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兴汉龙腾-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萧言严肃地对管亥说:“官府不对,百姓就造反;没吃的,就做贼去偷去抢。这就是你的方式吗?我告诉你,你是错的。”说道这里,萧言停了一下,继续道:“我们需要做的,是去改变朝廷的不合理制度,而不是破坏、杀戮,那样所带来的只有毁灭,我们需要理想,为了理想去奋斗、拼搏,最终实现。”
其实管亥糊涂了,萧言的话,似乎有道理,但又有些不明白,失去了方向。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拯救苍生,舍我其谁。”
萧言在话语中注入了一丝真气,如钟声般回荡在管亥脑海,管亥脑中顿时一片空明,虽然他并不明白萧言为何能说出如此有自信的话,但下意识中仿佛看到了指路明灯,突然跳下马,跪倒在萧言面前,泪流满面,道:“管亥请降,愿终身追随大人左右,肝脑涂地,在所不惜。”
第八章 北海大捷
管亥一降,战斗很快便结束了,萧言一统计,此役收降了将近二万黄巾军。
到了城内,直接进到孔融的府邸。孔融早在厅上设宴等候,见萧言私自收降管亥,心中略有不愉,但随即就被胜利的喜悦冲淡了。
管亥也知道自己是降将身份,赶忙上前一个大礼,诚恳地说道:“罪人管亥,侵犯北海,罪大恶极,特向北海相国大人赔罪。”
文人自来好面子,孔融也不会例外。
一听管亥的话,孔融心里乐开了花,看来这个管亥也不是那么不识时务的人嘛,对他的恶感一下子少了许多,连忙道:“管将军,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今日你改邪归正,乃是社稷之福,苍生之福啊。”
随后各人客气一番,分宾主,坐入席中。
萧言向孔融道:“大人,今日收得降卒,共有近二万。请大人派人收编。”
孔融生性胆小,真让他收下这些黄巾军可不敢,生怕引狼入室。
孔融想了想,对萧言道:“子鸿所言有理,但北海城多年来罕有战事,根本不需要太多守军,孔某又是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对于练兵之道更是一窍不通。子鸿年轻有为,国之栋梁,不如将这二万降卒与你部合并,由子鸿统一指挥。”
萧言要的就是孔融这么说,稍微推辞了一下也欣然接受了自己的胜利果实。
萧言继续向孔融道:“大人,虽然如此可行,但这兵马一多,吃喝住都是问题,请大人帮忙。”
孔融一听要自己出血,忙推搪道:“北海近年虽少起刀兵,但平日里开销颇大,府库空虚,这样吧,我给你白银五千两,二个月的粮草,其他的你就自己去筹措一点吧。另外住的问题子鸿不用着急,北海东北方三百里处有一东莱郡,虽不十分肥沃,但面积极广,就算去十万人都不会有什么问题。那里目前是无主之地,适合子鸿,也省了置地之钱。”
萧言一听,知道是由于自己过于强势,使孔融心中产生了隔阂,利用此机会将自己远远地发配到海边去,这样眼不见心不烦,有需要的时候又能来找自己帮助。
不过这个结果正是萧言希望的,他确实需要一块坚实的根据地,作为以后争霸中原的本钱,便连声称谢。
孔融接着说:“明日,我即将此次北海大捷上奏朝廷,推荐子鸿为东莱太守。自二月黄巾叛乱开始,朝廷屡屡派兵镇压,损失不小,今日大捷是唯一的一场胜仗,肯定会得到朝廷的褒奖,子鸿先耐心等候几日。”
……
——————————
之后几日,萧言对军队进行了一下整编,他知道自己目前尚无法养活大规模的军队,况且萧言始终坚信,兵贵精而不贵多。
那二万降卒,去掉了一部分老弱和自愿回家的,最终连同自己原来的人马整编成一万多人。新增一步兵营,把每个营扩充到三千人,赵云、太史慈、管亥分别指挥一营;自己的一百亲卫没有增加,但全部由军中最精锐的一百人组成;另外设立一个骑兵营,把剩余近千名比较精锐的士兵编成了骑兵,由赵云兼任指挥。
不数日,朝廷遣派使者来北海。看来朝廷对讨伐黄巾的第一场胜利甚为重视,封孔融为安东将军,代领青州牧;又加封萧言为东莱太守,赵云、太史慈为都尉,食俸都是两千石。
第二天,萧言等人辞别了孔融,太史慈则从城内接了老母,领着军马往东而去。
太史慈跟着萧言等人一起前往东莱其实是孔融的意思,这让萧言有些意外之余更多的是惊喜,看来孔融已经没有幼年时让梨的气度了,官场沉浮多年的他,学会了明哲保身的道理。不过太史慈倒是欣然答应了,在他看来,跟着萧言比留在北海更有前途。
半路上,太史慈突然询问起萧言将来的志向。
萧言想了一下,看着太史慈、赵云、管亥三人,道:“你们要知道我的志向吗?那么和我在一起,和我一起追逐各自的理想。我想和兄弟们一起为了匡服天下的理想而战斗!你们愿意陪我一起为了这个目标撒头颅,抛热血,喝烈酒,并肩作战吗?”
