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道君-第4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疲
玄兵宗长老干咳一声,“不知何事令上将军如此震怒?”
呼延无恨虎目一扫三人,哼哼冷笑道:“只是突然来了封书信而已,却令三位长老一起跑来旁观,三位长老是想告诉我事先不知情么?如果三位长老非要把我当傻子,那也没什么好说的,一封寻常书信而已,三位长老请回吧!”
这话说的,三位长老顿时尴尬了,还想知道他态度如何呢,怎么回?
“那个……”天火教长老犹豫着,最终唉声叹道:“事已至此,也没什么好遮掩的,玉王书信,想必上将军也看到了,局势已经如此,不知上将军如何看待,上将军不妨给个明话,我等也好上报宗门。”
“嗯。”大丘门长老和玄兵宗长老皆点头。
呼延无恨慢慢走出长案,走到了三人跟前,一步步逼去。
这是几个意思?三位长老很无语,硬挺着也不是,竟被呼延无恨给逼得步步后退。
碰到了后面的兵器架,实在是退不了,天火教长老只好推手摁在了呼延无恨的胸口挡住,“上将军还请自重!”
他一出手,查虎顿如鬼魅般出现了,一把抓住了他的手腕。
呼延无恨略抬手,示意查虎退开了,“我如何看待,重要吗?三大派高高在上,岂容我等宵小多言。老夫如果没猜错的话,陛下恐怕已经被三大派给软禁了吧?连陛下都说废就废掉了,我又算个什么东西,若是怕我乱来,那也简单,你们干脆把我也给抓了算了,岂不痛快省事?”
大丘门长老苦口婆心道:“上将军息怒,不至于!上将军乃国之柱石,谁敢动上将军,我第一个不答应!不过,上将军还需以大局为重啊!若是谁敢无视大局,我也照样是第一个不答应!”
呼延无恨:“你们还知道什么是大局吗?现在是什么时候,你们居然搞出‘临阵换帅’的事来,不知道此乃兵家大忌吗?”
玄兵宗长老,“上将军,陛下的身体实在是不堪重负了!”
呼延无恨摇着一头华发,一脸悲哀,悲声道:“那也不能这样搞啊!正当齐心戮力抵御外侮之时,陛下身体不行,当召集众皇子齐心用力共同协助陛下共襄大局才是。”
“众皇子背后皆有支持的朝臣和势力,明里、暗里经营多年的潜力不可低估,可以此局见真章为诱饵,三大派可用皇位诱使众皇子。”
“只要三大派公然明言,皇位谁属一局见胜负,众皇子焉能不拼命一搏?上下同心,泱泱大国何惧区区内叛?”
“可你们呢?你们这是干什么呀?你们自发内乱、自乱阵脚、不懂却妄为,你们这是要亡我齐国啊!”
第一三九七章 乱臣贼子
“如今双方大军陷入了僵持,我军难以攻破对方防线,对方亦畏惧而不敢轻举妄动。”
“高品在以拖待变,欲待我齐国内乱而毕其功于一役!”
“我又何尝不是在以拖待变,我又何尝不是欲毕其功于一役?”
“九圣去其二,缥缈阁大乱,天下剧变征兆已现,事态酝酿翻转之下,风起云涌必不休!”
“暴风雨随时来袭,雷霆阵阵无视众生,随时会影响各国局势,随时可牵连战局。”
“值此艰难之际,好不容易盼来一场大变在即,此时谁坚持的久,谁就有可能毕其功于一役!”
“为此,我与罗照下令齐、秦两国大军缩减用度,一日米粮作两日用度,就是为了坚持下去,就是在以拖待变,僵持中伺机等待决战之刻来临!”
“可你们倒好!脑袋一热,一拍屁股,就搞出个天大的内乱来,拱手成全晋国!”
“是不是不彰显彰显你们三大派对齐国的掌控能力就浑身不自在?好,闹,你们继续闹,我看你们怎么收场?”
