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的历史-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各部队战斗详报统计的日军伤亡人数为25.6万人。很显然,日本发表的数字偏低,而军令部发表的数字则偏高。武汉会战以后,本来就感兵力不足的日军,随着战线的延长,兵力益发感到不足,无力再组织像淞沪、徐州和武汉会战这样大规模的、以攻城略地为目标的战略进攻,而被迫转为战略保守。这就使中国的抗战由战略防御阶段发展为战略相持阶段,日本侵略军则陷入了它自身所最不愿意进行的持久战的泥淖之中,无法自拔,从而导致日本侵华政策的转变:由军事打击为主、政治诱降为辅,改为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由以主要兵力进行正面战场的作战,改为转移兵力进行敌后战场的“治安”作战。武汉会战中中国广大官兵总体上是英勇顽强的,曾大量杀伤日军,并给日军以重大打击。但由于最高决策者及有些高级将领作战指导上欠妥,以致在消耗敌人的同时过多地消耗了自己(阵亡将士人数,军事委员会统计为254628人,加上负伤超过40万),主要原因是战役上单纯地进行阵地防御,与日军拼消耗。武汉会战期间,中国空军和海军也积极参与了作战。在苏联航空志愿大队的配合下,中国空军鏖战长空,与日军航空兵空中大战7次,击毁日机78架,炸沉日舰23艘,有力地支援了地面部队的作战。中国海军也英勇作战,击沉、击伤日军舰艇及运输船只共50余艘,击落日机10余架,但自身也损失惨重,基本上全军覆没。
日本投降
朕深监于世界之大势与帝国之现状,欲以非常之措置,收拾时局,兹告尔忠良之臣民。朕已命帝国政府通告美、英、中、苏四国,接受其联合公告。盖图谋帝国臣民之康宁,同享万邦共荣之乐,乃皇祖皇宗之遗范,亦为朕所眷眷不忘者。曩者所以对美、英二国宣战,实亦出於庶几帝国之自存与东亚之安定。至若排斥他国之主权,侵犯领土,固非朕之本志。然交战已阅四载,纵有朕陆、海将兵之勇战,朕百官有司之奋勉,及朕一亿众?庶之奉公,各自克尽最大努力,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於我。加之,敌新使用残虐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实难逆料。若仍继续交战,不仅导致我民族之灭亡,亦将破坏人类之文明。如斯,朕何以保亿兆之赤子,谢皇祖皇宗之神灵!此朕之所以卒至饬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也。朕对於始终与帝国协力共图东亚解放之各盟邦,不得不表遗憾之意。念及帝国臣民死於战阵,殉於职守,毙於非命者及其遗族,五内为裂。而负战伤、蒙灾祸、失家业者之生计,亦朕所深为轸念者也。惟今后帝国将受之苦难,固非寻常,朕亦深知尔等臣民之衷情。然时运之所趋,朕欲耐其难耐,忍其难忍,以为万世开太平之基。朕於兹得以护持国体,信倚尔等忠良臣民之赤诚,常与尔等臣民共在。若夫为感情所激,妄滋事端,或同胞互相排挤,扰乱时局,因而迷误大道,失信於世界,朕最戒之。宜念举国一家,子孙相传,确信神州之不灭,任重而道远,倾全力于将来之建设,笃守道义,坚定志操,誓期发扬国体之精华,勿后於世界之潮流。望尔等臣民善体朕意。