萧言越说越激动,浑身散发着震人心魄的霸气,这番话是他内心的真心话。
赵云听得热血沸腾,不假思索,道:“大哥,子龙永远追随你左右!”
而管亥,在这一刻,真正的认识到自己的选择是多么明智了,遂大声道:“主公,这也是我追求的理想和希望啊,我可以对天发誓,永不背弃主公,主公让我生就生,让我死就死。”
“匡服天下?……兄弟?……”太史慈口中一遍遍的念叨,自己和萧言认识至今的一幕幕仿佛就在眼前,和兄弟一起战斗、一起畅饮的日子还真快乐啊。
最后,他终于下定了决心:“好,就听你的,我们一起并肩作战。以后我太史慈的命就买给你了,主公!”这是太史慈第一次称呼萧言为“主公”。
————————————
几天的长途跋涉,萧言感觉越来越接近自己的第一块土地了。终于,东莱城隐约出现在了众人眼前……
东莱郡,高帝置。雒阳三千一百二十八里。十三城,户十万四千二百九十七,口四十八万四千三百九十三。”这是汉书上对东莱的记载,这个郡地处海边,位于现代山东半岛的边缘,正好是一个月牙型,基本上山东半岛的海岸线就是东莱的土地。但在汉朝来说,航海还不是很发达,既没有海防的概念,也没有人去开发什么海洋资源,所以这时的东莱只不过是一个偏远小郡而已,远谈不上什么重要性,根本无人关注这里。
不过这里对于萧言来说却是最好的选择,东莱三面环水,基本上与任何势力都无接触,西面大部分与孔融的势力接壤,西南一小块接触徐州,进可攻退可守。
萧言对这块土地感到很满意,太史慈出身于东莱,更是充满了自豪感。但其他人可就不这么认为了,当管亥第一眼看到东莱城的时候,就不由自主地发起牢骚来:“原来是个破城,主公,孔融太不厚道了,也不给我们安排一个好点的地方,这里的太守我看还不如在北海当一个小吏呢。我看我们立刻转回,直接把北海攻下。要是实在顾念相识一场的话,就去攻打徐州,以我们的实力,这天下大可去得。”
赵云没吭气,但看他的神情,不用说萧言也明白了,分明就是一脸不屑。
其实当萧言看到东莱的时候也是有一点失望的,这城池确实矮小破旧,占地也不是很大,但这毕竟是自己的第一个地盘啊,这个时候的人还是很在意官职名分的,做朝廷的官怎么折腾都可以,但如果是没有名分的人,到哪里都不会有人承认的,不管怎么样,自己总也算是朝廷钦命的东莱太守。
第九章 东莱定策
萧言正望着眼前这简陋的东莱城,心中盘算着如何才能将这里打造成一个坚实的后方根据地时,突然见到城门大开,一队人众出得城来,正是东莱的官吏们和一众乡绅富人。
这里的乡绅衣着华丽,和其他地方有钱人的衣着打扮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不同,一点也不因为城小就显得比其他地方穷一点。众人看到一阵感慨。
等来到城门前,城门前的众人早作好了准备,只见乡绅当中一个代表问道:“这位是否就是新来的萧太守?”
