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萌妻-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柳姐姐,后天就是私房宴了,师父留了一张桌子,请您和柳婶婶一定要光顾啊,如果柳捕头和四大金刚有时间,最好一起来啊,没有山珍海味,全是小眠亲手做的小菜,做给婶婶和姐姐吃的。”

柳如月一向大大咧咧,一拍胸脯:“小事一桩,我娘肯定会来,我娘来了,我爹和四大金刚不敢不来。”

待到柳如月走了,贺远对崔小眠道:“你这样算是贿赂朝廷命官。”

崔小眠翻翻白眼,这人说话的口吻就像是隶部衙门、ICAC廉政公署。

“谁是朝廷命官?我怎么没有看到呢?柳婶婶不是,柳如月也不是,她不是正式捕快,只是义工,我早就打听清楚了,至于柳捕头,他喜欢跟在老婆女儿身后蹭饭吃,那是他的事,和他是不是当官的有个毛线关系?”

贺远看着那张还在喋喋不休的小嘴,忽然笑了,他发现小徒弟其实也蛮好玩儿的,当然,如果她不再冲他洒胡椒粉那就更好玩儿了。

摸摸她的小脑袋,他拿出一只柳条箱,里面是她那日留下的宝贝,布老虎、泥叫叫、鸭子车,还有四只小猪扑满。

“都是你的东西,拿到你屋里去,别放在我这里占地方。”

崔小眠瞪他一眼,拖着柳条箱就走,还没有走到门口,贺远又问:“我送你的梳子呢?怎么这里面没有?”

崔小眠头都没回:“卖了。”

话音刚落,她便忽的飞了起来,不过这一次没有被挂在屋顶,而是落在贺远面前。

“谁让你卖的?”

“你啊,你说的可以换钱花。”

“我是说可以送到当铺典当,也没有让你卖掉。”

提起那柄梳子,崔小眠就是一肚子的气,给光头送梳子,这不是讽刺吗?你丫还好意思问我梳子去哪儿了。

“已经卖了,有本事你再去偷回来。”

贺远不说话了,他发现他又上当了,小光头就是故意想气他。他笑眯眯地拉拉她的小耳朵,阴恻恻地说道:“乖,如果以后真的缺钱典当了,一定要告诉师父,为师给你钱去赎回来,但万万不能卖掉,否则为师就把你的眼珠子抠出来当球弹。”

这人真小气,送给别人的东西还要问这问那,做人做成这样,真替他爹娘难过!

崔小眠拉着那只大柳条箱回到自己房里,把门关上,从枕芯里取出一只荷包,这阵子离家出走时,这只荷包都是贴身藏着,回来以后才重又放到枕芯里面。其实也没有什么东西,只是几张银票和那柄梳子。不到迫不得已,崔小眠才舍不得卖掉梳子呢,也不知道是贺远从哪位王公贵族府上偷来的,说是皇后娘娘之物都有人相信,这么值钱的玩艺儿,哪能轻易卖掉。

如若不是贺远对这柄梳子如此在意,崔小眠想来也不会仔细去看,这一看她便发现有些蹊跷。这柄梳子小巧玲珑,既能梳理头发,也能插在发髻上做装饰。崔小眠不懂珠宝金器,可大凡是个懂事儿的都知道,金银首饰器物上都会刻有工匠或银楼的名号,可是这柄梳子,崔小眠除了找到一个小小的“悦”字之外,再没有看到任何字迹。

这个“悦”字,可以是人名,也可以是某人随兴所刻,却独独不会是银楼名号。

这样名贵土豪的梳子为何没有银楼标识呢?崔小眠不知道,但她却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没有银楼或工匠名号的金器,不懂行的人是万万不敢来买的,所谓有价无市,就是这个了。

于老六死了,张花娘也死了,难怪贺远要把这梳子送给她呢,找不到合适的人收赃,卖也卖不出去。

崔小眠拿着梳子左看右看,两世活了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收到生日礼物,就算这礼物有价无市,送礼物的人没安好心,她还是挺喜欢这柄梳子的。

“既然有价无市,那就留着吧,当做传家宝留给女儿,没有女儿就给儿媳妇,代代相传。”