一顿严厉斥责,近乎透着字字血泪感,近乎悲鸣,更有咣咣捶胸夹杂,呼延无恨真正是无尽悲愤。
三大派长老的脸色都变了,被骂得有些六神无主了,听明白了呼延无恨的意思,深深认识到了有理,也意识到宗门的决定似乎是干了件天大的蠢事。
天火教长老忐忑道:“上将军息怒,此时可否依上将军之言重整布置?”
“一群蠢货,滚!”呼延无恨挥手指向帐外,毫不客气,也客气不起来。
放在平常,他是不会轻言皇权继承之事的,如今说出了口。
放在平常,他也不会当众谈论九圣之事,如今也说出了口。
他就不明白了,自己好歹手握重兵,三大派搞出这样的事来,事前居然连一个招呼都不打,令他连阻止的机会都没有,反倒事后来问他态度,差点没把他给气得吐血。
殊不知,三大派就是怕他会阻止。
三大派下意识中想自己掌控局势给呼延无恨来选择,而不是呼延无恨来掌控局势令三大派无从选择。
三位长老还想征求意见,查虎已经上前,连连推搡,将三人给推出了大帐。
不过查虎也知道呼延无恨的大军还需要三大派的修士配合,出帐后帮忙安抚了一句,“上将军如今正在气头上,不妨待其气消冷静后再做决断。”
三位长老想想也是,玄兵宗长老道:“也好!事已至此,查虎,你多劝劝上将军,不要气大伤了身。”
查虎点头,“我知道了。”
“唉!”三人最终摇头而去,皆有些气馁,此时也都暗暗腹诽不已,怪宗门事先不跟这边打招呼。
回到帐内后,见呼延无恨已颓然闭目坐在了椅子上,查虎静默一阵,之后倒了茶水放在了案旁,轻声道:“他们刚才问策,依将军之言行事,再以皇位为诱饵,诱使众皇子齐心戮力对外,是否还可实施?”
呼延无恨依然闭目,有气无力道:“何为齐心戮力?忠于陛下的臣子用命,各皇子明里暗里的势力纷纷发动起来用命,朝堂内外奋力拼命,齐国上下力往一处使,方为齐心戮力!”
“你觉得如今还可能吗?他们这样对陛下,一旦陛下复出,重新掌权的陛下不露獠牙才怪了,只怕第一时间就要干出虎毒食子的事来,玉王第一个在劫难逃。”
“那些在此时投靠了玉王的文武大臣、军中将领,谁不害怕?谁又敢让陛下重掌大权?”
“齐心戮力?一旦放虎出笼,齐心戮力谈不上,自相残杀倒是能看见。”
查虎闻言唏嘘,的确如此,木已成舟,覆水难收了。
可是他不解,试问道:“将军心中既然早有此良策,为何不早献言,如今弄成这般,岂不后悔?”
呼延无恨微微睁眼,叹道:“老虎,你跟了我这么多年,难道还不知道么,我有我的顾虑啊!良策?这对陛下来说算什么良策?拿陛下的皇位来做赏赐,一旦三大派公开言明了,那事情就定了!”
“让陛下让出皇位,此策谁敢轻易献出?就算献出了,陛下也不会顺利配合的,不顺利配合又何来勠力同心?”
“时机不到,我不便开口啊!我在等,想等到局势再恶化一些,等到陛下不得不从,等到一切都顺其自然了,火候也就差不多了,此策推出自然也就是水到渠成了。”
“谁想啊,谁能想到三大派居然会突然搞出这种事来,怕是等不到天下巨变的那天来临了,悔之晚矣!”
“老虎啊,我真的是老了,早已不是当年的呼延无恨,已经被一根无形的绳子给栓住了,瞻前顾后,当断不断,此乃为将者大忌!”
“有时候,我是真羡慕蒙山鸣和高品啊!蒙山鸣眼中只有战场胜负,他才是个纯粹且犀利无匹的战场统帅,只要给他一个战略目的,一些枝枝叶叶的便牵绊不住他,看来做个残废的老光棍也不错。”
“而高品,太叔雄气魄非凡,太叔雄的全力支持成就了高品,高品得遇明主啊!”