萧言回答:“正是萧言。”
众人得到肯定答案以后,马上呼啦啦跪倒了一片,却听刚才问话的人说道:“大人于北海大败黄巾叛党的事迹真是名动天下,这次听说大人要来这里当太守,真是东莱之福,城里的父老已经望眼欲穿。我等日日在此等候,只盼能亲见大人一面,今日总算得见,一见大人,果然是人中龙凤,让我等不敢仰视。”
萧言听得淡然一笑,也不以为真,不过有人爱拍马屁,他也诚然接受了,感觉也确实不错。于是,萧言微笑着对眼前众人道:“诸位辛苦了,萧某何德何能,劳烦诸位苦等了!”
众人一听,立刻觉得眼前这位年轻太守还是挺平易近人的,连忙道:“不辛苦,不辛苦,能在这里等待大人,是我等的荣幸。”
随后众人又献上白银一万两作为贺礼,理由是作为萧言之后装修府邸之用,萧言也正是手头拮据之时,也就欣然接受了,心中不由感叹这里的富户真是富有,一万两雪花白银只是为了给自己去装修府邸,想那孔融当日出手也不过五千两。
众乡绅见萧言收下贺礼,也十分高兴,毕竟和新来长官打好关系,对于大家以后都有好处。
进了城才发现,其实城里没有象外表那么差,虽不如北海那样的宽敞但也甚是精巧,虽破旧却也十分干净,因而心中那之前的一点不舒服顿时消失无踪了。
萧言的郡守府就在城中央附近,这就是萧言以后的家了,这座府邸在外观结构上和孔融的府邸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规模上略微小了点,但比起一般富户的豪宅,那是要大上许多的。
随后,萧言在府中接见了一众属下官吏,询问本地的风土人情,总算是对东莱郡有了一个完整的印象。
东莱的占地面积甚广,属下的辖县也很多,但地广人稀,人口三十万不到,而当时北海的人口是八十多万,所处三面临海,鱼盐之业发达,而且因为地处偏僻,这里从古至今就没有发生过什么战乱,虽不富庶却十分安定。萧言对这些情况还是很满意的。
但不如意的地方也有,由于东莱城只是偏远小镇,按照朝廷的定例,守军数量不能超过五千人,就算加上周边各县名额也不过七千多而已,萧言目前的兵马已经远远超过了这个数目。由于东莱这多年来太平无事,守军数量极少,只是作为平日治安之用,城中库存粮草不是很多,萧言心里估计了一下,按照现在自己这一万兵马,以义军形势存在,如果不扩张,倒是尚可维持,但是不扩张,以后如何能在这个乱世生存下去,终究会被其它势力所吞并。看来还是有很多问题尚需自己想办法来解决,萧言心头一声叹息。
这个夜晚,萧言久久无法入眠,脑中思绪万千,自己如何发展?兵马如果扩张?粮草问题怎么解决?……
思前想后,还是让萧言相出了应对办法。
第一,实行屯田制度。如今天下黄巾之乱四起,流民无数,而东莱地广人稀,正可以大量吸引周边流民加入,向东莱郡府租借土地及农具,收成后向郡府交纳一部分粮食作为租金即可。
第二,军队实行军屯制度。将军队分割成块,轮流进行操练和耕种,在不影响战斗力的情况下,还可以保证军粮来源,如果收成好,还能对外出售换取盔甲武器。
第三,扩充军队。因路上听管亥说,北海附近地面分散着数万黄巾余部,其中不少都是管亥以往旧部,如能收编成功,将是一股及其强大的力量,足以使得萧言的势力在短期获得壮大。
