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兴汉龙腾-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跆茫枰宋圃煲恍┯⑿凼录@匆徽窆啤U庵窒⒉还苷婕伲彩鞘肺耷袄模愎徽穹苋诵牧耍诎傩招闹惺髁⒋蠛盒鄯缛栽诘男拍睿杂谔嵘约旱纳彩谴笥邪镏摹

——————————

午后,欢迎仪式一切准备就绪。

一众官员将领跟随萧言来到了北海城门前,天上悬挂的旭日宣告着今天的热量。

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凯旋仪式,城楼上,无数穿着鲜红铠甲的士兵已经将城上围得水泄不通。

而就在城门内外五百米的距离,五千名奉命维护秩序的士兵分两排而列,两边是多达数万的围观百姓。

热情洋溢的围观百姓们准备好的鲜花,欢呼,掌声。甚至还有不少未出阁的少女,在围观人群中,期待着从海外凯旋归来的英勇将士。

民众的热情汹涌澎湃,那五千名士兵感觉自己身后正在升起着一股股热流,自己就仿佛汪洋之中的一条破船,随时都有被掀翻的可能。

为了这次欢迎仪式的成功,萧言发动了手上所有的人力。在短短的一个上午,消息传遍北海城大街小巷,让城中所有百姓都知道了英雄远征海外凯旋而归的消息。

这绝对不是萧言好大喜功,而是他深知口碑宣传的重要性,利用汉朝百姓常年积弱的心态,把此次远洋成绩乘机夸大再夸大,目的就是振奋民心,彰显汉朝强大的武力,最低限度也可以向所有人崭露出自己所辖之地的军事实力,向各方诸侯展现自己的强势。

虽然为此付出的代价是徐庶、陈群等一干人等忙得半死,动用了所有能动用的能量,但是换来的却是一个长久的强势效应,这绝对是值得的。

当午后的阳光照射在城外的地面上,远处终于开始传来了阵阵隆隆响声,一支军队出现所有人眼中。逐渐地,由远及近,一队队士兵押运着沉甸甸的一车车物资缓缓接近北海城,人群中已经开始抑止不住地发出了欢呼声。

随着这只军队的靠近,壮观的景象震惊了所有人,萧言也为之大吃一惊。

只见二十名士兵为一队押运一辆车子,形成一条长龙。如果这样计算,那可是足足有近五百辆物资车。

近五百辆物资车啊!这是什么概念?!

如果按照每辆车装载一千斤物资的话,足有五十万斤,就算全是粮草,打一场旷日持久的战役,也消耗不了那么多粮草。看来这次远洋确实是满载而归了,这让萧言不仅吃惊不小,心中更是欣喜若狂。

这是水军建成起来的第一次远洋,也是汉朝的第一次远洋,就获得如此成功,是大汉的骄傲、萧言的骄傲。

百姓沸腾了,在一浪接着一浪的欢呼声中,一辆辆物资车由黑布盖着,高高凸起,仿佛一只只黑色的大型怪兽缓缓进入城中,每辆车上都有一面硕大的青州水军旗帜迎风飘扬。

这时,周泰、沮授二人正在队伍后方催促士兵进城。突然看到主公等人正在城门口迎接自己,忙拍马上前参见。

“主公,周泰(沮授)来迟,让主公久候了。”二人来到萧言面前,下马拜见。

萧言毫不在意,大笑着上前将二人扶起,道:“幼平、则注。不必多礼。今日你们才是英雄。凯旋而归的英雄,让我们为英雄欢呼吧。”最后一句,萧言是灌注了内劲而发,声音传遍城门内外。

