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皇家小地主-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二姐”,小河惊讶地唤道,赶紧迎上去去接妇人背上的孩子。

二姐?小河的二姐,不就是她的二姨母吗!

覃初柳有些发懵,仔细去瞧那妇人,只见她容姿一般,眉目间没有一点儿与元娘相同,身上的衣裳倒是不错,没有补丁,洗得也干净。

“柳柳这是不认识二姨母了?”妇人走到覃初柳身前,见她瞅着自己呆呆的也不打招呼,温婉地笑着摸摸覃初柳的脑袋,“你兰妹妹总吵着要找你玩儿,你们也好好亲近亲近。”

覃初柳呆呆地看向二姨母身边的小姑娘,半个身子都躲在二姨母身后,眼睛怯怯地看着她,就像是小兔子似的。

二姨母扯了扯小姑娘,小姑娘这才慢慢地走出来,垂头轻轻地唤了一声,“大姐姐。”

“兰妹妹”,覃初柳回应一声,大脑总算能够转动了,又朝着二姨母行了礼,这才牵着小姑娘带着二姨母进了院子。

此时元娘还在西屋给傻蛋缝衣裳,见覃初柳去而复返很是好奇,“你咋回来……”话音未落,就看见了覃初柳身后的人,脸上顿时绽开了璀璨的笑容。

“二妹,你咋来了?”元娘丢下手中做了一半的衣衫,下地来拉二姨母,这时恰巧二姨母怀里的婴孩儿睁开了眼睛,元娘惊喜地去抱婴孩儿,“这是老三?你做月子的时候我就想去来着,一直没得闲,长的真好,真招人喜欢。”

元娘喜欢的不行,在婴孩儿脸上亲了好几口。

不过二姨母的表情就不那般好看了,坐到炕沿上泪光盈盈地对元娘道,“大姐,要不是为了这几个小的,我只怕都活不下去了。”

第六十五章 二姨母

覃初柳的二姨母名唤安翠,小名二妮儿,九年前嫁给了赵家屯的赵长松。

赵家家境殷实,在赵家屯开了个榨油坊,四里八乡要榨油都去他家。赵长松是家中长子,也是唯一的一个儿子,下面还有五个妹妹。

按说以赵家的情况,赵长松就是娶个镇上的媳妇也不是不能。所以,当初赵家托媒人来安家说亲的时候,安贵和崔氏只递了个眼神儿就同意了。

崔氏打算的好,亲家有家底,还只一个儿子,这聘礼指定不能少了。他们只拿出聘礼的一部分给二妮儿陪送过去,剩下的留下给儿子娶媳妇不是正好。

等到赵家来下聘,崔氏和安贵彻底傻了,莫说真金白银,就是能拿得出手的衣料布匹也没有多少。

这赵家也是个会做表面功夫的,三个红漆的大箱子,抬出去倒也好看,打开一看就不是那么回事儿了,一箱子最平常的布料,一箱子果蔬吃食,最后一箱子最绝,竟然是粮食。

当时崔氏就想骂娘,粮食谁家没有,哪有拿粮食下聘的?

崔氏当时便想退亲,还是小崔氏拦住了她,小崔氏附在她耳边悄声说道,“你等二妮儿嫁过去,想要什么没有?”

可谓一语惊醒梦中人,可不是这样,等自家女儿嫁过去了,掌了家,想要什么还没有?

思及此,崔氏心底虽然还是不大情愿,到底还是接了聘礼。

二妮儿嫁过去之后也算过了几天和乐的日子,至少三朝回门的时候还挺和乐,给安家拿了不少东西,吃的穿的用的装了一大车,独独没有银钱。

这一次崔氏倒也不着急,这不婚后才三天就见着好处了吗。

只是从那以后,二妮儿就再没往家拿过东西,不是赵家败落了,实在是赵家太抠门!