第四,发展方针。东莱虽然短期内很安全,但是从长久来看,只能算是个稳定的后方,但无成为坚城的可能,如果想在今后的若干年争霸天下,必须向外发展。萧言为今后订下了三条发展策略:上策,发兵占据北海、临淄、昌邑,控制青州,背靠大海无腹背受敌之忧,进可图冀州、兖州、徐州,直入中原地区腹地,四州在手的话,进可功,退可守,出现任何强敌都不用担心了;中策,夺取徐州,攻占汝南,进而取许昌,控制中原最富庶、人口最多的地区,虽然前期好处多多,但直接把自己推向乱世最前端,直接面对各方诸侯的窥视;下策,聚积几年实力后放弃东莱,直接南下,平定江东,后夺取荆州,进逼中原,最差限度也能割据一方,但此策耗时甚久。
第二天,萧言起了个大早,急急忙忙召集赵云、太史慈、管亥三人,把昨夜自己想的告诉了他们。对于萧言这些奇思妙想,三人甚是惊讶,特别是对于屯田、军屯制度,更是连连叫好。
太史慈道:“好计策,主公这屯田、军屯二法果然奇特,正好东莱地广人稀,这样一年下来,不但部队的军粮问题解决了,恐怕还会有几年余粮,而且人口也会增加许多。”其余二人纷纷表示赞同。
管亥听得主公有意收编附近的黄巾残余来扩充兵力后,更是欣喜万分,立刻自荐道:“主公所言甚是,青州黄巾不下二十万,光是在北海附近就有着十来万,只是他们比较分散在各个山寨,我曾经被他们推为首领。日前我攻打北海,没料到会碰到主公及二位将军这样的英雄人物,所以召集了部分人马,归降主公之后,便没有了接触。料想他们应该仍在北海附近。今日主公志向远大,但苦于兵少,如果将这些黄巾都收编的话,可使主公实力大增。请主公派我前去招降,管亥必然不负主公所托!”
萧言等的就是管亥这话,听完哈哈大笑:“忠德(作者给管亥起的字)啊,真是要多谢你了,你给我解了燃眉之急,现在好了,只要能解决掉兵源问题,再等到粮草筹备齐全,便可一图中原了。”
管亥随即便出发了。
一个月就这么过去了,萧言每天都在等待管亥归来,时间仿佛变得特别漫长,管亥自出发后就一直了无音讯,萧言等待得甚是心焦,和管亥相处了这么多日子,萧言是越来越喜欢这位忠勇豪迈的汉子,自是不希望管亥出什么危险。
这日,萧言正在府中与赵云、太史慈商谈军务,突然一个传令兵匆匆的跑进来:“报大人,管将军回来了,目前人正在西门外。”
听到这个消息,萧言一跃而起,激动得直接冲出大门,飞身上马直奔西门而去,赵云、太史慈二人也急忙挥马赶上。
第二部 执掌青州
第十章 休养生息
不一会儿,萧言便来到西门,远远就看见西门外尘土飞扬,按照烟尘飞扬的分布程度来看,恐怕不下上万人。
只见一将策马奔来,正是管亥。
管亥见萧言到来,忙飞身下马,单膝跪地一个大礼,道:“主公,末将幸不辱命,此行虽耗时甚久,但收获也颇丰,共收得黄巾降卒四万余人,因怕主公等待得心焦,特先带领一万人马押运各山寨物资赶回,其余人马三日内将一一到来。这次招降甚是顺利,虽然也碰到一些不长眼的家伙,但都被我一一诛杀了,浪费了些许时日,目前方圆数百里内,已几乎没有黄巾残余存在了。”
萧言听闻心头狂喜,没想到管亥带来大量兵源的同时,还收获如此多物资,看这规模,短期内都不用为粮草发愁了,顺带周边治安都被他搞好了,估计现在全国上下,自己这一带算是唯一没有黄巾存在的地方了。
萧言大喜,忙上前扶起管亥,道:“忠德,这次真是辛苦你了,今晚到我府上,我们好好庆祝一番,谢谢你为我如此鼎力。如果能够有匡扶天下的一天,忠德之功也。”
管亥一听,甚为感动,忙道:“主公过誉了,主公对亥有知遇之恩,蒙主公不弃,亥方有如今这般成就,不然可能还在山中为贼,整日应付官兵追捕。亥自当肝脑涂地,以报答主公,扶助主公是亥应尽的责任,绝不敢自夸功劳。”
