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醋香满园-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走吧走吧,我送你!”杨亦安见洛锦在他娘的注视下,红了脸,不由分说地接过她手里的那些纸包,放到了车上。
杨天源朝她点头微微一笑,拽着杨夫人,朝前走去。
“你干嘛拽我,我自己会走。”杨夫人一把甩开他的手,赌气般地向前走去。
“你到底要干嘛?冷着个脸给谁看?”杨天源一见她那个样子,便来了气。
“反正没给你看,你用不着在那里装好人!”到了杨家酒坊,杨夫人忿忿地上了二楼,不再理他。
马车穿过熙熙攘攘地人群,走上了通往杨柳村的那条土路。
“你见到我爹娘,干嘛那么紧张?”杨亦安不解地问道,他情不自禁地伸手抚着她长长的如墨般的头发。
“他们是我未来的公婆,我怎么不紧张?”洛锦坐在颠簸的马车上,额头已经渗出了汗,她望着他,有些哀怨地说道,“你爹还好,但你母亲不喜欢我,我若是嫁到你们家,还怎么过日子?”
“放心,有我呢!”他拍拍她的手,安慰道,“我娘平时严厉了一些,但是心底不坏,你是她儿媳妇,她不会为难你的。”
洛锦叹了口气,这的确是令人头痛的问题!
☆、第一百三十二章看喜
到了家,李氏见杨亦安也跟着来了,又是一番忙乱地招待,这个女婿虽说不是自己心仪的,但是见他对女儿这么体贴,自然也是很高兴的。
洛娟和婆婆洛玉莲也早早地回来了,正坐在炕上许氏和周氏闲聊,她们是本家人,自然也要去的。
去看望坐了月子的女人,也就是当地人口里说的“看喜”,这是女人的事情,所以男人们该干嘛干嘛,洛怀平和洛满才已经下地干活去了。
洛玉莲说徐顺利早就在家里拌上了醋料,说还放在洛锦店里卖,洛锦自然欣然答应着,她现在手头上也没有醋,店里只有几百斤苹果醋在支撑着。
虽然平山镇上的醋价恢复了正常,但是生意却异常惨淡,前些日子,吴昕柔在赔钱卖醋,老百姓有了上次冯家降价时的经验,手里都存了不少醋,估计一两个月都不用买。
加上现在正好是酿醋的好时节,手头上有余粮的人家,也都在自己酿醋,市场若是要恢复正常,怕是得等上个三两个月才行,洛锦心里暗暗盘算着。
杨亦安见这么多人,便提议用他的车把她们送到陆家村。
李氏开始还有些顾虑,担心日后杨家说使唤他们的儿子,但在杨亦安的一再坚持下,一家人才兴奋地上了马车,洛玉莲和周氏都说小锦找了好女婿,心细。
听着这些称赞,李氏坐在车厢里,也是满眼的兴奋。
洛锦坐在洛娟的身边,低头抿嘴笑着,姐妹俩的手情不自禁地握在一起,感受着彼此的亲情。
洛绣不愿去凑这个热闹,自告奋勇地说留在家里给在地里干活的洛怀平和洛满才做饭。
李成业也不在,他前几天就回自己家去了,说先回去收拾收拾,等洛怀平和洛满才把家里的地安顿好,再过去帮他把地种上。
洛怀平和洛满才欣然同意,他们也意识到,这个年轻人多半也会成了自家的女婿。
马车缓缓驶出杨柳村,一路上,引来一片嫉妒声。
“洛家跟杨家攀上了亲,就是不一样,陆家村这么近,一会儿工夫就到了,还得用人家杨家马车送,真是不一样了!”
“对呀,以前老是用王家的骡子车,现在用杨家的马车,人家指望女儿撑门户呢!”
