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裂土美利坚-第1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给咱们下绊子,耽误了不少功夫。可现在不一样了,交流电的优势越来越明显,随着用电人口的大量增加,咱们的专利费也开始上涨。尤其是去年金章又弄出一个插座的专利,使得用电更加安全,大大地增强了交流电的使用泛围,通用电气公司的直流电全面败退,多出来的钱自然也就归咱们赚了。”

“那也太多了点儿吧?这专利费,有那么多?”侯南问道。

“咱们还有电站呢。”郭金章笑道,“前几年,跟摩根、杜邦、梅隆几大家族合作了不少电站,大部分都在东部,现在正到了收获的时候……这可是盈利大户。别说区区几千万美元,到时候,光凭这些电站,一年几亿几十亿都嫌少,就怕到时候连美国政府都眼馋,要通过税收手段来分咱们的好处呢。”

“休想!”钱世德一巴掌拍在了身边的茶几上,“咱们的钱,凭什么分给他们?”

“呵呵,钱叔,这是人家的国家,人家想要怎么收税,那是人家的自由,咱们能做的,就只有循着规矩去挡他们一挡。”郭金章笑道。

“一家得挡住。不然,那帮家伙肯定把咱们敲骨吸髓。”钱世德叫道。

“这您放心,他们就算想收税,也得问问咱们的意思。咱们唐州可也不是吃醋的。”李阿生一边表决心道。以唐州现在的实力,通过摩根、梅隆、杜邦,还有洛克菲勒等家族,以及一些暗里的手段,其实已经暗中在国会山埋下了不少棋子。必要的时候动一动,有很大的把握可以影响美国的国策。只是这些棋子不好用得过于频繁,以免引起当局的注意。

“那我就放心了。这钱可是好东西,可赚起来也不容易,不能乱花!”钱世德悠悠地说道。

“咳……”郭金章干咳了一声,他知道钱世德是在说自己。说起来,这几年唐州几乎每一项的投资都有回报,可这些钱的投入也确实让侯南、钱世德、卜平来这些老人看得心惊肉跳。要知道,当初为了几十万美元,夏洛特就敢驱动整个丹佛的市民想要杀光他们,可现在的唐州政府动辄就是几百上千万美元的投入,这让节俭了一辈子的老人们情何以堪?要不是对他长久以来形成的信任,这些老头儿在一开始就不会同意花钱。在他们看来,钱,就应该存起来,慢慢的花。

“那个……未来几年,我们除了入股在加利福尼亚的造船厂,就主要是开发干线电力机车的问题。”

“电力机车?你是说电车?”卜平来问道。西雅图有电车,也就电力公交车,这个他倒是坐过。

“这不是咱们的专利吧?”侯南也想到了自己经常坐的公交车。

“不是。电力机车其实是一种火车。”郭金章苦笑道。

“火车?”钱世德放下了烟袋,“这火车还有什么好开发的?不都挺好的吗?”

“现在的火车确实挺好,可这东西得烧煤,经常喷着大烟大雾什么的,非常难看。所以,我们一直在想办法对其进行改进。在取得电动机的专利之后,我就想过,如果把电动机取代蒸汽机,将之放到火车头上,会有什么效果。这个设想得到了尼古拉。特拉斯的认可,电力和机械两个研究所一直在这方面投入很大,不过功夫不负有心人,前段时间,专家小组已经完善了技术方面的问题,还做了实验,咱们的交流电力机车可以达到150公里/小时的时速,这还是因为出于安全考虑,没有进行全速实验,否则,时速很有可能会提高到200公里……”郭金章道。(1903年德国三相交流电力机车创造了每小时210。2公里的高速纪录)

“两百公里?”几个老头又是面面相觑。两百公里,他们配的汽车跑起来比火车还快,可最高时速也就才八十公里而己。

“没错。就是两百公里。当然这只是预测的速度,真正的最高时速还有可能更高。”郭金章笑了笑,“而且,电动机车功率大、过载能力强、牵引力大、速度快、整备作业时间短、维修量少、运营费用低、便于实现多机牵引、能采用再生制动以及节约能量等优点。使用电力机车牵引车列,可以提高列车运行速度和承载重量,从而大幅度地提高铁路的运输能力和通过能力……”