崔小眠可没有其他穿越女那种“回穿”情结,在她穿越而来的那一天起,便抱着“既来之,则安之”的心理,在现代她也只是一个人,家里除了她以外,连只狗都没有,对她来说,在哪里都一样,关键是如何才能好好的活着,不但要吃饱喝足,还要活得山清水秀。

大成王朝国泰民安,冬暖夏凉,空气清新,在这里安营扎寨也不错。

所以八岁的崔小眠拿起那柄有价无市的梳子亲了亲,珍而重之的重新塞回枕芯里,心安理得地留着送给她的女儿或者儿媳妇。

这时,小丫跑进来告诉她,张里长家的猪送来了。

张里长虽然早已是一里之长,可是杀猪卖肉的营生却没有扔下,家里的肉铺子生意红火着呢,现在他可是崔小眠的长期供货商,谁敢说师徒家常菜用的肉不新鲜,他第一个不答应。

崔小眠订了一整头杀好的猪,指挥着大牛和小丫把猪肉分割洗净。吃过晚饭,崔小眠便带着兄妹两个进了厨房。

猪肘子去骨,五花肉切成四方块,猪耳朵猪头肉猪尾巴猪蹄子全都去掉猪毛,豆酱加盐,再用桃花酒调成腌料,均匀地涂抹在上面,再用棉绳捆结实,放进崔小眠一早煮好的卤水里煮上,先是大火,烧沸后再改成小火慢慢卤煮,吩咐小丫看着火,崔小眠便回屋逗蛐蛐去了。

三个时辰后熄火出锅,一大锅香喷喷的卤肉便做好了。崔小眠可不想浪费那一大锅汤水,盛到另一只锅里,卤了一锅花生米和豆腐,外加几十只鸡蛋。

贺远闻着香味就跑过来,看到两只大锅里满满腾腾,问道:“你这是给师父做来下酒的?”

崔小眠笑了:“这是用来卖的,明日开始小丫和大牛便在门口摆摊卖卤味,舍不得进来吃酒菜的,可以买只猪肘子回家吃啊。”

看看贺远那越来越失望的小眼神,崔小眠大喘一口气,接着说:“给师父下酒的装在那只紫砂锅里,晾晾以后才好吃。”

第三十二章 卤肉不怕巷子深



师徒私房菜馆的外卖摊子正式开张了。

一拉溜十只大瓷坛里分别装着卤肘子、五花肉、猪蹄子、猪耳朵猪头肉。。。。。。还有一大盆花生米豆腐卤鸡蛋,再加上小丫蒸的白面馒头和荷叶饼;满满当当摆满一张大长桌。

负责摆摊的是小丫,自从来到这里打工,有的吃有的住,小丫那原本面黄肌瘦的小脸蛋,也变得红红白白,穿着件粉红衫子,头发上还戴着朵新摘的杏花,整个人儿就像是枝头上的小花骨朵儿,透着水灵。

大牛当然不放心妹子一个人摆摊,也在旁边帮忙,那一沓用来包肉的新鲜荷叶便是大牛从附近的荷塘里摘来的。

虽然只是路边摊,可崔小眠却早有准备,雪白的青花瓷坛擦得干干净净,瓷坛上盖着崭新的碧色纱盖,既防尘又散味儿,一阵微风吹过,整条桃树大街上都弥漫着卤肉的香味,闻一口都要流口水。

不到一个时辰,外卖摊子前便围了一堆人,买上一只卤肘子,便送两个大馒头,若是再加上两块五花肉,还能白搭两个蒸得软腾腾的荷叶饼。

师徒私房菜卖的卤肉味道好又干净,价格公道,最难得的是还送馒头和荷叶饼。别家的卤肉一天卖不完,第二天接着卖,不但不新鲜而且味道也不好,可是这家每日从早晨到晌午只卖半天,过了晌午再来买,保证连粒花生米也买不到,今天来晚了没有买到,明日您早点来排队。

谁家也不是日日下馆子,但是几块卤肉还能吃得起,再不行,来上一包卤花生用来下酒也不错。

中午收了摊,大牛和小丫开开心心地回来,崔小眠算算帐,去掉成本,居然还能小小赚一点儿。

午饭是小丫擀的面条,卤肉的汤水烧得浓浓的浇在面上,五花肉切得薄薄的铺了一层,下面用新鲜小油菜打底,大牛的饭量大,这样的大碗面他一个人就能吃上三四碗,就因为吃得多,又带个瘦不拉几的小妹子,整个桃花城也没人肯请他做工,崔小眠才不管这个呢,开饭馆的哪能怕吃得多的,再说了,吃得多就要干活多,干活多我赚得还多呢。

