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香港从1949开始-第1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伦向众人道:“这家伙,其实一直就没服过我。这么拼命,其实就是想跟我比比,让我看看,他不比我张某人差。”

“不敢当。”李达伦微微一笑,“跟你大老板交手,我没嬴过一回。如果不是你放我一马,我现在说不定已经跑去印尼的橡胶园学人割橡胶了,哪能像现在这么风光?所以,我没想过跟你比。这么拼,就是想趁着还能动弹,多挣点儿……当副总,总比当个分部主管赚钱吧?我是想多拿股份分红。”

“这话听着假!”张力摇头。

“多疑。”李达伦指着他道。

“谢谢夸奖。”张力笑着长出了一口气,“不跟你贫了。……公司这两年发展的不错。我决定,往后的一段时间就暂时先以稳定现在的根据地为主要工作目标,大家没有意见吧?”

“我没意见。”罗亮恒对面坐着的李广生点了点头,“公司这两年扩张的确实很快。很多资源还没有整合好。如果光顾着继续发展,很容易出问题。而如果我们能暂停一下,把手里现在的资源进行整合,尤其是把我们手里的那些地方性的报纸和电台进行一定的资源共享……”

“我觉得还是应该把这些小报社和电台合并成一家,或者几家大型的传媒机构。这样既方便管理,又可以节省很多。”辛辅善突然插嘴说道。

“老辛的这个主意不错。你们怎么看?”张力笑了笑,看向了其他人。辛辅善也是新闻公司的元老,享受股份分红的,不过,由于才干和眼界等问题,一直都没能升上来。原先人少的时候,此人就在公司高层里面敬陪末座,现在人多了不少,还有好几个年轻人也提拔起来了,可他还是这样。

“我反对。”李达伦看也没看辛辅善,直接开口道,“我们现在的实力虽然不小。可是,根基不稳。虽然我们可以通过整合,在短时间内成立一家大型的跨国传媒集团,可是大家想过没有,面对这样一个突然出现的庞然大物,那些老牌儿的报业公司和电台会怎么想,怎么做?”

“他们现在不照样知道那些报社和电台都是在我们手里,是我们的子公司,孙公司,曾孙公司……不也没干什么?”辛辅善笑问道。

“那是因为我们的力量还很分散。纵然这些报社和电台都在我们手里,都要的我们的话,可是,这跟一个整体不同。所以他们并没有感到太直接的威胁,还能跟我们和平共处。可是,如果我们要进行你说的那种整合就不一样了。谁不想独吞蛋糕?我们手里现在拥有的这些地方性的报纸和电台只是吞食着各国报业巨头的看不上眼的一些蛋糕屑,如果我们往蛋糕的主体伸嘴儿,人家肯定会一巴掌拍过来。”李达伦道。

“我们还会怕他们?”辛辅善不屑地一笑,“别的不说,光是老板的名头往那儿一摆。我看他们有几个敢乱来。”

“你都威胁到人家的饭碗了,人家还跟你客气?再者,即便是在香港,我们也不占什么主场优势,因为港英政府时刻都希望我们,尤其是老板倒霉……”

“咳,咳咳!”张力连咳了几声。

“咳也没用。这事儿全香港人,包括三岁娃娃,都知道的一清二楚。”胡家义毫不客气地在一边说道。

“葛量洪没那么小心眼儿。他也不会那么不顾大局。”张力不爽地说道:“我现在要是倒了,香港那么多工程不全都得暂停?”