赵家真正掌家的是赵长松的娘,那可是个管家的好手,莫说是二妮儿,就是她儿子想花一个钱都得在她那里磨上好几天。

若只是没钱花也就算了,左右二妮儿也不是个败家的。最让二妮儿受不了的是赵长松的性子,对谁都随和,只关起门来对她呼来喝去,不高兴了还要动手打她。

开始婆婆还护着她,不时训训自家儿子,随着二妮儿接连着生了三个姑娘,婆婆对她也没有好脸色了,赵长松的拳头更是隔三差五的就往她身上招呼。

小河拉着覃初柳说完这些,眼圈儿已经发红,二姐出嫁的时候他还不懂事,与二姐的感情自然不若与大姐这般深厚,但是毕竟是一奶同胞的亲姐弟,她过得不好,他心里也难受。

覃初柳倒不像小河这般多愁善感,二姨母虽然可怜,但是她来的也太巧了,怎么早不来晚不来,偏偏赶上她家刚过的好些了才来。

而且,她自己来也就罢了,还带了三个孩子过来,怎么想都有点装可怜的嫌疑。

这时,屋子里传来婴孩的啼哭,覃初柳和小河对视一眼,赶紧进了屋。

显见元娘和二妮儿都是刚哭过的,眼睛红肿不堪。八岁的赵兰和两岁的赵莲都乖巧地坐在炕上,糖果攥在手里也不吃。

二妮儿一边哄孩子还一边与元娘诉苦,“大姐,这日子实在没法过了,就是爹不去接我,我也想着带几个孩子回娘家来。”

事关爹娘,元娘不好插嘴,只听二妮儿絮叨,“以前还觉得小妹不懂事,现在想来,小妹才是最明白的,要是她不跟着姓曹的……”

“二妹”,元娘突然打断了二妮儿,眼睛瞟了瞟覃初柳几个,二妮儿会意,便没有继续说下去。

“柳柳,你带着两个妹妹出去玩儿,”元娘打发覃初柳。

覃初柳知道她们这是有体己话要说了,还是少儿不宜的体己话,于是乖觉地牵着赵兰和赵莲出了屋。

出了房门,覃初柳就把两个小的交给了小河,“小河,你带她们去院子里玩儿。”

小河不愿意,他一个大男人,带两个女娃娃玩儿算什么,这时候小河倒不觉得他整日和覃初柳在一起也是陪着女娃娃了。

覃初柳对小河挤了下眼睛,小河傻呆呆地没有明白,倒是一边的赵兰看明白了一些,拉了拉小河的衣袖,“小舅舅,你带我们去玩儿吧,大姐姐兴许有事要做。”

赵兰才八岁,看事情却比十几岁的小河明白,覃初柳心中佩服这个小孩儿,却也觉得这样的人忒可怕,若是以后长歪了,定然是个十分难对付的敌手。

小河几个去了院子里,覃初柳就趴在门板上听元娘她们说话。

“二妹,去娘那里可千万别提三妹的事儿,娘又该生气了”,元娘交代二妮儿。

二妮儿轻哼一声,“有啥不能说的,娘三个闺女,就我最听话,到头来咋样,数我最苦。”

屋里静了一会儿,又听二妮儿说道,“大姐,我挺佩服你和三妹的,你宁愿嫁给来路不明的人也不嫁给镇上的鳏夫,说句实话,当时我还觉着你不知好歹呢。

“还有三妹,曹货郎家里是穷,但是家里省心啊,爹娘走的早,一个姐姐还早都嫁出去了,三妹要是能嫁过去,这日子怎么还过不红火?唉,都是娘,说啥也不同意,要不三妹也不会……”

“柳柳,外面有人找你!”正听到关键时候,小河忽然从院子里喊了一声,惊了覃初柳一跳,里面说了什么也没听清。

覃初柳刚直起腰,门就打开了,元娘不赞同地看着她,到底是没忍心责怪,“快去看看谁来了。”

覃初柳得了赦令,撒丫子往外跑,偷听被当场抓包,这感觉还真不好。

赵兰牵着赵莲站在小河身后,三个人正好把门堵住了,覃初柳并不能看清外面的情况。

覃初柳跑过去挤走小河,就见院门外停了一辆牛车,车上放置着不少东西,一个五十岁左右的老妇人正指挥着一个老头儿往下卸东西,见覃初柳出来了,老妇人眼中含泪地走过来,“柳柳,梅姥姥来投奔你了。”