贺远吃饭最别扭,次次都要另开小灶,先把大米包在新鲜荷叶中上屉蒸熟,再把猪肉切成丁,加入虾仁、香菇炒熟,洒点胡椒粉,和蒸熟的米饭一起炒拌均匀。先前的荷叶不要浪费,把炒拌好的米饭倒在荷叶中间,四角对折包好,放入蒸锅,大火蒸上片刻,一道清香扑鼻的荷叶饭便做好了。再炒上一盘鲜嫩脆生的小菠菜,荤素搭配,新鲜爽口。

贺远从外面回来,便看到崔小眠坐在堂屋的八仙桌前吃得起劲儿。

他皱皱眉,老大不高兴:“有这样做人家徒弟的吗?师父没回来你就一个人先吃啊,没大没小。”

崔小眠咽下嘴里的菠菜,慢条斯理地说:“我只有八岁,小孩子不能饿肚子,饿坏了身子是一辈子的事。”

贺远记得自己八岁时绝对没有这样牙尖嘴利,不对,小光头自从五岁时就已经这样了。他拿起筷子,吃了几口荷叶饭,这才问道:“明日的私房宴准备得如何,可是需要师父帮你指点一二?”

崔小眠头都没有抬,一门心思都在饭菜上面:“你把脸洗白一点儿,坐在那里等着接客就行了。”

这两句话,贺远要好一会儿才咂巴出味儿来,待他准备好好教训一下这个小东西时,小光头早就跑得没影儿了,只留下他一个人幽怨**。

崔小眠提了只食盒去了柳如月家里,食盒还是那日柳如月拿来装点心的,只不过崔小眠送回来时,里面是一大碗桂花莲藕。

在崔小眠原本生活的那个时空,莲藕要到每年的九月后才能采挖,可是大成王朝气候宜人,荷塘处处,如今才是四月天,虽未见荷花盛开,却也已满塘碧绿,倒是这莲藕却也并不多见,是大牛在一个荒废的池塘里偶然挖来。这一道桂花莲藕原是金秋时节的菜肴,如今正值暮春,便就显得越发得奇巧贵重了。

崔小眠查言观色,早就知道柳夫人爱吃零嘴,尤喜甜食,这道菜便是她专为柳夫人烹制。

柳夫人看到崔小眠已是很高兴,再看到她带来的桂花莲藕更是喜欢。拉着小光头左看右看,怎么也看不够,可惜自己生了柳如月便再也没有开怀,不然再添个小儿子承欢膝下那该多好。

崔小眠笑嘻嘻地任由柳夫人捏了脸蛋再揉脑袋,充分享受了大婶之爱,这才问起县令小姐范玉儿的事。

柳夫人更是满脸喜色,她与县令夫人是手帕交,范玉儿更是从小看大。

“玉儿小姐如今已是秀女之身,过两日便要动身进京,自是不便出来见人,婶婶我去县衙打牌时,也没有见到,但看着县令夫人满面春风,玉儿定是身子大好了,前儿个还让如月带了点心给你呢。”

崔小眠暗暗松口气,如此最好,这县令母女也是聪明人,秀女屙出虫子的事自是见不得光,索性假装没有这回事,越是轻描淡写一带而过,则越是内有乾坤,何况出此方子的又是个小孩子,即使传扬出去也无人相信。

“柳婶婶,明日我家铺子里有私房宴,您和如月姐姐一定要去啊,柳大叔如果有时间,一起去那是最好了。”

别看崔小眠事故圆滑,可她想请柳婶婶全家来做客,却是发自内心,全然没有贺远说的行贿或和官家套近乎的想法,人家是兵,自家是贼,躲还躲不及,还套得哪门子近乎。崔小眠只是觉得柳如月一家和自己非亲非故,却对自己这么好,所以她本应如此。

柳夫人这几日心情正好,柳如月和四大金刚抓了采|花贼立了大功,范县令上报朝廷予以嘉奖,柳捕头也脸上有光,昨日朝廷督办秀女一事的沈大人从邻县又回到桃花城,得知这小小一方县衙竟破了五十年的沉案,除了大为惊异之外,还拍了胸脯,一定在亲爹隶部尚书那里美言几句。