“那就是不我们要考虑的了。反正,政府不喜欢你是肯定的,不管是港英政府,还是美国政府,亦或是日本政府,都不喜欢你。”李达伦抽了抽嘴角,笑道。

“可中国政府喜欢我。”张力道。

“是吗?可我怎么觉得蒋介石肯定不喜欢你。”李达伦笑道。

“我没说他。”张力摆了摆手,对李达伦的胡搅蛮缠表示了严重的反对。

“我知道,可现在联合国只认中华民国!咱们干新闻这一行的必须注意这一点。中共就是中共,他们虽然占了中国大陆,可依然还不能算是中国政府。现在,国际上只有中华民国政府才是中国唯一的合法政府。”李达伦说道。

“话不能这么说。虽然联合国只认中华民国,可咱们毕竟是在香港,英国人早就已经承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了!”辛辅善身边,新近提拔的年轻人之一的李家伟突然说道。

“对嘛。”张力一听这话,立时就拍起了桌子:“咱们现在是在英国人的管辖之下,自然要看英国政府的脸色!跟着政府走才对。”

“可英国政府虽然承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却没跟北京建交。他们的外交系统之中,中国依然只是中华民国!”罗亮恒帮着李达伦说道。

“……咱不谈这个了。”张力举起了双手,又一脸询问地看向众人:“刚刚说到哪儿了?”

“咱们的报纸电台不占优势,得不到各地政府的支持。”李广生说道。

“没错。尤其是各个国家的中央政府,他们肯定很不乐意我们这些外人去掌握自己国家的喉舌,一旦如此,岂不是受控于他人?太阿倒持,外国人也知道这有多危险。”李达伦接着说道。

“尤其是那些对咱们大老板有嫌隙的政府,比如日本,一旦发现咱们的动作,肯定会立即采取手段应对。说不定还会直接把咱们排斥出日本市场。”胡家义也道。

“这还不算。”李家伟偷偷瞅了一下辛辅善,看到对方面色不变,又接着挺直了腰说道:“把分散的报社和电台整合起来,管理上也很容易出现问题。因为这些报社和电台一直都是在小范围内进行覆盖,相应的工作人员根本就没有什么成型的大局观,更加不可能一下子就把一家大公司管理好……而新闻公司这边也肯定没有足够的人手派过去。而且就算派过去,也很难在短时间内熟悉当地的情况,更加不要说还要打开局面了。”

“那咱们怎么办?”张力问道。

“一步步来。明里依旧保持现在的分散状态,暗地里一步步整合。”李达伦道。

“呵呵,这主意好像很像我出的。”张力笑道。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这本来就是跟你学的。”李达伦看了他一眼,一副你不必谦虚的样子。

“既然不急着来,那就是暂时不需要太多钱了?既然如此,我们干嘛不先创立几个电视台?”辛辅善没有在先前的问题上纠缠,又开口问道。

第359章 我是蠢货

张力有钱。

这一点很多人都知道。甚至有香港报纸还这样哀叹:这家伙到底有多少钱?为什么当我们都以为他还只是刚刚开始的时候,他已经凑够了钱迈开了下一个步子?甚至于,赤柱监狱长史提夫,还有总督察詹姆斯先生还联袂找上过张力的别墅,问他之所以发展这么快,是不是瞒着他们去挖了日本人留在香港的宝藏。最后,张力费尽了唇舌,又是哄又是骂,好不容易才把两人撵走。当然,为了把这两个对宝藏依旧贼心不死的家伙轰走,张力也不得不透露了一下自己来钱快速的原因。

贷!

在香港时弄的那些钱就不说了,手下各项工程,还有报纸都发展挺好,另外还有一个大铁矿,以这些为抵押,贷款自然轻松至极。而在香港三大银行贷到的款项被他拿到香港之后,又换到了一个正处于经济沉迷期的住友银行,而且还是省了很大一部分,这些贷到的美元港币都被他提前换成了日元,结果,艾森豪威尔一上台,一宣布要发展日本,他立即就凭空大赚一笔。之后,这笔钱就又有一部分换到了恒生银行的股份,虽然花掉了一部分,却换来了恒生银行的提前扩张……所以,他依旧可以凭借手头上的银行股份换取大量的贷款,买下了ABC。而再之后,ABC显示出来的强势崛起的势头,又让他很轻松的贷到了一笔款子,一部分拿到日本,买了报社和电台,另一部分则更早地就转移到了中东,在伊朗闹着要把石油国有化,英伊石油的股票价格大幅下跌的时候,一下子席卷了对方将近百分之二十的股份。之后,英伊石油改组为美英石油,这些股份也就换成了美英石油的股份。要不是那个小胡佛什么的在中间乱搞,非要把美国人的势力也延伸到伊朗,他说不定早就坐地收钱了。

