闹起来实属不智,只得将满腔的怒火压下,待有人在下侧给他搬了座椅,他便坐下,却没有一丝对钦差的恭敬,略显几分吊儿郎当。

徐谦这一次难得露出了几分笑容,道:“大人是何人委派?”

明知故问!刘岩心里冷笑,淡漠的道:“出了这样的事,本官身为都察院左佥都御使,这是分内之事,况且又有当值阁臣毛学士的委任,怎么,徐侍读还有什么要问的。”

他故意将侍读二字咬的很重,言外之意,是让徐谦知道自己的身份。

徐谦淡淡道:“是吗?本官听说,大人已经审过了一遍,不知审出来的结果如何?”

刘岩正色道:“这乃是有人挑拨滋事,怂恿无知百姓闹事,用心险恶至极,都是一派胡言,不足挂齿。”他顿了一下,冷冷看着徐谦,一字一句道:“所以老夫以为,眼下当务之急,是揪出背后挑唆怂恿之人,彻查到底!”

第三百五十四章:置之死地而后生

徐谦微微一笑,看了刘岩一眼,道:“大人明察秋毫,实在令人佩服,我虽是钦差,可是今日见识到了大人的种种手段,实在是五体投地,甘拜下风。”

刘岩听出徐谦口里的挪瑜之意,冷冷道:“你佩服老夫什么?”

徐谦道:“自然是佩服大人的明察秋毫,大人来这里也不过小半个时辰,只这小半时辰,就已经把事情原委查了个清楚,将这震动京师的事弄了个水落石出,大人实乃当世包拯,明断是非,宛如有天眼神通,大人莫非是修道之人,不知修的什么道,是御灵宗,亦或者是掩月宗?本官届时一定上奏皇上,好好宣讲一下大人的事迹,让天下的官员都以大人为楷模,那些各县各府的老爷,真是可恨,乡间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他们尚且需要花费一日甚至数日才能分出好歹,和大人比起来,实在是一个在天一个在地,至于刑部、大理寺那些尸位素餐的老爷,就更加离谱了,一个案情东拉西扯,没有十天半月,都办不成事。若是全天下的官员都如大人这般,正是我大明之福,到时不但宫中褒奖,还要宣读天下,更要记入史册,好令天下人都晓得大人的厉害。”

“……”刘岩无语,徐谦表面上是夸奖,可是言外之意和破口大骂也差不多了,他脸皮再厚也吃不消这个,可是想要反击,却又没有道理,说实在的,他当时没有想到半路会杀出一个程咬金,这事儿玩的确实草率了一些,可是不草率不成,他必须要立即下出个结论,这样才能把这件事的影响降至最低,一旦拖延,到时候流言四起,则夜长梦多。现在徐谦这般讥讽他,他也只能冷哼一声,把脸别到一边去。

徐谦刚才在笑,可是接下来那笑容却是收了起来,脸色骤变,带着几分狰狞,猛地一拍桌案,大喝道:“如此大的案子,大人就不觉得草率?大人乃是都察院佥都御使,难道会不懂刑名,难道不知道章程?”

刘岩懒得搭理他,毕竟他比徐谦的官职高得多,地位也高得多,钦差毕竟是一时,怕个什么?他淡淡地道:“这件事已经很清楚,况且苦主所提出的几个所谓证人都是他们的亲邻,难道本官不信饱读圣习礼知耻的同僚,反而信这些刁民?信他们的四邻亲眷?”

徐谦冷笑道:“信与不信自然无可厚非。可是为何不命人传唤询问?信是一回事,问不问却又是另一回事,刘大人莫非连这规矩都不懂?这件事到时再说,本官来这里就是要重审此案,大人是规避呢,还是旁听呢?”

刘岩气得不知说什么好,换做其他时候,他早就拂袖而去了,可是这事儿太大,和他息息相关,只能厚着脸皮赖在这里。

徐谦也没有多说什么,随即严厉地道:“来人,传唤原告之人,还有将所有状纸统统递来。”

话说还是亲军们最是贴心,过不了片刻,这公堂就已经被无数苦主塞满了,足足数十上百人,众人一起跪倒,见了徐谦,个个抖擞精神。

刘岩看到这一幕,更是皱眉不已,让一个苦主进来就是了,为何要让这么多人进来,这徐谦摆明着是要把事情闹大。

徐谦则是低头,将一份份的状纸拿出来看,有时抬头,唤了人道:“哪个叫朱进。”

苦主之中立即有人道:“小人是朱进。”

徐谦颌首点头道:“你在状纸之中所说,顺天府差役江强曾殴打于你,有当时的一位大夫为你作证,说你的肋骨有三处被打断,浑身淤青,可是事实吗?”

朱进苦着脸道:“不敢相瞒,大人,小人若非迫不得已也不会来状告顺天府的人,还请大人做主。”

徐谦眯着眼道:“这大夫还在吗?”

