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欲天下-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吴子昂立于朝堂之上,眼观鼻,鼻观心,犹如老僧坐定般面无表情。他深知,此时非是他开口说话之机,保持缄默才是正道。
“就算无人胜任,也不能随意迁就!微臣的意思是‘宁缺勿滥’!”张仲叔一怔之后,立刻出言反驳道。
“那请问左相大人,空闲威武大将军一职,那南部二十余万兵马该如何安置?”凤常闻言不由冷笑一声问道。
“圣上可遣两位上将军代为执掌!”张仲叔脑中一转,口中提议道。
“多谢左相大人的美意!眼下吴大将军去世未久,我与田上将军实是没有把握安抚平阳十余万精锐铁骑的军心!”凤常冷冷说道:“如果真按左相所言,那么我敢预料后果就是,赵启老将军将再次率新征集的十七万大军南征,施用武力收复平阳?”
听闻凤常所言,满朝大臣不由现出恍然大悟之色,这两位上将军全力赞成吴子昂子承父职,其根本原因就是为了安抚平阳城内十余万精锐铁骑。不管是虚职也好,实权也罢,也不管吴子昂本人是否平庸,眼下只有让吴子昂登上这大将军之位,才能使得南军军心稳定,而不致于生出祸端!
如此看来,这武威大将军一职由吴子昂担任,倒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左相张仲叔闻言面色不由一变,对方以‘安抚军心’为理由进行反驳,确是极其高明,尤其凤,田两人皆是自平阳归来,对于平阳局势,没有人再比他们更清楚,因此两人所言也就更具说服力!
“上将军怕是有些言过其实了罢?平阳局势未必如你所说那般不堪!”出面力挺左相的三位大臣之一,奉常公孙弘仍强自辩道。
“是否言过其实,圣上与诸位心中自然有数!我想问问公孙大人,拒绝吴子昂封将,一旦平阳有变,你,杨大人,还有左相大人,哪一个敢负这个责任?”
凤常冷冷注视着以左相为首的几位大臣,以铿锵有力的语气反问道。
张仲叔与公孙弘等人不由哑口无言,他们确是不敢拍着胸脯向对方叫板,担保平阳无事!
将这一幕看在眼里,吴子昂心中不由暗赞,凤伯外貌虽给人一种粗犷之色,然则心思缜密,谈吐之中锋芒毕露,其言词之犀利令这些文官亦招架不住。
眼看张仲叔等几位大臣理屈词穷,无言以对之时,一个声音自殿门处传来:本将敢负这个责任!”
第三卷 秦都风云 第六十六章
众臣循声望去,却见殿门处,一人大步行来,面容冷峻,身着戎装,正是大秦另一大将军——扬威将军宫严!
见到宫严上殿,左相张仲叔暗舒了口气,与凤常与田光这两名武夫对抗,还得依靠同是军方出身的宫严不可。
凤常与田光见宫严忽然现身,心中不由一惊,这宫严被委以守关重任,此时竟赶回京城,难道说是皇上暗中下旨召唤他回来不成?
两人心中的疑问很快就得到了答案,宫严大步来到吴子昂身旁,冷望了对方一眼之后,向着秦皇俯身拱手道:“微臣未得圣上召见,擅自回京,还请圣上治罪!”
武威望着一身戎装的宫严,眼中闪过一道杀机,对于眼前这个与他同样想图谋大秦江山的人,他已经完全摒弃了拉拢的念头,如今见对方未经召唤擅自回京,心中一动,便想趁机将之捉拿问罪。
然而再望了望左相张仲叔与其他几个大臣,武威不由又忍了下来,擅自回京,罪不致死,如果因此而打草惊蛇,使得其党羽有所警觉,反而不美了!
当下眉头一皱,微露不快之色道:“大将军如此匆忙回京,不知所为何事?”
“微臣正为威武大将军册封一事而回!”宫严神色如常,似是毫不担心皇帝会治罪于他,继续道:“圣上难道忘了,历代威武将军之册封,文武百官皆应到场,微臣身为武官为首,理应参与,故莫等圣上召唤,连夜返京!”