可以说,张力的每一项成果,几乎都是空手套白狼,没用自己一点儿付出。虽然他的许多产业都还处于在银行的抵押之中,可是,这每一项都是优质股,几乎完全不存在还不起钱的状况。所以,他的产业都是实打实的。要不是美英石油那边还没有稳定下来,加之自己这两年扩张的确实太快,可能会有些不稳当,张力都想再把石油公司的股票放到银行再次进行抵押,然后全部拿到南非……开采黄金和钻石去。

不过,跟许许多多的商人一样,张力在进行产业扩张的时候虽然大规模的贷款,却并没有把手里的大笔流动资金拿出来。也就是说,他在拿自己的那些产业进行抵押的时候,手里其实并不怎么缺钱。这一点,身为其手下主体产业之一的新闻公司的高层,辛辅善等人都知道的非常清楚。而且,别的不说,光是那份《香港人报》,现在一天就能卖出去几十万份,一个月就能收入好几百万,一年就是几千万,这同样也是一笔巨款。虽然在收购其他那些报社和电台的时候花掉了许多,但还是有相当大的一部分留着。按照某种说法,香港新闻公司真的是:不差钱儿!而辛辅善显然就是在打这些钱的主意。

……

“电视台?”张力诧异地看了一眼这位一直没怎么显示出过人的长处的公司元老,为对方突然爆发出的“进取心”小小惊讶了一把。

“没错,既然老板能在美国购买了一家ABC,我们就能在香港也办一家电视广播公司。毕竟,电视肯定会在未来成为一种主要的传媒手段。而且,虽然咱们公司在这几年蒸蒸日上,已经成为香港最大的传媒集团,可是,我们依旧没能达到极高的高度。香港的其他大报也依然能够勉强与我们分庭抗礼……既然如此,我们何不换一种手段?借助公司充盈的财力,另辟一条道路。”辛辅善正色说道。

“老辛,香港现在有多少台家用电视机?”胡家义皱眉问道。

“没多少。或者说,几近没有。”辛辅善淡淡地说道。

“既然没有,我们又何必自找麻烦?”李家伟前列的一个叫做陈奇杭的中年人笑道。他也是新近才提拔起来的人员之一。不过却并不是公司的元老,而是胡家义从其他报社挖过来的,原职是一名大报的副主编。

“是啊。现在电视机一台那么贵,一般人哪儿买得起?就算咱们办了电视台,没几个人看,还不是白往里面扔钱?”陈奇杭身边另一个叫做张垒中的新晋高层也道。

“谁说没人看?”辛辅善对上李达伦、罗亮恒,甚至是同样出身的李广生或许还没有那么本事,可对上这些虽然地位比他要高,资历却比他浅不少的家伙却没那么客气,听完两人的话后,立即就是冷笑了一声,“何况,就算是没人看,我们也可以‘创造’一些人来看嘛!只看到困难,没看到机遇,等别人先上了马,我们可就真的可能失去这么一块重要的阵地了。”

“这么说你是胸有成竹了?”胡家义也是小小吃惊了一把。辛辅善的意思,显然是有办法对付现在香港没有几台电视机的方法,这自然是极为重要。这可是电视台啊!没看到张力就因为在美国买了一家ABC,就牛成现在这样儿?还不肯交给新闻公司管理,什么玩意儿?一想起这个胡家义就忍不住生气,也一直想着弄一家电视台管管,让张力瞧瞧。可是,想归想,身为公司老总,他总得为公司的未来发展好好地策划一番,香港没几台电视,整个东南亚也基本就是这样。而既然电视的受众不多,弄了什么电视台,岂不是白花钱?

