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裂土美利坚-第1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寿太郎带了一名日本医生,声称要给正在衙门里养伤的郭金章看伤,还说这名日本医生是全日本最好的外科大夫。结果,郭金章人没露面,只出来一个身材高大的保镖,直接抓着人就给扔了出去。可怜小村寿太郎堂堂的日本公使,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尊严,却被这样无理的对待。可是这又能怎么样?原本气势汹汹的日本陆军被挡在了鸭绿江以东,颓势越来越明显,海军更是连反击的力量都没有,而郭金章不仅有实力犹存的北洋水师撑腰,自己更是得到了美国政府授予的全权,还可以指挥即将到达战场的大白舰队……别说只是让人把日本公使从客厅里扔了出去,就是把日本天皇揍一顿,日本人又能怎么样?怪就怪小村寿太郎自己糊涂,明知道郭金章现在“伤势严重”,脾气不可能好,正对日本恨得牙根痒痒,居然还敢带医生来……你信不过人家,觉得人家是装的怎么着?可现在这种形势,就算郭金章是装的,没事儿人一样站到大家伙的面前,谁又能说什么?

“田夏礼阁下,美国政府这样纵容郭将军,难道就不担心在远东地区发生一场大战吗?”窦纳乐无奈地把目光投向了田夏礼。美国政府突然任命郭金章主持远东地区的一切事务,打了英国政府一个措手不及。首相索尔兹伯里侯爵虽然私下致电白宫表示抗议,认为郭金章很有可能就是这场战争的幕后推手,不应由其来美国在远东的事务,这不仅不利于英国,同样也会不利于美国。但是本杰明。哈里森却认为自己的做法没错,而且回电告诉索尔兹伯里,说自己这么做正是为了欧美各国在远东的利益。因为郭金章跟大家几乎都打过交道,也都有相当交集,不可能损害大家的利益而只照顾一个清国。而且郭金章身为在美国拥有极大影响力的政治人物,而且还是陆军上将,私人访问清国期间居然被日本人刺伤,不论是为了美国的面子还是为了其私人的面子,都要让他发泄一下,否则,以郭金章的脾气,没有了公务的束缚,一怒之下,谁也拦不住。那时候,恐怕才会真正损害各国的在华利益。……就这样,英国只得无奈地看着郭金章接掌了美国在远东的各项大权,而原本因为清国的强硬态度已经启航的印度舰队也不得不因为这个原因重新回到了他们在南亚的驻地。用武力是不可能胁迫郭金章屈服的,越是逼得紧,就越会适得其反……这是跟郭金章打过交道的所有人的共识。尤其是郭金章这一回还掌握了大白舰队,万一真的惹火了那家伙,凭借那支强大的海上力量,那丫儿的说不定就敢直接开战,尔后挥军印度,再占领苏伊士运河……就像当初那家伙指挥红色兵团打到渥太华市郊一样。

“我们当然不担心。要知道,这场战争民经开始,并且行将结束,不是吗?”田夏礼的所有事务都扔到了郭金章的脑袋上,他既不需要负责,又不需要开口,只需要列席……正是无官一身轻。

“你明白我的意思。”窦纳乐不满地说道。

“呵呵,”田夏礼轻笑一下:“爵士先生,英国政府不像您所表现的那样对清日局势那么关心吧?索尔兹伯里侯爵担任首相之后,你们在亚洲夺取了缅甸;在西非,征服了尼日利亚,占领了肯尼亚,又进入了乌干达;在南非,占领了罗得西亚。并且据我们所知,你们还正打算在南非再发动一场针对南非共和国和奥兰治自由邦的战争……那才是你们真正需要关心的地方吧?”