“寡人是因为西镇距离京城遥远,不忍心大将军来往奔波,因此未曾通传,却不想大将军消息如此灵通,更不辞辛苦,连夜返京,可见对于册封武威将军一事之重视!”秦皇武威望了左相张仲叔一眼,口中说出一番似是而非,令人颇感玩味话来。
察觉到皇上的目光向他扫来,张仲叔心中不由一紧,看样子在圣上心里,对于是谁将消息报给宫严之事已经一清二楚。咀嚼着圣上有些带有讽刺意味的话,他感到有些不妙了。
一直以来,为了削夺将军府的权力,圣上对他与宫严言听计从,视为心腹。然而自吴天耀死后,圣上竟一反常态,不但自责过失,重赏厚赐以补偿吴家,而且对于他与宫严一再疏远。
圣上打的是什么主意?莫非是将军府隐患已除,准备过河拆桥?看来,他和宫严还是低估了这位疑心甚重的君王,对于他们的动作,对方并非一无所知。
一想到这里,张仲叔的额头上不由沁出丝丝冷汗。
吴子昂冷眼旁观,‘大将军’三个字入耳,他便已经知道身旁之人乃是大秦扬威将军宫严,心中想起其子宫奇被父亲在洛城斩首之事,不由暗自冷笑,对方的来意不言自明—无非是要借机向他发难。
宫严赶在这个时候出现,明显不是巧合,这一点相信大殿之上的任何一个人都明白。不过武威并不点破,只是用淡然的口吻继续道:“寡人恕你无罪!大将军即然适逢其会,不妨一抒己见罢!”
“微臣认为,威武大将军册封之事,决不能过于草率,吴子昂虽为吴天耀之子,然而虎父犬子,其好色贪杯,不学无术之名早已传遍京城,适问这样一个人若被委以重职,岂不让天下耻笑我大秦无人?圣上亦会因此而蒙羞!”宫严倒也不客气,双眼盯着吴子昂,目光中毫不掩饰其仇眼之色。失子之痛,使得他一反平日喜怒不言于色的深沉之态,语气中充满了咄咄逼人的强横。
“大将军难道未听到凤上将军之言么?”武威面无表情的反问道:“平阳十多万铁骑精锐如何安抚?寡人实在心忧啊!”
“圣上若真把大将军之印赐于吴子昂,不但起不到安抚南军军心的作用,反而会使其更加嚣张跋扈!这对于解决平阳之乱根本于事无补!”宫严沉声说道。
“那依大将军之见呢?”武威淡淡问道。
“依微臣之见,若想从根本上解决南军割据之大患,必须要从徐图之,赵以恒,燕衡三将着手!只要设法拿了这三人,平阳群龙无首,便再难起风浪,圣上再委田,凤两位上将军之一前去管治,定可消除隐患,重将南军掌握在朝廷手中!”宫严似成竹在胸,刻意提高了声音答道。
“那如何拿下这平阳三将呢?”武威似是意动,接着问了一句。
“此事说来,却也不难,这三将对于吴天耀之忠心已远超于朝廷,圣上只须软禁吴子昂,并迫其传言于平阳,令三将前来京城封赏,之后便可一举拿下,永绝后患!”
宫严此话一出,包括武威在内的众人不由倒吸了口冷气,对方所言,倒真是一劳永逸之计。只不过在吴子昂面前这般毫无顾忌,却有些欺人太甚了。
“万万不可!”凤常闻言不由面色一变,上前一步道。
“有何不可?”宫严转身冷笑反问道。
“平阳之行,圣上曾答应于我不伤害吴子昂一分一毫!”凤常面有怒容,宫严虽可算是他的上司,但值此关键时刻,他绝不能退让。
“只是软禁而已!本将军并未曾说过要伤害他!凤上将军何必如此动怒!“宫严不慌不忙的反驳道。
“圣上,微臣亦觉得大将军所言有理!”左相张仲叔趁机推波助澜道。
“圣上,微臣亦赞同大将军之计!”奉常公孙弘,廷尉杨仆,都尉郑承先先后出言附和道。
武威见状眉头不由一皱,转头向右相韦若玄道:“右相,有何高见?”