中、美、英等国再敦促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1945年7月26日)波茨坦公告一九四五年七月二十六日于波茨坦发出。(一)余等美国总统、中国国民政府主席、及英国首相代表余等亿万国民,业经会商并同意对日本应予以一机会,以结束此次战事。(二)美国、英帝国、及中华民国之庞大陆海空军,籍由西方调来之军队及空军,业已增强多倍,即将予日本以最后之打击,彼等之武力,受所有联合国之决心之支持及鼓舞,对日作战,不至其停止抵抗不止。(三)德国无效果及无意识抵抗全世界激起之自由人之力量,所得之结果,彰彰在前,可为日本人民之殷鉴。此种力量,当对付抵抗之纳粹时,不得不将德国人民全体之土地、工业及其生活方式摧残殆尽。然现在集中对付日本之力量,则较之更为庞大,不可衡量。吾等之军力更加以吾人坚决之意志为后盾,若予以全部实施,必将使日本军队完全毁灭,无可逃避,而日本之本土亦必终归全部破坏。(四)现应即早决定,日本是否仍应继续受其一意孤行,计算错误,使日本帝国已陷于完全毁灭之境之军人之统制?抑或走向理智之路?(五)以下为吾人之条件,吾人决不更改,亦无其他另一方式。犹豫迁延,更为吾人所不容许。(六)吾人坚信,若不将穷兵黩武之军国主义,驱出世界,则和平安全及正义之新秩序势不能产生。故决将欺骗及误导日本人民使其妄欲征服世界之政权及势力,永远以扫除。(七)直至如此之新秩序成立时,及直至日本制造战争之力量业已毁灭有确定可信之证据时,日本领土经盟国之指定,必须占领,俾吾人在本公告所陈述之基本目的得以完成。(八)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而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其他小岛之内。(九)日本军队,在完全解除武装以后,将被允许返其家乡,得有和平及生产、生活之机会。(十)吾人无意奴役日本人民,或消灭其国家,但对于战罪人犯,包括虐待吾人俘虏在内,将处以法律之裁判,日本政府必将阻止日本人民民主趋势之复兴,及增强之所有障碍予以消除。言论、宗教及思想自由,以及对于基本人权之重视,必须成立。(十一)日本将被允许维持其经济所必需,及可以偿付货物赔款之工业,但可以使其重新武装之工业不在其内。为此目的,可准其获得原料,以别于统制原料,日本最后参加国际贸易关系当可准许。(十二)上述目的达到,及依据日本人民自由表示之意志,成立一倾向和平,及负责之政府后,同盟国占领军队当即撤退。(十三)吾人通告日本政府,立即宣布所有日本武装部队,无条件投降。并以此种行动有意实行予以适当之各项保证,除此一途,日本即将迅速完全毁灭。引自《国民政府国防部二厅档案》《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战区受降纪实》第二历史档案馆编出版发行: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9年6月北京第1版日本政府致中美英苏政府电(1945。08。15)一、关于日本接受波茨坦宣言之各项规定事,天皇陛下业已颁布赦令。二、天皇陛下准备授权,并保证日本政府及日本大本营,签订实行波茨坦宣言各项规定之必需条件。天皇陛下并准备对日本所有海陆空军当局,及在各地受其管辖之所有部队,停止积极行动,交出军械,并颁发盟军统帅部所需执行上述条件之各项命令。引自《国民政府国防部史政局及战史编纂委员会档案》《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战区受降纪实》第二历史档案馆编出版发行: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9年6月北京第1版日本投降书正本(中国)日本呈递降书原文
一、日本帝国政府及日本帝国大本营已向联合国最高统帅无条件投降二、联合国最高统帅第一号令规定“在中华民国(东三省除外)台湾与越南北纬十六度以北地区内之日本全部陆海空军与辅助部队应向蒋委员长投降三、吾等在上述区域内之全部日本陆海空军及辅助部队之将领愿率领所属部队向