“人家弄得好好的,会用咱的电力机车?而且,一听就知道,你这什么电力机车,得用电吧?”钱世德又问道。

“是啊,需要用电,而且还是大量的电。”郭金章点头道。

“那岂不是很麻烦?”卜平来也问道。

“麻烦归麻烦,可有投入才会有收获。”李阿生在一边笑道:“大家想想,现在是蒸汽机车的时代,需要大量的消耗煤炭,可如果电力机车大面积取代蒸汽机车,那么,他们就得大量的消耗电力……这可是咱们的地盘儿。到时候,咱们的电费就又要大赚特赚了。”

第347章邀请三大首相

随着唐州向奕匡下了措辞极度严厉的通牒,唐州的移民事务终于开始变得轻松了起来。尤其是在光棍儿们渴望无比的女人方面,也终于获得了突破……老百姓们直接送闺女来是不现实的,但举家迁移,或者像刘通福原先干的那样,直接“买”,却并不是什么难事儿。要知道,大清国每年都有不知道多少老百姓卖儿卖女,这里面有年纪小的,但符合婚嫁年龄的也有很多,虽然这在整个人市上比例并不大,但偌大的大清国,满足一个小小的唐州还真不是什么难事儿。

而唐州的移民顺利,清廷的许多人也是看得眉开眼笑。五千万美元呢,如此巨款,大清国多久没见过了?这些年,大家伙可从来都是只见出,没见进,难得有此一番美事儿临头。当然,也有不少顽固派认为这样“纵容”唐州实在是有失大清尊严。想它堂堂大清,天朝上国,居然为了一点儿钱而“买卖人口”,这要是让列祖列宗知道了,情何以堪?而这些反对派中,尤以一向脑筋开放的李鸿章和帝师翁同龢为首。不过两人反对的理由又差别极大。翁同龢跟那些坚守天朝上国想法的顽固派们想得差不多,觉得面子上过不去,太丢人;而李鸿章则认为唐州虽然远在海外,但其发展极快,老头担心,大家都是中国人,万一这伙子不安份的家伙获得了平稳的发展,再想着回头图谋大清……那绝对是比这众多的洋夷列强加在一起还要可怕。可惜,俩老头虽然都是朝中重臣,李鸿章更是实权在握,却抵敌不过唐州撒出来的大把大把的钞票……在奕匡的努力下,大清国最高层的那些王公贵族们几乎都瞪着红通通的眼珠子等着发财,谁还理会什么危机不危机,以后不以后?有钱在手,就算大清不行了,大家伙儿照样能做富家翁。说到底,爹亲娘亲朝廷亲,不如手里的钞票亲。人啊,还是得实际一点儿才行。

而在这样的情况下,获得了大量满清贵胄支持的唐州在大量移民的同时,还在清廷内部贯彻了自己的计划:终于回国的清廷远征军被分为四部,除刘永福被美国雇佣,前往菲律宾助阵美军剿灭当地不听话的起义军之外,剩余三部,荣禄带着一部分回到了北京,开始组建禁卫军;丁汝昌带一部前往徐州,并以之为根底组建淮军新军;而袁世凯,也如郭金章等人所愿的被派往奉天,担任奉天巡阅使,并在当地编练新军。