“晋国能有今天,不是下面人如何如何能干,真正功不可没的其实是太叔雄本人!”
“我很期待,希望能有看到蒙山鸣和高品一决胜负的那一天!”
查虎嘴角抽搐了一下,什么叫希望看到蒙山鸣和高品对决,真要到了蒙山鸣和高品对决的那一天,岂不是意味着齐国和秦国都完蛋了,哪有这里看热闹的余地。
此话中也透露着浓浓的末路颓废意味,查虎知道这位从不会说出任何动摇军心的话来,如今竟出此言,不免暗暗心惊,当即劝道:“将军不必气馁,有将军在,还轮不到蒙山鸣那个残废老儿登场。”
呼延无恨一脸木然,不见之前对三大派长老怒斥的气势,“乱象丛生,是我呼延无恨无能,也许是齐国的气数尽了,齐国经不起这样折腾了,老虎……大势已去了!”
查虎忙道:“不至于,不至于,不到最后还不知结果如何。”
呼延无恨貌似自言自语,“叛军肆虐当尽早平复!三大派在等着,玉王也在等着,满朝上下皆在翘首以盼,我若不从,已站队的朝廷上下官员将何以自处?只怕顷刻间要被晋国攻心之策给击破,齐国承受不起这样的后果。”
“传讯回复吧,我大军愿遵三大派和玉王旨意!”
查虎微微点头,“恐怕也只能是如此了。”
呼延无恨忽靠在椅背仰天长叹:“想不到我呼延无恨也会有成为逆臣的这一天。我儿娶了玉王的妹妹,我支持玉王篡位岂不成了理所当然?乱臣贼子啊,我怕是要成为弟兄们眼中的逐利小人,还有何面目义正言辞号令弟兄们浴血厮杀去拼命?”
查虎知道这是他一直在避免的事情,昊云图与手足相残争夺皇位时,这位就一直保持着中立,安抚道:“不会的,弟兄们都知道将军是什么样的人……”忽顿住,发现这位已是眼泛泪光。
一张手绢摊开了,靠在椅背仰望的呼延无恨白绢蒙面后,双手瘫软着。
能见到白绢渐渐被水迹给湿了,那是泪水,白绢下已是老泪纵横。
“呜呜……”终于,白绢下的人脸已经是闷声哽咽了起来,双拳紧握,身子却有些颤抖,似乎想用力克制哭泣声,却情难自禁。
一生的操守在此刻化为乌有,乱臣贼子之名令一世英名毁于一旦,再无无愧底气见人!
查虎看得心里没牛游醇馕蝗致硪簧睦辖蕹烧飧鲅樱慌麓耸钡恼释馑蚕氩坏交嵊姓庖荒弧
他知道这位心里肯定是极为难受的,但也没再劝阻,既然难受,就让发泄出来好了。
查虎转身而去,门口放下了帐帘,并挥手驱散了外面的守卫。
可帐内渐失控却用力憋住的隐约呜咽声还是能传出,查虎也听得心里难受,仰天长叹一声。
……
呼延无恨的回复终于到了京城,三大派悬着的心落地了,玉王昊鸿悬着的心落地了,满朝上下也都松了口气。
不过三大派却高兴不起来,尤其是三大派掌门,因为接到了三派随军长老发来的消息,获悉呼延无恨的策略后,也意识到自己干了蠢事。
当然,他们不会怪自己,事都已经做了,不会让自己担责任,只能是暗怪呼延无恨有良策为何不早献上,否则又何至于如此。
也只能是放在心里暗怪,此时哪会斥责呼延无恨。
而呼延无恨也提了要求,此时昊云图退位影响太大,为了尽量少的对局势造成影响,“皇帝”的虚名不可轻易挪动。
也就是说,仍然让昊云图保有“皇帝”的虚名。
呼延无恨算是在利用自己手握兵权的影响力尽量保全昊云图,至少不想因为自己而一举导致昊云图彻底被废,也算是尽量保有那段君臣之谊。
昊云图继位以来,从未苛待过他呼延无恨,这可以说是呼延无恨的回报。
三大派欣然照办,不过也不会是呼延无恨说什么就是什么,这让三大派情何以堪?