蒋委员长无条件投降四、本官当立即命令所有上第二款所述区域内之全部日本海陆空军各级指挥官及其所属部队与所控制之部队向蒋委员长特派受降代表中国战区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上将及何应钦上将指定之各地区受降主官投降五、投降之全部日本陆海空军立即停止敌对行动暂留原地待命所有武器弹药装具器材补给品情报资料地图文献档案及其他一切资产等当暂时保管所有航空器及飞行场一切设备舰艇船舶车辆码头工厂仓库及一切建筑物以及现在上第二款所述地区内日本陆海空军或其控制之部队所有或所控制之军用或民用财产亦均保持完整全部缴于蒋委员长及其代表何应钦上将所指定之部队长及政府机关代表接收六、上第二款所述区域内日本陆海空军所俘联合国战俘及拘留之人民立予释放并保护送至指定地点七、自此以后所有上第二款所述区域内之日本陆海空军当即服从蒋委员长之节制并接受蒋委员长及其代表何应钦上将所颁发之命令八、本官对本降书所列各款及蒋委员长与其代表何应钦上将以后对投降日军所颁发之命令当立即对各级军官及士兵转达遵照上第二款所述地区之所有日本军官佐士兵均须负有完全履行此项命令之责九、投降之日本陆海空军中任何人员对于本降书所列各款及蒋委员长与其代表何应钦上将嗣后所授之命令倘有未能履行或迟延情事各级负责官长及违犯命令者愿受惩罚奉日本帝国政府及日本帝国大本营命签字人帝国派遣军总司令官陆军大将岗村宁次昭和二十年(公历一九四五年)九月九日午前九时分签字于中华民国南京代表中华民国美利坚合众国大不列颠联合王国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邦并为对日本作战之其他联合之利益接受本降书于中华民国三十四年(公历一九四五年)九月九日午前九时分在中华民国南京中国战区最高统帅特级上将蒋中正特派代表中国陆军总司令陆军一级上将何应钦日本向同盟国家投降的降书1945。09。2投降书全文余等兹对合众国、中华民国、及大不列颠帝国,各国政府首脑,于一千九百四十五年七月二十六日于波茨坦宣布尔后由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邦之参加宣言条款,并根据日本政府,天皇,及日本帝国大本营之命令代表受诺之。右述四国以后称之为联合国。
余等兹布告,无论日本帝国大本营,及任何地方所有之日本国军队,与夫日本国所支配下一切军队,悉对联合国无条件投降。余等兹命令任何地方之一切日本国军队,及日本国臣民,即刻停止敌对行动,保存所有船舶及军用财产,且防止损毁,并服从联合国最高司令官及其指示,对日本国政府之各机关所课之一切要求,应于以应诺。余等兹命令日本帝国大本营,对于任何地方之一切日本国军队,及由日本国支配下一切军队指挥官,速即发布其本身或其支配下之一切军队无条件投降之命令。余等兹命令所有官厅、陆军及海军之职员,命令其遵守其施行联合国最高司令官为实施此投降文件,认为适当而其自己发出,或根据其委任发出之一切布告其指示,且命令右开职员,除由联合国最高司令官,或根据其事务委任,与解除其任务以外,均须留于各自原有地位,且仍继续行使各个之非战斗任务。余等兹为天皇、日本国政府、及其继续者,承约切实履行波茨坦宣言之条款,发布为实施宣言之联合国最高司令官,及其他特派联合国代表要求之一切命令,且实施一切措置。余等兹对日本国政府、及日本帝国大本营命令,即速解放现由日本国支配下所有联合国俘虏,及被拘留者,且执行对彼等之保护、津贴、给养,及对指定地点之迅速运输等措置。天皇及日本国政府统治国家之权限,置于为实施投降条款采用认为适当措置之联合国最高司令官之限制下。一千九百四十五年九月二日午前九时四分,于东京湾密苏里号舰上签字之,并根据大日本帝国天皇陛下及日本国政府之命令且以其名义。重光葵根据日本帝国大本营之命令且以下名义。