“有一点办法。”果然,辛辅善点了点头。

“说说看。”胡家义急忙催促道。

“商场!”辛辅善笑道:“我们可以联系那些商场,让他们在商场内放映电视……现在电视依旧是新鲜玩意儿。我相信,商场一旦开始放映,香港人肯定会疯涌着去看。到时候,不仅可以促进那些商场面的人气,也可以解决掉电视受众的问题。”

“现在没什么买家,所以香港的商场也没几台电视。”李达伦笑道,“而且,你知不知道放映电视之后会有什么情况?万一把自己的地方闹成了电影院呢?人们只看电视不买东西,那些商场还会同意吗?”

“李副总,你的想法太绝对了吧?”辛辅善笑道:“电视就是电视,那么小的一块屏幕,能吸引多少人?”

“你看,你也知道一块小屏幕吸引不了多少人!”李达伦笑了笑,并不在意对方嘴里的那个“副”总。

“一块小屏幕吸引不了多少人,那我们干嘛不多弄几台电视摆出去?”李家伟突然说道。

“多弄几块?那商场肯定就成了电影院了。”罗亮恒微笑摇头道。今天是张力回来之后头一次主持公司高层会议,也差不多是这几年来的头一次。李达伦也是刚回来担任副总没多久,他当然要支持一下这个老朋友。何况,他也觉得李达伦的说法有道理。在商场开电视确实能吸引一批人,可是,人家商场是要做生意的,你一大堆人都挤在电视前面儿,固然能吸引人气,可照样也在耽误商场卖东西不是?而最重要的,现在的电视机根本就没有几个人买得起。商场即便是摆出了电视,也只能当摆设。可商场的职能就是促进货物的流通。如果电视卖不了多少,却只能每天吸引一大群人堆在那儿一动不动,那些商场肯定不会乐意。

“不一定要商场啊。”李广生突然拧了拧眉毛,“为什么不把电视直接送到各个街区?”

“什么意思?”张力问道。

“我说的是:白送。”李广生的食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刚刚李总和罗总说了,担心在商场放映电视节目会吸引太多的人。虽然我觉得这应该只可能是一时的现象,等大家都熟悉了,就不会再发生什么这种事情,可是,既然我们能让商场放映电视,干嘛不自己买几台电视送到街区上去?每天固定在一个地方打开电视……这不就等于是增加了电视台的受众吗?”

“嗯,这主意不错。”张力眼前一亮。可不……记得小时候,哪家先有了电视,立码就会有一大批人拥过去,从早看到晚。现在的情况跟那时候不一样,却肯定会更好。自己买电视送到香港的各个街区,不仅能增加电视的受众,保证电视台的收视量,还铁定能增加香港老百姓对新闻公司的好感。就像小的时候,如果谁送自己电视看,谁铁定就是大好人一样。

“主意确实不错。”张力想得到的,李达伦显然也想到了,“不过,这好像要花很多钱。”

“不怕。香港总共才多少个街区?一个街区弄他个十台八台,大不了二十台,也用不了一万台。”张力道。

“一万台?你开什么玩笑?”胡家义吓了一跳,“钱多的没处花是不是?一万台电视机,你要白送?”

“当然量开玩笑,你真当我吃饱了撑的?”张力白了他一眼,“现在电视机多少钱一台?”