“大英帝国对全世界的局势都极为关心。尤其是在对目前的清日战争。”窦纳乐冷哼道。他知道田夏礼这是在讥讽自己。几十年前,在南非班图人世代居住的奥兰治和德兰士瓦,先后发现了蕴藏量十分丰富的金刚石矿和金矿。欧洲移民随即大批涌入,开矿寻宝。英国垄断资本家c。j。罗得斯收买矿权,建立矿业公司,垄断了金刚石和部分黄金的生产。德国也逐渐在布尔人治地内建立了强大的经济和政治势力。两国由此展开了激烈的角逐。在金矿资本家的怂恿下,英国政府为控制所有矿区,力图占领德兰士瓦,兼并布尔人治地。1876年,英属纳塔尔省总督谢普斯通前往德兰士瓦共和国进行游说,劝其接受英国统治。由于财政困难,以及面临与东边祖鲁人王国的大规模冲突,德兰士瓦共和国接受了归并英国的要求。1877年4月,英国发表声明,德兰士瓦共和国成为英国殖民地,任命谢普斯通爵士为行政长官。德兰士瓦总统伯格斯辞职。之后,经过1879年祖鲁战争,英国消灭了祖鲁王国,解除了布尔人面临的最大威胁。一切都发展的好好的,可是,由于英国人统治德兰士瓦共和国的三年期间,并没有着手改善中下层布尔人的生活条件,也没有增加投资、改善当地的财政、经济和政治生活,反而允许英国商人进行土地投机、向布尔人补收以前欠德兰士瓦共和国的税款,引起了布尔人民广泛的不满情绪。到了1880年9月,为了从土著手中收缴金伯利钻石矿作为工资发到黑人劳工手里的大量枪支,在英国保护国巴苏陀兰发生了“缴枪暴乱”,英国驻德兰士瓦的主力部队南下镇压暴乱,留在德兰士瓦的英军总数不超过三千人,只驻守在比勒陀利亚、吕斯滕堡、莱登堡、斯坦德顿等几个重要城镇,防务空虚。结果,该年12月16日,五千多不满英国治理的布尔人聚集在帕尔德克拉尔举行国民大会,宣布进行武装反抗,恢复南非共和国。推举在布尔人当中德高望重的保罗。克鲁格、皮埃特。茹贝尔和小比勒陀利乌斯三人为首领。同日,新组成的三人政府将南非共和国的独立声明送到了比勒陀利亚驻军的手中,英国人拒绝接受,下令各地驻军火速增援比勒陀利亚。结果,在这场小规模的战争冲突之中,面对采用了游击战术的布尔人,英国以阵亡170人,伤290人,被俘上百人的代价,换取了布尔人3人阵亡,9人受伤。不仅如此,英军司令科利也在一个山顶被布尔人击毙。面对这样的结果,英国人虽然愤怒,却也因为当时的形势而无可奈何。最终,双方于1881年3月6日签订停战协议,又签订了《比勒陀利亚协定》。该协定规定,保证德兰士瓦可以建立在英国女王宗主权下的完全自治的政府,英国保持三项特权:控制德兰士瓦对外关系;保持对德兰士瓦同非洲部落关系的控制权;战时英军有权借道德兰士瓦。

可以说,布尔战争是英国人近年来第二丢人的一次战争,仅次于在工兵上将乔治。戈登在苏丹的喀土穆被当地暴民割下脑袋。但相比起共丹,南非共和国和奥兰治自由邦的巨大利益又是英国人难以舍弃的。所以,在索尔兹伯里就任后,就有了发动第二次布尔战争的想法。如今,战争已经开始策划。可是布尔人背靠德国,实力也并不弱小。所以,根据军方的计划,英国至少要投入3万甚至更多的兵力才有可能打败已经拥兵5万左右的两个布尔人共和国,而如果想要稳固在当地的局势,战争之后,他们恐怕还需要继续增兵,规模甚至可能需要达到十数万。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一个小小的日本去挑衅比布尔人更加强大的清国显然不是什么好的选择。田夏礼一面讥讽他们居然拿一群土著没有办法,一面同样也是在警告他们,万一惹恼了已经显示出崛起势头的老大帝国,后果难料。而清国本身也远比郭金章更加有长远的威胁性,更不是小小的日本能比的。