柳捕头不过四十开外,早年也曾协助六扇门破过大案,如今却只能在这小小的桃花城抓些偷鸡摸狗的小贼,午夜梦回,常有英雄末路之感。他不同于范县令,想靠着女儿飞黄腾达,但他却想在还能舞得动大刀抡得起锁链之时,再破上几个大案,抓上一两个巨匪。

第三十三章 八卦有风险



私房宴那天,高员外当然又是一家八口全都到了,同上次一样,包下单独一张桌子,这次有些不同的是,高三小姐翠柳姑娘一直是羞答答坐在一旁,含情脉脉偷偷看着贺远,倒是其他几位高家女眷围着贺远叽叽喳喳,高员外家教与众不同,他家出来的大家闺秀也是与众不同的热情似火。

崔小眠在门缝里看了看,正琢磨着如何想个借口把贺远救出来,她看到贺远脖子上的青筋已经鼓起来了,根据与他狼狈为奸三年的经验,这就是贺远忍无可忍不想再忍的征兆。

忽见高家大小姑娘就像活见鬼一样全都退回自己的座位,刚才还热热闹闹的铺子一下子安静下来。崔小眠踮起脚尖伸长脖子张望,原来铺子里来了几个人。

柳捕头全家都来了,四大金刚也来了。走在前面的就是柳捕头柳大兴,难怪高家几朵喇叭花都变成含羞草了,柳捕头那张脸在桃花城家喻户晓,小孩子哭了,当娘的说上一句:“柳捕头来了。”小孩子立马闭嘴,眼泪都吞到肚子里。高家的花朵们估计小时候也有过这样的经历,所以看到柳捕头全部噤声。

其实柳捕头今天还算是和言悦色,那张黑桃K招牌脸上甚至还挂着笑容。喇叭花们不说话,可铺子里在场的男人们,大凡是个懂事儿的全都站起来,冲着柳捕头和四大金刚抱拳行礼说着客套话。

可能是夫人在身边的缘故,柳捕头春风满面,看上去心情不错,他和众人一一打过招呼,贺远也连忙过去,招呼他们坐下,并让小丫上茶。

柳捕头是第一次见到贺远,听女儿介绍说这就是这里的大掌柜,见是个年轻后生,便多看了几眼,没想到,这一看不要紧,看了一眼又一眼,就连在场众人也感觉到柳捕头看人家贺大掌柜的眼神不对劲儿。贺大掌柜长得好看,柳捕头一个半老头子,也不用这么盯着人家看吧。

崔小眠在门缝的那个角度看不到柳捕头的脸,但却看到贺远脖子上的青筋又鼓起来了,这又是什么状况?

四桌酒席的客人已经来得七七八八,凉菜一道道往外端,崔小眠顾不上再去研究贺远脖子上的青筋,拿起锅铲开始烧菜。

此时正值人间四月天,草长莺歌,芳菲遍地,时令蔬菜虽然并不多,但经过崔小眠稍一改良,一道道小菜精致可口却又春意盎然。

崔小眠喜欢做菜,更享受在厨房里做菜的感觉,她炒着高兴,还哼起了小曲儿。

哼着哼着,她感觉到身后多了一个人,肯定不会是催着上菜的小丫,正常人类走路都是有声音的,像个鬼一样没有动静的除了做贼的就没有别人。

“你不在外面招呼客人,又跑进来假装掌勺啊?”

“柳捕头可能在怀疑我,他盯着我一直在看。”

贺远边说边从灶台上捏起刚刚晾凉的鸡米花嚼了起来,这种改良版的古代鸡米花,崔小眠和贺远都爱吃,今天炸了很多,除了给客人的,还留出一些做师徒俩的零嘴儿。

各级衙门都有收到捉拿快刀小阎罗的公文,只是那上面的画像显然是根据张花娘的描述而来,只有一两成的相像,柳如月和四大金刚早就见过贺远,也没有半丝怀疑,柳捕头也不见得比他们眼力更好,这年头既没有指纹鉴定,又没有DNA那种高端洋气的东西,单凭一张似是而非的画像,很难识别一个人,况且贺远脸上既没有长刀疤也没有大黑痣。