“上千块!”辛辅善急忙答道。

“先弄上一千台……”张力道。

“一千乘以一千,那可是一百多万呐!”陈奇杭呲了一下牙。新闻公司有史以来最大的收购也没有花销超过三十万的,可张力光是买电视白送出去居然就要一百万……听他说的话,居然还只是开始。这想弄个电视台也太他妈的死贵了。

“先别忙。”李达伦也被张力的大方惊得连跳了几下眉毛。他知道张力现在有钱,而且还是很有钱。在日本,收购那些报社和电台就花了两千多万港币。身为计划的执行者,他当初也感觉十分豪气。大手一挥,几十万就砸了出去,而且还是连砸了多少次……以前当《港岛日报》主编的时候,哪想过有朝一日自己居然能这么“凶猛”?可是,那两千多万可都是花到了实处,买到了实际存在的东西。这一回却是试水。试水啊!一百万,就这么当个试水的石头扔了?居然就不怕万一不成打了水漂儿?真是拿钱不当钱啊。

“一千台实在是太多了。而且,我们也不知道这个做法到底会不会有效果……我的建议,是先弄他个十台八台,选一个街区送过去。”

“我同意。”胡家义连忙点头,接着又瞪了张力一眼:“弄个电视台,那些设备首先就要花销巨大,如果还要再先送出去一千台电视机……万一不成,吃亏的只会是公司。”

“那就按你们说的办。”张力笑了一下,又看了胡家义和李达伦一眼,道:“我刚才就只是提个议。你们急什么?”

“没你这么提议的。”胡家义瞪了他一眼。

“那我再提一个议怎么样?”张力又笑道。

“说!”胡家义道。

“如果弄得好,在新加坡也弄一家电视台。”

时间推到下午。

辛辅善下班之后回到了自己的家里。当然,他的家早就不是原先住的地方了,而是在跑马地……一幢总共五百多平米的洋房。这是他从一个洋行高管的手里买到的,而且不仅买了房子,连里面的陈设他也一起买了下来。结果那个洋行高管要了他一大笔钱,那价钱,连老伙计的李广生也为他不值。可是,辛辅善一点儿也没觉得自己吃亏,那洋鬼子懂个屁?居然拿着一个宋朝钧瓷花瓶摆在外面插花儿?没错,那确实是花瓶,可钧瓷是能用来插花儿的吗?就算是花瓶也不行啊。别说插花了,就是拿满屋子花儿摆起来当垫子,他还舍不得把那钧瓷花瓶放上去呢。万一花上有刺儿,扎着这瓶儿怎么办,是不是?

可是,一下班回到家,辛辅善却看到有人正坐在沙发上,手里也正拿着那瓶摸来摸去,立即就吓了一跳,顾不得换鞋,急忙一下子冲上去一把夺了过来……当然,夺的过程极为温柔。

“善哥,我都说了,这瓶是假的。膺品!”那人笑道。

“就你那眼光?当初在古董店当学徒的时候,你可一直都差得远呢。”辛辅善又小心翼翼地拿着花瓶看了看,确定没问题,这才重新将之放到了一旁的古董架上。按理,这么贵重的东西他是不应该这么放的,可是,放在其他地方就保险了?新闻公司的高层在香港是没什么贼敢惦记的,有这个胆儿的,又有谁会想得到自己会把这么贵重的一样古董放得这么“大庭广众”?

“嘿嘿。”那人笑了笑,又仔细瞅着辛辅善看了几眼,“看你的脸色不错。老板夸你了?”

“他夸李达伦了。”辛辅善没好气儿的看了他一眼,往沙发上一座,“不过你出的那个主意不错。老板已经决定上马创建一个电视台,名字都取好了。”

“真的?哈哈,太好了!”那人兴奋地攥起了拳头。

“你有什么好高兴的?就算创建了电视台,也轮不到你去管。”辛辅善又撇了他一眼,“还是先想想怎么重新入老板的法眼吧,你呀!”