听闻皇上欲征求右相意见,张仲叔不由窃喜自己有先见之名,事先与韦若玄通了气。若韦若玄再站在自己这边,迫于压力,皇上则十有八九会撤消册封一事。
见皇上相询,韦若玄轻咳了一声,然后开口道:“微臣认为,宫大将军的话确有道理!”
听到这里,张仲叔,宫严等人心中不由一喜,而凤常,田光等人则面色一变,听韦若玄之言明显是站在宫严一方说话。
吴子昂见此情景,不由冷冷一笑,此时他已明白,这左右二相加上宫严都是一丘之貉。
武威闻言亦不由暗恼,在此时韦若玄这老东西的话很是关键,即使他现在的身份是皇上,也不能在多数有份量的大臣反对下,草率行事。
“不过……!”然而就在此时,韦若玄却语气一转,接着道:“依微臣之见,吴大将军尸骨未寒,便对其子嗣及部将行此计策,未免有失仁义!圣上一直以仁义治国,这等行径,微臣相信圣上也是绝对做不出的!”
此言一出,非但张仲叔,宫严等人神色俱变,就连吴子昂亦微露诧异之色,搞不清在此时此刻,对方为何会说出这么一番言论来。
“右相之言甚得寡人之心!”尽管对这个老东西并无好感,但如今听闻对方竟然站在吴子昂一方说话,武威心中不由大喜,含笑点头说道。
“因此,两相衡量,微臣有一两全齐美之策,还望圣上采纳!”韦若玄无视于左相张仲叔恨恨的眼神,向武威进言道。
“右相但讲无妨!”武威微笑说道。
“正如张大人与宫大将军之言,这威武大将军一职绝不能草率行事,吴子昂虽然并不像宫大将军所说那般平庸,但其本身确是毫无功绩与名望,因此这册封之事,实是不便操之过急!依微臣之见,可先封赏吴子昂其他官职,待有所建树之后,再顺理成章登上大将军之位。如此一来,岂不两全齐美!?”
听韦若玄之言,张仲叔与宫严不由暗松了一口气,原来对方打的是拖延之计,说到底,仍是站在他们这一方的。
“右相之言确是有理,不过寡人诏书已下,难道此刻又要让寡人收回不成?”武威脸上露出不快之色,向韦若玄问道。
“圣上金口玉言,断无更改之意,微臣的意思只是将这封印大典延后而已!”
韦若玄话到此处,大殿众人都已完全明白他的意思了,无非是只给吴子昂大将军虚职而已。不过即使并无实权,身为大秦一品武官,吴子昂从此亦可在京城横着走了!这一点,包括张仲叔,宫严等人在内都很清楚。
张,宫两人心中不由暗骂,这老家伙究竟在帮哪一方?
“那就按右相的意思办罢!”武威沉吟了良久,忽的微微一笑,向众臣道:“诸卿没有意见了罢?”
张仲叔,宫严两人的神色显得很是难看,他们的本意是想动用党羽能量,迫使皇上改变主意,如今看来已然无望。因此无奈之下,两人不得不与其他群臣一样表示赞同。
而这一方的凤常,田光等人虽稍有不满,但亦知道这大概是最好解决问题的方案了。
见此情形,吴子昂不由涌现起啼笑皆非之感,争吵这多半天,他这大将军之职到头来却是有名无实,不过,看着张仲叔,宫严吃瘪的表情,他心中倒颇有几分快意。
“诸卿都无意见,那就这般定下了!”武威笑了笑,手指轻敲龙案似是随意问道:“既然虚职已定,那接下来就商定一下子昂的实职罢?诸卿可有合适的职位举荐?”
第三卷 秦都风云 第六十七章
众臣闻言,皆低头沉思,半晌,奉常公孙弘进言道:“回圣上,臣下尚空有太乐一职!”
“公孙大人,这个未免太过于荒谬了罢!?”公孙弘话音未落,便听一人出列反对道:“将门之子,焉能委身于此文官之职?”