“他盯着你看,或许和快刀小阎罗无关,可能他觉得你很像他失散多年的私生子吧。”

贺远皱皱眉:“什么?我这样英俊潇洒玉树临风,和他一点儿也不像。”

直到酒席将至,客人们开始退场,贺远出去送客时,柳捕头还在盯着他看呢。

柳捕头看贺远,并非像别人那样上下打量,而是双眼直勾勾的盯着贺远的脸,他看得肆无忌惮,就像是贺远的脸是磁石狠狠地吸住他。

这一次崔小眠也看到了,待到所有客人离去,她前后左右的看看贺远,嘻嘻一笑,笑得像只小黄鼠狼,让贺远浑身发毛。

“我猜柳捕头八成是看上你了,他是断袖分桃爱好者,想把你发展成他的菊友。”

等到贺远砸巴出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小光头又已经跑没影儿了,能不跑吗?谁愿意挂在房梁上晒腊肉啊。

从这一期私房宴开始,每一位来消费的食客走的时候都会有一份小礼品,这次的礼品便是改良鸡米花,用红色纸盒装着,上面还贴着福字。

蕃茄还没有传入大成王朝,当然也不会有蕃茄酱,好在还有胡椒粉,只是这胡椒粉的味道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的,崔小眠和贺远平日吃的鸡米花都是加了胡椒粉的,而这次送给客人的则是用的普通花椒粉。

送走了客人,大牛和小丫便开始收拾杯盘碗筷,没想到这个时候,却有人去而又返。

来的人是柳如月,这姑娘站在门口便喊:“贺远贺大掌柜呢?”

被柳捕头那火辣辣的目光蹂|躏得菊花发紧的贺远正半仰着坐在椅子上喝茶,加了珍珠粉的压惊茶。听到有人指名道姓的叫他已经不太高兴,再看到这人是柳如月,便更加不高兴了,老子看完闺女又找,这一家人要干嘛?

“柳姑娘,您找在下?”

柳如月一看,敢情贺远就在她面前不远处坐着呢。

“贺掌柜,我娘让我来问问,您家亲戚中可有姓苏的?”

“抱歉,在下自幼离家,孑然一人,并无亲戚。”贺远连个啵都没打,顺嘴就说,说得就像是背诵了一千遍似的。

柳如月闻言并不追问,这姑娘爽朗惯了:“那就是我爹娘认错人了,真是抱歉。”

待到柳如月的红衣裳消失在门外,那颗光溜溜的小光头不知从哪儿又冒出来了。

“咦,我明白了,柳捕头觉得你像他的初恋情|人苏姑娘。”

这一次她的脑袋上重重地挨了一次,拍得她差点儿找不着北。

唉,师父凶猛,八卦有风险。

第三十四章 庙会



大成王朝重佛兴道,桃花城外的桃花寺已是千年古刹,香火鼎盛,今次恰逢桃花寺名僧志觉大师赴京城论法而归,桃花寺举办一年一度的开光大会,寺外更有为期九天的庙会,这成了桃花城的一桩盛事,就连附近县城的香客也远道而来。

桃花寺四周方圆十里桃花如海,而寺外便是著名的桃花潭,春|光明媚,满潭碧波,此时正值四月暮春,岸边草色青青,桃花映红了碧波,鸭头春水浓如染,水面桃花弄春脸。

崔小眠早就想去逛庙会了,而且近来霉运当头,她还想到桃花寺里上上香,难得今日贺远心情好,留了大牛和小丫看家,他和崔小眠到桃花寺外逛庙会。

这阵子日子安定,又有新鲜草料,乌金养得膘肥体壮,一身皮毛黑亮得像缎子一样。

这些年跟着贺远走南闯北,三分之一的日子都是在马背上渡过,崔小眠早就习惯骑马了,只是她人小腿短,脚丫够不到马蹬子,还是只能坐在后面,紧紧抱住贺远的腰。

贺远的小蛮腰精壮结实,没有一丝赘肉,这副身板常常引得大姑娘小媳妇瞟了又瞟,每次看到那些眼神儿,崔小眠就觉得她们恨不得把贺远吃到肚子里,从五岁那年开始,崔小眠的小肥胳膊就时常抱着贺远的腰,有时一抱就是几个时辰。

刚开始骑在马上她很害怕,乌金又是那种传说中的千里马,有一次到了地方,贺远把崔小眠从马上抱下来时,闻到一股尿骚味,再一看小光头裤裆里还滴着水呢,这件事让贺远笑了足足三天!