“我知道。”那人叹了口气:“唉,早知当初会闹成这样,我……”

“这世上没有后悔药卖。老板是什么人你还不知道?跟他做对的,有几个能活得舒服?能到现在这种情况,其实老板已经对你很念旧情了。要不然,你以为你还能这么活蹦乱跳?”辛辅善突然又指着那人骂道。

“我知道是我错。可我那时候不也是被逼的吗?”那人又叹了口气,辩解道。

“哼,被逼?老板不去逼别人就不错了,你有什么事儿干嘛不告诉他?全香港谁不知道老板为人护短?你只要当时开了口,老板肯定帮你出头,可你倒好……哼,八百万美元啊,你倒真敢说得出口。你就没想过老板是什么人,你就不怕哪一天被人剁成肉沫扔进东京湾?”辛辅善怒道。

“那些日本人身后有美国佬儿撑腰,我当时不也是怕吗?谁想得到老板居然连联合国军司令部也不怕,还倒赚了一把?”那人抚着额头长叹了一口气。

“少跟我来这套。你卫风平时精明的跟鬼似的,会突然犯傻?美国佬儿会无缘无故替日本人撑腰?真要那样的话,日本还用被搞成那样?……我看你压根儿就是贪图日本人那点儿好处。”辛辅善怒道。

“……”那人,也就是卫风,沉默了下来,不再言语。

“怎么,被我说中了?”辛辅善又冷哼了一声,说道。

“……我就是有点儿不服。我们都是被日本人收买了,可老板为什么还要重用那几个家伙,还让他们去创立了什么安然公司,委以重用,偏偏就不理我?再怎么说,我也是跟着他一步步走过来的。”卫风突然又道。

“你也知道你是跟着老板一步步走过来的?其他那几个,都是必和必拓的李维斯介绍的,不是自己人,出了问题,老板当然没话说。可你是什么人?你是亲信!……哼,我真不明白你是不是猪油蒙了心了,简直就是个笨蛋白痴,你说说,要是你没走这一步,再立几场功劳,老板还会用李达伦?看看新闻公司现在是什么势头儿?可好处全让港岛那边儿的人给占了……嘿嘿,偏偏你现在又想回来了,你说你是不是个蠢货?”

“我是蠢货。”卫风叹了口气。

第360章 我说的是女人

卫风的懊恼表现让辛辅善的火气稍稍减少了一些。不过,想到卫风想做的事情,辛辅善又是一阵愁上眉头。

当初,卫风被张力派到日本,打算趁着艾森豪威尔还没有开始竞选,没有发表对日本的看法,日本经济还处于一片萧索状态的情况下抢先赚上几笔。可是,日本终究是日本,虽然已经战败了,而且地盘儿上也尽是美国人的大军,可自己家终究是自己家,尤其是卫风等人的手里还执有大批的现金……这在当时的日本是非常罕见的。所以,很快,卫风等人就被发现了。

毕竟是自己地方,虽然掌权的是美国人,可日本人还是很快就通过各种手段找到了卫风等人的所在,接着自然就是一番威逼利诱……日本人是不行了。可是,人家终究还是代表着一个国家的一些顶级势力,而张力呢?虽然卫风等人知道这家伙很厉害,可再厉害,也不过就是个地方性的商人而已,加之日本人给的诱惑也足,所以,很快就屈服了。然后,等张力到达日本之后,他们又在那些日本人的指挥下,想通过各种手段来诱骗张力把刚刚带到日本的另一笔现金也扔进股市,让张力亏个大本儿。但谁也没有想到,张力居然没有上当。不仅如此,还给美国人找了不小的麻烦。而美国人正感到腻歪,想堵堵张力的那张臭嘴的时候,却又发现了他们在暗中捣估的这些手段……

这下自然不得了了。联合国军司令部的人很恼火,认为张力之所以在公众场合胡乱开口,又说要收购日本皇宫什么的,还当着李奇微的面指责他们发动细菌战,给他们找了这么多的麻烦,就是因为日本人先做了这些事儿,以致于让美军当局背了黑锅……张力肯定是以为,正是因为联合国军司令部在背后撑腰或者指使,日本人才会敢于向他下黑手。可美国人自己知道,他们真的没这么干过。加之他们当时又正想着去堵堵张力的那张臭嘴,所以,就干脆拿日本人的东西去补偿了……谁叫你们不打个招呼就乱给老大惹事儿的?不整你们整谁?