第六十六章 添人口

覃初柳从惊愕中缓过神来,握住梅婆子的手关切地问道,“梅姥姥,可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梅婆子抹了一把眼泪,正要诉苦,元娘便携着二妮儿走了出来。梅婆子这才意识到现下不是说话的时候,只拉过元娘哀哀道,“元娘,我们来投奔你们了,这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

覃初柳早就邀请过他们过来同住,现下人都过来了,元娘自然不会把人赶出去。

“梅姨,快别这么说,你们能来,我们开心还来不及。以后咱们一起过,日子会越来越好的。”元娘真心诚意地说道。

二妮儿不识得梅婆子和戚老头儿,见元娘也没有要给他们引见的意思,心知元娘现下有事,也不久留,只对元娘说道,“大姐,我改日再来,你且忙你的吧。”

刚才二妮儿已经告诉她,她们要在安家村住上一阵子,所以她也不着急与二妮儿叙旧,只匆匆回屋拿了两块碎银子偷偷塞给二妮儿。

二妮儿推辞,元娘却不收回,“你拿着,莫让别人发现了。这也不是给你的,是我给几个孩子的,你只管给她们买些好吃的。”

元娘这样说,二妮儿才收下银子,带着三个孩子走了。

覃初柳指挥着小河帮着戚老头儿把牛车上的东西都搬进屋里。他们家并没有牛棚,覃初柳站在院子中央着实发愁,牛和牛车该放在哪里好?

戚老头儿看出了她的为难,搓了搓手说道,“要不,在这边搭一个棚子吧,左右也不费事儿。”戚老头儿指了指院子一边,那边正好是没有人家的一边,牛棚盖在那里倒也合适。

覃初柳点头,只是,“戚姥爷,您的脚脖子还没好,盖棚子的事儿还是缓一缓吧,现下只管找个地方把牛拴好就成。”

戚老头儿还想逞强,那边梅婆子却发话了,“老头子,你别强撑了,楔一个桩子先把牛拴上,咱少点灾病,就能少给她们母女添负担。”

梅婆子看得通透,可不就是这个理儿。戚老头儿向来以梅婆子马首是瞻,听了她的话也不强求,兀自在墙角找了个桩子,用斧子削尖一头,又在另一头上半部抠了个槽,把尖的一头夯进地里,把牛绳绑在糟里。

东西搬进屋里,也不着急收拾,元娘拉着梅婆子的手坐在炕沿儿,戚老头儿习惯性地蹲在屋角,覃初柳忙忙给他们倒了热水,小河则是好奇地在门外探头探脑。

“梅姥姥,你们可是发生了什么事儿?”忙活完之后,覃初柳也坐了下来,问起事情的起因经过。

梅婆子只觉鼻头发酸,吸了吸鼻子,长叹了一声才娓娓说出事情的原委。

原来,那一日蒋氏父子被送去了县衙,本以为他们会被关些日子,不成想他们在县衙里有相熟的人,不到半日就被放了出来。

他们都是睚眦必报的性子,放出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来寻梅婆子和戚老头儿,摊子收了,宅子可还在。蒋氏父子便砸了梅婆子家的门,闯进家来,把家里能砸的东西砸了个稀巴烂。

临走前,蒋赖子还指着梅婆子和戚老头儿的鼻子恨恨道,“以后莫要让我再在太平镇里见到你们两个老不死的,见一次我打一次!”说完还挥了挥枯槁的拳头。

这对父子对别的事情或许没有长兴,不过但凡得罪过他们的人只怕他们一辈子也不会忘记。

梅婆子和戚老头儿这回是真的害怕了,若是以后他们隔三差五的就来砸上这么一回,他们的日子还怎么过?

老两口一宿没睡,最终商量妥了解决之法——搬家。

往哪里搬?老两口不做它想,同时想到了元娘和覃初柳。

他们的宅子虽然破旧,但是地界儿好,联系了掮客不到半日便把宅子卖了出去。

得了银钱,梅婆子又和戚老头儿商量,“柳柳和元娘每次都是走着来的,我猜想她们家也没有个牛车,要不咱们拿些钱买辆牛车,以后她们再来镇上方便不说,也能留在家里做农活。”

戚老头儿自然没有异议,老两口当即便去了牲口市场买了一头老黄牛并牛车,回家收拾收拾便含泪离开了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太平镇。

“元娘,我们卖宅子的银钱买了牛车还剩下些,”说着,梅婆子从袖袋里掏出一个鼓囊囊的布包,就要往元娘手里塞。

元娘哪里肯要,“梅姨你莫客气,我们也不缺银子使,这钱你们且留着,想买些什么也方便不是!”