“虽说王家没有杨家殷实,但宝田那孩子不错,人老实,又能干,也是个好孩子。”
……
宝田娘站在胡同口,看着远去的马车,听着村里人的议论,气呼呼地转身回了家。
看见儿子不声不响地和泥,烧窑,在二月的天气里,汗流浃背,她心里一动,走过去,柔声说道:“宝田,娘做主给你提一门亲,咱今年就把媳妇娶回来,咱娶个好的,气死他们家。”
“你娶媳妇就娶媳妇,干嘛要气人家,日子是自己过的,跟旁人有什么关系?”宝田爹在一旁瓮声瓮气地说着。
“爹娘看着办,我没意见!”王宝田面无表情地干着手里的活,他有多久没有走出这个院子里,他知道她定亲了,是杨家。
她真的跟了杨亦安,他想起那天两人在车上说的话,她说她喜欢杨亦安,她嫁给她喜欢的人,有什么错?
她如今有了婆家,而他也要跟别的姑娘成亲,这都是命。
走在路上,洛锦看着面前熟悉的路,想起了去年她跟翠玉悄悄来陆家村的情景,不禁感概万分,时间过得真快,她都定了亲了,而翠玉也当了娘了。
令人想不到的是,去年她陪着翠玉在这路上找相公,虽说有些荒唐,但两人竟然真的都在路上碰到了自己的相公,她邂逅了杨亦安,翠玉则找到了陆远山。
以前,她不相信缘分,现在她信了!
到了翠玉家,事先得到消息的陆远山母子早就在大门口翘首以待着翠玉娘家人的到来。
陆远山他娘这几天就乐得合不上嘴,去年娶了媳妇,今年家里马上添了孙子,喜事一桩连一桩,怎能不令人兴奋!
杨亦安把她们送到门口,跟众人话别了几句,就调转车头回去了,这种事情,男人不便进去。
陆家的院子很大,去年陆远山成亲的时候,还翻盖了房子,院子东面又另起了三间瓦房,加上陆远山是个木匠,房子盖得很气派,两口子就住在东厢房里。正房三间虽说有些陈旧,但那毕竟是正房,稍微修缮了一下,也别有特色,屋顶也有两条造型逼真的游龙立在两边,陆远山他娘独自住在这三间正房里。
后来,有会看风水的人说,这个格局不好,所谓阴阳不和之兆,所以,年底的时候,又在院子西面另起了三间厢房,才算是圆了那风水之说。
翠玉娘来了以后,就住在西厢房里,比较宽敞。
而靠大门处,还搭了几间木棚子,那是陆远山给人做木工活的地方,里面堆满了木料和做好的家什。
洛锦看着那些木料,想起了杨亦安家的木柴在这里雕过花,心里涌起一阵感动……。
“闺女,快到屋里来坐。“陆远山他娘见洛锦站在木棚里看,忙招呼着,她为人比较爽朗,属于那种大大咧咧的类型的,跟翠玉的性情比较相似,婆媳两人也能相处到一起,要不然,翠玉娘也不会在这里住这么长时间。
“就来了。”洛锦应道,跟着众人进了东厢房。
厢房里收拾的一尘不染,里面还挂着成亲时的彩带,多半像是走进了新娘子的新房。
翠玉怀孕的时候,李氏和洛锦来看过她一次,而周氏和洛玉莲她们从来都没有来过翠玉的家,如今见家里收拾的这样整洁明亮,暗暗感叹,有门手艺就是好,看来做木匠也能赚不少钱。
看来翠玉也找了好婆家,虽然她的相公腿有些跛,但现在看来,已经没那么重要了。
翠玉头上包个红头巾,怀里抱着她的儿子,看着前来探望她的娘家人,高兴地掉下了眼泪。
许氏忙说坐月子不能哭,怕伤了眼睛,她倚在炕角上,一向严肃的脸上浮起一丝笑容,满眼慈爱地看着翠玉。
这让翠玉很是受宠若惊,这个二奶奶似乎从来没有跟她这么亲近过。
李氏和洛玉莲则拉着翠玉娘,唠起了家常,翠玉娘自从翠玉怀孕后到现在,就一直住在这里陪着她。
面对婆家的亲人,翠玉娘显得很平静,她说她以后就留在这里跟亲家帮女儿带孩子,哪里也不去了,陆远山和他娘也愿意她住在这里,说她只有翠玉这么一个女儿,不住在这里住在哪里,这就是她的家了。
李氏和洛玉莲静静地听着,点头称是。
李氏想起去年的那场风波,依然感到心有余悸,若是当时真的被沉了塘,哪会有现在的好日子过。
周氏跟翠玉娘平日里不冷不热地,也没有什么话说,只是坐在厅堂里,悠闲地喝着茶,跟翠玉婆婆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
而陆远山则鞍前马后地斟茶倒水地招待着丈母娘家的人,唯恐不周。
这个跛脚男人自儿子出生后,高兴地一会儿哭一会儿笑,他感到自己是这个世上最幸运的男人,从小没有爹,腿又不好,人前总觉矮三分,无意出去卖粮,却莫名其妙地娶了个媳妇回来。
这个媳妇不但人长得好看,而且还不嫌他脚跛,成亲后,一心一意地跟着他过日子,现在又给他生了一个大胖儿子,他常常怀疑自己是不是在做梦!