于是,住友财团糟了。

本来,美国人打进日本之后,住友家族因为比较老实,也比较懂得打理关系,跟美国人的关系还不算错,所以才能在公关数年之后成功的让银行重新开业。可是,这一次的事情不仅让他们把先前打好的关系都赔了进去,还把财团最重要的一项财产给整没了。住友银行呵,虽然因为各种原因还没有以前的百分之一的实力,可是,那再怎么说也是财团重新崛起的希望所在,居然让张力只用了三百万英镑就打发了……这是何等的大亏?

而失去了住友银行,日本人元气大伤,同时也觉得自己对张力的图谋被当事人发现,没理由再继续暗中害人。而且,驻日美军当局也不会同意他们再招惹张力那张最喜欢搅和朝鲜战争,且一搅和一个准儿的超级乌鸦嘴,所以不得不老实了一阵子。而这么一来,卫风等人自然也就没有了利用价值……当然了,张力既然已经“知道”了事情的前前后后,日本人也就没再想过要灭口之类的事情,因为他们如果那么做了,说不定还会被张力再找到理由,再狠咬他们一口。想想张力的头一口就吞下了住友银行,如果再来一口……日本人实在是不愿付,同时也付不起这个帐。就算是能付,有钱,也不能在这个时候就拿出来。

可是,日本人退缩了,卫风等人却吓坏了。

尤其是卫风。

香港出身,张力是什么人他可是一清二楚。平时敢用什么阴招去招惹张力的都难得什么好死,大多都要被斩尽杀绝,何况他这种叛徒?而且张力这次来日本之前更是先“清理”了一下香港,把香港各大黑帮的头头脑脑收拾得欲哭无泪。如此实例,没有人撑腰的话,卫风一想起就觉得耳后直生凉风。所以,为了保命,他想都没想地就跑了,还没敢卷款而逃,只是单独一个人,带着平时攒的薪水跑的。可是,他跑得太快,忘了通知一起的戴维、布鲁斯,还有李涛等人。这些人都是澳大利亚方面,必和必拓公司的李维斯推荐的,虽然知道张力的一些事迹,却远没有香港人知道的那么“仔细”。所以,几个人看到住友银行被张力以廉价收购,虽然也“发觉”张力应该是“看穿”了自己等人已经背叛,当了二五仔,但几经思考之后,为了不让这种背叛雇主的名声传出去,影响日后他们在操盘手这一行当里的前途,就硬着头皮找到了张力。

事实证明,当出了事情的时候,勇于面对的人总是能够比那些逃跑的人更能获得好处。张力虽然可以前知,但毕竟也很有限,而且,找日本人的麻烦是他本来就要做的,不管日本人招不招他,他都要去招日本人。有这个实力的时候,不去臊一把日本天皇,那多对不起中国人的身份不是?又哪会因为什么其他原因?所以,他其实根本就不知道卫风等人已经被日本人收买。而戴维等人的到来却等于是主动向他自首。

张力当时也是恨得牙痒痒。背叛他没关系,可你们不能去跟日本人当内鬼啊。他本不想饶过这几个家伙,可是,他当时还很忙,尤其是住友财团的人在交出住友银行之后还摆了他一道,他正忙着应付。所以,只得暂时放下对这几个人的想法,只是让几个人一人写了一份儿供状,承认自己在日本期间背叛了雇主的行径,之后就分散打发了出去。戴维和布鲁斯去了正处于动乱之中的伊朗,带着一笔在收购住友银行的过程中刚刚省下来的“小款”再去购买几乎已经成了废票的英伊石油公司股份,而李涛等人则被打发去了英国,创建了安然石油公司……当然,石油公司只是表面上的名称,他们实际做的就是倒买倒卖股票。

而戴维等人也最终没有辜负张力的“差遣”,先是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