覃初柳也劝道,“梅姥姥,你还跟我们客气什么,我们现下真的不缺银钱,若是哪日真的揭不开锅了,就是您不说,我们也会把您的银子抠出来的。”

她说的轻松,话音刚落元娘几个就笑了出来,元娘斜睨了她一眼,“怎地这般没大没小,连你梅姥姥也敢打趣。”

因为覃初柳的这句话,之前的悲怆气氛倒也好了不少,元娘拉着梅姥姥说知心话,覃初柳便带了戚老头儿去了东屋。

戚老头儿看到盘腿打坐的傻蛋很是惊讶,覃初柳正想着如何解释,小河便巴拉巴拉地把傻蛋的来历说了。

刚才覃初柳他们的对话小河都是听到了的,他猜想这对老夫妻与元娘和覃初柳关系匪浅,且他看他们还有安居在此的打算,就想着傻蛋的事情如何也藏不住,还不如和盘托出了呢。

不得不说,小河与覃初柳待了这么久,脑子终于聪明了些。

覃初柳很是欣慰,点了点头,把戚老头儿扶上炕,“戚姥爷,咱家地方小,晚上您就和小河、傻蛋两个挤一挤,梅姥姥就和我们住在西屋了。”

安顿好戚老头儿,覃初柳没有去西屋,而是独自坐在院子里叹息,脸上的笑容也早不知去向。

蒋氏父子出来了,他们在县衙里还有门路,这事情可大大的不妙啊。

他们对年老体迈的梅婆子和戚老头儿都不放过,更何况她和她娘,再加上村里还有一个蒋氏,若是让蒋氏父子知道她们是安家村的,联合起蒋氏对付她们,她们还能有什么好日子过?

就算蒋氏父子不知道她们是安家村的人,以后她们去太平镇也难保不会遇到他们,到那时该怎么办?

第六十七章 她的就是我的

二妮儿带着三个孩子从元娘家出来后心绪总也不平。

她爹把她们母女接过来之后,并没有把她们带回家好好安抚一番,而是直接让她们去了大姐那里。

她心里觉得纳罕不已,首先她嫁去赵家这么些年,过得如何娘家早就知道,怎么早不接她回来晚不接她回来偏这个时候接她回来?

再来,接回了村,也不让她们进家门,而是让她们去了大姐家里,她爹还反复交待她,“你大姐现下生活好了,她要是想拉扯你一把,你可别傻了吧唧的说不用!”

大姐家的生活好了吗?说实话,是比之前好了那么一点点,也只是一点点而已,远没有好到可以拉扯她一把的程度。

再说,赵家的家境不差,她在赵家也不缺吃穿,只是手里没有可以随时花用的银钱罢了,哪里需要大姐拉扯?

爹娘到底打的什么主意?还有今日里去大姐家的那对老夫妻到底是什么人?二妮儿心里想着这些问题,不知不觉便走到了娘家门口。

崔氏早等在门口翘首以盼,见闺女带着几个外孙女回来了,老脸上立时绽开灿烂的笑来,“快,快家来,怎地都瘦了?”

崔氏抱过二妮儿怀里的婴孩儿,凑到嘴边香了一口,稀罕的不行。

几个人进到正房里间儿,崔氏还舍不得把小娃儿放下,嘴里还啧啧地感叹道,“小孩子就是招人疼,咱家别的不缺,就是缺孩子。你大嫂来咱家都快六年了,连个蛋都不下,你二嫂倒是个会下蛋的,可惜也只下了一个。我是不指望他们了,就看小河……”

说到小河,崔氏好似觉得一大盆冷水从头浇到脚,见到亲闺女的热情也消去了大半。

“哼,那个没良心的,我算是白生养了他!”崔氏恨恨地说道。

在元娘那里见到小河二妮儿没多想,小河本来就和元娘关系好,在她家也没甚奇怪,现下听了崔氏的话,倒像是里面还有什么原委,二妮儿好奇地紧,便问道,“娘,小河咋惹你生气了?他在大姐家呢。”