“与清国合作,远比扶植日本更有价值。”田夏礼淡淡地说道。

“我们一直都在与清国合作,但是,我们同样也不想放弃另一个友好国家。”施阿兰说道。法国最近这十几年在中国过得并不好。因为一场中法战争,清廷上下普遍对他们观感极差。而中法战争中法**队的表现也实在让他们提不起什么太强的气势。这还不算,从菲律宾归来的刘永福居然被清廷派往广西当了什么提督。虽然那家伙的兵都被清廷剥夺,没什么权力,但依然对法国在安南的殖民地有着巨大的威胁性。法国为此抗议了多次,可清廷就是不理,反倒差点儿引得李鸿章给刘永福编练新兵的权力。而随着美国和唐州势力的进入,法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虽说没有减小,但时时有受到压迫的感觉。所以,这一次他们无论如何都要帮日本一把,甚至比表现积极的英国人还要坚决。因为他们和英国一样都不希望清国就此崛起,就算是不能阻挡,也需要一个新兴国家来遏制之……日本显然比任何一个国家都合适。

“看来你们都很有决心。不过这都跟我没有太大的关系,你们要说服我们那位将军才行。”田夏礼微笑着指了指客厅里面……郭金章已经晾了他们快一个小时了,到现在都还没出来。

“还有什么想法没有?”

“没了。”

客厅里坐着四国公使,刚刚还扔出去一个,时间也过去了一个多小时,可郭金章却依旧不急不躁。他正在李鸿章拨给自己“养伤”的院子里接见一些人。这些人倒也都不是外人,从左到右,依次是尤列、郑士良、杨鹤龄、陆皓东,以及一直没怎么露面的孙文!此刻,五名年青人脸上都是一副极为认真和激动的神情。因为,郭金章刚刚给了他们一个任务:做官!

“到了江苏之后,都给我把原先的念头藏好,至少短时间内不要让别人看出来。全力发展民生,办学启发民智……我们会在背后支持你们的。”跟郭金章坐在一起的刘通福沉声道。

“是,先生。”五名年青人齐声应道。

“少说,多做。而且别以为你们有我们撑腰就可以肆意妄为。李鸿章虽然勉强答应了我们的条件和要求,但你们将要去的地方是淮军的大本营。丁汝昌的数万新军一直都纹丝不动地呆在徐州,李鸿章一声令下,要了你们的脑袋只是一个眼神一句话的功夫罢了。明白吗?”郭金章又道。

“我们知道了,先生。”领头的尤列上前一步答道。

“那就去吧。各自回去准备。准备两个月内赴任。”刘通福又道。

“我等告退!”

尤列等人纷纷朝两人抱拳,然后转身离去。

“这一次可是玩儿真的了。”看着几个年青人的身影渐渐消失在院门外,刘通福又禁不住深吸一口气,悠悠说道。

“是真的。不过你不像他们,就算你失败了,也不会有生命危险的。因为你的背后有我们。”郭金章看着他说道。

“少耍我了。”刘通福轻哼了一声,“把我一个人扔在国内这么多年,好不容易回来看人家一回,结果又布置这么一个任务……真要还跟你们藕断丝连,又会有多少人真个儿会服我?”

“那就是从此绝交?”郭金章笑问道。

“绝交!”刘通福狠狠地点头,“自从老子知道回不去之后就想跟你们绝交了。m了个巴子的,就没见过这么坑自己兄弟的。”

“真没想过坑你。”郭金章摇头笑道,“其实我也是回国之后才突然有的这个想法。只能说是事情太寸。”