洛锦小心地从翠玉手里接过她的儿子,见小家伙不哭不闹地盯着她看,眼睛黑黑的,宛如星星般的纯净,脸圆嘟嘟的,还有两个浅浅的酒窝,嘴角还挂着点乳汁,眉眼间像极了他爹陆远山。
李氏见洛锦抱起孩子,老母鸡般地在一旁招架着,不住地提醒着:“小心点,你不会抱,别给人摔了孩子。”
许氏也在一旁开了口,说:“小娃娃嫩胳膊嫩腿的,你还是不要抱了!”
翠玉半倚着被子,笑mimi地说道:“不怕,摔摔还结实。”
陆远山站在炕前嘿嘿地笑着,虽然一声不吭,却也目不转睛地盯着洛锦手里的儿子。
众目睽睽之下,洛锦只好无奈地递给翠玉,真是的,自己多大人了,连个孩子都不会抱?用得着这么紧张?
洛娟看着那孩子,也是满眼的喜爱,也禁不住地抱起那孩子,细细地端详着,逗着他。
李氏和许氏却什么也没有说,坐到一边跟翠玉婆婆聊天去了。
陆远山也松了口气,端着茶壶,过去给她们斟茶倒水去了。
不会吧?
洛锦大呼不公平,难道我在你们眼里就是这样的毛躁?
翠玉看出了她的心思,从洛娟手里接过孩子,笑弯了眉眼,她褪去了少女时的泼辣,完全变成一个温情的小妇人了。
翠玉对那对桃核做成的小鱼很喜欢,当场就给她儿子系在了手腕上,但她看到那个银项圈,连说太贵重了,埋怨洛锦怎么这么破费,竟然不肯收,非要洛锦去店里退掉。
两人推辞了一番,翠玉才勉为其难地收下,她不动声色地把银项圈放好,没有声张,因为她考虑得比洛锦要多,若是让周氏她们知道了,怕她们说三道四的,让洛锦为难。
洛锦一时也没想这么多,感到有些尴尬,送礼有时候也很难。
一家人热热闹闹地吃完午饭,又到东厢房跟翠玉一一道别,才纷纷起身告辞了。
陆远山用他的牛车把她们送回家去,一路上,倒也热闹。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第一百三十三章盖新宅子
尽管冯夫人有一百二十个不愿意,冯家的醋坊还是搬到上河城去了。
搬得无声无息,干净利落。
用的却是杨家刚刚盖好的铺子,事情有时候就是这么滑稽,杨家好几年前就想搬,却没有搬成,好不容易盖好了铺子,却不打算搬了。
冯金元从来都没有想到搬铺子,却说搬就搬了。
于此同时,洛锦也在镇上紧锣密鼓地找地皮,盖房子,冯家是镇上最大的醋户,如今突然搬走了,市场上的份额少了一半,这个机会若抓不住,恐怕以后也不会再有了。
平山镇虽说是方圆几十里的中心地段,但地皮也不像想象中那么难找,洛锦不费吹灰之力,便找到了一块理想中的位置,这里就是靠着平山镇大集的一块荒地,离锦香醋园只隔着一条路。
这块地,因为靠着大集,种点庄稼总是被踩踏得不成样子,便一直荒着,平日里,成了放牧小童的聚集地,这地方空旷不说,紧邻平山镇大集,宣传起来也不那么麻烦。
这件事情被洛锦全权交给了陆远山,他是个木匠,不但会做家具,盖房子也是内行,加上他认识的泥瓦匠也多,是最合适不过的人选。
陆远山知道了洛锦的意思,便马不停蹄地忙开了,联系泥瓦匠,买料,一家人也成天往镇上跑,从二月一直忙到了六月,房子才终于建成了。
房子按四合院的格局建成,分前院后院,前院用来做醋坊,后院住人,门口处的门面房建成两层小楼,二楼的阳台用栅栏围了一圈,四下里,没有墙,做成了凉亭式,上面不住人,多半是用来休闲用的,阳光下,金色的琉璃瓦闪着动人的光芒,一切都是理想中的样子。