梅津美治郎一千九百四十五年九月二日午前九时四分,于东京湾为合众国、中华民国、联合王国,及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邦,及与日本国存在战争状态之其他联合国之利益受诺之。联合国最高司令官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元帅合众国代表尼米兹元帅中华民国代表徐永昌上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邦代表狄里夫杨柯中将澳大利亚联邦代表浦列米就拉大国代表柯司克列失法兰西国代表克列克荷兰国代表赫尔佛尼兹纽西兰代表依西特我们;谨代表日本天皇、日本政府及日本皇军总将;兹此接受一九四五年七月廿六日由美利坚合众国政府、中国政府及大不列颠政府于波茨坦协定所拟订的四个条款;
和及后由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邦提出的附款;上述四强下称为同盟国。
我们兹此宣布日本皇军总将;所有日本陆军部队以及所有日本辖下地区的武装部队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
我们兹此颁令所有日本辖下地区的武装部队以及日本人民立即停止任何敌视行为;以便处理及援救受损船舰、战斗机;《小说下载|wRsHu。CoM》
军用及民事财产以及必须遵循由盟军最高统帅的指示及由他监督下由日本政府所颁布的所有法令。
我们兹此命令日本皇军将领总部立即向日本陆军部队以及所有日本辖下地区的武装部队的各司令官指令(他们)必须自发性无条件地投降;
确保所有部队受他们监管。
我们兹此颁令所有民事、陆军及海军官员必须服从及遵守由盟军最高统帅所宣布的声明、法令及指令而使投降(条款)能落实于他们或他们的职能中。除非由他(官员)提出告退或呈辞外;
我们会如旧保留以上官员的原有职级以及会继续(派遣他们)执行非战略性任务。
我们兹此保证遵守波茨坦协定所拟礼待天皇;日本政府及其继任者的条款;
无论任何法令及采取任何行动必须得到盟军最高统帅的指令或由同盟国拟定贯彻(波茨坦)协定的制约。
我们兹此命令日本政府及日本皇军将领总部立即释放由日本国拘留的所有盟军战俘及本国的离心分子;并给予他们提供保护、医护;
照料及直接运送至(盟军)指定的地点。
天皇内阁及日本政府必须服从盟军最高统帅将制定实行投降条款的步骤行政以治理国家。
一九四五年九月二日于日本国东京湾签署;第0904号。
大结局1
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军向共产党的中原解放区发起进攻,国共大规模内战全面爆发。战争进入第三年,即1948年7月初,国共双方兵力的对比,已由战争爆发时的3。14比1,变为1。3比1。同年9月,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决定抓住有利时机,与国民党进行战略决战,决战方向首先指向形势于己有利的东北。1948年8月,解放战争的第三年,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已控制了东北97%的土地和86%的人口。国军有4个兵团14个军44个师(旅),加上地方保安团队共约55万人,但被分割压缩在沈阳、长春、锦州三个互不相连的地区内。由于部分北宁铁路为人民解放军所控制,长春、沈阳通向山海关内的陆上交通已被切断,补给全靠空运,物资供应匮乏。当时东北是全国唯一一个人民解放军军力超过国军的地区,因此中国共产党**把决战的第一个战场选在东北。东北地区是中国重工业最发达的地区和最大的产粮区,也是侵华日军最早侵占的地区。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东北即成为国共两党两军争夺的焦点。