此人相貌平平,然一双细目却异常有神,身材稍显矮小,然而昂首挺胸,自给人一种稳健之感。
公孙弘转身望去,一眼便认出列之臣乃是卫尉李恢,老脸不由一沉,道:“李大人何出此言,吴子昂虽为大将军之子,但并无大将军之勇,我看其文弱之相,掌管宫廷器乐最为合适不过!”
“公孙大人太过自以为是了,在回京途中,十数名刺客欲行刺两位上将军,吴少将军以一己之力,毙敌十余名。如此勇武过人,公孙大人却会看出文弱之相,实是令本官十分费解?”卫尉李恢面带讥讽之色,望向对方说道。
“李大人莫要夸大其辞,遇刺之事,本官也略有所闻,不过却未曾听说吴子昂之勇!”公孙弘睁着一双老眼不屑地望了吴子昂一眼,他实是看不出,这个被传传闻不学无术,整日花天酒地的子弟有一点点会武的迹像!
“此事凤,田两位上将军,与赵老将军亲眼目睹,安能有假?”李恢冷笑一声说道:“公孙大人,你如此自以为是,岂是为官之道?”
“你……!”公孙弘怒上心头,却又碍于这是大殿之上不便发作,于是强忍怒气道:“眼见为实,耳听为虚!本官只相信自己的眼睛!”
田光,凤常两人一听,面上均露怒容,对方此举摆明是未将他们放在眼里。
“这个职位确是不太适合,换个罢!”此时秦皇武威发下话来,公孙弘只得愤愤瞪了李恢一眼,回到臣列之中。
“回圣上,谏议大夫一职尚有空缺!”郎中令贾宜此时又进言道。
武威闻言心中已经明了,无论是太乐,或是谏议大夫,都是有名无实的虚职,宫严,张仲叔一派的目的,就是要彻底架空吴家的权力。
一念及此,武威想都不想,出言否决!
接下来又有几个大臣出列进言,不过也都一样,俱是些不着边际的职位。
“圣上,除此之外,再无其它空缺,圣上能否考虑暂且让吴子昂委于其中一职,待日后有合适的空缺再另行调换?”见武威一一否决,左相张仲叔不由进言道。
“再无空缺?不见得罢!”武威微微一笑,脸上露出令人莫测高深之意,目光转向都尉郑承先身上,缓缓说道:“郑承先,你可知罪?”
都尉郑承先忽闻武威发难,神色不由一变,连忙跪倒在地,颤声道:“微臣不知所犯何罪?请圣上明示?”
“两月前,寡人命你五日之内捉拿将军府上下,你可曾办到?”武威似笑非笑的望了吴子昂一眼,然后接着向郑承先发问道。
“这……!臣,臣未曾做到!”郑承先闻言不由面色发白,冷汗瞬间布满了额头,两月前在捉拿包括吴子昂在内的将军府人员时,皇上确实给他定下五日之限,否则便要削去他的官职。但后来,皇上似乎已忘记此事,因此他本人战战兢兢半月之后,终于放下心来,暗自庆幸自己逃过一劫。然而却未曾想到时隔近两月,皇上竟然旧事重提,而且是在为吴子昂安排官职时向他发难,其用意他早已猜个八九不离十。
“既然如此,寡人削去你都尉一职,你可有怨言?”武威继续问道。
“臣,臣,并无怨言!”郑承先知道此时说什么都没用了,只得黯然点头应道。
“很好!”武威微笑点点头,目光一扫群臣又道:“如此都尉一职已成空缺,寡人欲安排吴子昂担任此职,不知众卿可有意见?”
左相张仲叔与大将军宫严此时都快发疯了,他们不明白为何一向对他们言听计从的皇帝,会做出这样不利于他们的安排。都尉一职掌管除皇宫之外的全部城防军,负责京城及城郊治安,郑承先则一直是他们在京城最重要的官方势力。如今这一职被委于吴家,无疑是硬生生断了他们一条臂膀。
而其余大臣则闻弦歌而知雅意,他们业已看出如今的圣上是在以各种理由为吴子昂谋得要职。因此不敢违逆圣意的他们明智的选择点头附和,齐颂圣上英明。
“圣上!”宫大将军脸色变得前所未有的阴沉,粗声进言道:“郑承先虽有过错,但任都尉一职多年,亦有功绩无数。圣上能否开恩,饶他一次?”