就这样,为了支持袁世凯,同时也为了防备北方的俄罗斯,唐州开始在东北进行大面积的投资。仅仅1889年一年,唐州就在东北投入了将近五百万美元,这在大清是一个非常了不得的数字。但因为有南满铁路为幌子,加之袁世凯极会做人,经常性的跟荣禄通信,向之表示自己的忠诚,同时在信中表示对唐州对东北大量投资的不安,反倒更加得清廷信任,地位渐稳。在这样的情况下,袁世凯又按照唐州方面的设想,将对付北方沙俄的威胁放在了首要位置上。他先是通过种种权谋手段,获得了在东北地区进行军事部署的权力,然后便开始大面积的建设各种永备的国防工事,设置大纵深多梯次的防御地带,同时,对手里正在编练的奉天驻军进行更加严格的训练,使之成为一支强大的精锐,足以应付任何来犯之敌的战略预备队……另外,他做出了一副支持友军的姿态,大量支援黑龙江和吉林的驻军,以各种手段提升其战斗力,使得东北的防御力量在一步步中稳定增长。

而在增强军事力量的同时,身为奉天巡阅使,袁世凯又向清廷建议,组建农垦兵团,利用来自唐州的投资,大面积的发展东北的农业。这一提议获得了荣禄和李鸿章等人的支持。于是,很快,一支由清廷皇室成员所指挥的建设兵团便提上了日程。只是,虽然是为了增强朝廷的力量而使用了更加安全的皇室成员,可清廷已经基本没有可用之才,皇室更是如此。而建设兵团不仅要深入东北北部开发荒地,同时还要进行一定的军事训练,很需要一番吃苦的劲儿,所以,兵团建设之初,仅仅只是从北京赶到了奉天,走了几天的路,那些皇室成员就再也不愿意向北了……而这些寄生虫似的皇室成员又不愿意失去这样一个获得皇太后和皇帝看重的好机会,于是,在袁世凯的运作下,奉天驻军便轻松地接过了建设兵团的差使……

不过,预料中的跟俄国人之间的战斗短时间内还不会发生,袁世凯想要发展出一支足以支撑自己的势力也还需要几年,所以,在支持袁世凯的同时,唐州更加注重自身。

已经研制成功的电力机车在1889年下半年被推了出来,并在架上了电线的西雅图至旧金山段进行了试运营,结果反映良好。无论是在运营成本还是在速度方面都大大超越了蒸汽机车,吸引了许多铁路公司的注意。

加利福尼亚造船厂在1889年启动,在未来数年内,将会为唐州添上两艘无畏级战列舰。

1889年年中,英国扣下的三艘巡洋舰正式加入唐州海岸警卫队舰队,使得唐州的海上力量在短时间内足以称霸美洲西海岸。

不过,这些都不是唐州在加拿大之战后最吸引人们注意力的举动,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唐州在这段时间内最吸引人们注意的,居然是对空调的运用!

没错,就是空调。

不过这跟郭金章却没有任何的关系。

唐州的许多研究所,尤其是机械和电力研究所因为在交流电、发电机、电动机、汽车、发动机等方面的研究,已经在美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竖立了相当大的名气。所以,当纽约市沙克特威廉印刷厂发现自己的印刷机出现问题,而其他人又无法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就委托了唐州机械研究所。结果,唐州机械研究所派出来的一名年青的研究员威利斯。哈维兰德。卡里尔,一到那家印刷厂就发现了问题所在。之所以印刷机老出问题,是因为工厂车间仙的空气温度和湿度的变化,使得纸张扩张及收缩不定,从而让油墨对位不准,这才让印刷机无法生产出清晰的彩色印刷品。面对这样的问题,一般人肯定也就放下了,毕竟,温湿度的问题又不是机器的问题,不在其负责范围内啊。可这个年青的卡里尔研究员却不死心,他认为,既然可以利用空气通过充满蒸气的线圈来保暖,那为什么不能利用空气经过充满冷水的线圈来降温?这样一来,空气中的水会凝结于线圈上,如此一来,工厂里的空气将会既凉爽又干燥。

卡里尔将自己的设想报告给了研究所,申请了一笔研究经费。之后,他根据国家气候表计算出了印刷需要的精确温湿度,又经过一番研究,开发了第一台空气温湿度调节装置,用以维持印刷车间相对恒定的温度和湿度。

