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香港从1949开始-第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行啦。就你屁事儿多!”唐学红走在前面,听到这话后立即就转过身来白了张力一眼。高?统共才四层的楼房能高到哪儿去?这种建筑香港也有不少,有什么好稀奇的。可看到张力居然拿出照相机对准两个警卫按起了快门儿,唐学红顿时就是脸色一黑:“我说你能不能少给我节外生枝,咱们先去见首长不行吗?”

“少来吧!”张力一脸笑容地把相机又对准了另一个摆好了姿式,默契地配合着他的警卫,“我把消息传递过来,剩下的就只是你们双方的问题。你们首长又不是要跟我谈判,对方呢也不可能让我做代表……说白了,我就是一信差,说不定还是信差的信差,见了你们首长,也就是受一下表扬,接受一下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然后回去该干嘛干嘛!能有多么重要?”

“我说你小子就不能有一点儿对领导的尊重吗?”唐学红急道:“大过年的,首长把事儿放下,专门抽出时间来接见你这个家伙,你知道这是多大的优待?”

“过年还得几天呢。再说了,新中国可是人民当家作主。就是毛主席在这儿,他也不见得比我的地位高,等等又怎么了?”张力反问道。

“你……”唐学红被气得怒目圆睁,走过来就要拉人。

“等等,再拍一张就完了!”张力突然又对着大楼里面按下了快门儿。

“你干嘛?”

唐学红走在前面,也正被张力这一下的闪光灯弄得两眼昏花,忍不住有些发火。而他的话音刚落,一个严肃地声音就在大楼里面响了起来:

“你这位同志是哪里的?怎么乱在办公楼照相?谁让你拍照了?”

“嘿嘿,我跟这人来的!”张力收起相机,又笑嘻嘻地指着唐学红笑道。

“不好……”被张力拖下了水,唐学红也是无奈,只得赶紧转身,可那句“不好意思”还没说完,他就双腿并立,庄严地向大楼里走出的那几位敬了一个礼:

“局长!”

“原来是小唐啊!”站在几个人中间的谭政文打量了唐学红一眼,又若有所思地看了一下张力,微笑着点了点头:“怎么,这么快就赶回来了?”

“报告局长……”唐学红又打量了一下谭政文身后的那几个人,严肃地面孔突然解冻,竟也笑了起来:“嘿嘿,回来有点事儿!”

“嗯,那你就赶紧去办你的事儿去吧,我不拦你了。”谭政文笑了一下,又顺便看了一眼张力:“不过你可记着,办完事儿到我办公室来一趟。我有任务交给你!”

“是,局长!”唐学红立正答道。

“嗯。忙去吧!”谭政文笑嘻嘻的挥了挥手,跟身边的几个人一边聊着,一边又继续向大楼外面走去。而走过去的时候,他身边的那几个人也都收起了各自的目光,只是有那么一两个人偷偷的打量了张力几眼。而同样的,这几位一走过去,张力也立即就向唐学红询问起来:

“他就是谭政文?”

“什么态度?那是我们局长!”唐学红不高兴地说道:“你尊敬点儿行不行?”

“嘿嘿,尊敬,尊敬!”张力连忙点头。新中国第一任广东省公安厅厅长,第一任广东省公安局局长,牛人啊!最起码,这位谭局长的身份,绝对现在的江泽东要高的多。想不到一进门儿就碰到这么一位厉害人物,这次来得不冤。

“对了,这位谭局长……他好像认识我?”跟着唐学红上了楼梯,张力想起刚才谭政文看向自己的眼神似乎有点儿不同,忍不住又开口问道。

“废话!我都是谭局长派过去的,他能不认识你?”唐学红翻了个白眼儿。张力相关资料现在早就进了公安局情报科的秘密档案了,这一次来又是替美国人搭线儿的,这么大的事儿,谭政文能不把相关材料都拿出来看一看?就算先前忘了,现在也绝对记起来了。

“嘿嘿,你这话怎么让我突然感觉有点儿荣耀呢?”张力有点儿傻笑地问道。

“你能有这个感觉就好!”唐学红略略感到了一点儿舒心,不过还是还了一个白眼儿。

叶剑英在自己的办公室接见了张力。虽然在路上或者在以前的时候,张力总是这样那样的给大陆挑毛病,但是不得不承认,在面对这些开国元勋的时候,他终究只是一个渺小的人物。当唐学红带他走进办公室,并且向办公桌后面那名老军人敬礼的时候,他竟然支支吾吾的说不出话来了,只是在心里一个不停地念叨着:

“叶剑英,这就是叶剑英。新中国开国元勋,十大元帅之一……我见到了,我见到了!”