“请圣上开恩!”左相张仲叔连忙带着一众党羽下跪为郑承先求情。
“抛开两月前的过失不论,昨日在京城近郊,赵老将军与凤,田两位上将军竟然遭到刺客袭击,若非子昂于危急关头,力退数敌,恐怕我大秦将要继吴大将之后,再失栋梁!在我大秦都城辖内,贼人竟敢如此猖獗,郑承先难逃其失职之罪,寡人只是削去他的官职,已经算网开一面了!”武威脸色亦微微一沉,望向宫严等人,语气渐露不满之意:“都起来罢,此事寡人心意已决,不必多言!”
见武威如此态度,张仲叔等人心知劝说无望,只得从地上站起。
然而张仲叔并未心死,再次进言道:“启奏圣上,都尉一职,肩负都城安危重责,因此其人选必须谨选慎择才是!微臣推荐已故裴左相之孙裴治担当此职,还望圣上应允!”
“裴左相?”听到张仲叔提及这三个字,满朝文武不由低声私语,人人面露惊色。
秦皇武威闻言脸上不由露出凝重之色,裴治之名虽未听过,但大秦上任左相裴盛他却不会不知。一生清廉,洁身自好,在大秦新老诸臣中享有极高的名望!这样一代名相,其后人被推荐为官,他若信口拒绝,则难免有失公允!
看出武威的犹豫,大将军宫严立刻上前进言道:“微臣也举荐已故裴左相之孙裴治担任都尉一职!”
紧接着,一群党羽再次出列下跪,支持张仲叔与宫严的建议。
武威沉吟了片刻,正欲开口,忽见凤常拱手道:“微臣有一两全其美之策!”
又是两全其美?武威微微一怔,随后点头道:“凤卿请讲!”
“都尉一职既然有两名人选,那圣上不妨择优而录!校场之内,令两人以武艺一决胜负!”凤常目光转身宫严,张仲严等人,微笑道:“如此,想必左相与大将军当无异议了!”
张仲叔与宫严相视一眼,脸上竟隐约现出一丝惊喜,前者似生怕凤常反悔,连忙接口道:“如此当真是公平之至!微臣毫无异议!”
“子昂!你的意见如何!?”将张,宫两人的神色看在眼里,武威眉头微皱,柔声向吴子昂问道。
“就依凤上将军与左相之意!”吴子昂面无表情的答道,他自是清楚,凤伯之所以提出校场比武,是因为在回京遇刺时,自己曾一招毙掉十余名刺客。不过,看张仲叔,宫严两人也是胸有成竹的模样,可见他们对于裴治其人也有着无比的信心。实际上,眼前的情形已容不得他说不!
“既然如此,那就这般说定,明日巳时,校场以武定胜负,胜者当为都尉之职!”武威微一沉吟,缓缓下旨道。
“皇上圣明!”这一次,满朝文武再无一人持反对意见,齐齐躬身道。
“退朝!威武将军御书房候驾!”武威挥了挥手,从龙椅上站起,向一旁走去。
紧接着大殿之上便响起群臣告退之声,新任内侍总管安公公来到吴子昂身前,恭恭敬敬地道:“大将军,请随奴才来!”
“大将军,去罢!”田光与凤常脸上闪过会意的笑容,前者拍了拍吴子昂的肩头,一本正经地道:“回来莫要忘了请我们这两个下属喝酒!”
“凤伯莫开玩笑!小侄担不起!”吴子昂摇头失笑道:“不过,喝酒却是没有问题的!”