从那以后,崔小眠觉得乌金比以前跑得更快了,而贺远则是快马加鞭,崔小眠知道贺远一定是故意的,就想看她尿裤子的样子,这人的人品有多差啊,简直是差到烂泥底下永不发芽。

好在崔小眠够争气,吓尿裤子的事也只有那么一次,可贺远不甘心,故意几个时辰不停地赶路,崔小眠就觉得贺远的膀胱特别大,要不怎么就能几个时辰不解手呢,她就做不到,那还是个冬天,她穿着厚厚的棉裤,尿了个透湿凉,贺远把她从马上抱下来时,裤子上贴着个冰坨子,这次贺远没笑,顶着鹅毛大雪出去给她买了新棉裤。

从那以后每次出门前,贺远都会提醒她先去嘘嘘,就像这次,他又说:“快去茅厕,免得尿到乌金身上,弄脏了皮毛。”

崔小眠翻翻白眼,在茅厕里故意慢吞吞地让他多等了好一会儿,欺负小孩啊,魂氮!

出了家门,上了马,乌金走得不快不慢,崔小眠的肥爪子又放在贺远腰上,贺远今儿个穿了件宝蓝色的长衫,腰间的丝绦是深蓝色的,上面还缀着一块白玉,贺远在衣食上从不节省,崔小眠从没见过比他更讲究更臭美的男人。

崔小眠坐在马背上,看着他的后脑勺,贺远的头发和乌金的皮毛一样,又黑又亮,梳得一丝不乱,束发用的玉簪同丝绦上的白玉是配套的,雕刻着同样的水云花纹,这厮穿着打扮比女人都精细。

可能是大成王朝水土养人,没有沙尘暴雾霾污染,贺远比她大了十二岁,皮肤并不比她粗糙,看上去水灵灵的,这几年崔小眠眼瞅着贺远一年比一年硬实俊朗,从十七岁的小嫩葱变成二十岁的青蒜苗,看着似乎越发可口了,女人们看他的眼神已经是红果果的饥|渴啊。

“你整日不着家,去过桃花寺吗?”

“没有。”

“那桃花庵和桃花寺有关系吗?”

“一个住着尼姑,一个住着和尚,你想让他们有何关系?”

切,驴粪蛋儿外面光,这人长着副好壳子,内里真是低俗啊,这话都能说出来。

崔小眠像老头一样干咳一声,错开这个恶趣味的话题,继续问道:“听说那位志觉大师是得道高僧,你猜他会不会已是七老八十?”

“年方三十,正值盛年。”

“咦,年轻和尚,会不会很帅?”

前世武侠小说看得有点多,崔小眠脑海里已经浮现出身穿雪白僧衣面若莲花的妙僧形像。

贺远扭过头来,看了她一眼,哼了一声:“和尚都惦记,你这小孩有多低俗。”

靠之!这人的嘴比猪都贱!

崔小眠在他的小蛮腰上狠狠一戳,不会点穴也戳死你个犊子,别看手指头没有多少力气,戳得多了也能让你阳萎加便秘。

一大一小谁也不理谁了,就这样骑着乌金,悠哉悠哉,不紧不慢地到了地头。

桃花寺外的长街上远远可见彩旗飘扬,除了卖进寺朝拜用的香烛的,还有打把式卖艺的,变戏法儿的,各种小贩的叫卖声络绎不绝。

找了间客栈把马存好,师徒俩步行上街,向着桃花寺的方向一路逛过去。

起先还是谁也不理谁,路过一处卖风车的小摊子,五颜六色的风车着实好看,风一吹,小风车嘎嘎做响,贺远随手买了一只递给崔小眠,崔小眠接过风车,又老实不客气地指指隔壁摊子上的冰糖葫芦,贺远又给她买了一串冰糖葫芦,崔小眠咬了一口,酸酸甜甜真好吃,好吧,冷战到此结束。

前面有耍猴的,围得水泄不通,崔小眠个子矮,隔了人墙只能听到耍猴人的吆喝声和人们的笑声,她拔着脖子看了看,可还是什么都看不到,刚想继续向前走,身子忽然凌空被抱了起来,待她明白过来,已经坐在贺远的肩头了。