三大派又加了点料,假传圣旨,册封玉王昊鸿为太子,太子监国摄政,统揽齐国军政事务!
第一三九八章 尽人事听天命
经此事,三大派也看出来了,呼延无恨压根就没属意过谁继承皇位,被昊鸿给糊弄了。
然而事已至此,也实在是不敢折腾了,只能是闷声了。
齐国一直以来悬而未决的太子位,终于尘埃落定,只是之前谁也没想到会是这种方式。
不能一蹴而成,昊鸿对呼延无恨的干扰略有不满,可是又拿呼延无恨没脾气。
现在也轮不到他这个权位未稳的人发什么脾气。
不过总的来说,大势已定,还是很高兴的,晚就晚一点吧。
得到了呼延无恨的支持,凭着呼延无恨对军方的影响力,对京畿人马的调动终于能畅通自如了,不怕再有人捣乱了。
昊鸿第一件事就是赏赐呼延威,给呼延威连升三级,也是为了巩固内防,竟封呼延威为禁卫军统领。
反正之前的禁卫军统领是昊云图的死忠,已经被解决了,呼延威上任刚合适,凭着呼延家的影响力还能稳定军心。
至于呼延威能不能胜任此职并不重要,助手能胜任就足够了,呼延家还怕拿不出几个会整军的来?随便喊几个家奴怕是都够用了。
对于晋升为禁卫军统领,呼延威是不愿领受的,他算不上懂事,但为人还算仗义,知道禁卫军原是昊云图的亲军,而禁卫军统领更是昊云图的心腹。如今皇帝儿子谋逆,他这个女婿却给谋逆者当什么禁卫军统领,心里有些接受不了。
推辞之下也问了父亲呼延无恨的意见,呼延无恨让他受了,让家将协助尽快稳定京城军心,这才硬着头皮受领了。
京城剧变,身在其中,呼延威似乎一夜间长大了不少,再也没了心思和那些狐朋狗友去花天酒地,心中反倒是多了几分忧虑,对军营巡视的勤快了,办事也认真了,真正开始用心操劳了。
而家中气氛也有些不对了,首先是那个公主妻子,昊青青身上往日的刁蛮任性荡然无存,那份浪漫天真更是不见了,经常一个人躲着哭泣。
哥哥谋逆夺权,并软禁了一贯宠爱她的父皇,而母后显然也是哥哥的帮凶。
她想去探望父皇,哥哥不让见,母后也不让见,甚至是自己的丈夫包括呼延家这边,都在劝她暂时不要去见父皇。
好好的一家人变成了这样,原本效忠父皇的人似乎都在努力和父皇保持距离,产后的她遭逢巨变,经常是襁褓里的孩子哇哇啼哭时她便跟着哭。
目睹此情此景的呼延威也不知该说什么好,每每心烦意乱、嘘长叹短,不过对昊青青倒是体贴了不少,真正没了心思跟外面那些莺莺燕燕的去鬼混。
一场剧变,改变了许多人。
对于太子昊鸿来说,稳住了京中局面后,平叛之事自然是迫在眉睫。
因顾远达投敌反叛,昊鸿不能轻信他人,加之有意和呼延家做捆绑,又封呼延无恨次子呼延定为平叛大将军。
上次金王昊启作乱时,呼延家兄弟三人就是参与者,呼延定就是主要负责人之一,是有平叛经验的。
昊鸿的这次任命倒是事先经过了呼延无恨同意的,首先呼延定本就在前线,本就在呼延无恨身边随军,不经呼延无恨同意也调不动。
其次,这是面对正儿八经的战事,昊鸿肯定要征求呼延无恨的意见,三大派也是这个意思,论打仗齐国没人能强过呼延无恨,这事乱来不得,征求呼延无恨意见不可避免。
呼延定领命平叛,呼延无恨从前线大军中抽调了二十万人马给儿子。
这已经算是抽调的极限,毕竟与晋国对垒的主要战场还是在这边,不可能动摇主要战线。
二十万人马也不算少,可是没办法,叛将顾远达本就负责镇守后方,防范齐国国内有人作乱,手上本就捏着三十万人马。如今三十万人马成了叛军,抽调二十万人马还算多吗?