朱进连忙道:“在。”

徐谦道:“来人,领着这朱进去请大夫来顺天府吧。”

随即他一一问了案情,倒也像模像样,其实所谓刑名,未必需要你懂或者不懂,最紧要的是你肯不肯花心思去替人去办,就算你是老刑名,若是全没有心思,只想着敷衍了事,想着偷奸耍滑,照样有堆积如山的冤案。可真要用了心,抱着把事情查个清楚的态度,其实并不难。

一一问明之后,接下来又有一个个证人前来,大多数倒都查有实据,让这些画了押,徐谦很是耐心地道:“如此说来,这个江强平时鱼肉百姓,是十恶不赦之徒了。朱大人以为呢?”

朱进的脸色冷淡,道:“片面之词,未必就能信。”

他的态度坚定,显然摆出了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

徐谦倒也不疾不徐,道:“既然如此,那么就传顺天府的官差人等进来审问罢。”

一声吩咐,郭楷便被‘请’了进来,只是这个请字,实在有点儿狼狈,郭楷是顺天府府尹,本来这儿是他的‘地盘’,原本他是主人,专等徐谦来状告,谁知道人家压根就是用钦差的身份直接占住了主动,如今徐谦高高在上的看他,而他却不得不混杂在一群‘无知百姓’中间,颜面丧尽,斯文扫地。

徐谦见了他,便是一声冷笑,道:“郭楷,你好大的胆子,你包庇府中差役,险些激起民变,你可知道此事的后果吗?”

这第一句话就已经图穷匕见,徐谦显然是想整死自己,郭楷心中大吃一惊,他愤怒的看着徐谦,不由狞笑,你是什么东西,不过是仗着一点圣眷而已,想整垮老夫,未免也太嫩了。

郭楷昂首道:“徐大人的话,本官听不明白,这民变分明是有人暗中布置,老夫甚至怀疑,暗中挑唆民变的人就在咱们这个衙门里头,徐大人,你说本官说的对不对。”

徐谦竟是笑了,道:“郭府尹的意思,莫不是说,是我暗中挑唆了民变?”

“不敢!”郭楷正色道:“不过却也不是没有可能,你急于想要营救顺天府里前些日子拿下的两个杀人国戚,好向宫里表忠心。此外,这些乱民若不是有人指使怂恿,怎么会有这么大的胆子,徐大人,你好厉害的手段,老夫佩服。”

“哎……”徐谦叹口气,随即慢悠悠的道:“其实你的分析很有道理,那么不妨说了吧,这件事,我还真有一份……”

他说到这里,满堂皆惊,谁都不曾想到,徐谦这个时候居然亲口承认,这难道不是授人以柄,自己给自己挖坑?这徐谦……莫非是疯了……

郭楷乍惊之后,随即陷入了狂喜,不由道:“好啊,既然徐大人亲口承认,那么敢问徐侍读,你身为朝廷命官,怂恿乱民滋事,险些闹出民变,居心险恶,到底有什么图谋!”

便是刘岩也觉得抓住了机会,连忙道:“徐侍读,这句话可是你自己承认的,在这里说的每一句话,都会有专人记录,徐侍读既然已经承认,那么老夫少不得请徐侍读解释一下,若是解释不出,本官职责所在,少不得弹劾于你了。”

徐谦冷冷道:“想弹劾,弹劾就是。徐某人光明磊落,此事是我挑起便是我挑起,我是朝廷命官,得知这江强鱼肉百姓,莫非可以不闻不问?眼看到这么多无辜百姓被顺天府欺压盘剥,填饱的只是某些人的私囊,莫非要视而不见?让他们来告状便是我的主意,所告的就是顺天府这些残暴差役,告的就是今日这些在衙里的衮衮诸公。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大明朝国乍延续百五十年,靠的便是官吏循规蹈矩,靠的就是百姓对朝廷尚有感恩戴德之心,想我大明驱逐北元定鼎天下,得国之正,恒古未有也。可是现在,在这天子脚下,竟是出现一群残暴官吏,罔顾国法,残害百姓,是可忍、孰不可忍也。这些来告状之人确实是我指使,可是他们所告之事却都是证据确凿,我倒是想问问,到底是谁令顺民变成乱民,若非是你们盘剥太狠,剥皮敲骨,无所顾忌,又怎么会致如此,现在诸位倒是质问于我,哈哈……未免也太本末倒置了吧。”

他狠狠拍案,方才的一番话已经让刘岩和郭楷二人脸色骤变,可是显然徐谦还不肯放过他们,质问郭楷道:“郭楷,你身为顺天府府尹,江强和他同伙所做的事,你是否清楚?他敲诈商户,殴打百姓,指使泼皮四处行凶,这些事,你做府尹的,知情不知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