二妮儿算是问到了点子上,崔氏的满腔心事正无人倾听,家里的两个媳妇各有心思,和她也不多亲厚,她自然是不会与她们说知心话。至于小崔氏,就算关系再好也不是一个灶上吃饭的,总也隔着一层。

二妮儿就不一样了,虽然嫁了出去,但总归是从她肚子里出去的,心里定然也是向着她的。

于是,崔氏把赵兰和赵莲打发到外屋,絮絮叨叨的把事情的前前后后都与二妮儿说了。

自然,她是不会承认她是逼迫元娘改嫁,更加不会承认她心里惦记着元娘家的钱财,她只说她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元娘好,为了覃初柳好。

二妮儿听了心惊,原来这段时间发生了这么多的事情。她不想把崔氏往歪的地方想,毕竟是她亲娘,可是,也正因为是亲娘,她才更了解崔氏!

她不就是个例子吗,当初她娘只听了男方家事好,想也不想就答应了婚事,图的不就是对方的钱财吗。

现下大姐成了寡|妇,保不齐她娘又存了嫁女换银钱的心思。

想到这里,二妮儿突然觉得心寒,对元娘也生出了些许同病相怜的感觉。

“你说说,娘都是为了他们好,他们可到好,一个个把我当成愁人了!”崔氏还在气愤地说个不停,“二妮儿啊,你这次回来就在家多住些日子,不着急回去。得闲了多去你大姐那走走,也帮娘劝劝她。”

二妮儿心里不乐意,却也没法,只得假意应承下来。

见二妮儿点了头,崔氏稍稍开怀一些,凑近二妮儿挤眉弄眼地说道,“二妮儿,你这次去你大姐那,可发现你大姐那有什么变化没有?”

“有什么变化?”二妮儿心中警醒,“还不是那个样子。”

崔氏直起腰,啧啧两声,“哪能一样?镇上的大掌柜三五不时的往她那跑,她也隔三差五的就去趟镇上,她要是没钱,能这样?”

二妮儿了然,她娘这是拐弯抹角地探听她大姐家有多少钱呢,紧了紧袖袋里的两块碎银子,二妮儿讷讷道,“我看大姐家真没啥变化,大姐穿的还是我上次见她时穿的旧衣裳呢,可都有大半年了。”

崔氏不信,还想再说,忽听外面大海高声喊道,“娘,娘,你快去看看呐,村里人都说大姐在外面认了个干爹干娘,这都把人接家里来了。”

崔氏腾地从炕上跳下来,连鞋也顾不上穿就往外跑,一边跑还一边嚷着,“老娘还没死呢,她就敢在外面认娘,看我不打死她。”

二妮儿脑海里立时浮现出刚才在大姐家门口的那对老夫妻,心下大急,就想出去拉崔氏,不想襁褓中的孩子似是被崔氏吓到了,大哭起来。

大海的声音还惊动了张氏李氏,她们也都跟着跑了出来。

李氏脑子活泛,揪住大江就跟着跑,边跑还低声嘱咐大江,“一会儿到了大姐家,要是娘和大姐闹僵起来,你就趁乱好好探探大姐家有啥秘密。”

大海没想到自己一嗓子能让自家娘反应这么大,站在院子里有些呆怔,张氏走到他身边问道,“到底咋回事儿?”

“我就听说大姐家来人了,柳柳叫那人‘梅姥姥’,兴许是大姐在外面认的干娘,”大海解释,“我也没想到娘的反应那般大。”

“这下有热闹看了,”张氏没有李氏的想法多,笑容里满是幸灾乐祸,“走,咱也去看热闹去。”

说着,夫妻两个就出了门,往元娘家方向去了。

等二妮儿哄好小的出门来的时候,家里已经只剩她们娘几个了。她心里着急,又怕吓到孩子,只让赵兰看顾着两个妹妹自己急急往元娘家跑。

她还没到元娘家,就见元娘家院子外面围了不少人,隐隐还有咒骂声传来。

好不容易挤进院子,就见自家老娘和一个老妇人扭打在一起。老娘的头发被对方揪住,撕扯着高抬着头。不过老娘也不是吃素的,双手揪住对方的衣襟,狠狠地撕扯。

院子里也站了不少人,也是看热闹的居多,只覃初柳、元娘、小河和戚老头儿想过去拉人,奈何那两人打的难解难分,他们根本插不上手。

“你个老虔婆”,崔氏手上用力,嘴也没闲着,“腌臜老货,敢来和我抢闺女,活的不耐烦了!我告诉你,我还有一口气,元娘就是我闺女,她的就是我的,你别想得一分好处!”