印刷厂的问题得到了解决。而空调时代也来临了。继印刷厂之后,其它的行业如纺织业、化工业、制药业、食品甚至军火业等,也相继有厂家因空调的引进而使产品质量大大提高。空调成为了唐州又一个热销的产品,而卡里尔也因为自己的发明获得唐州政府的支持,成立了一家空调公司。

不过,空调发明后,享受的一直都是机器,而不是人,直到郭金章发现已经有人把空调给弄了出来……然后,事情就简单了。在郭金章的安排下,1889年夏天,纽约、底特律、费城、巴尔的摩等地的几家商场首先获得了免费安装中央空调的好处,结果这些商家很快发现,凉爽的环境不仅使得人们的消费意欲大增,还在盛夏季节能他们吸引了大量的顾客。于是,飞快的,空调成为商家吸引顾客的有力工具,空调为人们服务的时代,正式来临了。

而继商场之后,纽约几家原本经营情况不怎么好的戏院首先承诺能为观众提供凉爽的空气,也吸引了大量的观众,也让戏院成为了空调的另一大用户。同时,也让夏季取代冬季,成为看戏的高峰季节。

可以说,空调的推广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这也让郭金章看到了轻工业的巨大商机。

于是,唐州政府专门拨出款项,开始对轻工业进行大量的投入。

1889年年底,第一台电动洗衣机上市,开始了人类家务劳动自动化的开端。1890年初,第一台家用空调问世;不久之后,第一台压缩式氟利昂冰箱问世……而在进行家电开发的同时,唐州政府还先后建设了许多工厂,生产从碳酸饮料到生产自行车,从生产香烟到生产玻璃,产品涉及几十个种类。不仅为那些刚刚移民而来的华人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还大大丰富了自己的产品,完善了工业体系。

可以说,从1889年开始,唐州的主要基调就地发展、发展、再发展……郭金章等人似乎已经满足于目前的成绩,更加注重于赚钱,而不是再向以前那样四处伸手,咄咄逼人。甚至于,在哥伦比亚方面,国防部长兼外贸大臣桑托斯在完成对国内势力整合之后,希望趁着巴西成立共和国吸引了大量注意力的机会发兵委内瑞拉,将之统一进大哥伦比亚的意图也被唐州阻止,不得不转而埋头国内发展。这让包括美国政府在内的许多人都感到松了一口气。毕竟,大家都不希望身边老是呆着这么一群非常危险而且不安份的家伙,尤其是这帮家伙还很能打。

不过,唐州毕竟还是唐州,安稳了一年多之后,1890年4月,郭金章又做出了一件让许多人目瞪口呆的事情:邀请刚刚被威廉二世解除了所有职务的俾斯麦对唐州进行访问,同时受到邀请的,还有清廷北洋大臣兼直隶总督李鸿章,以及一个所有人都想不到的家伙……前日本首相伊藤博文!

“这群中国人想干什么?”

“我怎么知道?”

“你跟他们有联系?”

“没有!”

“那他们为什么邀请你?伊藤君,你虽然曾经是大日本首相,可是你现在已经卸任,而且,在西方列强眼中,大日本帝国也还远远不能跟清国相提并论,就更加不要提德意志了……可中国人突然一起邀请你们三个,并把你和李鸿章、俾斯麦二人并列,这很难让人不产生怀疑。”

“山县君,难道,我有机会跟俾斯麦和李鸿章一起喝茶聊天,会对大日本帝国产生什么威胁不成?”

“你是不服气被我击败,不服气我取代你成为首相!你想借助俾斯麦和李鸿章的名声来助涨你自己的声望。”

“这是唐州的那群中国人发出的邀请,与我有何相干?你如果不满,可以去找郭金章,找我有什么用?难道,你想让我拒绝这个邀请吗?”