围观的所有人都彻底沸腾了,欢呼声、鼓掌声一片片响起。

二人跟随着萧言往城中走去,一路上接受着鲜花的洗礼,以及少女们抛来的媚眼。

不知是谁带的头。人群中路路续续传来阵阵呼声。

“水军万岁”……

“萧将军万岁”……

“大汉万岁”……

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整齐,仿佛事先操练过一般。

周泰、沮授二人心中也乐翻了天,心中真为蒋钦惋惜,居然留在东莱没跟着回北海。周泰心中还暗暗打算回去之后得在蒋钦面前好好炫耀一番。

欢迎仪式总算是成功结束了,这次远洋的成效也扩大了无数倍,传遍天下,让各方诸侯暗暗心惊,此乃后话暂且不提。

  第七十章 扩土海外

北海城,萧言府,议事厅中。

沮授本乃口才绝佳之辈,此刻更是举止夸张,端坐在红木大椅上,眉飞色舞地向众人描述着这大半年来的远洋经历。除萧言外,众人尚是首次了解到,无边无际的大海中居然存在着如此之多的精彩纷呈。

大海以南,有着数不胜数的岛屿,仿佛散落寰宇的珍珠,散布在浩瀚的海域之上。那里有奇异的树林,有野蛮愚蠢还停留在氏族阶段的土著部落,更有数之不清的黄金,珠宝,香料,海产等等珍惜物件。

这次远航,沮授他们带去的丝绸、茶叶、瓷器等物品,在大部分地方相当的受欢迎。双方以物换物,那些在现场众人眼中并不起眼丝绸、茶叶、瓷器等,居然就换来了整船整船的黄金、珠宝、海产、香料。

但也不是所有的地方土著都是友善的,也有一见面就和水军开战的。在沮授看来,以十万精锐水军迎战手持木棍、石棒的土著,根本就称不上是什么恶战,每次都是一面倒的屠杀,大军始终所向披靡。这样屠杀后的结果,往往是带来了更丰厚的回报。

听到这里,萧言微微一笑,心中不以为然。他可不会认为这有什么不对,本来这个世界就是弱肉强食的,既然有不知趣的人,那毁灭掉也是很正常的。

沮授又提到这半年的航行不仅仅碰到各地的土著,也不仅仅只有那些黄金珠宝,还有闷热的天气,瞬息万变的气候,可怕的滔天巨浪,以及无数的暗礁,漩涡,风暴……多次让远洋大军遭遇到,其中数次还差点船毁人亡,幸亏运气好,才没出大问题。部分损伤严重的船只,现在还在东莱进行修补。

众人聚精会神地做起了听众来。沮授眉一边眉飞色舞地述说着,一边手舞足蹈地比划着。

一个时辰过去了,二个时辰过去了……

突然,萧言听到沮授提到夷州,心中一凛,遂打断了尚在滔滔不绝中的沮授,问道:“则注,你所言的夷州,是否为一巨大岛屿,在我大汉东方不远处海域中?”

沮授正说得兴起,被人打断颇有不快,抬头一看,原来是萧言,不快瞬间不复存在,忙不迭回答道:“主公真神人也。确是如此。夷州在我汉朝以东,与福州隔海相望,呈巨型岛状,幅员广大,估计不在青州之下,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但人烟稀少,尚属蛮荒之地。岛上曾遇一土著民族,称自己为高山族,分为若干部落,使用石斧、石锛、石环,用鹿角为矛,用青石为镞,以采集、狩猎为主,盛行男嫁女家的婚姻制度,生活尚比较艰苦。不过当地土著对我汉朝大军甚为友善,与我们交易了不少物资,其中有黑色、碧色的珊瑚最为贵重,乃我大汉稀有之物。”

“夷州!……哈哈……”萧言心中立时确定了这夷州就是中华民族的宝岛台湾,顿时大悦,大笑数声后,又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好似下了什么决定。

众人见主公对夷州这等蛮荒之地如此重视,皆不得其解。他们如何能知晓萧言心中在想些什么!

“原来现在的台湾还是块无主之地!”萧言心中暗暗叫好,决定了下来。遂对众人道:“吾意纳夷州一地入我大汉版图。诸位意下如何?”