“你们都在西雅图享服,要老子一个人在这里累死累活,凭什么?老子的命怎么就这么苦?”刘通福朝脸上抹了一把,还真抹出两滴泪水。

“你命苦?我们在西雅图辛辛苦苦等老婆的时候,你家娃儿都能打酱油了。再看看老子,还领袖呢……到现在连个贴身丫环都没有。我苦不苦?”郭金章的眼圈儿也有点儿泛红。从这一刻起,刘通福就不再是唐州的代表了,他将因为在大清过了十几年,已经有儿有女,并且习惯了本地的生活而脱离唐州,重新获得曾经鄙弃万分的大清子民的身份。当然,这一回刘通福也不可能像以前那样还是一个屁都不如的草民,而将在李鸿章的推荐下前往江苏北部某地的分守道任道台,主管当地政务,尤列等人都将是其治下的县令或者官员。这是一场赌博,同时也是一场实验。如果刘通福能在数年之内让自己的辖区由灾害频生的贫困区变得温饱足且政治开明,他将获得更广阔的舞台和更大的权力,并由此开始自身在中国政治版图上的开拓之旅。如果不行,那么,就只有回西雅图种地去,反正郭金章等人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让谁拿走刘通福在美国的那些财产。

“早跟你说了,奕匡收了个干闺女,国色天香,只要你一点头,立码就成。谁叫你不乐意的?”刘通福白了他一眼。他不是没帮郭金章找过,上到公主格格,下到平民百姓,这段日子都过滤了好几十个了,可郭金章总是瞧不上眼,怪谁?

“得了吧,大哥,那是个裹了脚的,脱了鞋一看能把人吓死……我可还没想就这么过去跟阎罗王抢地盘儿。”郭金章也翻了个白眼儿。

“小脚怎么了?我女人就是小脚,三寸金莲,多少人羡慕都羡慕不来呢。”刘通福道。

“你变态。”

“你……你毛病!”

“毛病就毛病,反正老子也不指望你了。那个……必要的时候别吝啬开口。”

“放心吧。就算绝交,老子也少不了找你们的麻烦。……偶尔多派些兄弟回来。省得我自己呆着无聊。”刘通福又道。

“这倒不难。不少兄弟都想回来看看呢,等你上任发出邀请,保证一大堆的商业考察团过来。”

“那我就放心了。”刘通福笑了一下,又长长地叹了口气,“我过不了多会儿就去上任了,可等不到你‘康复’了。你就等走的时候到我那儿走一趟,再给你送行吧。”

“我走,还要先到你那儿,然后再让你给我送行?”郭金章眨巴了一下眼睛,“我毛病?”

“你本来就有毛病。”刘通福不屑地撇了撇嘴,站起了身:“我先走了,你慢慢玩儿吧。……别忘了到时候过来。”

“放心吧,忘不了。”

看着刘通福的背影,郭金章摇摇头,又叹了口气。然后,又目光炯炯地看向了跟刘通福擦肩而过走进来的那个人,一身笔挺的海军军装的刘步蟾。

“聊聊吧,刘将军。”

“固所愿也!”

第372章你们能永远压制中国吗?

那一天,郭金章在跟刘通福秘谈之后,又先后接见了被罢官在家的原北洋水师提督刘步蟾,新任奉天提督袁世凯的秘密特使,其盟兄弟徐世昌,以及湖广总督张之洞的代表屠仁守……没有人知道郭金章都分别跟这些人谈过些什么,但从此之后,北洋水师开始组建海军陆战队,并在未来数年内迅速成为了中国一支重要的军事力量;袁世凯从此在东北扎根;张之洞所在的湖广在郭金章回到唐州之后不久就向西雅图发出邀请,之后湖广总督衙门就与西雅图合作创立了武汉钢铁,取代了落后的汉阳铁厂,并由此开始了一系列经济和商业方面的合作……

不过这些都是以后的事情了,最重要的是,郭金章突然以这样越过中央的方式直接找上了地方政府,在北京的大清朝廷却几乎一无所知。他们所知道的,就只是刘通福这个以前的唐州代表将成为他们大清的一个小小道台,这让不少清廷的王公贵胄们大感自豪,认为唐州终究只是小地方,其官员也都是些小家子气没见过世界的乡巴佬儿,否则,以刘通福的地位又岂会看上一个小小的道台之职?至少也应该是布政使一类嘛。

……

“看你这模样,好像谁欠了你八百吊似的……这种小钱你还在乎?”