第六十八章 欠了一大笔钱

感谢磨叽宝儿打赏的平安符,么么~

—————————

原本覃初柳坐在院子里想事情,元娘和梅婆子在屋里说话,气氛还算和谐。不成想和谐的气氛没能持续多久,崔氏就风风火火地跑了进来,嘴里还骂骂咧咧。

覃初柳有心想拦住她,奈何崔氏的动作太快,她的手只堪堪抓住崔氏的衣襟,崔氏用力一挣就挣开了。

她跑进屋子的时候,崔氏已经抓住了梅婆子的衣襟,两个人扭打了起来。

梅婆子听到元娘叫突然冲进来的疯婆子“娘”,开始还不敢还手,生怕伤了崔氏。

没想到崔氏得寸进尺,扯着梅婆子失声骂道,“你个老不死的,自己没孩子还是怎样?竟然要抢别人家的闺女!”

她这话可戳到了梅婆子的痛处,梅婆子可不就是没孩子吗。准确的说,梅婆子的孩子夭折了,这样的痛要远远比一开始就没有孩子要深刻的多,崔氏的话无疑是揭开了梅婆子的伤疤。

梅婆子受了刺激,疯了似的回击起来,两个人一番扭打,似乎是嫌屋里空间不够大,腾挪转移间竟然打到了院子里。

原来覃初柳还不知道崔氏这是发了什么疯,待听她说“元娘就是我闺女,她的就是我的,你别想得一分好处”时,覃初柳还有什么不明白,心里对这个姥姥更加的不耻。

脑子飞快的转动起来,她要想个万全的法子,让姥姥不在纠缠,也能让梅姥姥安全无虞的留在安家村里。

覃初柳冥思苦想的当口,二妮儿已经挤到了元娘身边,与元娘一起焦急地唤道,“娘,快别打了,有什么话不能好好说。”

元娘也焦急的不行,环顾了一周,“大海、大江,快去把娘拉开啊!”

大江心里一直想着刚刚媳妇的嘱咐,眼睛只一个劲儿的往敞开着的屋门那瞟,哪里能听到元娘的话。

大海倒是听到了,也想上前拉人,奈何他刚动作,就被张氏紧紧地拉住了,还凭白接了张氏的一个白眼。

自家兄弟都指望不上,爹也不知道去了哪里,元娘跺了跺脚,就要往两个人之间冲,想要用自己的身子把两个人隔开。

她脚下刚动,就听一个清悦且铿锵的声音说道,“姥姥,你们莫打了,打坏了还得请大夫,那可都是要银钱的啊。我娘已经欠了人家不少钱,再欠只怕一辈子都还不上了。”

覃初柳话音刚落,崔氏就松开了手,她以为她不打了,梅婆子便也会罢手,谁成想梅婆子心里一直念着刚刚崔氏的话,只恨不得活活吃了她,哪管她停不停手。

没了崔氏的阻力,梅婆子手上的力道就显了出来,崔氏脚下一个不稳,便重重地摔在了地上,梅婆子还要骑在崔氏身上捶打她,戚老头儿瞅准了时机上前抱住梅婆子。

“老婆子,你莫恼,娃也不想看你这样。你伤了身子,我可怎么办啊?”戚老头儿一边抱着梅婆子往后退一边劝道。他脚脖子本来就伤了,现下抱着梅婆子,脚下更是踉跄,只退了几步便有些力不从心里,连着梅婆子一块儿跌倒在地。

打架的两个都倒在地上,这一下总算消停些了。

崔氏仿似不相信刚刚自己听到的,呆坐在地上昂着头指着覃初柳问道,“你说什么?你娘欠钱?骗鬼!永盛的大掌柜隔三岔五的来,你们还能欠钱!”