沮授见主公对夷州有兴趣,马上高兴地接口道:“主公,夷州确实是个好地方,四面环海,幅员广阔,若主公得之,等若多得大汉一州之地。”

一旁的陈群听到这里,也明白了凭空多得一州对于主公的好处,接着说道:“主公,此地乃蛮荒之地,主公若不取之,最终必为他人所取。吾等对当地土著可施安抚之策,另遣流民前往开垦荒地,许以减免赋税之诺,不需数载,主公将多一富庶之地。”

萧言麾下众谋士中,郭嘉、、荀彧、荀攸、石滔皆在各地镇守,剩下还在现场尚未发言的只有徐庶这位首席军师了。徐庶始终端坐一旁,静听众人讨论,嘴角一抹微笑,若有所思。

见萧言目光掠向自己,徐庶知道不说点什么过不了关了,立刻出列道:“主公,此乃天赐良机,我大汉已数百年未有开疆扩土之壮举,如得夷州,主公之名必将载入史册、流芳百世。”

“恩!”萧言心中也是这么想的,微微点了点头,又觉徐庶所言过于空泛,继续问道:“元直,仅此而已吗?”

徐庶接着道:“得夷州,战略意义重大。一方面可作为我大军远洋各地的中转枢纽据点;另一方面若中原出现战乱,亦不会祸及夷州,将来可成为我军天然的物资仓库。当然,派兵镇守是必不可少的。总体而言,占据夷州对主公有百利而无一害。”

一旁沮授突然想起个事情,忙出列对萧言道:“主公,属下差点遗忘一事。当日在夷州之时,听闻夷州东北方不远处,存在着一片由众多小岛组成的岛屿群,称之为琉球群岛,据说岛上被一些临近岛国的海盗所占据,烧杀抢夺无所不为,夷州土著皆称这帮海盗为倭,到时恐怕会危害夷州附近海域船只及夷州百姓的安全。”

萧言一听,心下便明白了,原来还是那个岛国的祸害,这个隐患是必须除去的,遂道:“则注无需担忧,占取夷州势在必行,此次尚需另派一员上将前往,待夷州一切稳定后,可趁势剿灭海上倭患。诸位有何人选推荐?”

徐庶想到了一合适之人,遂进言道:“主公,子义将军熟悉水性,武艺精湛,整军严谨,乃我军中大将,可派其前往夷州,平定周边倭患。”

其实萧言心中早已将太史慈列为最佳人选,见徐庶与自己想到了一起,笑道:“元直所言甚是,吾这便派人唤子义回来。”

接着,萧言连续颁下三道指令:第一,继续开拓海外航线。除大军定期远洋外,另鼓励民间商船前往,税率降低一半,政府派战船进行护航;第二,占领夷州,设立州府,划入汉朝版图;第三,命太史慈挂帅,周泰为副将,沮授为军师,领精兵三万,水军五万,共计八万兵马,战船百艘,护送五万流民,进驻夷州,加快促进与当地土著融合进程,陈群负责招募各地流民前往开发夷州。

命令发完,萧言正准备散会,便听到徐庶的声音:“主公,尚有要事遗漏!”

萧言纳闷了,难道还有事情没想到?随即问徐庶:“元直,吾等遗漏了何事?”

“主公,我军首次远洋海外收获巨大,需进贡部分献上朝廷,以安朝廷之心,也显示主公对汉室的忠心,再者开发夷州、纳入大汉疆域之事,也需上报朝廷,如此放名正言顺,否则容易遭人非议。”徐庶不紧不慢地向萧言解释道。

“呀!”萧言一拍脑袋,恍然大悟道:“幸得元直提醒,险误大事。此等大事,适才竟然忘却。”

当下萧言便命人挑选出大量海外的奇珍异宝,进献长安朝廷而去。其中更是包括了大量精致奇巧的稀罕物件,他觉得汉献帝年纪不大,必定喜欢这些东西。

不久之后,朝廷便使臣前来对萧言这位大将军进行了一番猛烈的夸奖,并透露出汉献帝收到萧言礼物之后万分惊喜,曾多次问及萧言何时前往长安,期待与之一见。

朝廷此次并没有对萧言大肆封赏,毕竟他的官职已是位极人臣了,此次大功正好平息了之前封其为大将军所引来的争议。萧言对此也毫不在意,心思早就开始放在了接下来的一系列事情上。