送走了最后的屠仁守,郭金章终于等到了衙门的主人。李鸿章黑着一张老脸走进来,结果迎面就被他一通奚落。

“老夫宁愿送你八万两,换你就此滚蛋。”李鸿章冷哼一声坐到了郭金章的对面,“你现在得意了?”

“听这口气像是被占了便宜的深闺怨妇似的,我没那么可恨吧?再说了,咱们这是在合作,合作懂不懂?双方都得乐意才行。我可不是剃头挑子一边儿热。”郭金章笑道。

“你看中刘步蟾老夫倒也无话可说,可那袁世凯到底跟你是什么关系?为了他,居然让老夫硬生生调走叶志超……你可知道,就是因为你这一下,叶志超连带罪立功的机会都没有,已经被朝廷问罪?”李鸿章又气咻咻地叫道。

“至少不至于要了他的命吧?以他的罪责,如果放在唐州,早就送军事法庭枪毙了。”郭金章冷哼道。

“可他和聂士成在平壤死命抵敌数倍于己的敌军近月之久!”李鸿章叫道。

“拜托,您老人家还在为这点儿破事纠结?那是他干的事儿吗?现在谁不知道是聂士成组织带领平壤守军打了一个多月?就连那个几个军官王士珍、段祺瑞、冯国璋也比他功劳大……整个守城战,您老人家的那位心腹爱将只是一直躲在屋里等死,唯一的功绩,就是任事儿没管儿!”郭金章忍不住气道。平壤之战,叶志超和聂士成得到了一万余名东北新军的支援。本来,仗着这支训练有素的新军,在短时间内守住平壤应该不是什么问题。可叶志超却悲观怯战,要不是聂士成坚决主战,再加上害怕连战连逃有可能会受到军法制裁,他说不定又要带军逃跑。可就算没跑,那家伙在面对儿玉源太郎的时候也没了当初对付捻军时的那股子狠劲儿,在日军炮击平壤的时候,听说这位总指挥居然害怕的躲在自己的住处哭。最后还是聂士成把得住,总算带领全军维持住了局面。可即便如此,面对数倍于几的日军疯狂的进攻,加上聂士成这样的旧将领并不适应新时代的战争,指挥多次失误,使得守军损失惨重,平壤数次险些陷落。可没有想到,正是因为这种随时都有可能陷落的态势,居然让急于打过鸭绿江,进入东北的儿玉源太郎产生了一种错觉,那就是只要再加一把劲儿,就能拿下这座城市。从而使自己后路无忧,不必再像山县有朋等人所命令的那样以近乎自绝的方式突入满洲。结果,就这样打来打去,儿玉源太郎这位在日本陆军中一向有“智将”之称的优秀将领居然被拖在了平壤一个多月,并浪费了最佳的进攻时间,终于被赶来的左宝贵、马玉昆等人拦住了去路。可是,新军被围,左宝贵、马玉昆等人所率的也都是旧军,战斗力不强,依旧只能被儿玉源太郎压着打。所幸的是,日军在经历了一个多月的高强度战争后,弹药极度缺乏,多数时候只能咬牙进行白刃战,给了左宝贵等人一战的机会。也终于,在一次战斗中,左宝贵以本部损失大半的代价,打破了日军对平壤的包围,救出了被困一个多月之久的东北新军和聂士成、叶志超等人。可是,叶志超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好不容易突出重围,不赶紧脱离战斗,居然叫嚣着要给日军一个教训,还强行夺过了聂士成的指挥权,命令已经疲惫不堪的部队转头向日军发起进攻。结果,这场发生在平壤城外的战斗使得左宝贵、马玉昆两部近乎全灭,左宝贵和马玉昆两人也战死沙场。虽然这一场战斗日军也是损失惨重,第二军第一旅团长乃木希典被流弹击毙,儿玉源太郎的副总指挥,第一师团长山地元治重伤,但是相比较而言,清军损失更大,已经基本失去了战斗力。这也是为什么清廷最终同意将袁世凯再次调回东北的原因。因为他们需要袁世凯去东北重新征募军队,阻挡日军。至于为什么不再派别的军队去:禁卫军的军官们听说战事惨烈,各自寻找关系,借口拱卫京师,死也不愿意离京;徐州的丁汝昌部因为英法的威胁,不敢擅动,生恐列强趁虚而入……而除了这两支军队,其他军队要么距离太远,要么派去恐怕也不顶用,所以,只有让袁世凯上了。而袁世凯不仅是东北新军的创建者,还模仿唐州在东北建立了一套民兵制度,可以迅速地召集起足够的士兵,并且熟悉在东北境内的诸多防御工事……