萧言见到如此忠义两全的部下,心中开怀,笑着称赞管亥道:“忠德办事,我很放心。”
萧言的赞许之言让管亥听得热血沸腾,大有为君赴汤蹈火之势。
又过得两日,有大队的人马陆续来东莱投靠萧言。第四日上,管亥就来报告,军队已经集结完毕,连同本来人马,目前萧言手下已经五万军队。军队数量大大得到了扩充,也多出了许多的家眷,萧言都一一进行妥善安置。
萧言在城中颁布屯田政令,说明任何人包括流民,都可以向东莱郡府租借土地及农具,进行耕作,只需要在收成后向郡府交纳一部分作为租金即可。并同时规定只要是军人家属获得土地后,都可免费使用官府的农具,一年之内不用交税。五万军队则实行军屯之法,无战事的时候,除了每日操练外,轮番下田参与耕种。
现在,依靠管亥带来的大量粮草物资,暂时可以维持一段时日了,萧言心中松了口气,安下心来,在这东莱郡休养生息起来,适时公元184年7月。
——————————
话说,自黄巾起义后,初期黄巾军的主力分散在巨鹿、颍川、南阳等地,他们各自为战,攻城夺邑,焚烧官府,取得了很大胜利。与此同时,各地还纷纷出现了许多独立的农民起义武装。但黄巾军各自为战,缺乏战斗经验,以致于后来被汉灵帝派大军各个击破。
颍川、陈国、汝南、东郡、北海和南阳的黄巾军相继失败。公元184年8月,张角在冀州病死,黄巾军由其弟张梁统率固守广宗。当年十月,皇甫嵩率军偷袭黄巾军营,张梁阵亡,3万多黄巾军被杀,5万多人投河而死,张角被皇甫嵩剖棺戮尸。张宝也随即于下曲阳兵败阵亡,10余万黄巾军被杀,黄巾起义失败,但之后,各地残余黄巾军,仍然坚持斗争。
汉灵帝得知黄巾起义失败了,以为天下自此太平无事,便放宽心来,继续终日玩乐,不理朝政。
此时,萧言正在他的大本营舒舒服服的休养生息。
¬;¬;——————————
公元185年秋,经过了一年的修养生息,萧言终于缓过劲来,逐渐壮大起来。
这一年来,萧言招降黄巾、接收流民之美名在外流传了开来,陆陆续续不断有人投奔而来。至今为止,东莱军人数已达到了8万,郡中人口也已超过50万,堪称富庶安定,库中粮草也足以支持打一场硬仗了,萧言感觉是时候扩张出去了。
就在这时,北海使者来到,萧言忙出门迎接,原来是黄巾残余来犯。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这一年来,各地黄巾残余势力纷纷四处流窜作战,形势愈演愈烈。
青州自管亥招降黄巾余部后,一年来始终平安无事,但这次来犯的黄巾军乃是从冀州而来,正是那张角的旧部下,人数众多,足足有不下三十万,兵分四路,分别进犯北海、临淄、昌邑、琅琊四郡,孔融见黄巾军来势汹汹,不日即将到达北海城,自知无力抵御,忙遣使者来东莱萧言处求援。
萧言深知这是自己的一个机会,安抚了一下来使后,便召集赵云、太史慈、管亥,前往议事厅商议对策。
萧言道:“此次来犯的贼军甚是古怪,三十万军队兵分四路,分别进犯北海、临淄、昌邑、琅琊四郡,很明显,这次似乎有高人在背后指点,不像以往黄巾军的一贯作风,四路兵马同时进犯,颇有些虚虚实实的感觉。”
赵云闻言,担忧道:“大哥,敌军可能是虚张声势,我们不能上当,分兵四路支援四城的话,会将我们兵力分散得太薄弱,容易被敌军所趁,我们自己也会陷入困境。”
太史慈道:“子龙所言甚是,贼军肯定也希望我们四城都去支援,这样他们可以很轻易地利用优势兵力攻占其中一二城。”
