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金闺记-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难道又是多胞胎?

    王琳芝的预感倒是灵验,到了生的那一天,果然生出了一对双胞胎男孩。

    顾钺心中暗骂,“又是儿子,爷好想要两个贴心的女儿!”

    可表面上,他不得不抱住了王琳芝,“儿子也好,女儿也好,都是咱们手心中的宝贝。”

    王琳芝:“那烦劳子衡赶快差人回去报喜吧,最好将几个孩子也带来。”

    顾钺坚决不同意,“他们好容易熟悉了曾祖母,却又要分别,这一路山高水远,孩子又小……”

    王琳芝自也是舍不得孩子吃苦,此事只得做罢。

    正在顾钺喜气洋洋,准备妻子满月吃上一回大餐,哪想六皇子诏他回京了!

    六皇子让顾钺来蜀中,本就是打着王琳芝舍不得四胞胎肯定会让顾钺独自去任上的,哪想顾钺却悄悄地将人带去了,那么他让这么一个人才留在蜀中就太可惜了。

    所以他便将人调回了京城,负责皇宫的安危,这样顾钺就在他的眼皮子底下,顾钺要是敢对王琳芝不好,看他怎么收拾他!

    六皇子特意弄了几个密探去调查此事,然后得出一个结论,王琳芝已经被顾家人宠坏了!

    丈夫对她好倒也罢了,婆婆祖婆婆对她都好,妯娌就更不用说了,简直是要星星还附带的送了月亮!

    难怪他的父皇不让他娶了她,让她活在尔虞我诈的后宫,倒不如高高兴兴地嫁给一个爱她,喜欢她的人家。

    如今这样,已经很好。

    可让六皇子就这么天天听密探报顾钺如何对王琳芝好,他已经不乐意了。

    假如娶她的人是自己,自己肯定对她比顾钺对她更好!

    可他永远没有了这样的机会。

    成了皇上的六皇子一不高兴,又将顾钺派到了边关,又一次打败了敌人。

    不过如今的敌人也狡猾多了,这一仗整整耗时大半年。

    等顾钺回去,双胞胞弟弟们也已经会走了,只要一时半会儿见不到亲娘,就会扯着嗓子嚎,被顾钺胖揍了一顿,才老实了。

    可四胞胎如今已经两岁多了,正是最调皮的时候,经常悄悄地躲在王琳芝的房里,让他想跟妻子亲热一会儿,还要和儿子说好话。

    顾钺决定,从今往后,再也不造人了!

    这六个小子不知蹭走了多少属于他的大好春日。

    所以顾钺决定,以后再也不让妻子生孩子了,不过这事他并没有告诉她,只是拼命地克制自己,哪想王琳芝却不识好歹的天天去撩他。他自然也就顾不得那么多了。

    等到双胞胎六岁那一年,王琳芝又怀孕了。

    顾钺瞒着众人,去大慈悲寺上了香,祈祷千万别是儿子,许是他心诚的原故,愿望很快就实现了!

    王琳芝生了一个冰雪聪明的独女,取名顾茗。

    顾钺高兴的嘴都合不拢,可没过多久,他便发现自己这个女儿比六个儿子还要头痛。

    自古以来,老子打儿子的多了去,可鲜少有打女儿的,顾钺也一样,从来没打过女儿。

    不是他不想,是这个女儿背后撑腰的人太多了,他还没露出要打她的意思,已经有一大堆人开始来说情了!

    父亲的面子要给。

    母亲的面子也要给。

    岳父的面子不能下,岳母的面子就更重要了。

    祖母的面子不能不给,大舅哥的面子不敢不给。

    媳妇的话不敢不听。

    儿子们倒是听他这个做父亲的,可他们一同告诉他,要代为受罚!