“呵呵,这位就是张力先生吧。快请坐!”

叶剑英穿得非常朴素,深绿色的军装,上绣红星,没有什么军衔的标志,宽宽的脸庞也显得十分普通,没什么特别,但却又给人一种跟一般人很不同的感觉。而看到张力只是有些呆呆地看着自己,他立即微笑着站了起来,甚至还亲自倒了一杯水递到了张力面前。

“别别别,您,您……您太客气了!”水杯递到面前,张力终于恢复了神智,先是双手挡在身前,似乎是不敢接边对方这样的客套,但看到叶剑英坚持,又急忙用两只手托着水杯接了过去……那神态,好像那不只是一杯水,而是一张数百亿美金的支票!

“呵呵,我们是第一次见面。张先生……”看到张力接过自己的水杯,叶剑英又把他和唐学红让着坐下,然后又一脸笑容地说道。

“您,您别叫我张先生,我,我是晚辈,那个……您要是觉得我还行,就叫我小张吧!”张力抱着水杯坐到了一边的沙发上,看着身边笑容可掬叶剑英,又急忙说道。

“小张?呵呵,好啊,就叫小张。”叶剑英失笑。他经历过那么多,如何看不出张力这种紧张。这也让他感到有一点点好笑。张力可是连麦克阿瑟的采访也拒绝的人物,听说在香港纵横捭阖,怎么面对自己竟有些失态?自己就真的那么厉害?

“首长,您跟张力先谈着,我先出去看看!”唐学红在一边向叶剑英敬礼道。

“嗯。你先去休息一下,呆会儿谭政文同志还有话跟你说!”叶剑英点头道。

“是!”唐学红立正回道,转身就往外走,不过,临走的时候他还不没忘瞪张力一眼……这家伙真是太丢人了。来之前那么嚣张,对大陆是横挑鼻子竖挑眼的,整天气得他不行,可今天见着首长了,怎么就连话都说不出来了?看来也就只能对自己这种小人物耍横。

“看人下菜,不是好东西!”唐学红微带着一丝得意离开了办公室。他暗暗决定,如果以后张力敢再让他生气,就把这家伙刚刚“丑态”拿出来好好讽刺一番,然后彻底打败这个只会跟他这种小人物显摆的纸老虎。

“小张啊,我知道你这次来的目的,不过,在咱们正式谈话之前,我要转达一下我们中共中央领导对你的问候……”

唐学红走了,看着张力也大致恢复了过来,叶剑英又坐到张力面前,一脸笑容地说道。

“问候?我?”张力一怔,接着急忙摆手:“叶帅,您别跟我客气。我只是尽了自己该尽的责任罢了。没什么的!”

“呵呵,你这个责任可是不小啊!知道吗……”叶剑英微笑着吸了一口气:“按照你的指点,我们在韶山进行了地质探测,现在,我们跟苏联同志合作的放射性检查组已经发现了10余条铀矿化或放射性异常蚀变带,并发现了一个大型花岗岩型富铀矿,这可是让我们面对美帝国主义的核讹诈的时候有了不少的底气;另外,你在东北指出的那个地方,地质学家李四光、黄汲清两位同志也分别肯定了这个可能性。而根据几个月来的勘测,我们的勘测队员发现采集的泥页岩中有荧光反应和浓重的油味,这说明松辽盆地含油……”

“那就好!”如果那里没油,我还混什么混?张力也是高兴万分。能早一点儿发现这些东西,对国家的发展无疑是相当有利的。

“所以,毛主席、朱总司令,还有周总理,他们都让我好好的感谢感谢你。并且,周总理还说,如果有空,希望你能去北京走一走……”

“去北京?”还是周总理的邀请?

“是啊。看看咱们的新中国……”叶剑英笑道:“这不仅是中央领导人的希望,也是我们的一些科学工作者们的希望。譬如王助、李四光这几位同志,都很想跟你见个面!”

“王助?”李四光张力知道,可这个王助,名字虽然有点儿熟,怎么就想不起来了呢?

“王助同志曾在美国担任波音飞机公司的总工程师,在飞行器方面的是一位权威!他对你提供的有关超音速飞机方面的信息可是极为看重啊!”看到张力有些疑问,叶剑英又解释道。

“哦……”想起来了!王助,那不是中国近代航空工业的主要奠基人吗?这位老兄也想见自己?张力摸着脑袋傻笑起来,突然觉得自己高尚了不少!