管亥则不言语,只是看着萧言,看来只要主公发话,支援哪个城池对他而言都是一样的。
萧言想了想,道:“以我们目前兵力而言,一直待在东莱郡已无法持续发展壮大下去,我们必须扩张出去,才能在将来实现我们的希望。看这四城位置,我们只需支援北海、临淄二城,只要能守住,叛军即便是占领昌邑、琅琊,也会陷入我们的包夹之中。到时只要我们来个回马枪,他们除了南下逃窜之外,就没有其它出路了,利用这次机会,我们也可以乘机扩大势力范围。再不济,我们就死守,此次黄巾人数众多,粮草需求巨大,打不起持久战,久攻不下自然就会散去。”
当下,萧言决定下来,然后任命太史慈为主帅,管亥为副,领三万兵马,火速前往临淄协助守城,守而不攻,等待萧言援军,而萧言自己与赵云领剩余的五万兵马,救援北海孔融。
听闻萧言援军来到,孔融大喜,亲自出城把萧言迎接进府衙内。
第十一章 再战北海
萧言发现孔融苍老了许多,三十出头的人已经胡须发白,满面皱纹,看来最近忧心之事甚多,安慰孔融道:“大人莫急,叛军虽然人数众多,但都是些乌合之众,不足为虑,待他们到来,下官必定一举将之击溃。”
孔融听了萧言的话,仿佛安心了许多,握着萧言双手,道:“子鸿啊,这次又是你来救北海,看来我是真的不适合这个乱世,这次过后,我将上奏朝廷举荐子鸿任青州牧,这青州之事日后就多劳烦子鸿了!”
萧言一听,心中大喜,但神色不动,安抚孔融道:“大人何必如此,如今贼寇当道,子鸿作为大汉一员,自当为国效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正在此时,忽闻城外五里处出现大量黄巾军踪迹,孔融脸色大变,看得萧言心里直摇头,看来这孔融只适合诗词歌赋,带兵打仗也真是为难他了。
萧言立刻向孔融告辞,径直往城头而去。
——————————
萧言站在城上,看着城外越聚越多的敌军,应该是黄巾军主力了,心中也甚是惊讶,看来这次敌军的主要目标就是北海城。
一声炮响,城门打开,萧言、赵云带着本部人马来到城外。
只见对面的敌军阵营忽的大变,摆出阵势。萧言仔细观察,发现此阵暗藏杀机、奥妙无穷,却是八门金锁阵,八门者:休、生、伤、杜、景、死、惊、开。如从生门、景门、开门而入则吉;从伤门、惊门、休门而入则伤;从杜门、死门而人则亡。
首次看到黄巾军也会开摆战阵,萧言心中更是肯定了对方背后定有高人相助,但并不畏惧,观这八门金锁阵虽然精妙,但是似乎运转得有些生涩,应该是演练不久,当下对赵云吩咐道:“子龙,你引一千兵马,自东南角入阵,往正西而出,此阵自破,切忌不可恋战。”
赵云领命,自领一千骑兵,从东南角杀入敌军阵营。
只见赵云带着一千骑兵,如同尖刀般插入敌军阵中,赵云一马当先,手中银枪带起一片劲气,如虎入羊群,砍瓜切菜般,直杀得周围黄巾军惨叫凄号不迭,一具具尸体倒在赵云马后。
突然,杀得正爽快的赵云想起大哥的吩咐,不敢恋战,大喝一声,双腿一夹马肚,持枪往正北方冲去,一众黄巾无人可挡,转眼间冲出敌阵,八门金锁阵就此破了。
这时,黄巾军阵营中,只听闻有一人一声叹息:“哎,如此英雄人物,看来这次碰到麻烦了。”
见到本方军阵被破,黄巾军士兵产生一阵混乱,萧言见时机到了,挥手下令攻击,自己则直接拍马闪电般冲向黄巾军中路,打算擒贼先擒王,赵云见状,又赶忙跟着萧言杀了回来。
转眼间,二人冲至黄巾军面前,看着眼前涌出的无数敌军,萧言气沉丹田,大喝一声:“呔!”