前后两处院子很大,李氏说,前院种点花草果树,来醋坊买醋的人,可以赏心悦目,后院种点菜,养点鸡,吃起来还方便。
洛绣让洛怀平给自己在后院搭上个秋千,说自己眼馋很久了。
洛锦听了,心里像抹了蜜一样的甜,从此以后,一家人不必挤在那几间破屋子里了,以后,家里来多少人也不怕,后院有好几间客房,再也不必为来个人而发愁没地方住了!
一想到自己的婚期将近,心里又忐忑起来,在杨天源的催促下,她和杨亦安的婚期定于九月初九,还不到三个月的时间,日子自然是洛满才根据两人的生辰八字算出来的。
这几天,杨亦安也忙着收拾房子,他依照家规,也在镇上盖了一处房子,早已经准备妥当。
这两个月,两人各忙各的,反而不像以前那么经常见面了。
其实杨亦安对洛锦大张旗鼓地盖房子并不赞同,他认为完全没有必要,现在冯金元已经从酒坊里搬了出去,那么到时候,洛锦直接在店里卖醋不就完了,干嘛还要另起锅灶?
但他知道她的脾气,认准了事情不会轻易回头,也就没有表态。
洛家在镇上盖房子,引来不少议论,他们大都一致认为,是沾了杨家的光,这让李氏和洛怀平很是尴尬,明明是自己女儿辛辛苦苦赚来的钱,竟然被人说成了是用了杨家的银子。
但洛怀平经历上一次的绑架风波,对许多事情也看开了,日子是自己过的,不必太在意旁人的看法。
不管怎么说,一家人还是高高兴兴地搬到了镇上,洛满才在这期间,一直没间断的酿醋,锦香醋园很快就开了业。
平山镇上的醋户这才知道,原来洛家的醋已经代替了冯家的醋。
洛怀安两口子自然也不甘清闲,他家也酿出了不少醋,依然放在于耀祖的铺子里卖。
许氏见大儿子一家搬到了镇上,心里也很是高兴,但她心里其实一直希望,两个儿子能互相帮扶,一块发家,但是眼下似乎是不可能的。
洛怀平和洛玉莲是亲家,兄妹俩的关系自然亲近一些,若是老2再掺和进去,怕是不好,也就不再吱声。
她老了,这些事情还是不要再管得好。
她看着院子里大儿子一家住过的那两间依然摇摇欲坠的破房子,心里感慨万分,她见过洛怀平镇上的气派的大院子,想不到,洛锦去镇上做生意才一年的时间,家里竟然发生了这样大的变化,令她始料不及。
在洛锦的坚持下,徐顺利和洛娟也一直留在镇上帮忙,徐顺利和洛绣忙着在门头上卖醋,洛娟则跟李氏一起为洛锦准备嫁妆。
李成业回上河城后,收拾完了自家的地,就没有回平山镇,一直在李记布庄帮忙。
李梓轩又要忙布庄,又要忙醋坊,实在是分身乏术,不得不请李成业去店里帮忙看店。
其实李梓轩对从天而降的祖业却没有多大的兴趣,他们一家最近都在忙这一船布,因为质优价廉,款式好看,做成的成衣在上河城卖得很火,大大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李梓轩几乎联系了上河城所有的大小成衣作坊来做这批衣裳,由于成衣卖得好,往外放的工钱也高一些,那些成衣作坊都过来相争拿布料,回去赶制成衣,忙得不可开交。
原来还想抻抻船家的那些布商后悔不已,但看了看那些衣裳款式,又望尘莫及,他们想破脑袋也设计不出这样的款式的,一大听,才知道原来是个卖醋的姑娘设计的,私下里,又惊讶不已,都说隔行如隔山,想不到,这外行里也藏着高人。