“好了,子昂快去罢!我和你田叔回王府等你!”说着,凤常与田光哈哈一笑,转身向殿门走去。
而吴子昂则跟在安公公的身后,向殿后走去。
望着吴子昂与安公公离开的背影,张仲叔与宫严眼中不约而同的露出杀机。
第三卷 秦都风云 第六十八章
“大将军请进!圣上正在里面等您!”将吴子昂带到御书房门口,安公公停下了脚步,恭敬地示意对方进去。<;br>;<;br>;吴子昂点了点头,迈步走了进去。而安公公则随后将房门关上,自己守在一旁。<;br>;<;br>;走进御书房,吴子昂一眼便看见武威坐于龙椅之上,垂目凝神,似在考虑什么!<;br>;<;br>;默默地立在书案前几步远之处,吴子昂只是用平静的目光望着这位大秦之君,他在等,在等对方先开口。<;br>;<;br>;沉默半晌,武威将目光转向吴子昂,脸上涌起一丝笑意道:“子昂从大殿至今,一直少言寡语,不知何故?”<;br>;<;br>;“那是因为,我觉得没有浪费口舌的必要,在这朝堂之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想怎么样,还不是别人说了算,我又何必多费唇舌!”吴子昂面无表情的回答道。<;br>;<;br>;“子昂所说的‘别人’应该是指寡人罢?”武威含笑说道:“由此看来,子昂对寡人猜忌甚深,不是一天两天所能消除!”<;br>;<;br>;“一头狮子忽然声称茹素,适问其可信度有几?”吴子昂毫不畏惧地迎上对方的目光,淡淡地道:“我对待圣上的态度,就如同对待狮子吃素的问题一样!”<;br>;<;br>;“既然不信任寡人,子昂又为何赶回恒城?”面对着吴子昂似乎大不敬的言辞,武威脸上并没有一丝不快,接着问道。<;br>;<;br>;“为人子者,孝为先!能还家父一个清白的机会,我是不会错过的!”在说话同时,吴子昂心中微现疑惑,因为在这个大秦之君身上,他实在感觉不到任何的敌意,而且对方刚才在朝堂上的作为,明显是在打击以左相与大将军宫严为首的派系。而将好处全部留给了他!<;br>;<;br>;“子昂,你所说的一切都没有错!”武威闻言不由微微一笑,望着吴子昂低声道:“狮子是永远不会吃素的,而武威也是永远不会改变主意放过你们吴家的!即使,天耀现在已经死了!”<;br>;<;br>;噫?吴子昂闻言面色微变,因为他忽然发现,此刻武威的声音竟然与在大殿之下完全不同,低沉凝重,给他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而从对方口中说出的话更令他吃惊万分!<;br>;<;br>;“我若是武威,此刻赵启的十七万大军应该正在攻打平阳,而子昂你,也许永无回到恒城的机会,你父吴天耀也将永远背着叛逆的罪名,没有人能够为他洗刷冤屈!”“武威”站起身来,一只手伸到脸颊边摸索了片刻,然后缓缓揭下一张面具来。<;br>;<;br>;“人皮面具?”吴子昂大吃了一惊,然而等看清眼前之人原本的面貌时,在一瞬间,他完全呆住了!<;br>;<;br>;为什么赵启会忽然退军,为什么朝廷会忽然下旨为父亲平反并给予前所未有的赏赐,为什么在朝堂之上对方会费尽心思的为他安排官职?这一切的一切,都是缘于站在他面前的大秦之君,已经换作他人,而这个“他人”却正是他的岳父—九王爷武尚!<;br>;<;br>;“子昂一定觉得很吃惊罢!“九王武尚脸上露出一丝得意之色,于不动声色之中取武威的身份而代之,这件事亦可算上他生平得意之举!<;br>;<;br>;“岳父大人,您,是怎样办到的?”吴子昂终是见惯大风大浪之人,震惊过后迅速回复了冷静,开口向对方问道。<;br>;<;br>;九王见状暗暗点头,单从在短短的一刻间便能控制住情感这一点,他便可以推断出这个年轻人与年龄毫不相称的城府有多深!