这一声断喝便如晴天打了一个霹雳,那些黄巾军士兵错不及防,惊惶失措,都惊得大叫,最前面的几个士兵干脆瘫坐在地,手里的兵刃也丢到了一边。
就在黄巾军众将士惊恐之时,萧言、赵云已来到面前,只见一金一银两道光芒相互交织,产生气劲漩涡,仿佛绞肉机般杀进敌营,一时间寒光如流星般乱窜,两旁的敌兵都被寒光刺中,便如麦子般被二人轻易放倒。
望着战场上英勇无敌的萧言和赵云,城楼上众军士目驰神摇,心中一股豪情霍然升起,开始扯旗呐喊助威起来。
忽然,有人大喝道:“修得猖狂,让我周仓来领教领教你的功夫吧!”
萧言忙注目一看,只见来人挥舞大刀,朝自己砍来。他不慌不忙,直接挺枪挡住。心中暗想这周仓也是三国名将,本领属中上,看看能不能收为己用。
周仓原本是此次黄巾军的将领之一,眼见萧言二人肆意杀戮,无人可挡,心头大恨,直接催马冲向萧言,此刻见到自己的全力攻击被萧言如此轻易就化解了,也是一愣,心中谨慎起来。
只见萧言将上身一矮,倏然如流星般刺出一片枪影,罩向周仓。周仓面色一凛,举刀抵挡,“铛铛”的金属撞击声,不绝于耳,周仓双手被震得阵阵发麻,心下更是吃惊不已。
周仓心里暗付:“这员猛将是谁?从来没听说过北海有如此英雄人物,使枪的速度真的令人目不暇接,力量也是大得离谱。”
萧言故意抢下留情,周仓暂时还能抵挡,二人你来我往,直杀得尘土飞扬,只见一片枪影,辨不出人来。转眼间,二人已战了十几合,萧言瞅准机会,枪杆猛的朝周仓拍去,周仓错不及防,跌下马去,被后面跟上的东莱军抓了正着。
面前的黄巾军越来越多,萧言、赵云二人杀得都有点手软,萧言心下焦急,只见他猛的一声大喝,凝重如山的强大气势忽然猛烈地爆发开来,便如狂风迎面吹过,面前的黄巾军士兵惊得后退数步,几乎睁不眼睛来,萧言举起霸王枪,大吼一声,就如晴空打了一个霹雳。
萧言开始全力发动冲击,赵云也不甘示弱,催动全身气劲,二人联合起来向敌军发动冲击,只见二人连人带马,结合为一个无坚不摧的整体,撕裂前方的空气,疯狂地向前飞射而来!
黄巾军士兵们拼尽全力阻挡萧言二人前进,但那破空刺来的抢尖一次次的撕裂了他们的皮甲和咽喉,二人前进的道路上铺满了黄巾军将士的尸骸。
无数黄巾军士兵将萧言二人团团围住,却无人能接近他们的身旁,每次金银光芒一闪,就会有几人倒下去。
一个倒下去,后面的又补上来,随即又被刺杀。当黄巾军士兵一个个地被杀死,失去主人的战马四处狂奔,而敌人却丝毫无损,后面的士兵们终于开始惊慌起来,没人愿意面对收割生命的杀神,何况这杀神还有二个。
一时之间,黄巾军阵营阵脚大乱,便如堤坝崩溃一般,二人四周黄巾军士兵纷纷四散而逃。而靠近萧言的几名骑兵甚至连逃跑的机会都没有,当他们刚想到要拨转马头时,那鲜血淋漓的枪尖便已刺中他们的咽喉。
看着落荒而逃的敌人,萧言、赵云二兄弟相视一笑,也不追赶,继续催马直奔敌人中军。
第十二章 再次大捷
眼见萧言、赵云二人肆无忌惮的杀戮着,,黄巾军首领裴元绍心中无比焦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