    顾茗从小便无法无天,可却比当初的王琳芝更得皇上的喜欢。

    六皇子喜欢顾茗,比喜欢崔皇后嫡出的公主还要多。

正文 417 痴情(一)

    顾钺觉得,他和王琳芝成亲似乎还是昨天的事情,怎么一转眼,他们的儿子已经快要定亲了。

    操心这件事的,既不是王琳芝,也不是顾钺,而是他们的表舅,曾经的六皇子,现在的皇帝赵桐。

    赵桐为此,还特意召顾钺进宫了一次。

    “你家那四个小子,今年该过十三周岁的生日了吧?都订亲了吗?”

    顾钺不得不承认,皇帝的记性真好,他都还没开始考虑此事呢,皇上倒是比他还关心他们!

    “还没有。”

    “想当年,先帝特意命寡人去送琳表妹出嫁,又嘱咐寡人好好照顾她,寡人便多问了几句,你不会介意吧?”

    顾钺忙陪笑道:“这是乐乐和微臣的荣幸。”

    “顾家长媳就算了,寡人将荣宪公主赐婚于老二,你觉得如何?”

    荣宪公主是当朝秦贵妃所出,一向甚得赵桐的喜欢,今年刚好十岁,温淑善良,高雅美丽,今年刚好十岁,和自家老三年纪倒也相当。

    皇上表面上虽然在征求顾钺的意见,实际上已经下了决定,再不同意就不可取了。而且王琳芝早和他交过底,皇上肯定会给几个孩子赐婚。

    崔皇后端淑谦和,秦贵妃八面玲珑,教导出来的公主都很不错。

    “微臣替二哥儿谢过皇上,也替家里所有人谢过厚上如此厚爱。”

    二哥儿的亲事就这么被订了下来。

    “还请皇上将大哥儿也一并赐婚吧。”顾钺说道。

    身为顾家长孙,就算只比其他的几个弟弟早生出来那么几刻,肩上以后却要挑起振兴家族的重担,他当年也知道长媳要精挑细选,马虎不得,但最重要的,还要看皇上的意思。

    伴君如伴虎,虽然顾家现在看起来无比风光,但也不能有丝毫的大意。

    赵桐的脸上便露出一丝满意来,“你可有合适的人选了?”

    顾钺:“大哥儿自幼酷爱习武,微臣一直觉得他年纪尚小,根本没往这方面考虑过。”

    赵桐哈哈大笑,“这么多儿子!不早点考虑,就不怕娶不到媳妇吗?”

    顾钺摇头笑道:“该是他的,总归是他的,不是他的,争也没有用。”

    皇上却心思一动,“你们自己挑选,然后找朕一并赐婚吧。”

    顾钺回去一说,王琳芝便道:“宋将军家,宋大娘子如何?”

    王琳芝口中的宋将军,名宋书生,儿子娶的是陈御史家的女儿,自然是极不错,不过宋书生如今已经老了,挂着闲职罢了,而陈御史也早已经做古。王琳芝找这么个长媳,后面的弟弟们怎么挑选?

    不过,王琳芝既然开口了,肯定是早思虑过的。

    “很好。”顾钺点头道,“可,能告诉我为什么吗?”

    “姚相已经有四五天没上朝了,就是上朝,也是让人抬着。”王琳芝说道。

    顾钺马上反应过来,姚相这般,不是有腿疾,就是身体出了大毛病。

    “你是觉得老爷有可能接替那个位置?”

    王琳芝点头,“这是肯定的。”

    顾钺已经许久没升过职了,那只说明皇上要重用顾焱。

    陈御史虽然做古,但是他的学生林有光却接了他的位置,宋书生舅家表妹嫁的正是林有光。

    这错综复杂的亲戚关系!

    可复杂归复杂,但肯定会有利的。

    宋书生的儿子却弃武从文,如今已经中了秀才,学识和人品都不差,只要不出大的差池,赵桐看在宋书生的份上,肯定不会不录他做进士。

    倒也算一门好姻缘。

    顾钺再次进宫的时候,便请了皇上赐婚,赵桐很痛快地答应了。

    半月之后,吕相就病重了,根本坐不起来了,赵桐果然提了顾焱做丞相。

    顾焱兢兢业业的做了两年的丞相,倒也深得赵桐的信任,但有一天早上却误了上朝,等到下人去喊的时候,一摸鼻息,居然没气息了!