日本,东京,富贵楼,一个在明治维新以后开设,有许多明治新贵出入在此寻欢作乐的场所,据传幕后老板就是政坛大佬伊藤博文,只是一般人无法确定这些罢了。不过,1890年4月的某一天,平时经常有许多官员出入的富贵楼却显得很清净,甚至于,还不到晚上八点,原本就不多的客人就开始纷纷向外跑,那模样,仿佛遇上了什么恶鬼一样。不过这些客人的表现也确实在情理之中,因为,此时此刻,富贵楼里面,正有两个日本政坛大佬中的大佬在吵架,一个,正是富贵楼的幕后老板,刚刚卸任了首相之职不到一年的伊藤博文,而另一个,则是新首相山县有朋。这两个人的事情,在日本除了天皇,还真没人能掺和。

“唐州野心勃勃,他们邀请你西雅图,肯定是不怀好意。”

富贵楼最靠里的雅间,在日本政坛一向号称“冷彻”、“民众之敌”的山县有朋正襟危“跪”在小几前,死死盯着半醉不醒的伊藤博文,沉声说道。唐州政府突然邀请俾斯麦和李鸿章前去访问,这表面上似乎不是什么大事,只是一般的外交活动,可是,刚刚担上首相的他却不敢等闲视之。因为所有日本的政坛高官都很清楚一件事:唐州对日本有敌意!一年多以前的夏威夷事件就不说了,日本舰队屁颠颠儿的赶到了瓦胡岛,还没表示一下呢,就得到了唐州和英国和解的消息,然后,夏威夷正式归属了唐州……事件的变化之快,让原本心存不轨,还想从中沾点儿便宜的日本政府感觉就像是吃了苍蝇一样腻歪,而漂洋过海,走了半个太平洋的日本舰队更是像一群随时被人挥来喝去的小丑一样,无比憋屈。可这还不算,不久之后,英国人归还了中国人的三艘巡洋舰,大家本以为这几艘军舰,加上唐州本就拥有的一般无畏级战列舰,会成为美国在太平洋沿岸的威胁,可很快,这个设想就被推翻了。日本政府惊讶地发现,这支唐州海岸警卫队的舰队居然频频出现在了阿留申群岛……找沙俄的麻烦?显然不可能。除了在东北,唐州跟沙俄没有一点儿利益纠缠,而即便是东北,唐州和沙俄也一直都是陉渭分明,各自干各自的事情,谁也不理谁,大有老死不相往来的架势。那么,除了沙俄,唐州舰队出现在阿留申群岛还会是想干什么?总不会是想到白令海峡进行远洋捕捞吧?

“能与俾斯麦、李鸿章、郭金章一叙,足慰平生。至于其他的,他们总不会扣下我吧?大日本还有你山县有朋,扣下我又有什么用?”伊藤博文满不在乎地灌了一杯清酒,又看着山县有朋笑道:“所以说,山县君你不用担心,不会有事的。”

“我不担心你有事没事,我只担心,你这一次去,会带回来什么麻烦的东西。”山县有朋冷着脸说道。唐州自成立以来就是日本政府关注的对象。毕竟,一群黄种人在美国占了一个州,而且完全可以说是打下来的。这样的成绩,即便不是后无来者,也绝对是前无古人。可关注归关注,日本政府上下都没有想到,还不到十年,唐州就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尤其是在经济上。而与大多数人只注意唐州在科技产品方面的创新所不同的是,日本政府更加关注唐州的经济政策。他们发现,唐州奉行国家资本主义,政府掌握着大量的企业,而且发展的都非常好。每年赚到的钱让他们的整个日本政府都无比的眼红心热。可眼红之后,他们又很不解。因为,日本同样也拥有许多国营企业,这些企业却大多半死不活,而且经常性的亏损……伊藤博文当首相的时候,对日本的国有企业非常重视,觉得就应当由国家来掌握那些重要的工业企业,可他又总是解决不了亏损的问题。由此,对唐州的兴趣也就越发浓厚。可山县有朋不同,他坚持认为,日本应当走西方国家的道路,放弃国有企业……两人的分歧很大,并逐渐由此展开,在某些问题上站到了对立面上。山县有朋非常担心伊藤博文此去会得到什么“秘方”,从而将自己好不容易得来的首相之位再行抢去。而除此之外,日本参谋本部早在1887年便制定了《清国征讨策案》的作战计划,决定在1892年前完成对华作战准备,进攻方向是朝鲜、辽东半岛、山东半岛、澎湖列岛、台湾、舟山群岛等……可不久之前,这份绝密的征讨策案被发现泄密了。山县有朋身为日本军国主义的祖师爷,征讨策案的首要制订者,对此事极为关注。可是,当各部门按照他的命令进行严查之后,却发现,大量的线索指向了唐州……