第182章 “镇慑”元帅

“怎么,有没有兴趣跟我们的专家们见个面?”

看着张力傻笑的样子,叶剑英再次失笑。根据先前得到的资料,张力可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这样的一个年青人在自己面前居然会接连失态……这一点是他压根儿就没有想到的。自己再厉害,也不可能比麦克阿瑟更强吧?那家伙虽然一而再、再而三的败在彭老总手里,前段时间更是被撤了职,被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李奇微代替,可真本事还是有的。而且,这老家伙离开的时候,东京有十几万人联袂相送,听说到了华盛顿也有几十万人自发的前去迎接……张力连这种大人物都不在乎,看到自己居然就有些举止失措?

“这个,专家就免了吧。我什么都不懂,要是见到这些专家,会被拆穿的!”张力笑道。

“呵呵,这可不一定。我们的专家对你可是非常佩服。可惜,你新给我们的建议却因为钛这种金属太过稀少,国内也没有什么储备,一直都没能进行试验!”叶剑英笑了笑,又略有些苦恼地说道。因为职务原因,他对张力提供的那些情报的了解的详细程度甚至还要在中央首长之上。钛这种金属,在张力的描述之中,具有非常广泛的用途,甚至可能在整体上将国家的国防武器提高一个档次。可是,这么一种好东西,国内偏偏没有,实在是让人抱憾。

“白云鄂博不是有大量的稀土储存吗?”张力反问道。钛虽然不是铁,可在中国的储藏量还是很惊人的。中国的稀土储藏量可是名列世界第一。几十年后的邓老不是说过: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当然了,石油在中东那些产油国的手里成了一柄非常锋利的宝剑,石油输出国组织也曾经仗着石油为自己谋得了许多的利益,可是,中国就不行了。稀土储藏量大,卖出去的时候却都是大白菜的价格,直到21世纪开始后好几年才重新夺回稀土定价权,还不知道到底是真是假。

“你这可是给我们的那些地质专家出了不少难题啊!先是在韶山,接着又到松辽平原,现在又要让他们跑内蒙古高原……”叶剑英笑了起来。

“嘿嘿,就算不让他们跑,他们爬恐怕也要爬过去的吧?我这只是帮他们指了个方向,免得耽误时间,也浪费了他们宝贵的精力!”张力笑道。新中国时期的科学工作者们可不是后来的那些所谓的砖家叫兽们能比的,人家可是真干,而且是埋头苦干,哪会有事没事儿的往镜头上面蹿,没多大点儿本事,就只会哗众取宠。要不然,中国的科技又岂会到了21世纪依然远远的落在人家屁股后面?固然有制度上的问题,可科学工作者耐不住寂寞,不愿意下苦功也确实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何况还有更加可耻的科学造假……

“没错,我们的专家确实太宝贵了。时间耽误不起啊!”叶剑英也是感叹:“可惜,就算有你的提示,因为咱们国家的科学水平太低,很多方面也是举步维艰。就像你说的那个钛,虽然经过专家论证可能很有用,可是,因为冶炼技术几乎等于零,我们……”

“所以就需要一步步积累了。”张力叹道:“这一点,我希望叶帅您能转达一下我的意见,就是学习一下德国人!”

“德国人?”

“没错。”看着叶剑英略显些诧异的眼神,张力微微笑了一下:“德国人虽然因为二战的原因被钉到了耻辱柱上,可是,我们却不能否认他们的厉害。说到底,他们只是在受到了极严重的压迫之后,又选择了一个错误的领导人来反抗这种压迫,并且将这种压迫变成了一种更加残酷的迫害反扣到了许多无辜的人身上罢了。所以,德国的那些国家领导人有罪,可德国的老百姓们却没有错!”

“呵呵,有道理!”叶剑英也点头说道。张力说的对,虽说二战之中,德国是战败国,可是,像他这种地位的人,又岂会简单的以什么正义和邪恶来区分事情!

“德国人在各项工作上都十分严谨。这固然是因为他们的民族性格,可也少不了制度上的原因!”张力微有些小心又看了叶剑英一眼,解释道:“我说的这个制度可不是他们的政治制度!”