    这么一来,顾钺和他的兄弟们便都要在家守孝了。

    哪想才出了顾焱的孝期,老太太也与世长辞了。

    顾桓还好,早已经是进士了,三郎却被耽误了功名,还好他如今也已经成亲了,不仅是他就连四郎的孩子也好几岁了,五郎也娶了妻。

    顾钺却没有守成孝,而是被赵桐又派到沙场上去了。

    吐蕃上次吃了败仗,一直耿耿于怀,这次便联合了回纥,开始强攻西州,而西州的守将薛大郎却受了重伤,王惟一如今的年纪也大了,只能让顾钺去了。

    他这一去,便直接在西州呆了两年,凯旋归来的第三天,四胞胎一起娶了媳妇。

    就在这一天,顾钺被封为上柱国将军。

    可谓双喜临门,可王琳芝却有些不高兴。

    现在京城里谣言纷起,人人都在说她好妒成性,不给顾将军纳妾。

    其实,这事也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前丞相家的女儿,章二姑娘和人声称,一直在等着顾钺,并且为此还入了道观!

    此事弄得满城风雨,可多数是为章二姑娘说好话的!

    章二娘子贵为丞相之女,怎么就做不得顾钺的小妾?

    可王琳芝却没有容人之量,竟然一直没有同意。

    最先开始是流言,后来便是御史上朝弹劾,说顾钺为了巴结长公主府,故意不纳妾。

    可这折子刚递到皇上那儿,长公主就提着皮鞭开始打御史了。

    这是长公主头一次在朝堂上打人,指指点点的人可就更多了。

    就是六皇子,也觉得长公主太过份了。

    不过半个时辰之后,他便不这么觉得了,因为王惟一死了!

    据说还是听到人汇报那件事的时候气死的。

    六皇子惟能苦笑,暗叹这姑丈也太会选时时候了。

    不过,对这位姑丈,他虽然印象不深,但也明白,若没有他在毛定忠叛乱的时候将西州守得固若金汤,那么顾钺就算可以力挽狂澜,肯定也要在他手里丢掉半壁江山,所以说这位姑丈,算是大周基柱般的人物了。

    他本来想过几天封王惟一为骠骑将军的,可现在只能追封为太师了。

    等到王惟一下葬之后,清阳长公主被封为大长公主,永福公主被封为长公主。

    永福和王琳芝的关系一直不错,四胞胎中的老三取了永福的二女儿,也算是亲上做亲了。

    可章二姑娘,却仍旧如同一根刺,梗在那些无事生非的人的心中。

正文 418 痴情(二)

    王琳芝气狠了,便问顾钺:“我着人将那章如烟给你抬回来吧?”

    顾钺:“那岂不是人人都要效仿她?”

    以前他不在京城,别人这般诋毁王琳芝倒也罢了,可他现在已经在京城了,那么就不能任由这件事再继续发展下去。

    有一天,趁着六皇子心情好,顾钺便在朝堂上向六皇子道:“我和郡主成亲,是陛下亲自替她送的妆,您还对臣说,先帝嘱托您照看琅琊郡主,可现在,竟然有人强迫郡主的丈夫纳妾,陛下难道就听之任之?”

    六皇子哈哈大笑,“就是公主成了亲,也是别人家的人了,这是你们的私事,我这个做兄长的怎么能插手?”

    顾钺:“多谢皇上提醒!”

    六皇子奇怪地道:“为什么谢我?”

    顾钺:“这既然是我和琅琊郡主的家事,所以就烦请各位大人消停些吧,若有人觉得章二姑娘可怜,你们趁早自己娶回家去!此生,我只喜欢郡主一人。”

    有大人又站了出来,“本朝规定,正二品的官员,一妻三妾,顾钺难道置朝廷法度不顾?”