因为这些成衣卖的火,李记布庄的绸缎也跟着红火起来,一家人常常忙得很晚,却都很开心。
那一船布历经五个多月,在天热之前,才赶制出了一大半,由于不用绣花,工序变得简单了许多,做衣裳的人虽然多,但光靠手缝,速度也很慢,常常是供不应求。
天气热了,衣裳虽然卖不动了,但那些成衣作坊却仍然在赶工,剩下的那些布料,洛锦和李梓轩商量了一下,改制成了棉衣,只要是在入冬之前做好,今年冬天就不愁着卖。
成衣的热潮过去以后,李梓轩才抽时间到醋坊去转了转,里面都收拾妥当,早就开始卖醋了。
刘玉山也从平山镇来到上河城帮忙,这段时间,冯金元也一直住在上河城,一边忙着醋坊的事情,一边等着他的孙子出生。
红姐这个月如期为李梓轩生了一个儿子,乐得冯金元顾不上醋坊的事情了,恨不得整天守着他的孙子。
这孩子眉眼间像极了李梓轩,自然也像冯金元,这让冯金元很是激动。
李梓轩见他整天忙里忙外地进进出出,心里也很是感动,跟冯金元的关系也缓和了不少,虽然一天说不上几句话,但也不像过去那样对他冷冷淡淡的了。
养儿方知父母恩,他自己做了爹,才深深地体会到对儿子的那种舐犊情深。
这让冯金元很是欣喜!
杨夫人当然也很高兴,她得了消息,专门从平山镇赶来看望红姐母子。
“哥,孩子的名字起好了吗?”杨夫人看过孩子,喜滋滋地退了出来,见李秋云不在,只有冯金元一个人坐在厅堂里,问道。
她其实是关心这孩子的姓氏,总不能还跟着姓李吧?
冯金元会意地笑了笑:“秋云说了,这孩子改姓冯,名字嘛!梓轩两口子看着办,他们自己起吧!”
“不管是谁起,只要姓冯,我就放心了。”杨夫人垂眸答道,杨天源总是说她是操心的命,现在想想还真是,她连她哥的孙子姓什么,都操心着,还真是这个命。
“亦安什么时候办婚事?”冯金元见她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关切地问道。
“九月初九,快了,还有三两个月。”杨夫人叹了一声,“都是天源心急,非要今年娶,我的意思是等明年开春,可是爷俩都不同意……。”
“既然定下了,为什么要等开春?”冯金元知道她心里依然别扭着,劝道,“我看你还是改改你的脾气吧!说实话,那个洛锦没你想得那么不好,她虽然年轻,但头脑却很是灵活,前几个月跟梓轩做得这笔生意,现在还忙着呢!听秋云说,他们几个都赚了好几百两银子,你有这么个儿媳妇,该知足了!”
“话是这么说,可是我总觉得她比昕柔差得远,她的个性也不够随和,到底是乡下人,都定了亲了,我们也没有好好说上几句话,不像昕柔那会儿,成天跟在我身边,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你说,这一下子娶回家去,我还真是难以接受。”
“接受不了,也得接受,以前夫妻还不见面呢!那还不照样过日子,何况是婆媳。”冯金元此时心情不错,见他妹妹一脸的落寞,又道,“妹妹,其实媳妇的出身什么的,都不重要,重要的她能咱们家生孩子就行了。”
杨夫人闻言,嘴角抽了抽,突然想起李梓轩的媳妇出身青楼,那个李秋云也是……。
而自己的这个儿媳妇虽说是出身农家,但毕竟身世还是清白的,想到这里,她点了点头,道:“是啊!不管怎么说,我儿子成亲是件大事,我得回去准备准备了!”