“哈哈哈,放心,你说就是了!”叶剑英再次失笑。他明白张力的意思。可这又有什么?张力又不是他们大陆的同志,而是来自香港。而且,先前唐学红就多次报告,点明张力对大陆方面憋着许多话,好像不吐不快似的。所以,他这回接见张力,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让对方把憋着的那些话都抖露出来……免得让对方一直心里存着疙瘩,那样对大家都不好。要知道,张力已经向他们提供了一个油田、一个核原料,一个稀土储藏方面的资料,这还不算其他那些杂七杂八的,而这些资料对新中国的发展建设能起到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可谓是相当的重要。而最重要的,就是为新中国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周总理曾就此向他转达了钱三强同志的一句话,“这个张力,仅就其目前所提供的消息,抵得了我们正在组建的科学院一半的力量”。虽然这话有些夸张,但也从侧面证明了张力的重要性。要知道,在此之前,中国不仅是一个贫油国,面对人家的核讹诈也只能缩着脑袋大唱“纸老虎”……石油是一个国家发展最重要的资源之一,虽然中苏关系不错,可苏联不可能提供得了可供中国这么大一个国家发展的原油量,而且,如果让苏联提供原油,中国的发展必然受到对方的制约,而这绝不符合中国自身的利益;至于核方面,虽然到目前为止只是发现并且正在提炼铀,可是,中国的原子弹已经看到了曙光,对抗敌人的核讹诈也有了希望。光这两点,张力就配得上好几枚勋章!

“叶帅,您知道德国人在青岛建设过一些地下排水管道吗?”见叶剑英示意自己放开了说,张力也收起了那份忐忑,又接着说道。

“排水管道?”

“据我所知,德国人在青岛建设的排水管道可以使用长达百年而不出问题!即便是遇上大洪水!……而且,不仅如此,他们的下水道盖子也非常耐用,并且,按照规矩,他们还有下水道盖子周边的三米之内放置了可供替换了一些部件。据说,这些部件可以保存百年,到时候拿出来还是新的一样,换上就可以使用!”张力说道。

“你这是说……”

“严谨而周密!”张力叹了口气,“鲁迅先生提到过一种‘拿来主义’,我认为,对工作的严谨和事务的周密安排,以及其他各个方面我们都应该学会取长补短!譬如德国人在工作和科研方面的制度,我们完全可以搬过来,以此来培养我们自己的同志!”

“照搬德国的制度?”叶剑英问道。

“只是工作和科研。”张力连忙补充道。

“你的这个建议我们可以考虑。不过恐怕要费些功夫!”叶剑英说道。

“现在国内的各种工业和科研都还只是个开头,而越是在开始的时候建立相应完整周密的制度,越有利于我们自身!这就像红军,刚刚创立的时候,各方面的毛病恐怕是一茬儿接一茬儿,而如果我们在一开始就有今天这样相对完备的制度,肯定就可以减少许多损失,甚至能更早地取得胜利!”张力叹了口气:“这也像贵党和国民党之间的区别。国民党一直没有一个严谨的组织规划,而贵党从一开始就有学自苏联的党组织的规章制度,我想,这也是贵党能最终驱逐国民党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有道理。”叶剑英连连点头。从红军开始,他也是一路走过来的,当然知道中间发生的那些事情。而就像张力所说,共产党学自苏联的严密制度确实是最终能够取胜的法宝之一,国民党在党的组织上的问题也确实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你的这个建议非常好。我会上报给中央的,一定不会让你的苦心白费!”叶剑英又道。

“呵呵,你们能听就好。不过,我还是想说一句:不要太过迷信外国人,尤其是苏联的那些老毛子!”张力又道。

“哦?为什么?苏联可是正在全力支持我们啊!”叶剑英终于感到有些惊讶了。

“那是因为斯大林需要中国替他挡住来自东方的压力,并且由中国吸引美国人的一部分注意力!说到底,这绝不是什么‘国际主义’,而是纯粹的为了国家利益。某一天,国际形势如果缓和了,苏联肯定找机会翻脸!”张力冷笑道。

“不会吧?斯大林同志还是很讲信誉的!”

“信誉?国家利益面前,有什么信誉可讲?”张力冷笑,“斯大林当初不也跟日本人签了互不侵略的协议?他签那东西的时候,可把你们这些中国的同志放到哪儿去了?苏联撺掇着外蒙独立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你们这些中国同志的难处?解放战争的时候,你们都压到长江边儿上了,他不还撺掇着你们跟蒋介石和谈,希望两党划江而治?那可是正正经经地想分裂中国,免得到时候在他的东方出现一个强大的中国!说到底,那老货压根就是一个独裁者,压得全国上下连句质疑的话都不敢说,恐怕比希特勒还独……指不定哪一天就死在自己人手里!”