说话的功夫,二妮儿上前把崔氏扶了起来,元娘也把梅婆子和戚老头儿扶起来。

戚老头儿的脚脖子好像又崴了一下,站起来晃晃悠悠的。覃初柳也不着急回答崔氏,走到戚老头儿身边,“戚姥爷,您先和梅姥姥回去歇一会,让梅姥姥莫往心里去。”

说完给小河使了个眼色,小河赶紧过来搀扶戚老头儿往屋里走。

李氏捅了捅大江,大江也明白过来,上前帮小河扶戚老头儿。

覃初柳看到大江的举动有些惊诧,他连自己的亲娘都不扶,怎么会好心去扶戚老头儿?

还不等她想明白,那边崔氏又发了声,“你给我说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莫想糊弄过去,我倒要看看你能编出什么花来!”

崔氏的语气不善,瞪视着覃初柳的目光也凶狠的很,就好像她不是她的外孙女,是她沾血的仇人似的。

元娘不知道覃初柳为什么那样说,但是也不想她受到崔氏的欺辱,挺身挡住覃初柳,“娘,柳柳从来不说假话……”

这话元娘说的心虚,覃初柳刚刚说的明明就是假话,她的语气弱了下来,倒让崔氏以为元娘是害怕了,气焰更是嚣张。

“上梁不正下梁歪,有你这样的娘她什么事做不出来,你给我说清楚,她刚才说的是什么意思?”崔氏掐腰斥道。

其实,早前崔氏已经打了主意,以后对元娘态度好些,多从元娘这里捞些好处。

只是她的脾气跟爆仗似的,一点就着,大海的一句话早把她的理智激的荡然无存,这个时候只想着元娘要是欠了钱,她还能得什么好处。

元娘哪里说的出什么来,谎话是覃初柳编出来的,她只讷讷地站在那里,把覃初柳严严实实地挡在身后。

覃初柳心下已经有了计较,只祈祷事情如自己想的那般,那人能助她一臂之力。

“娘,我有办法,你信我”,覃初柳在元娘身后悄声说道,这句话让元娘的眼眶里有了湿意。

她想到两年前,覃绍维临走之前握着她的手,脉脉地看着她决绝地说,“元娘,我一定会回来,你信我”。

莫名地,元娘觉得她头顶的那片天重新被人撑了起来。

撑起了那片天的人从元娘身后走出来,背脊挺的笔直,一字一顿地说道,“我没有说谎,娘欠了永盛酒楼一大笔钱。”

覃初柳声音清亮,周围顿时安静了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停在她身上,一泡眼泪在眼眶里集聚,“爹走了那么久都没有消息,娘不相信爹死了,听说永盛酒楼里的人消息灵通,就去打探消息,谁知道那里的消息那般贵,娘拿不出现银,就签了欠据……”

第六十九章 演戏谁不会?!

感谢尖墨打赏的香囊和PK票,感谢人已归来打赏的平安符,么么~

提起覃绍维,真正地触痛了元娘的心,原本就在眼眶里的眼泪滚滚滑落。她咬紧了唇瓣,不让自己发出一点儿声音。

她这个样子,更加坐实了覃初柳的说辞,崔氏狐疑的目光在她们之间逡巡。

小崔氏一直在人群里听里面的动静,现下见崔氏软了下来,跺了跺脚,挤到崔氏身边,“大嫂啊,话都是她们说的,谁能作证?这要是假话咱们也不知道啊。”

覃初柳的嘴角微不可见地勾出一抹弧度,她还真怕他们不往下深究呢。

她早就想好了,永盛酒楼往外卖消息这件事完全是她的杜撰,不过以村里人对永盛酒楼的了解,应该不知道她说的是真是假。不需要让旁人相信这是真的,只要他们不确定这是假的就足够了。

只要有人站出来说出疑惑,她就能把她刚刚想到的计划一步一步实施下去。

崔氏恍然,立时来了精神,“对对,谁能证明您们说的是真的?你要是拿不出证据来,你就是在骗我这个老婆子。”

说到这里,崔氏就好像已经确信覃初柳是在骗她一样,拍着大腿干嚎起来,“我上辈子做的什么孽啊,生养了这么个白眼儿狼,自家亲娘还没死,就在外面找了个娘,还编出假话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