中国国民党蒋介石和东北“剿总”总司令卫立煌对东北战局深感忧虑,处于欲守无力、欲撤难舍的状态,故将主力
收缩在沈阳、长春、锦州三个孤立地区,采取集中兵力,重点守备,相继打通北宁线的方针。作战目标:放弃补给不易的长春及沈阳,防止东北野战军进入山海关,安定关内局势,伺机转攻收复东北。中共中央中共中央从全国整个战局出发,认为同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决定把战略决战首先放在东北战场,并制定了主力南下北宁线(今京沈铁路)攻克锦州,把国民党军关在东北,各个歼灭的作战方针。1948年,中国共产党中央和毛主席主席决定先摧毁东北国民党反动军队。好处是,第一,东北野战军兵力大大优于敌人,打歼灭战比较容易成功。第二,东北野战军若拿下东北,可以以东北工业支持其余解放区部队。第三,辽沈战役一旦胜利,东北野战军即可挥师入关,协助华北人民解放军一同对抗华北国民党部队,组织平津战役。于是,1948年9月,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命令东北野战军发起辽沈战役。由**,罗荣桓,刘亚楼组成总前委,**为书记,统一指挥辽沈战役。
东北人民解放军(1947年更名,原名东北民主联军,也称东北野战军)自1945年被派往东北后,发展、壮大了自身力量,自全面内战爆发前,兵力已有30万。经历了三下江南、四保临江、血战四平等战役后,不断扩充,发展力量,在辽沈战役爆发前,东北人民解放军已经拥有野战部队70万人,地方部队30多万人。在东北有12个步兵纵队、1个炮兵纵队、1个铁道纵队、15个独立师、3个骑兵师,共54个师70万人。东北人民解放军司令部司令员**(代号101)元帅政治委员罗荣桓(代号102)元帅
参谋长刘亚楼(代号103)上将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谭政大将政治部副主任陶铸(无军衔)作战处处长苏静中将东北野战军第一兵团司令肖劲光大将副司令员陈伯钧上将政委肖华上将政治部主任唐天际中将参谋长解方少将副参谋长潘朔端少将东北野战军第二兵团司令程子华(无军衔)政委黄克诚大将各纵队第1纵队(后改38军)司令李天佑上将政委梁必业中将第2纵队(39军)司令刘震上将政委吴法宪中将,参谋长吴信泉中将第3纵队(40军)司令韩先楚上将政委罗舜初中将第4纵队(41军)司令吴克华中将政委莫文骅中将副司令胡奇才中将第5纵队(42军)司令万毅中将副司令吴瑞林中将政委刘兴元中将第6纵队(43军)司令黄永胜上将副司令员杨国夫中将、李作鹏中将,政委赖传珠上将,参谋长黄一平少将第7纵队(44军)司令邓华上将政委吴富善中将第8纵队(45军)司令段苏权少将政委邱会作中将第9纵队(46军)司令詹才芳中将政委李中权少将第10纵队(47军)司令梁兴初中将政委周赤萍中将第11纵队(48军)司令贺晋年少将政委陈仁麒中将第12纵队(49军)司令钟伟少将副司令员熊伯涛少将,政委袁升平中将,参谋长王亢炮兵纵队司令朱瑞(第一任,义县战斗中触雷牺牲)苏进少将(第二任)以上各纵队均有3个师,另外还有17个独立师
国民党于此地部队仅有55万人,卫立煌正规军仅48万人,东北剿匪总司令卫立煌(国民党二级上将)所属部队:第一兵团司令:郑洞国,辖新编第7军和第60军。新编第7军,军长李鸿——该军辖新编第38师、253师和290师,后放下武器,投诚