而除去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最让郭金章意料不到的就是王士珍、段祺瑞,还有冯国璋的出现了。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后世赫赫有名的“北洋三杰”居然在这个时候就已经登上了中国的军事舞台。王士珍是叶志超极看重的手下,曾随之一起驻守山海关,并被一起带到了朝鲜,担任炮兵军官;段祺瑞,十年前就以“最优等”成绩从天津武备学堂炮科毕业,被派往旅顺督建炮台。1888年冬,以第一名的成绩被获准与其它四位同学到德国留学。1889年春到德国,以官费入柏林军校,学习一年半年炮兵,后独自留在埃森克虏伯兵工厂实习半年。1890年秋回国,派任北洋军械局委员,袁世凯组建东北新军的时候四处招募人才,结果段祺瑞被人推荐,进入东北新军,同样也是炮兵统领;冯国璋,早年在北洋武备学堂学习,由于刻苦好学,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毕业时因成绩优异被留校充当教习,颇受学生敬佩。1893年投聂士成军中当幕僚,忠于职守,后随聂士成入朝。

在这场战争中,“北洋三杰”都表现突出,尤其以段祺瑞战斗英勇,已经提前获得了“虎将”的名头。三人现在都聚到了袁世凯的麾下,让郭金章也不得不赞叹一声历史的强大。

“朝廷不放心袁世凯!”郭金章言辞激烈,李鸿章听了也是心中一片黯然。他怎么也没想到,曾经在他手下作战英勇的将领们在多年之后居然一个个都变得如此不堪,贪污受贿、贪生怕死、不战而逃,一个个都让他失望己极。现在,他甚至连维护一下这些手下的理由都找不到。

“这事儿不用告诉我吧?这么丁大点儿的小事儿就是袁世凯自己也能处理好的。”郭金章道。

“老夫只是提醒你不要乱插手。”李鸿章叹了口气。袁世凯重回东北,可以想象,日后,那一千多万的人口和三省之地都将成为其人的资本,多年之后,此人极有可能就会接替自己成为一支新的派阀首领,并主导国家政策局势。这让他心里有些酸溜溜儿的。但他也清楚,越是这个时候,他就越不能帮袁世凯太多。因为清廷已经很担心袁世凯会成气候了,如果他再帮忙,只会给袁世凯添麻烦。而郭金章自然更是如此。

“我根本就没想过插手。”郭金章摇摇头,又看了他一眼:“要不要出去?四国公使都还等着呢。”

“四国?王五不是已经把那个小村寿太郎扔出去了吗?听说还摔伤了腿……”李鸿章冷笑一声,“不知道的,还以为这不是老夫的直隶总督衙门,反而是你郭大将军的行辕呢。”

“无所谓啊。反正你马上就不是直隶总督了,怕什么?”郭金章笑道。李鸿章实力太强,尤其是北洋水师打败联合舰队之后,北洋系的实力愈加强盛,又有唐州方面的支持,清廷为了对其进行压制,已经决定撤销其直隶总督的任命,转而交由荣禄担任。

“哼。”李鸿章又冷哼了一声。他对郭金章的这种眼中没有朝廷的态度极为痛恨,可又没有什么办法,反而还不得不配合其行动。因为如果他不配合,这家伙只会越发的肆无忌惮和难以控制。而最让他受不了的,就是经过黄海一战,北洋内部,尤其是水师,包括已经卸任的提督刘步蟾在内,都对清廷产生了极其不满的情绪。这让他极为担忧,却又没有任何办法。