“呵呵,这话如果传出去,问题可就大了!”叶剑英微笑着说道。

“也就是在大陆传出去问题会很大,可那又怎么样?为了利益,斯大林就算知道了,还不是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张力看了一眼叶剑英并不是很在乎的表情,心中大定。显然,这些革命先辈对苏联也有着清醒的认识。想想也是,这些老前辈从那么多年的斗争之中走过来,经历过不知道多少诡谲的风云,怎么可能看不清苏联的真面目?只是大家都不说罢了。想想日后赫鲁晓夫上台跟中国闹翻了脸,中国大陆方面立即就是“反修正主义”,政局也没见得受到了对方什么影响。这说明,当时的中央领导人在这方面还是把得非常稳。

“小张啊,你看问题很深,听说还有预言家的称号,那能不能再帮我们看一下朝鲜战场呢?”叶剑英突然又笑呵呵地转移话题问道。

“其实我们早就发现了一个问题!”张力说道。

“哦?”叶剑英问道。

“一周!”张力伸出手竖起了七根手指头:“我们报社一个姓李的记者,是个大学生,他通过对数据的比对,发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那就是你们志愿军的攻势一般只能持续一周,之后,便后继乏力!”

“……”听到这句话,叶剑英两眼一眯,原本还有些笑嘻嘻的面容也立即变得严肃起来:“一周!七天?”

“没错。”张力点了点头:“而我们报社另一个姓卫的记者,根据这个李姓大学生的推断,又对比朝鲜战场上刚刚发生的第四次战役,发现美军如果在七天之内向你们发动进攻,必然受挫;可如果在七天之后,你们往往就要承受巨大的损失,乃至被迫撤退……”

“了不起!”叶剑英忍不住出声夸奖道。他其实也早就接到了报告。因为运输条件的限制,志愿军的战士们往往只能携带七天的物资作战,七天之后,如果不能打退敌军,那么,因为弹药和干粮耗尽,他们就要面对美军的狂轰乱炸而几无还手之力。彭德怀早就为此向中央诉过苦,可是,这一次还是被新上任的李奇微发现了这个弱点,对方的“磁性战术”便是由此而来。可是,即便知道了这个缺点他们也没有什么办法。因为志愿军战士最多就只能带上七天的物资,如果多带,行动就要受到影响,而如果少带,连七天都支撑不住,还奢谈什么打败敌人?而除此之外,志愿军战士因为营养不良,普遍患有夜盲证,以往赖以成功的夜战也渐渐的发挥不出多少威力。

“其实我倒是有办法可以减免志愿军的损失!”张力沉默了一会儿,突然又接着说道。

“哦?”叶剑英闻言一震。他们这些人想破了脑袋也想不到应对之策,张力居然有办法对付?

“我有两个办法:第一个,制做压缩食物!”张力伸出了一根手指头。

“压缩食物?”

“没错。压缩食物,可以减少食物的体积,但其量却不变。就是说,这种食物一旦进入肠胃,因为水或者其它方面的原因,会迅速膨胀,进而达到吃饱的目的。而因为体积的减小,战士们就可以携带更多的物资进行作战!”张力解释道。

“哪里有制作的方法?”叶剑英急忙追问道。他没打算跟张力客气,从一开始就支持他们,并且提供了那么多的信息,太客气的话反而会让人家觉得疏远。

“不知道!”张力很光棍的摇了摇头。

“不知道?”

“没错。我只知道有这种食物,但是根本就不知道这种食物怎么制作,只知道好像有一样很重要的原料叫做‘膨化粉’。不过,我相信,中国大陆这么多人,压缩食物又不是什么了不起的高科技,你们肯定能够很快地找出制作方法!”张力说道。

“这又跟你那个飞机一样?”叶剑英苦笑着问道。张力的飞机只有外形,而且尺寸也没有标注,至于材料和其他方面更是一无所知。这等于是划了一个饼放在他们面前,并告诉他们这饼是多么的美味儿,吃完了就可以永远不饿,却不告诉他们这饼到底是怎么做的一样。

“我是真的不知道。如果我知道了,恐怕也没法向您提供那么多的东西了!”张力也是无奈。他要是知道能不说吗?谁愿意几十年还看着别国的军舰往自己沿海乱跑,连几个东南亚小国都整天往自己的海域乱欺压人,还有那些美国侦察机往自己领空乱蹿……

“呵呵,我可没有怪你的意思。”叶剑英连忙笑道,接着又叹了口气:“只是咱们国家在科技方面确实是太落后了。着急啊!”