为了以防万一,呼延无恨还传讯给了罗照,请罗照从齐军中再抽调十万人马从东线支援,首先是为了保障胜算,其次是为了对叛军形成东西夹击的态势,尽量钳制叛军四处逃逸。
对此,罗照并未多话,果断答应了支援,并积极调兵遣将配合。
都是经验老到的将领,双方排兵布阵的局势早已了然于胸,知道呼延无恨那边不便再抽调太多的人马。
而齐国内部不容有失,否则秦军后勤一断的话,秦军也照样是在劫难逃,自然是要积极支持。
也正因为齐国内部不容有失,三十万人马对三十万叛军未必能做到万无一失,还需形成绝对优势才稳妥,所以还需增加人马。
而叛军已经直扑京城,这边的援军赶去已来不及,需要扼制叛军行进态势,国内还需从各州府抽调人马集结阻拦,为这边的平叛大军争取时间。
军营外,父子二人亲眼目送了浩浩荡荡的人马开拔。
呼延定并未随军前行,他要先行赶到叛军的前面,亲自集结各州府人马。
屏退闲杂人等后,呼延无恨转身叮嘱呼延定,“顾远达能坐镇国内统领三十万镇守大军,能让他担负此任,其人并非泛泛之辈,颇有才能。此去集结各州府人马后,记住,只需拖延住叛军,千万不可冒进求胜,务必等到三方人马汇合,形成绝对优势后才可将其歼灭!”
“虽然国内着急平叛,大家也都希望尽快平叛稳住内部,速速平叛也才是最好的结果,可你必须谨记,最终的平叛结果才是压倒一切的。只要能顺利平叛成功,便胜过急于求胜而带来的风险,否则一旦出了漏子,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务必力图求稳,稳定达成结果压过一切。记住,无我军令,哪怕是朝廷施压督促,你也必须顶住压力,明白吗?”
呼延定拱手,“末将遵命!”
这番话,呼延无恨也是说给一旁的三大派长老听的,回头又对三大派长老道:“三位长老,到时候朝堂那边倘若见定儿迟迟不尽力,定会施压逼迫,还望帮我稳住三大派。”
三位长老皆点头,已经亲耳听明白了对方的战略意图,自然也知晓了轻重。
天火教长老捋须道:“上将军言之有理,也大可放心,如此大事岂容朝堂上那些自私自利之辈干扰,我等立马传讯宗门向宗门道明上将军意图,宗门定会全力支持少将军,压制那些聒噪!”
另两位长老皆点头表示赞同。
呼延无恨不置可否,又回头叮嘱儿子,“此去千万小心,务必谨慎,各州府手上的那点人马都是用来自保的,强行征调无意于让他们拿出老本,恐生异心。记住,调用人马之前,先行将相关各州府主官先控制住,先捏住他们的性命,而后才行调用之事。若有人敢抗命,可杀无赦!我授你先斩后奏大权,朝廷那边自有我一力承担!”
呼延定再次拱手,“末将遵命!”
呼延无恨霍然回头,“还望三大派全力配合!”
“放心,三大派定护好少将军安全,定全力配合少将军!”三位长老皆点头答应下来,毫无异议。
呼延无恨这才对儿子大手一挥,“去吧!”