☆、第一百三十四章成亲(一)
日子平静地滑到了九月。
这几天,天气异常的晴朗,碧空万里无云,院里的喜鹊也在树上喳喳地叫个不停。
李氏说这是个好兆头,连鸟儿也知道这家要办喜事了!
翠玉一家连同翠玉娘也在婚礼的头一天住到洛锦家里,而洛娟一家一直就没有离开过,跟李氏一起成宿成宿地忙。
后半晌,李氏才拿着一个包袱走到洛锦的屋里,女儿明天要出嫁了,她有太多的事情要交待。
“小锦。”李氏刚开口唤了一声,泪水便止不住地流了下来,她见女儿的眼圈也随着红了起来,又慌忙擦了擦,拿开包袱,道,“这里是杨家提亲聘礼一百两,你都带走,我们一文不要。”
“这不是聘礼吗?怎么还要我带走?”洛锦其实也不知道,这些琐碎的风俗,有些不解地问。
“咱们家虽说不如杨家,但是他家的银子,我们就当嫁妆返回去了,这个,就不用你管了,到时候,你带走就行,我都给你放在这个红木柜子里。”
李氏拿过桌子上的红木柜,放了进去,又从包袱里取出一个包裹:“这是你这一年来给家里的一百两,我们一直没怎么花,你带走!还有,你盖房子剩下的那二百两,按你的意思,五十两买了辆马车,剩下的一百五十两,你爹说你一时用不着,就给你存到了钱庄,说你怕是要留着这醋坊周转用的,就没有给你取出来。”
“我带这么多钱干什么?我又不是出远门。”洛锦见李氏一脸严肃,感到很无奈。
“小锦,你一定要带着,你进了杨家,若是没有点嫁妆撑腰,娘怕你受委屈。”李氏终于说出了心里话,“杨家娶亲的聘礼,来多少我们返多少,总之,一文钱也不留,我跟你说一声,到了杨家,你心里也有个数。”
“娘,杨家的银子,我带回去就是,可是剩下的这些,我是一文钱也不会拿的。”洛锦摇摇头,又推了回去,“我成亲后,还是要在这里卖醋的,又不是不回来了,再说,我给你们的钱,是让你们花的,当然也不能再带走,剩下的那些,我要留着醋坊周转用的,干嘛要当嫁妆带走?”
“可是咱家里怎么也得陪送一点,别的不说,光这个宅子就花了这么多钱,若是娘家再不陪送,怎么也说不过去。”李氏不由分说地把手里的一百两放了进去,又道,“我跟你爹住上这房子,这辈子也就心满意足了,但我们住得再好,依然是乡下人,咱家里还有地,几乎花不了多少钱,我们不要你的钱,只要你到了婆家,不受委屈,我们就心满意足了。”
洛锦见李氏态度很是强硬,只好作罢,以后,有了这个醋坊,也不愁没钱花。
娘俩沉默了一会儿。
李氏抬头看了看她,想说什么,却什么也没有说,半响,又说自己外面还烧着水,要出去看看。
洛锦笑了笑,似乎猜到了她要说什么,这还真有点令人难为情。
过了一会儿,洛娟又走了进来,她坐在床边上,却先涨红了脸,她娘非要她来跟洛锦说说洞房花烛夜的事情,说姐妹之间这种事情比较好开口,但对她来说,这并不是一件容易开口的事情。
她不禁想起了自己的洞房之夜,尽管她早有心理准备,但是她和徐顺利还是有些不知所措,一直挨到了后半夜,才小心翼翼地完成了洞房之礼,之后的这段时间,虽说两人的关系日渐融洽,但他也没碰过她几次,每次也都是小心翼翼,点到为止。
洞房对她来说,是男女之间很羞人的事情,是不能挂在嘴边谈论的。
可是,面对即将为**的妹妹,她只得勉为其难地开了口:“小锦,咱娘要我跟你说件事情,你成亲后,做了人家媳妇,就有做媳妇的规矩……。”
她看了看洛锦,依然红着脸道:“反正做媳妇跟做闺女是不一样的……。”
“姐,你不要说了,我知道了。”洛锦见她额头竟然冒出了汗,忙打断了她的话,她实在不敢想象,从她姐姐嘴里说出的洞房花烛夜,会是个什么样子。