    顾钺朝他笑笑,“若真按照这法度来,只怕很多大人直接可以将官服和帽子摘下来了,你李大人,正三品,却一妻五妾,你周大人,正二品,却一妻八妾……你们自己违反了法度,所以就想拖着我下水!自家的事都弄不清,还管别人。”

    从那以后,便再也没有人提此事了。

    王琳芝很过了一段时间的悠闲生活,可她还是时常回忆起老太太和她的父亲。

    如今父亲不在,清阳大长公主就更孤单了,王琳芝时常带着顾茗去陪她老人家。

    “我倒是不担心你,子衡对你一向不错,他是个好孩子,你可要珍惜。”

    这话清阳大长公主已经说了许多次,但王琳芝还是耐心地应了,因为她发现,清阳大长公主经常将事情记得颠三倒四的。

    不知不觉,她的孩子长大了,而母亲也已经老了。

    然而清阳大长公主却有一件事一直未能放下,那便是幼子王谨言的亲事。

    这小子,总是高不成,低不就,竟然学着他的父亲,练丹去了!

    “你劝劝你弟弟,总不能让我死都闭不上眼睛!”

    王琳芝:“陛下不是还有个公主待嫁?您亲自去求,陛下肯定会同意。

    清阳大长公主便高高兴兴地去见了赵桐。

    眼前的大长公主,已经是鸡皮鹤发,丢三忘四的人了,就这么一件心事,自然是答应了算了。

    王谨言这才不得不成了亲。

    等到清阳大长公主进宫谢恩的时候,赵桐便笑道:“侄儿这里倒是有另一件好姻缘。”

    清阳大长公主很好奇赵桐要给谁赐婚,便笑道:“陛下说是好的,自然就是好的,不知是哪两位?”

    赵桐似早有准备:“我记得琳妹妹家的茗丫头也不小了,您觉得将她嫁给曜儿如何?”

    赵曜,赵桐的长子,崔皇后所出。

    清阳公主神情微顿,赵曜是赵桐的嫡长子,若无意外,就是下一任皇上。

    她早看出来,赵桐故意押着顾钺,可顾焱在世的时候一直权高位重,她便也不好多想,如今赵桐竟然会想着和顾钺做亲家,让顾家成为后族?

    若是这样,那他以前为什么一直升自己和王惟一?

    所以小薛氏所出的琼丫头一直没有订下来。

    手掌手背都是肉。茗丫头也好。

    可茗丫头却比琼丫头和皇长子小了八岁!

    到时候皇长子等得了吗?万一等不了,让那些妃子们先生了孩子,以后的日子可就难受了。

    “我会立下遗诏,让曜儿必须先娶茗丫头。”

    清阳大长公主吃了一惊,她虽然欣喜赵桐对顾家的盛宠,但是她却是皇室的大长公主!

    “这恩典太大了,万万不可如此!”

    “这不是朕下的决定,是曜儿亲自求来的。”

    清阳大长公主不过一笑,“但咱们这些长辈,不能听之任之。”

    “皇后亲自做的保。”

    清阳大长公主心中更加吃惊,崔皇后会这般不计前嫌?

    要知道当年赵桐培植顾焱,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对付崔家

    可话说到这份上,就算心中有疑虑,也必须答应了。

    “老臣等下回去,就派人和琳丫头说了这桩喜事。”清阳大长公主应道。

    王琳芝知道了这件事,亲自进宫了一趟,先见了崔皇后,“不是臣妾不知好歹,而是茗丫头太顽劣了,根本不适合那个位置。”

    崔皇后不过置之一笑,“想当年,咱们年轻的时候,长辈们的评价也是顽劣,现在一个个不都是贤妻良母。”

    这就是不肯改变主意了。

    崔皇后年轻的时候倒是不顽劣,顽劣的不过是王琳芝罢了。

    王琳芝只好又见了皇上。

    赵桐看了她半晌,才道:“我那个时候,一心想娶你,却一直未能如愿,难道就不能让我的儿子如愿一回?”