三大派长老亦挥手,一群修士过来,护了呼延定数人腾空而去,数只飞禽坐骑载人远去。
这只是送行的,回头三大派那边还会调派修士高手协助呼延定执行任务。
回到中军帐内,查虎愁眉略锁,前番呼延无恨那些“气数已尽、大势已去”之类的话一直在他脑中徘徊。
此时待呼延无恨站定在地图前后,他忍不住凑了过去,试着问道:“将军担心各州府的人生出异心?”
呼延无恨摇头轻叹,“金王作乱,席卷破坏,已动人心。如今势又不在齐国这边,谁都不傻,都看出了晋国大势在握,偏偏这个时候皇室内部再次骨肉相残,竟出现了谋逆篡位之举,你当各方诸侯会作何想?能没人图谋后路吗?”
“朝廷势大,能盖过各方时,各方自然会老实。如今朝廷主要兵力在对敌前线,国内镇守的本就是用来威慑他们的三十万人马又成了叛军,无异于解开了他们手脚上的枷锁。我岂能不让定儿小心谨慎?”
查虎:“既如此,将军既知少将军此去可能存在风险,为何还让少将军前往,为何不另派他人前往?少将军是平叛主将,理应随平叛主力运行。”
呼延无恨:“没办法了,我大军鞭长莫及啊!不设法拦截的话,叛军肯定要攻打京城,京城十万守军未必守得住。而要拦截,就必然要调用各州府的守备人马。”
“朝廷下令拦截,你没看到是什么情况吗?都是嘴上喊得响,有谁舍得去拼命?叛军所经之地,守军皆坚守不出,说大部人马被我给抽调走了,说手头人马有限挡不住叛军,这理由你能说有错吗?明知道是借口,朝廷也不好翻脸,也拿不出本钱来翻脸。若无外患,有本帅在,谁敢不听调?顾远达又岂敢反?本帅出征前征调人马时,谁敢有异议?”
“定儿身为平叛主将,又是我儿子,亲自前往征调人马,各方封疆大吏不敢不听,至少未必敢公然违逆。若是换了其他人去,各方诸侯定是花样百出,就算给人,也定是给些老弱病残,不肯拿出手上本钱来,一群乌合之众能挡住叛军锋芒吗?别说拖延,恐怕一击便溃。换了其他人去,也难以号令各色人马,非我或定儿亲自前往不可!”
“如今的局势,尽人事听天命吧!”
第一三九九章 告示
顾远达叛军,中途休整,安营扎寨,暗哨四伏而去。
一座帐篷内,灵虚府掌门常临仙、守正阁掌门藏丰、大乐山掌门骆言真皆在,原卫国三大派掌门此时聚在一起,低声议事。
如今的卫国三大派几乎算是名存实亡,卫国没了,没能力保住卫国,哪里还来的卫国三大派。
实力也不允许了。一场灭国之战,羽翼早已被剪除了,曾经附庸听命的大大小小门派,亡的亡,散的散,跑的跑。
给不了好处,跟着你没前途,谁还会听命于你?再为三大派卖命是傻子还差不多,自然要跑。
没了羽翼飞不起来,真正控制一国的力量就是控制了下面那些大大小小的门派,失去了手下掌控四方的修行势力,自然也就失去了控制一国的力量。
而三大派自身也已实力大损,灭国之战中,自身门派的力量遭受重创,大量弟子都损耗掉了,人数仅剩巅峰期的三成左右,已经失去了成为一国三足鼎立大派的资格。
如今四处无容身之地,犹如丧家之犬,上下弟子心中恓惶。
不知前途何在之际,三大派最终选择了投靠晋国,也是如今成为顾远达叛军随扈法师队伍的原因。
顾远达能顺利反叛,能顺利清除军中坐镇的齐国三大派力量,也是多亏了他们的帮助。
正这时,一名灵虚府弟子入内,奉上急报,欣喜道:“掌门,晋国向天下发告示了!”