第六部 北伐幽州

第七十一章 北方异动

进驻夷州的事情进行得出人意料的顺利,没有出现任何抵抗,夷州上原本的土著居民对于能够划入汉朝版图却是欢呼雀跃。对于长期生活简陋他们而言,大汉王朝等于就是美好生活的代名词。

太史慈等率大军到来后,便在夷州东北沿岸驻守,并没有去过多打扰当地人的生活。反而是沮授,一次次地跑去见当地高山族各部落族长,每次还捎带了不少礼物,逐渐成为了当地高山族人最欢迎的外来者。

就这样,一批批的流民随着船只陆续来到了这个陌生的土地上,有了沮授这个先例,外来者都受到了当地人的热情款待,彼此相处融洽。

而这些外来者,也带来了人力,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原本生产力落后夷州一下子变得欣欣向荣起来,一切都朝着最美好的方向发展着。

不久之后,沮授在当地建立了夷州府衙,并开始任命各级官员。不管是当地人还是外来者,只要有能力,都可以来州府报名,自荐成为官员。

这一刻,萧言各方面所展现的强势,让这个动乱年代出现了一时短暂的安定。

同一时间,北方大草原上,却开始产生了异动……

——————————

东方的天际霞光升起,黎明的阳光破开笼罩黑夜的黑暗。此时若在天空俯瞰,就可看到大草原被分割成截然不同的两种颜色,明亮的金色以及幽深的暗色。金色的区域快速地自东向西移动着,快速地消融着在整个黑夜中盘踞大草原的那幽深的暗色,把一片片的草地、一块块的湖泊、一条条的溪流、一座座的丘陵纳入它的照射范围之内。最终,金色的光芒完全取代了那片黑暗,照耀在整个广阔的大草原上。一瞬间,万物都在它的恩泽之下了。

沐浴在这初升的太阳那柔和的光芒照射下,蹋顿深深的呼吸了一口大草原上那特有的带着青草芬芳的清新空气,感受着空气流入身体后那渐渐升腾的活力,他不禁在心中赞美:大草原啊!你真是伟大的草原之神赐给我们的最美好的恩物啊!但在下一刻,蹋顿又想到了尚在为了生存而苦苦挣扎的众多族人,心情一下子黯然起来。

乌丸,又被叫做乌桓,东胡,是我国北方早期的少数民族之一,以骑兵为主力,在汉晋时代,因追逐水草,而屡次进犯中原,但被公孙瓒的白马骑阻挡在长城之外。袁绍打败公孙瓒以后,也派遣手下大将镇守边界,防备乌丸南下。现如今以幽州辽西、辽东属国、右北平等三郡的乌丸族最为强大。自从舅舅丘力居大王死后,蹋顿便做了这三郡族人的大王。

蹋顿看着眼前这美好的大草原,心中更是向往着中原地带的富饶,大草原景致虽好,但资源过于贫乏,使得族人始终无法过上好日子,年年都有不少族人在灾害中因饥饿而死,每每想到这些,蹋顿心中对占领汉人土地的愿望越发的强烈。

——————————

话说那袁绍,自从南皮大败于萧言后,携残兵败将逃窜至幽州,借其四世三公累积下的威望,总算是稳定下了局势。由于大战惨败,使得其麾下人才兵员损失严重,虽经过了大半年的休养生息,但还是未见大起色。

此刻,袁绍在得闻萧言被封大将军,又得了并州、夷州二地后,心知再任由萧言发展下去,自己不久即将大祸临头了,不由焦急万分,按耐不住就想再次兴兵南下报仇,又想到渤海有当世猛将赵云率重兵镇守,内心惊恐赵云的惊世武勇,遂又不敢轻易妄动。

一日,袁绍又一次召集众将商量起了南征这事。

未等众将坐定,袁绍就迫不及待的问道:“诸位,南征之事如何为之?萧贼如今势大,若再无法铲除,吾等将亡矣!”