    王琳芝吓了一跳。

    自她成亲之后,六皇子就一直待她冷冰冰的,寻常时候一年半载都见不到一回,没想到过了十八年,他竟然旧事重提了!

    “谁没有年轻的时候呢?咱们都要往后看。”王琳芝讪讪地说道。

    “对,往后看,我也不勉强你,明日我将茗丫头喊过来,问问她自己的意思吧!”

    王琳芝哭笑不得,“她还小,根本不懂是怎么回事。”

    赵桐:“这样倒是不掺任何虚假的成份。”

    王琳芝抚额,“可我就这么一个女儿,我可不想让她和无数个女人一起分享一个男人!”

    这次,轮赵桐苦笑起来,“琳琳,这件事,没有商量的余地!”

    王琳芝拂袖而去。

    哪想顾茗却是个心高的,“我就算嫁个家世不好的,也不能保证他以后一心一意的对我,我爹那是绝世好男人,天底下唯一的一个,被阿娘你给遇上了。”

    赵桐到底是固执地给赵曜和顾茗赐了婚。

    可他并没能亲眼看到儿子娶妻,因为赐婚没多久他就驾崩了。

    崔皇后哭得天昏地暗。

    别人都不知道,唯有她却很清楚,赵桐之所以坚持要儿子娶顾茗,就是怕他死后,她这个皇太后出手对付王琳芝罢了。

正文 419 杀夫

    凡事只要做过,总会留下痕迹。

    譬如赵桐喜欢王琳芝这件事,虽然他一直掩饰的很好,但又怎能瞒过崔皇后呢?

    做为他结发妻子的崔皇后,还是皇子妃的时候就知道了这件事,却不得不忍耐了下来。

    人都道当年的六皇子沉迷于酒色,唯有她这个做妻子的才知道,赵桐是在发泄心中的不平罢了,可王琳芝成亲的那一日,他却主动要求要去替她送嫁。若真是关心自家妹妹,那凤香公主出嫁的时候,怎么不见他去送?

    这倒也罢了,毕竟那时候年少轻狂,犯下一些错误也在所难免。她本以为,只要自己一心相待便能慢慢的让他回心转意,哪想他训练出来的最厉害的暗卫,却派出去守着王琳芝去了武昌。

    这个认知,几乎让她绝望。

    她已经是天底下最尊贵的女人,但是却得不到丈夫的真心对待!

    其实,这也没啥。反正她嫁过来之前就知道了,若想要这个位置,就不能要男人的真心。

    可这个男人,在外人面前却装出一副对她情深意重的样子,做了皇帝之后,竟然从未碰过后宫里的其他女人,就是那秦贵妃,也是因为背影有点像某个人,所以才在醉酒的时候宠幸了。

    后来,她在挑人进宫的时候,便专挑那些和她某些地方有相像的人,但赵桐却大发脾气,从那时候便开始冷落她,开始留宿别处。

    他那般做,不过是此地无银三百两罢了!

    她的心却来越冷,但脸上的笑容却更加无懈可击,因为她知道,赵桐已经被酒掏空了,而两位皇子,却都是她所出,只要熬死赵桐,以后想怎么对付王琳芝,还不是凭她高兴?

    哪想赵桐这个死鬼,竟然明明白白的告诉她:“难道你想让曜儿也像朕一样,一生都活在遗憾之中吗?”

    这话让她怎么接?

    她索性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命人悄悄地在赵桐的饮食里下了毒。

    哪想赵桐临死前,却将这事告诉了赵曜,还说她是想借此机会效防吴太后那般,想要做摄政太后。

    赵曜如今不过十三岁罢了,听了这样的话,根本就呆掉了,半天回不了神。

    他的亲生母后下手毒他的父皇!

    赵曜甚至扬言要大义灭亲。

    崔皇后的心上仿佛被狠狠地刺了一刀。

    哪想让她伤心的事在后面,赵桐他竟然当时赵曜写了遗旨,封顾钺为代国公,进位太尉,让赵曜尊他为“尚父”!