第60军,军长曾泽生——该军辖182师、265师和286师,后起义第八兵团司令周福成,辖第53军和第6军。第53军,军长周福成——该军辖116师、130师和270师第6军,军长罗又伦,后由赵家骧接任——该军辖第207师、195师(后该师改隶第49军)第九兵团司令廖耀湘,辖新编第1军、新编第3军、新编第6军、第49军、第71军和第52军以及骑兵司令部。新编第1军,军长潘裕昆——该军辖新编第30师、50师和287师新编第3军,军长龙天武——该军辖第14师、54师和292师新编第6军,军长李涛——该军辖新编第22师、169师和296师(后改隶第52军)第49军,军长郑庭笈——该军辖第79师和105师第71军,军长向凤武——该军辖第87师和91师
第52军,军长刘玉章——该军辖第2师和25师骑兵司令部,司令徐梁——辖骑兵第1、2、3旅锦州指挥所(驻锦州):司令范汉杰,辖第六兵团、新编第5军和新编第8军,第54军一度归其指挥。第六兵团司令卢浚泉辖第93军和第184师。第93军,军长盛家兴——该军辖第263师、264师和266师新编第5军,军长刘云瀚——该军辖第26师、293师和284师新编第8军,军长沈向奎——该军辖第288师、289师和88师第54军,军长阙汉鶱——该军辖第8师、36师和198师
第一阶段战前部署中国国民党军卫立煌率周福成第8兵团、廖耀湘第9兵团,共8个军24个师30万人,驻守沈阳及外围的本溪、抚顺、铁岭、新民地区,作为防御中枢,准备随时增援长春、锦州;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第1兵团司令郑洞国中将率第1兵团,共2个军6个师10万人,驻守长春孤城,以牵制东野主力;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锦州指挥所主任范汉杰上将率卢浚泉第6兵团,共4个军14个师15万人,驻守义县至秦皇岛一线,重点在锦州、锦西地区,以确保与关内的联系。1948年3月,蒋介石计划把沈阳国军主力撤至锦州,以便与华北傅作义配合,进可以夺回东北,退可以撤往关内。而卫立煌则力主固守沈阳、长春、锦州三大战略要点,保全东北,待变而起。廖耀湘等东北将领也大都支持卫的方案,而反对蒋的计划。至5月初,蒋介石又令卫立煌打通沈锦路,将主力撤到锦州。卫当然不同意,并派第9兵团司令廖耀湘和参谋长赵家骧等人代表他赴南京见蒋,申述利害。但蒋介石的意见仍然是急于打通沈锦路,将主力撤到锦州,只留第53军与第6军之207师守沈阳。其余各军及特种兵团(战车、炮兵、装甲车、骑兵等)统编为机动兵团,归廖耀湘统率,随时准备行动。卫立煌怕廖耀湘将沈阳主力拉走,坚决反对,于是这个机动兵团始终未能成立。直到9月辽沈战役打响,国军统帅部对东北战略尚无决策,蒋、卫仍然在为打不打通沈锦线将主力撤到锦州的问题而争执不休。东北野战军根据毛主席的指示,**决定留下部分兵力继续围困长春,主力南下,兵锋指向锦州。具体部署为:以6个纵队、3个独立师、1个骑兵师和炮兵纵队的主力,夜行晓宿,长途奔袭,包围锦州及北宁线上各点,以4个纵队及1个骑兵师位于锦州以北的新民县西北,监视沈阳之敌;以1个纵队在开原地区准备阻击长春之敌突围;以1个纵队、6个独立师和炮纵一部继续围困长春。另以少数部队向长春方向佯动,公开提出“练好兵,打长春”的口号,以迷惑敌人。为实现歼灭卫立煌集团的战略目的,毛主席早在1948年2月7日,就致电东北野战军(后第四野战军),提出“对我军战略利益来说,是以封闭蒋军在东北加以各个歼灭为有利”的设想。并要求东北野战军下一步考虑南下北宁线作战,截断敌军由陆上撤向关内的通路。毛主席的主张,显然是先打锦州。但东北野战军司令员**考虑到部队只带了从后方南下的单程汽油,后方运输线又过长,并担心华北傅作义集团由关内北上。于是,他决定先打离解放军后勤基地最近的长春,并得到毛主席的批准。5月下旬,**以2个纵队试攻长春,却发现攻占长春并非像想象的那样容易,遂改用长困久围的方针。7月,**与东北局其他要员磋商后,最终下定南下作战的决心,并电告中共中央。毛主席复电同意,并明确指出:“应当首先考虑对锦州、唐山作战。”9月7日又电示:“置长、沈两敌于不顾,专顾锦、榆、唐一头”。第二阶段锦州会战