第348章算来算去

“山县君,像你这样总是无视别人的长处,甚至拒绝学习别人的长处,早晚会把我们的帝国带进死胡同的。”

伊藤博文两眼迷离,却不失清醒。他其实很清楚山县有朋为什么会这么反对自己接受邀请前往唐州。因为迄今为止,唐州是国家资本主义唯一一个成功的例子,而且这种成功还是极其迅速的成功。所以,在许多政府纠结于唐州迅猛发展的武力的同时,世界上的许多学者却都在研究唐州成功的原因。有人说唐州的成功,尤其是经济的成功在于人少,在于借用白人科学家的力量开发出了先进、可以大量适用于现代工业的技术。这确实是一个原因。可如果只是将这个做为唐州迅速崛起的因素,那就未免失之偏颇了。人少,代表着需要分配的东西就少,但同样也意味着力量的稀薄……要知道,唐州可是一个人口才刚刚超过二十万,加上其他人种也不足三十万的地方政权,说到底,那就是一个中小型的城市,可它却在短短时间内超越了那么多人,甚至拥有了跟一流列强相捋一下的实力,这是几项先进技术就能带来的?伊藤博文不相信。打死也不相信。

而想要去唐州好好考察一下只是他接受邀请的主要原因,还有一个次要原因。就是海军的问题。上一回在夏威夷,日本舰队被涮了一回,他当时还是首相,对此感到极其愤怒,指示舰队不要着急返回,最好能在夏威夷多呆一段时间,顺便给中国人一点儿警告。可是最后呢?他再一次跟舰队指挥官联系上的时候,对方却告诉他,他们已经在返航了。那帮家伙居然被中国人的一艘战列舰就驱离了夏威夷……海军大臣西乡从道后来告诉他,不是海军无能,而是中国人的态度极其强硬。且那艘战列舰确实拥有跟他们的舰队抗衡的实力。因为,那艘战列舰不仅拥有强大的火力,还拥有不逊于他们的最先进的“浪速”号巡洋舰的速度。也就是说,双方一旦开战,日本舰队纵然能嬴,也不见得能够击沉对方的战列舰,自己却很有可能要承受难以想象的巨大损失……

这一直都是伊藤博文心中的痛。他觉得,整个夏威夷事件。中国人都在拿他,拿整个日本在当猴耍。招之即来,挥之即去,根本就没有把大日本帝国和他这个日本首相放在眼里。所以。他要去唐州看看,看看那个地方到底有什么神奇之处,又有什么弱点。

“中国的邀请你的同时,还把李鸿章也一起叫去,你觉得这单纯吗?”山县有朋又沉声问道。征讨清国的计划泄露,而且极有可能被唐州得去,这让他极其担心。唐州不是清国,但却比清国更加可怕。因为,那是一只自建立起就不停向外展露爪牙的猛兽。短短数年。就先后在美国和英国人的注视下收服了哥伦比亚和夏威夷,还侵占了加拿大一块巨大的领土……如今,其舰队频频造访阿留申群岛,几乎已经将日本的千岛群岛置于嘴边,这如何能不让他心惊?他虽然并不认为对方敢于侵略日本,可是,身边总是有这么一支可怕的力量窥伺着。日本的扩张计划还怎么施行?他们本就国力弱小,跟清国开战的话必然要倾尽全力,可如果那个时候唐州突然过来插上一腿,怎么办?可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唐州万一跟清国联合起来,图谋日本……山县有朋的额头不自禁的渗出了几颗汗珠。