“别哼哼了,你又没多少中气儿了,能留几口是几口吧……”郭金昌耸耸肩,对李鸿章的怒气毫不在意,拍拍衣服就站了起来:“走,去会会那几位公使先生。”

“你最好还是悠着点儿,别乱来。”李鸿章不放心地叮嘱道。

“放心,这种事儿我比你有经验。”

“就是你有经验我才不放心。”

“嗯?……”

……

“不好意思,身上有伤,怠慢大家了。”

直隶总督衙门的客厅,郭金章一出现却像是主人一样招呼客人,不说李鸿章感到腻歪,就是已经等了许久的三国公使也都感到一阵阵冒火……包括跟郭金章站在同一阵营的田夏礼在内。这位已经在远东事务上被严重边缘化的可怜人儿肚子里已经塞了最起码两斤茶水。

“郭将军,我可没看出您身上哪里有伤。”出于礼貌,郭金章和李鸿章出来之后,三国公使都起立相迎。施阿兰就站在窦纳乐的身边,早就憋了一肚子气的他看到郭金章一副悠闲的模样更是尤如火上浇油。来到中国这些年,他何时被人这样怠慢过?郭金章比起他们而言确实是一张大牌,但这种时候耍大牌就太过份了。

“你说的没错,施阿兰先生,其实我确实没有伤。”郭金章笑道。

“??”三国公使都是一怔。

“当然,我是开玩笑的。”郭金章又接着笑道。

“……”众人又是一愣。

“怎么,这个玩笑不好笑?”

“咳咳……将军,我想,既然您已经出来了,我们还是开始正题吧。”田夏礼被郭金章的表现弄得直翻白眼儿,暗自责备自己,既然明知道事情已经都交到了郭金章的手上为什么还要吃力不讨好的跑到保定来?干等了一个多时辰不说,还被人耍着玩儿。

“那好啊,开始正题。”郭金章笑笑,又转头看向了李鸿章,“中堂,您上座。”

“不客气。”你才想起老子?李鸿章忍住了想翻白眼儿的冲动,慢步走到主座上坐了下来,又伸出手指头朝郭金章点了两下:“你也坐吧。”

“谢谢。”郭金章笑笑,又微微鞠了个躬才落座。

“大家坐。”

李鸿章又抬手示意三国公使落座。这个动作让三国公使都有些不自在,但也说不出什么来,只有各自坐下。可坐下之后,众人却又都紧闭上了自己的嘴,使得客厅里一阵寂静。

“……”

一阵沉默。

“大家跑到保定来,不是有事要说吗?那就说说吧,反正……来都来了,不是吗?”郭金章看了看三国公使,笑道。

“我们的目的不论是李中堂,还是郭将军都非常清楚,我们又何必多浪费口舌呢?我们这一次来,只是想听取两位的意见罢了。”窦纳乐沉声道。

“听完我的意见,然后你就回去?”郭金章笑问道。

“我会将您和中堂大人的意见反馈回伦敦,然后由伦敦方面做出决定。”窦纳乐道。

“可以。”郭金章点了点头,又看向了施阿兰,“法国政府也是这个意思?”

“清日两国是邻国,多年来又一直非常友好,所以,我国政府认为两国最好能够就此打住,不要再继续这场劳民伤财的战争了。要知道,这场战争已经给两个国家带来了太大的伤害,也给人民带来了太大的负担。”施阿兰道。

“说得很好。可是这场战争的挑起者并不是我们啊,我们只是被动应战。”郭金章笑道。

“没错,我大清从来没有主动挑衅过任何一个国家,对日本更一直像施阿兰公使所说的那样友好相待,可惜日本狼子野心,多年来亡我之心不死。这一次竟不惜偷袭,毫无一丝风范……此等情况,施阿兰公使让我们怎么停战?若是停战,又如何应付汹汹物议?如何向天下黎民交待?”李鸿章也正色道。

“可日本已经战败了。”窦纳乐摊开双手,“而且他们的海军也已经主力尽丧,在未来已经无法威胁到中国的安全。所以,我们认为这已经可以达到贵国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