<;br>;<;br>;“莫问过程,结果才是最重要的,不是么?子昂!”九王武尚淡淡一笑,能因此让对方对他产生莫测高深之念,这是他的目的之一!更何况他的根底实力,是不会向任何人透露的,这个世界上,他最相信的还是他自己!<;br>;<;br>;见九王不愿说明,吴子昂也不追问,只是用叹服的语气道:“岳父大人当真有鬼神莫测之能,小婿佩服!”<;br>;<;br>;“子昂先莫说恭维话,还是先谈谈你罢!”九王武尚笑望着对方道:“明日校场之战,有把握么?”<;br>;<;br>;“这个……!?”吴子昂微一皱眉,开口道:“对于裴治其人,我一无所知,因此不敢妄言绝对制胜!”<;br>;<;br>;“子昂太谦虚了罢!恒城郊外遇袭,我已经听田光与赵启说过了!”九王武尚微笑道:“说起来,子昂才真是令我吃惊,我很是好奇,在你的身上,究竟还能挖掘出多少让人意想不到的东西!”<;br>;<;br>;“坦白的说,再没有了!”吴子昂双手一摊,笑着答道。<;br>;<;br>;“裴治的事我会派人打探的,子昂,明日校场一战,一定要胜!都尉一职决不能落在他人手中!”九王脸上露出凝重之色,缓缓说道:“如今我虽然暗中取武威而代之,坐了这秦皇之位,但这种日子决非长久之计!一月半月尚无危险,但若想一直这样假份下去,势必会露出马脚不可!更重要的是,我不想永远披着这块面具作皇帝!子昂,你明白我的意思么?”<;br>;<;br>;“岳父的意思,是想以自己本来的身份名正言顺的登基称帝么?”吴子昂微一沉吟,便明白了对方的心思。<;br>;<;br>;“不错,所以在这段期间,我必须借着武威的身份将朝中大权交付于我所信赖之人,而负责都城治安,掌管城防禁军的都尉一职尤其重要,子昂,你该不会让我失望罢?”武尚双目凝望着对方,沉声问道。<;br>;<;br>;“我尽力而为!”无论是从翁婿的角度,还是从对方对吴家的援手方面,吴子昂都觉得自己没有拒绝的理由,因此他只是略一犹豫,便答应下来。<;br>;<;br>;“我相信,我不会看错人!”九王武尚满意的点了点头,脸上露出笑容道:“我并无子嗣,若真天遂我愿作了皇帝,那我百年之后的基业应该由何人继承,这一点,我不说,子昂也应该清楚罢!?”<;br>;<;br>;“小婿明白!”吴子昂当然清楚对方话中之意,而且不能否认,皇位对于一个人诱惑力几乎是不可抗拒的,若说他不动心,那是假的,不过长年在商场上打混的他对于这种空口承诺的可信度,完全抱怀疑态度。但不管怎么样,眼前助武尚一臂之力,对他来说并无害处,实际上,他对于张仲叔,宫严等人实无好感。<;br>;<;br>;“很好!子昂,我就知道没有看错人!”武尚脸上现出欣喜之色,来到吴子昂身前,伸手轻拍着对方的肩头道:“放手去做,如有必要,明日校场你可以杀一儆百,给张仲叔和宫严些颜色看看!”<;br>;<;br>;吴子昂闻言心中一凛,眼下武尚明显是将左相张仲叔与大将军宫严看作是登基的重要阻碍,而由今日朝堂上的情形来看,张,宫两人确实也拥有着相当大的实力。同时,他也很清楚,武尚之所以不遗余力的拉拢自己,看中的就是吴家在平阳那十余万精锐!<;br>;<;br>;“对了,子昂,你的伤势已经无碍了罢!”九王武尚忽地想起一事,连忙问道。<;br>;<;br>;“多亏苏才女相救!现在已经痊愈了!”吴子昂微笑答道:“当然,也多亏岳父大人的青丝蚕!”<;br>;<;br>;“没事就好!”武尚点点头,眼中露出沉思之色,片刻又道:“我一直再想,是何人有如此胆量敢公然在城郊行刺!但想来想去,却无半分头绪!”<;br>;<;br>;“我原曾怀疑是武威所为,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