“你觉得中国人会把你的那个计划泄露给李鸿章?”伊藤博文虽然已经卸任首相,可参谋本部的绝密泄露他还是知道的。而且他也很清楚,山县有朋的那个计划一旦被李鸿章得知。日本必然要面对那个北洋大臣的雷霆怒火……那将是一场灾难。因为,现在的日本根本就没有跟清国相抗衡的实力。

“没错,我很担心。而且我更加担心唐州和清国联合起来。”山县有朋沉声道。

“那我就更加应该去一趟唐州了。”伊藤博文叹道:“至少,就近观察一下,应该比躲在东京只是猜测要好的多。”

“我知道我无法阻拦你。可是,伊藤君。我希望你到西雅图之后不要做出太多让人失望的事情。”山县有朋又冷声说道。

“怎么才算让人失望呢?”伊藤博文反问道。

“你比我明白。”山县有朋冷冷地看着伊藤博文。说实在的,他这一次与其说是反对,还不如说是嫉妒伊藤博文能够得到唐州的邀请。因为,这个时候的日本还只是一个连二流国家都勉强的小国,没有任何能拿得出手的战绩不说,本身的实力也确实够呛。他和伊藤博文虽然在国内一言九鼎,到了国际上却连人家李鸿章的一根手指头都比不上。北洋水师初建,定远和镇远总共六艘军舰访日,就把他们两人压得差点儿喘不过气儿来……可现在,唐州却把伊藤博文和李鸿章,还有一个更猛的俾斯麦放到了一起,这如何能不让山县有朋嫉妒如狂?要知道,日本本就是一个祟尚强者的国度。李鸿章身为大清帝国的重臣,就已经让他们有相当的敬畏之感,可况还有俾斯麦?那可是率领普鲁士统一了德意志的大牛,全世界都响当当的金字招牌。能跟那样两位大佬站到一起,本身就是对自家名望的一个巨大提高。伊藤博文还没有动身呢,日本国内的那些报纸新闻就已经开始对这位前首相歌功颂德了,等这家伙回来,如果再有什么好的成果,山县有朋几乎可以肯定,伊藤博文肯定会想法逼他下台,就像他不久前逼迫黑田清隆(日本第二任首相,伊藤博文是第一任)下台一样。而就算还达不到逼他下台的程度,伊藤博文也肯定会有别的招数来让他难受。

“可我不明白!”伊藤博文眯着眼睛,浑不理会山县有朋的警告,反而还戏谑地看着他,那眼神,仿佛就是在看一只挑衅老虎的兔子。而看到他这个样子,山县有朋更是气极,差点儿就想甩手而去。不过想到自己来时的计划,他又只得硬生生地把这股气憋了回去:

“不明白就不明白,只是身为帝国的前首相,这一次能够前往美国,而且还是应邀访问代表黄种人的唐州,我希望伊藤君你能帮政府一个忙!”

“哦?什么事情这么麻烦?居然能让山县君你来请求我的帮助?”伊藤博文笑问道。

“我希望你能在访问完唐州之后,顺道访问一下华盛顿。”山县有朋说道。

“华盛顿?”伊藤博文一怔,“你想要我干什么?”

“其实也没什么。主要是就我们的移民和留学生的问题跟美国政府商谈一下。希望他们能够像对待中国人一样对待我们的人民,而不是……排斥。”山县有朋一脸正色地说道。

“……”

“怎么了?伊藤君不愿意帮政府这个忙吗?”看到伊藤博文不说话,山县有朋微笑了起来。数年前,美国人激烈排华。结果引起了华工起义,进而有了唐州的诞生。如今,唐州经过数场酣畅淋离的胜利,已经在美国和国际社会上牢牢地确立了自己的地位,使得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西方列强国家都不得不压制了国内的**情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