“你知道?”洛娟感到很惊讶,她怎么会知道这些事情呢?自己也是成亲的前一日才知道的。
“哎呀,姐,你不要问了,反正我知道就是了!”洛锦还真不好意思地跟她讨论这件事情。
洛娟笑了笑,不再吱声,她一直觉得这个妹妹比自己还成熟,很多时候,自己反而显得小了许多。
洛锦似乎是看出了她的心思,也莞尔一笑,心想,我的确比你大得多……。
李氏毕竟有了操办嫁妆的经验,加上这次有许氏的帮忙,所有的一切,全都准备的妥当了。
洛锦对这些不懂,也不愿多问,她娘怎么安排,就怎么来,反正明天自己只管做新娘子,其余的事情没法做。
院子里,家里人围坐在一起,说说笑笑的,等着明天的这场婚事。
翠玉见她一个人坐在窗前出神,便打趣道:“想你相公了,不用急,明天就见着了。”
“我觉得我还没准备好,就这样匆匆地嫁人了,心里感到很别扭。”洛锦如实答道。
“还没准备好?你都准备多久了?”翠玉笑了几声,又道,“你看我,从陆远山上门提亲到成亲,才一个月多,你有我快?”
“我哪有你厉害,硬是在大街上问人家愿意不愿意娶你,现在想想,真是好笑。”洛锦想起去年两人在路上问陆远山的事情,忍不住地笑了起来。
“还别说,我家远山说了,当时吧!他还真是有点紧张,以为咱俩是逗他玩呢!但仔细想想又不像,以为这家怕是孩子多,养不了了,才逼得没法子,自己出来找相公呢!”翠玉说起来,竟然红了脸。
“原来姐夫当时是这么想的,那他岂不是做了件一举两得的好事,自己有了媳妇,也给人家家里解决了困难。”洛锦也打趣道。
“对了,我听说杨亦安盖了新房子,你们住哪里?”翠玉问道,她听李氏说杨亦安盖房子,只不过是遵照祖训而已,为此,她还偷偷地去看过那房子,就在镇上的西头,位置还不错,就是离这个新宅子有些远。
“我们住新房子,但他娘让我们在老宅成亲,三天后,再去新宅住,还说,她以前做媳妇的时候,也是这样。”这话自然是杨亦安跟她说的,她跟杨夫人自那次见了面以后,就再也没有见过,有什么事情,都是杨天源出面,唉!
“我就说嘛,杨亦安对你那么好,肯定不会让你受委屈的。”翠玉用胳膊捣了捣她,一脸暧昧地笑,“人家可是个文人,对你又那么好,你就知足吧!都要成亲了,还说没有准备好!”
洛锦笑了笑,是啊!要成亲了!
跟所有的待嫁女子一样,洛锦几乎是一夜没睡,她脑子里像过电影似的,把这一年来,跟杨亦安的点点滴滴,慢慢地回放了一遍,看着窗外的月色,心里说道,杨亦安,咱们就要成亲了呢!
天刚蒙蒙亮,洛锦才睡着,被李氏喊了起来,她一向是起得早,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喜欢提前准备好,容不得一点忙乱。
若是往常,洛锦起来后,会再睡个回笼觉,但今天不行了,今天是成亲的日子呢!
她一骨碌爬起来,因为她知道这里的风俗是早上洗澡后,就不能吃东西了,便迅速地吃了几块点心,才走到沐浴间去洗漱穿衣。
看得洛娟和翠玉都在一旁偷笑,有那么夸张吗?不就一顿饭不吃嘛!
洛锦的嫁衣是李梓轩特意从上河城捎回的布料,李氏和洛娟亲手做了近半个月的时间,不但衣料上乘,做工自然也很是考究细致。
款式是洛锦自己设计的,完全是按照婚纱的样式来做的,只不过多了一排小巧的盘扣,尺寸稍稍放松了一些,太紧的话,这里的人会看不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