郭图一听,略一皱眉,然后对袁绍道:“主公不可操之过急,现在萧子鸿气势正盛,士气正旺,如果主公兴兵复仇,反易为其所趁。我等不如坚守幽州,静待敌军之变,再乘隙破之。”郭图本也是颇有才智之辈,只是以往始终被田丰的智谋压制而已。如今田丰不在,他便成为了袁绍军中的第一谋士,近来他也一直在关注萧言这边的动静,知道各地诸侯不会坐视萧言一方独大,时间久了必然生变。

“不行,吾已经等不急了。”但显然袁绍是不吃这一套的。“吾有一主意,诸位帮忙参详一下。”

袁绍接着道:“当日吾灭公孙瓒,与乌丸一族有恩。乌丸地处长城之外,骑兵骁勇,但苦于物资贫乏而无法壮大。吾欲请乌丸出兵助吾南下复仇,事后赠予土地了事。”

听闻袁绍要请外族入中原参战,一众将领皆色变。

此时,郭图也已是大惊失色,忙劝阻袁绍道:“不可啊主公,乌丸乃是化外蛮族,向来垂涎中原富饶之地,放其入境,无异引狼入室啊。”在遇到这种大是大非的问题上,郭图还是坚定了立场,也顾不上会不会得罪袁绍了,自己虽贪生,但也不愿遭世人唾骂,落得个民族罪人的下场。

袁绍一听有人反驳,脾气顿时上来了,怒斥道:“好你个郭图,这也顾及那也顾及,怎地与当日那田丰一般,莫非想吾袁氏一门尽毁不成?”

郭图被袁绍这一下噎的够戗,缩回一边默不作声起来。其余众将心中雪亮,都明白袁绍此举大大的不妥,但见郭图已遭责骂,也都不敢再言语。袁绍下定决心,当下派使前往乌丸。

——————————

当乌丸的蹋顿大王听说袁绍来请他出兵之后,大喜过望,立刻以单于的名义将各部族首领召集起来一商量,大家都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于是各自回到部族整顿集合兵马,兴兵南下入侵中原。

萧言知道乌丸出兵后,马上下令各地守将固守城池,不得妄动,然后自己带领五万精兵赶赴冀州。此时,所有人都清楚地明白,外族入侵是比自己人内讧更可怕的敌人。萧言来自二十一世纪,虽然心中并没有明显的华夷之分,但也知道此时的乌丸等一干外族尚未开化,如果被他们侵入中原,那将会对神州百姓造成不可弥补的巨大损失。

回到渤海后,萧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命冀州各城将领坚守城池,并往北方派出大量密探,日日回报军情。

乌丸族中青壮年男子,几乎人人皆是善战的骑兵,在很短的时间内,一支二十万的骑兵大军集结完毕。出于对中原大地的迫切渴望,蹋顿在没招呼袁绍的情况下,率先挥军南下直扑冀州渤海城而来。

此刻,渤海城中守军加上萧言带来的五万精兵,亦有十五万之众。双方共计三十五万,预示着一场大战役又将开始。

————————————

萧言与袁绍即将又一次开启战端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曹操那里。而此时的曹操也修生养息了许久,麾下也是兵强马壮,正在考虑如何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现在一听说萧言出兵去抵挡乌丸二十万大军,马上召集众将商议,看看是否有可乘之机。

 

  第七十二章 乌丸入侵

东郡,曹操府中,众将皆在,大家都关注到了北方的异动。

曹操环视一下四周众人,抚须问道:“诸公如何看待此事?”

夏侯敦乃武将之首,马上出列道:“主公,此乃吾等良机。萧子鸿陈重兵于北方抗拒乌丸大军,冀青二州定然空虚,主公何不乘此良机将其一举击溃。”

众人听夏侯敦如此一说,纷纷议论起来。主战及主观望的都有,基本武将主战,文官观望。

曹操见自己的两大军师戏志才和程昱都没发表意见,便问道:“志才,仲德,汝二人觉得如何?”

见主公发问,程昱出列道:“主公,昱认为不可图之。萧子鸿与主公有旧,向来关系融洽,若无万全之策不可轻易发兵。况且北方此役胜败尚未知数,主公可静待战事分出结果后再考虑此事。”程昱一贯稳重,所言四平八稳,曹操听了之后也觉得相当有道理,目光又转向戏志才。

戏志才思索了一下,说了一句让众人大吃一惊的话:“主公,万万不可在此时与萧子鸿结怨,否则糟糕至极!”