常临仙眼睛一亮,一把夺了急报到手查看,藏丰和骆言真亦赶紧凑到左右一起查看。
急报上说,晋国朝廷连同器云宗一起发出告示,愿从齐国划出三州的地盘,给灵虚府、守正阁和大乐山各自立足。
当然,肯定有前提,前提是三派要为拿下齐国立下功劳。
看到这份告示,常临仙大大松了口气,“晋国果不食言,太叔雄果然言而有信!”
藏丰和骆言真也笑着点了点头。
这就是他们三大派投靠晋国的条件,要一立足之地。
晋国早早答应了,可却迟迟不见公告,私下的口头承诺怎么会有用,不认账怎么办?这边拿晋国也没脾气。
三人刚刚所议之事便是此事,一直在提心吊胆,担心晋国食言。
如今看到面向全天下的承诺,三人悬着的一颗心总算是放下了,总算是有了笑颜。
此一时彼一时,遥想当初,掌控的卫国若是丢一州都不行,如今却是因为能谋得一州落脚地而高兴,这要求的确是不高了,标准确实是越来越低了。
殊不知,器云宗本是不答应此事的,让原卫国三大派在自己的占领地割据一块地盘,怎么想都觉得存在风险。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三大派现在虽然没落了,可底蕴暂时还在,如何能放心?
器云宗宁愿扶持其他门派,也不愿容纳原卫国三大派。
还是太叔雄为此事费尽口舌,以局势论事,晋国扩张太快,手上修士力量本就不够用,现在计较可能存在的风险没必要,先把大局拿下再图谋后治也不迟!
太叔雄真正是想尽了办法才说服了器云宗,才有了这个结果!
……
砰!中军帐内,罗照一掌将晋国告示拍在了案上,缓缓闭目摇头,“一群蠢货!”
他实在是不知道该说晓月阁什么好了。
一开始,卫国三大派见大势已去,起了自保之心,无意再逗留在西三国的战场上消耗。
可诸国又难容,这也正常,哪个国家的三大派能轻易容纳原卫国三大派进自己的地盘,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身边好好的,突然蹦出三只老虎来,谁能安心?
最终三大派看到了秦国的弱点,遂找到了秦国,希望能在秦国落脚,希望秦国能划三州地盘给他们。要求也不算太高,堂堂原卫国三大派,一派只求一州地盘休养生息,三派也知道自己没了资格提更高的要求。
当然,三大派也不会吃白食,说秦国处境堪忧,三大派愿去秦国为秦国守土一方。
见留不住了,罗照是反复劝说晓月阁能答应下来的。
可晓月阁不愿意,不答应也有几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你们三派有什么资格跟我们讨价还价?
好好的,你们什么都没做,我们凭什么从自己身上切三块肉下来给你们?
另就是各国修行势力都会担心的原因,都不愿容纳三派的原因。
而晓月阁还另有图谋,知道三派无处可去,想继续逼三派在西三国的战场上用命。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玉苍死了!
晓月阁新任的阁主对内的威信不如玉苍那般有震慑力,无所建树不说,才刚上任就要割让地盘,对内说服力不够。
罗照当时反复劝说,秦国领土怕是保不住了,让三派去也合适,至少面对他国入侵,三派得想办法保住自己的地盘吧,还能帮秦国迟滞一下外敌,至少也能给入侵者造成一定的麻烦。
可晓月阁说了,三派能投靠秦国,就能投靠他国,一旦强敌入侵,为求自保,很有可能转投。
晓月阁非要这样说,也没错,这不是没可能的事情,是非常有可能的事。
罗照还帮着三派辩解了一下,说他国入侵之后未必能容下三派,三派不得不考虑这个后果,应该还是会帮秦国挡一挡,实在挡不住了才有可能转投。何况转投,他国也未必愿意接受,三派还是有可能奋力一搏的。
而就算投了他国,就算他国愿意接受,至少也给入侵者留下了一个隐患。
然而没用,说破了嘴皮子也没用。晓月阁还问他,帮三派如此说话,是不是收了三派的好处?
罗照自然说没有,说至少不能逼得三派投靠晋国,说呼延无恨也是这个意思。
晓月阁说,既然呼延无恨有此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