    赵桐将顾钺捧这么高,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怕自己对王琳芝动手。

    这个死鬼,死到临头还摆了她一道。

    如今赵桐好容易死了,她自然要好好高兴才是,可往事在她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就算他死了,想到这个人,崔皇后仍旧会委屈的不能自已。

    更让崔皇后忧虑的是,她的父亲也在这一年去世了,而她的祖父已经死了三年,她这一房没有嫡子,承恩公的爵位被她的叔父给袭了!

    她这个叔父,是出了名的记仇,在她的利益和崔家的利益有冲突的时候,肯定会选择崔家,而且阻止所有对她援手的人。

    若是这样,她纵使是做了太后又有什么意思?

    不知从哪里传来流言,说帝后情深,她执意要给赵桐守孝三年,而她那傻儿子,竟然悄悄地瞄着顾钺,让他拿主意!

    这个方法一是可以困住她,二是借着守孝的名义,既使皇上不选后,也没有人敢出来反对了。

    顾钺那个老狐狸,遇到这种好事,不仅自己支持,还拉拢了一大批朝臣,说什么若是这样,大行皇帝就可以含笑九泉了。

    她养了赵曜这么多年,恨不得将他看得比自己的眼珠还重要,没想到到头来他却帮着外人对付自己!

    赵曜太让她失望了,可二皇子赵昱还太小,今年只有六岁,就算她有通天之能,将赵曜拉下来,赵昱一样会被顾家控制在手里。

    崔皇后如愿以偿地成了崔太后,可崔太后却寸步难行,只能替赵曜守孝!

    “召琅琊郡主入宫,哀家要和她商量些事情。”崔太后慢悠悠地吩咐道。

    可王琳芝入了宫之后,崔太后却不召见她,只将人晾在外面。

    小半个时辰之后,仍旧没见到太后,王琳芝便有些不耐了,三番五次的让宫女去催。

    这些宫女见王琳芝眼神不善,心里便有些发怵,太后分明就是不想见她,自己若去问,岂不是要触霉头?可若是不开口,只怕崔太后又会拿别的理由来搪塞吧,可惜她向来不是一个委屈自己的人。

    “既然太后娘娘没空,那本郡主就先回去了,对了,你们记得提醒太后,让她老人家少习些字,她在鹿鸣轩的时候就爱习字,这习惯只怕是不好改了。”

    崔太后从宫女口中听到王琳芝扬长而去已经火旺,再听到她提鹿鸣轩,脸色立刻就变了。

    跟着的嬷嬷不由使劲地瞪了那宫女一眼,“行了,去干活去吧。”

    别人不知道,做为崔太后的奶娘,她却清楚明白地知晓,王琳芝这是在提醒崔太后,曾经做过她伴读的事呢!

    这事自从崔太后是皇子妃的时候,就没有人敢提只言片字了,没想到今天竟然被王琳芝主动提了出来。

    她这是在嘲笑崔太后!

    可崔太后自打赵曜死了之后,性情突然大变,这一个月的时间已经杖杀了好几名惹她不高兴的宫女了,她这个奶娘唯一能做的,就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决不能让崔太后发现她还记着这事,万一恼羞成怒要杀人灭口,她可就太倒霉了。

    崔太后气得将桌上的东西摔了一地。

    “将琅琊郡主给哀家召入宫!”

    宫女:“娘娘,琅琊郡主接到传唤,竟然一时半刻都等不得,竟然直接走了,这事您不如让皇上评判!”

    崔太后接受了这个提议,直接命人去请了赵曜来,说了这件事。

    赵曜好奇地道:“母后找琳姑姑来,到底是什么事?”

    她找王琳芝能有什么?不过是想下她的面子罢了。可赵曜问了,她就不能不开口。

    崔太后:“自然是商议你的亲事。”

    她说完,自己先后悔了,赵桐死了才多久?自己要找理由也不能找这个!