曹操顿时一惊,还以为戏志才在说自己根本就不是萧言的对手,极其郁闷,脱口而出道:“志才何出此奚落之言?难道吾就如此不堪?”听戏志才如此奚落曹操,以夏侯敦为首的武将皆怒气冲冲地瞪着他。

戏志才当场吓了一跳,知道自己模棱两可的话让众人误会了,忙摆手向曹操解释道:“主公误会志才了。且听志才细细道来。”

曹操见戏志才如此紧张,知道自己刚才言语有些激动了,勉强一笑,遂道:“志才莫急,慢慢道来。吾等洗耳恭听。”

戏志才轻了下嗓子,接着道:“中原诸侯之战,此起彼伏,但皆不过自家兄弟争长而已,但乌丸却如临家之人要来当家。此番乌丸大军兴兵来犯,萧子鸿奋力举兵抗之,乃为国为民大义之举,吾等理应全力助其退敌,若此时还发兵进犯,必将成为民族罪人,受天下人唾骂。主公若真欲与萧子鸿一绝高下,也需等其击败乌丸后再作决定。”

戏志才这样一说,众人总算是明白了,皆知道外族入侵的祸害。夏侯敦更是惊出一身冷汗,想到自己险些陷主公于不仁不义之地,还真是有些后怕,躬身向戏志才行一大礼,恭敬道:“多谢先生智言,吾等莽夫险些误了主公。”见夏侯敦如此大礼,戏志才也连说不敢。

曹操这时也明白了,自己操之过急了,差点忘记了民族大义远远胜于汉室内部萧墙之争,暗中叹息一声,看来自己的确不如萧言甚多。

但是大家又相当奇怪,为何戏志才就这么肯定萧言一定会击败乌丸呢?虽然萧言有十五万大军在渤海城,与乌丸那二十万军队人数相差不大,但乌丸大军可是清一色的骑兵,战斗力方面要大大强于步兵为主的萧言军。

看出了大家心中的疑问,戏志才一笑,道:“乌丸虽强,不过是蛮荒胡人,只知斗力,不知变通,若换袁绍、刘虞之辈或尚畏其三分,但萧子鸿手下文臣武将,皆上上之选,料想斗智斗力皆远胜乌丸人,还有什么可怀疑的呢?”

大部分人还是听得似懂非懂,戏志才也不欲解释。接着,目光一转,望向曹操,道:“主公之霸业,并非只有北上一途。此次袁绍冒然引外族介入,倒是给了主公一个好机会。”

戏志才所言可是曹操心中最大的愿望,顿时使得曹操眼中精光大冒,追着他问道:“志才,赶紧道来。”

戏志才不紧不慢地道:“此次袁绍、乌丸进犯冀州,萧子鸿北上抗击。在北方战事未分出胜负之时,主公已无后顾之忧矣。主公难道不觉得淮南袁术的安稳日子过得太久了吗?徐州陶谦一懦弱之辈坐拥一州之地合适吗?”

戏志才一番话点醒了曹操。确实,萧言强势过人,让曹操过于忌惮,使他将眼光过于局限在了北方争斗上,疏忽了其实身边有不少更好的机会等着自己去把握。

曹操脑中思路一下子清晰起来,顿时明白了自己接下来该如何做,仰天长笑起来,遂闭口不再提北方局势。

——————————

渤海城外。

乌丸大军并没有急于攻城,而是在城郊就支起了帐篷,准备休整一下,再去迎接接下来的恶战。

次日一早,蹋顿大王准备召集众将,前往渤海城下挑战,却见一个哨兵,慌慌张张的跑了进来,对蹋顿道:“大王不好了,敌军已经在不远处摆下了阵势,恐怕就要杀过来了。”

气的蹋顿冲上去就给了他一巴掌,喝斥道:“慌什么慌,什么样的敌军没见过,我乌丸骑兵天下无敌,何曾怕过对手。”

那个哨兵一脸委屈地道:“可是大王,对方的兵马看上去气势比我们还强。”