1948年9月24日,锦州范汉杰电蒋求援,蒋介石才召卫立煌于到南京开会,迫令卫立煌由沈阳出兵支援锦州,卫仍然拒绝接受。最后,蒋介石决定空运49军到锦州增援(运到2个团,9月28日机场被解放军炮火封锁,空运中断),另一方面仍强要卫由沈阳向沈锦线攻击前进,并派参谋总长顾祝同到沈阳督战执行蒋的命令。顾祝同在沈阳期间,曾一再召集东北将领会议,要卫出兵沿沈锦路前进解锦州之围,卫仍坚决反对执行这项命令,认为有全军覆灭的危险,并与顾多次争吵。1948年9月29日,东北野战军先后攻克河北省的昌黎、北戴河和辽宁省的绥中、兴城,切断了辽西走廊,完成了对锦州、义县的包围。此时,蒋介石正集中精力应付华东野战军9月16日发起的济南战役,顾了救济南,就顾不了援东北,只有令卫立煌经沈锦路出辽西,直接解锦州之围。卫又坚决反对这一案,认为锦州之围应由关内出兵直接解决,解围后与锦州部队会合出大凌河向大虎山攻击前进。这时沈阳主力才西出与东进之部队会师,所以就未实行蒋的命令。1948年10月1日,在孤立,包围锦州的同时,东野开始进攻锦州外围义县。激战4小时,全歼卢浚泉的第93军暂编第2师,占领义县。1948年10月2日蒋介石飞抵沈阳,召集军事会议,决定从华北和山东海运葫芦岛7个师(华北林伟俦的第62军3个师、黄翔的第92军1个师、罗奇的独立第95师、烟台王伯勋的第39军2个师),加上葫芦岛阙汉骞的第54军4个师,共计4个军11个师组成“东进兵团”,由华北第17兵团司令侯镜如指挥;以沈阳地区的5个军11个师(潘裕昆的新1军2个师、李涛的新6军2个师、龙天武的新3军3个师、向凤武的第71军3个师、郑庭芨的第49军1个师)和3个骑兵旅,组成“西进兵团”,由第9兵团司令廖耀湘指挥,准备东西对进,以解锦州之围。晚间,蒋介石又召集师长以上将领会餐,随后,蒋介石又接见了几位军政要员,3日即匆匆离开沈阳。1948年10月2日清晨,东北野战军总部的列车到达郑家屯以西。这时,**得到报告,在葫芦岛,敌军新来了4个师。**担心锦州未攻下便受到沈阳、锦西、葫芦岛三方援敌夹击,到时部队油料耗尽,大量汽车、坦克、重炮撤不走,将陷入危局。于是,他命令列车暂停前进,**签发这一电报后,攻锦部队仍按原部署继续向锦州推进,东总列车亦于深夜继续南进。1948年10月3日清晨,**与政委罗荣桓、参谋长刘亚楼紧急磋商。**考虑了一会,命秘书把电报追回来,但电报已于凌晨4时发出。林、罗、刘三人便于上午9时重新给军委发电表示:“我们拟仍攻锦州。”1948年10月4日晨6时,毛主席复电表示:“你们决心攻锦州,甚好,甚慰。”“在此之前我们与你们之间的不同意见,现在都没有了”1948年10月5日,东野“前指”到达位于锦州西北、距锦州30多里的牤牛屯。**察看了地形后,立即召开军事会议,拟定了总攻锦州和打援的具体作战方案:以第2、第3纵队和第6纵队之第17师,以及炮兵纵队主力和坦克营,组成北突击集团,由第3纵队司令员韩先楚指挥,由城北向南突击;以第7、第9纵队及一部分炮兵,组成南突击集团,由第7纵队司令员邓华指挥,从城南向北突击;以第8纵队及第1纵队炮兵团,组成东突击集团,由第8纵队司令员段苏权指挥,从城东向西突击;以第4、第11纵队及2个独立师位于打渔山、塔山和虹螺蚬一线,由第2兵团司令员程子华指挥,阻击葫芦岛和锦西方向的援敌;以万毅第5纵队、黄永胜第6纵队(欠第17师)、梁兴初第10纵队(附第1纵队第3师),位于新民以西、以北地区,堵击由沈阳出援的敌“西进兵团”;李天佑率第1纵队(欠第3师)位于锦州和塔山之间的高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