    再一看赵曜的脸色,心里更冷了。

正文 420 顶峰

    让崔太后生气的事还在后面。

    这不,一大早的,就有心腹嬷嬷跟她说,皇上出宫了!

    崔太后听了差点晕倒,好半晌才反应过来,“无缘无故,皇上怎么出宫了?”

    心腹嬷嬷欲言又止。

    崔太后越发火大,“吞吞吐吐的干什么?有事快说!”

    “顾国公把皇上带出去了……”

    崔太后恨恨地将手里的茶盏给扔到了地上,几欲破口大骂。

    顾钺这是想干什么?

    赵曜还这么小,万一出了什么事,他负担怎起吗?

    不行!

    她不能让此事就这么发展下去!

    崔太后忍啊忍,终于忍到了赵曜来给他请安了。

    “听出我儿今天出去了?”

    一说到出去,赵曜立刻精神百倍起来,“是啊,父皇可真有能耐,外面一片繁荣,百姓乐业,朕好高兴!”

    赵曜说着,脸一下子拉了下来,便得无精打彩起来,“可惜,他死的太早了!”

    崔太后心中一片刺痛,赵曜这是在怪她!

    “你父皇是病死的,他临死前所说的,都是胡话,你一个字都不能信!”崔太后大发雷霆。

    赵曜抱着双臂,缩在了墙角。

    崔太后的心更痛了。

    一步错,步步错。

    其实,她下的那毒,根本不会这么快要赵桐的命,她就算再笨,想亲手杀了赵桐,也会选择等儿子大了才动手啊。

    赵桐这个疯子,自己毒死自己不算,还诬陷自己的妻子,将大权交到旁人手中!

    早知道如此,她就不该用毒,再坚持几年,找人说服他禅让岂不是更好?无论如何,也好过现在母子离心,给了外人可趁之机。

    崔太后努力压住了怒气,蹲到了儿子面前,“母后是担心你的安危,一时情急罢了,你想念父皇无可厚非,母后不该冲你发火!可你现在正是学知识的时候,现在不多花些心思,以后怎么可能像你父皇那般,造福百姓?”

    赵曜乖乖地点了点头。

    崔太后趁机道:“所以以后若有人弃皇上安危不顾,居心叵测地带你出宫,你千万不能上当。”

    赵曜抿着嘴不说话。

    崔太后自知现在不是用强的好时机,只得苦笑道:“难道皇上觉得哀家说得不对。”

    赵曜:“母后说的,自然都是对的,不过我并没有跟居心叵测的人出宫,我是跟着顾国公一起出去的,他有天生神力,寻常五六人根本不能近身,加上暗卫,足可以保证朕的安全。再说了,现在京城有陈国公,哪会有什么不安全,您都忘了,您还亲自和父皇说过,陈国公十六岁就可保京城太平,如今在外面历练了几年,肯定会将京城给守的固若金汤。”

    陈国公,那不是王琳芝的长兄王慎远吗?

    当年她一度认为赵桐是想报长公主府上的恩,所以才在赵桐面前夸了王慎远两回,没想到倒被赵曜给记住了。

    如今这两人狼狈为奸,左右了皇上,连她这个太后的话也不听了!

    崔太后想发火,可理智却告诉她,那样只能将赵曜推得更远!

    “母后也知道陈国公能干,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什么重要,也没有皇上重要。”

    赵曜瞪着大眼看她半晌,才道:“可太宗皇上说,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

    “太宗皇上自然不会错,可我儿莫忘了,太宗皇上说这话的时候,是当着百官说的,让大家知道民意的重要性,而不是教皇上不顾自己的性命安危!”

    可太宗皇上当时还征战沙场,用兵如神呢!他这个母后,颠倒黑白的能力实在是太强了!

    可母后再不好,也是他的母后,他不想争辩让宫人们看了笑话,只得无精打彩地道:“那儿臣先回去好好念书了!”

    可没过两天,赵曜又跟着顾钺出宫了。

    崔太后将顾钺骂的比上一次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