蹋顿听了也不以为然,心下认定了是这哨兵没见识,汉人的兵能有多强,除了当年公孙瓒的白马骑之外,还真没其他能让他放在眼里的。当下顾不上继续喝斥那哨兵,召集帐下众将,点齐兵马迎了上去。

等他看到对面的摆好阵势的军队后,心里“咯噔”的一下,一看对面兵马的气势,就知道碰到强劲对手了,想不到中原竟然还有这样强悍的军马,数万兵士如同一人,整个军阵散发出森然杀气,这绝对是真正经历过无数次战火考验后的精兵。

——————————

公元192年7月29日,正午,太阳热辣辣的照射在大地上。

冀州渤海城郊,汉朝大将军萧言率军与乌丸大军两军对阵。

整个平原上,正黑压压的堆积着不同种族、不同立场的两支军队。

萧言军共计十万人,其中二万骑兵和八万步兵。

乌丸军共计二十万人,清一色的骑兵。

萧言大军明显处于劣势,但对萧言而言,一方面绝对不能任由外族肆无忌惮地通过渤海进入冀州,这样会带给整个神州大陆无法想象的巨大损失;另一方面通过置於死地的形势充分发挥全军将士的士气及战斗力,毕竟萧言军的战斗力在汉人军队中是不容置疑的。

出征前,萧言及所有将士皆立下的血誓,坚决不放任何一个外族敌人进入我神州大地。此刻,袁绍这原本的敌手,早就被萧言抛在了脑后,当务之急就是解决外族入侵问题。

对乌丸大王蹋顿而言,由于北方草原资源贫乏,生存压力存在已久。长此以往,乌丸一族势必越来越衰弱,最终消亡,就算没有袁绍的邀请,兴兵南下中原也是蓄势待发的,族人需要中原那广阔的肥沃土地。这次蹋顿几乎聚集了全族兵力,这二十万骑兵已经没有退路。

所以,对于双方而言,同样都是胜则全胜,败则全败。

对阵的双方在烈日下保持着惊人的耐心,辽阔的城郊平原上充满着肃杀的气氛。萧言那十万大军在气势的比拼上丝毫不弱于乌丸的二十万铁骑。

蹋顿的信心开始动摇了,他始终不明白,是什么原因使得印象中原本懦弱无能的汉人军队,变得如此强悍,他心中永远也不会明白汉人这种近乎病态的民族荣誉感。

  第七十三章 对阵军前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双方都不敢轻举妄动,聚集了三十万人的战场相当安静。

终于,乌丸士兵有些支持不住了,军阵开始动摇起来,气势逐渐被萧言的十万大军压制。毕竟乌丸这二十万骑兵是由各部族临时抽调出来,并没有统一进行训练,在军队的整体协调性上是远无法跟对手相抗衡的。

蹋顿见状暗叫不妙,大军士气已衰,硬攻恐怕损失惨重。他能做到乌丸大单于,也绝对不是无能之辈,乌丸最重勇气,既然士兵士气已受打击,那就需要自己来挽回。想罢,蹋顿便一人一骑来到阵前。

蹋顿来到阵前,却不是叫阵,而是客客气气喊道:“对面汉人的大单于是谁,可否出来说话?”

此时的萧言正在阵后观战,听到对方礼貌的叫自己,也不担心乌丸人会搞什么花样,他们简单的大脑还想不出什么高深的计策。于是纵马来到阵前。

蹋顿见对面出来一员年纪不到三十的英俊武将,不知道是不是对方的“大单于”,但观其气势,应该不是什么简单的人物。于是在马上行了一个乌丸礼,问到:“请问你是不是汉人的大单于。”

“正是。但我却不是什么大单于,而是大汉天子驾下,大将军萧言。不知单于为何带领手下兄弟侵犯我大汉。”

蹋顿虽然不知道大将军是多大的官,但至少知道“将军”二字前面加上了个“大”,那肯定也是所有将军的首领了。听见萧言问话,却不好示弱,只能回答道:“天下的土地,应该归勇敢的单于所有,你们汉人的皇帝,没有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