敢情贺远以为她想看耍猴呢,其实她也不是那么想看,小孩子才喜欢看呢,她又不是真小孩。

贺远是那种高挑挺拔的身材,崔小眠坐在他的肩膀上,能把那耍猴儿的看得清清楚楚,她有点儿不好意思,虽然在场的小孩子也大多是这样坐在大人们的肩膀上,可人家都是真小孩,她不是啊。

“那个啥,让我下来吧。”

崔小眠的声音不小,可贺远却好像没有听到,他的脸扭向一边,看得出神,并没有留意崔小眠在说什么。

崔小眠顺着他的眼神看过去,看到了一个穿着袈裟的和尚。

第三十五章 带着女眷的和尚



崔小眠一向把和尚分成两种:一种是不染俗尘的和尚,还有一种是尽染俗尘的和尚。

而这个和尚就是后者,除了那袭袈裟和那个光脑壳,全身上下看不出一丝仙骨。大红袈裟不是任何和尚都能穿的,也不是任何时候都穿着的,大凡穿着这样的袈裟满地走的和尚,一般都是有些身份的。

可这个看上去很有身份的和尚却长了一张又白又胖的娃娃脸,他的头很大,脸很大,可身子却又细又瘦,活脱就像一根筷子上插了颗大馒头。

贺远在看着和尚,和尚却没有看贺远,他正在和身边的女眷说话,一个穿着隆重法衣的大和尚身边竟有个女人,而这个女人偏偏崔小眠还认识。

六婶婶!

这就是那位一门心思绑了她再宰了她的六婶婶,崔蓉蓉的亲娘!五年没见,六婶婶一点儿也不变老,只是面色有些晦暗,不过总体还是比雪姨多了两分姿色。

当年的崔小眠只有三岁,如今五年过去了,崔小眠不确定六婶婶是否能认出她。崔小眠永远都不会忘记六婶婶的脸和她那把花腔女高音,六婶婶当年买|凶|杀|人,如果她不是穿越而来的假小孩,这条小命早就没了。

可能是感觉到有人在看他,和尚转过身看过来,白白胖胖的脸上扬起一朵大大的笑,就像一只开花大馒头。

“阿远?你还没死?”

贺远的人品该有多差啊,连慈悲为怀的佛子见到他都要这样说话。不过这话也真的不像是从和尚嘴里说出来的。

“死光头,你还没死,我怎么会先死。”贺远的嘴角上扬,勾起一个好看的笑容。

和尚抡起马竿一样的细胳膊一拳捶在贺远胸口:“你小子这几年躲到哪里了,我去京城都没有见到你。”

贺远笑道:“彼此彼此,我听人说你落脚在桃花寺,可我来了几个月,也没见你。”

坐在贺远肩头上的崔小眠冷眼看着这两个人,显然他们是好久不见的朋友,而且还是很好很好的那种朋友,认识贺远好几年,还是第一次看到他有这样亲近的朋友。

看到贺远看向身后的女眷,和尚指指站在身后的六婶婶,对贺远道:“这是我俗家堂姐,说起来堂姐的夫家你可能知晓,便是当朝崔老帝师的公子,堂姐是从京城来此做法事。”

和尚又对六婶婶道:“这位是我幼时一同练武的师弟,阿远。”

六婶婶福了福,含着笑,却未说话,俨然一副名门贵妇的派头。

崔小眠看看贺远,见他面色平静,表情未变,显然对崔老帝师的名头不明觉历,他这样一个小偷,说不定根本就不知帝师为何物呢。

和尚一指崔小眠:“几年没见,连儿子都有了?”

崔小眠以为贺远会立刻否认,因为贺远一向对他十三岁就开苞当爹的事非常排斥,可这次他不但没有解释,还把崔小眠从肩头拽下来抱到怀里,对和尚道:“犬子五岁了。”

崔小眠不明白贺远为何要给她减去三岁,难道十五岁当爹会比十二岁高大上吗?

和尚一点儿也没有起疑,笑嘻嘻地摸摸崔小眠的脸蛋:“和你爹小时候长得一样。”

和尚的手瘦得像鸡爪子一样,摸到崔小眠脸上让她浑身打个冷颤,她本能的别过脸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