“可以招揽一些海外学子回国嘛!据我所知,现在美国的钱学森就非常了不起,曾经有一个美国将军说过,钱学森一个人就抵得过美国五个主力师!”张力说道。

“五个主力师?这么厉害?”这可跟正在朝鲜和志愿军对抗的美国第八集团军的实力差不了多少了?叶剑英心中暗道。

“还有两个,钱伟长和钱三强!这‘三钱’可是了不得,如果能弄到手,咱们国家的国防科技最起码能上两三个台阶!”张力接着说道:“我别的不太清楚,可这个钱学森好像是火箭专家。据说,利用火箭,可以将一种人造卫星直接送上地球的外层空间,随着地球进行自转。”

“人造卫星?”

“对。月亮是地球的天然卫星,围着地球转动;而人造卫星就是人为的制造出一种设备,将之运送到大气层之外,借助地球引力,使之如同月亮一样绕地球旋转。这种东西,一旦成功,只需要三颗就可以覆盖全球,可以直接用超高倍望远镜俯视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到时候,只要你的望远镜够强,分辩率够高,甚至能够看清地面上几里乃至几米内的东西,连空军侦察几乎都用不着了;而且,还可以用来通讯,比如:你可以直接通过卫星将消息传到地球的另一端,而不需要通过其他的传播方式……也就是说,如果卫星够高级,你们甚至可以直接坐在北京指挥志愿军,甚至直接将命令传达到具体的一个战士耳中!”

“这……这可能吗?”叶剑英皱着眉头问道。

“不仅可能。美国已经论证了这种方式的可能性,并且正在研究这种人造卫星!而钱学森就是火箭专家,他的研究就是为了将人造卫星送上地球同步运行轨道。”

看着堂堂的十大元帅之一,新中国最重要的开国元勋之一被自己的话震得张嘴结舌,张力的虚荣感大获满足。不过,为了保证叶剑英不把自己的话当成是耳旁风,胡说八道,他还是尽可能地保持着严肃地表情。

“难怪美国人能走在世界前列……”叶剑英忍不住感叹道。火箭、卫星?张力说的这些对他而言简直就是一个神话!从这边直接就能跟地球的另一边通话,从北京把命令传达到具体的一个战士的耳朵里……太不可思议了。难道这个张力是美国人故意抛出来的一个饵,想引诱新中国的科研走上歧途?那也用不着抛出来那么多东西吧?可这些东西如果是真的,也太难以置信了!

“一百年前,千里眼、顺风耳还只是留在传说之中;几十年前,飞上天也还只是人们自以为不可能实现的梦想!……人类之所以能够一步步向前,就是因为我们拥有想象力,还有紧随的创造力!”张力也是感叹,二十世纪确实是人类发展最快的一个世纪,从木头到钢铁,从地面到太空,从书本到网络……这一步跨的何其广大?

“这话说的对啊!”叶剑英决定放下自己的猜疑。反正,这种科学方面的东西不是他擅长的,只要把张力今天所说的上报上去,自然有人会为他判断这些消息是对还是错。不过,如果真的像张力说的那样,以后的战争方式恐怕都不一样了。

“火箭还有一种用处!”张力又突然说道。

“哦?”

“强大的推进能力,不仅可以把东西送上太空,还可以把炸弹送过大洲和大洋,甚至是地球上的任何一个角落!这种东西曾经在德国出现过,希特勒用他的不成熟品,从德国直接轰炸英国……现在,美国人也正在研究这种东西,希望能让这种东西飞得更远,甚至还打算用这种东西携带原子弹进行轰炸,他们还为这种东西取了个新名字,叫做——‘洲际导弹’!”

“……”

第183章 想啥呢?

叶剑英真的是被张力给镇住了。

不镇住不行!

他这种老一辈的革命家虽然见多识广,可因为各种原因,在科学技术方面的知识却比当时的小学生强不到多少。何况张力所说的这些就是对当时科技最先进的美国和苏联也是一种根本无法做到的“妄想”!但是,谁敢说张力说的不可能?

没人!

人造地球卫星的概念其实早在1870年就已经出现了,运动服从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其轨道一般是以地心为焦点的椭圆,特殊情况下是以地心为中心的圆……不过,张力有一点儿说错了。那就目前已经开始研究人造卫星的并不是美国,而应该是苏联。受到了美国首先研制成功原子弹的刺激,苏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