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器宗(不问)-第2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原本并不是一件容易之事,但若器宗能够在如此大会,正面击败灵宝宗,便拥有了进入中州收徒的机会。
虽然那边是灵宝宗的主场,贸然行之,困难无比,但却不失为对灵宝宗的最好反击。
如果当真能够实现这一目的,却反而是器宗占便宜了,中州和器宗,哪一边的人才多,哪一边的资源丰富,是不言而喻的。
李晚见众人兴趣被勾起,亦是笑道:“回去以后,我会让清宁草拟个章程出来,然后在殿议中提出,各位道友到时候一起讨论下,应该怎么来办!”
李晚如此说,已经表明,他是极为重视此事了。
如果换作寻常事情,他自己乾纲独断即可,根本连商议的必要都没有。
众人心中一凛,也各自称是。
庞维和方博,自然不会想到,李晚竟然从他们一时的想法之中,看到了对抗灵宝宗的机会,不过就算知道,他们也不会在意,因为此时的灵宝宗,仍然还是器道圣地,无论声威,实力,还是底蕴,财富,诸多条件,都远远胜于天下其他各方的器道。
他们根本不惧任何挑战。
数日之后,一座庞大的精致宝船上,庞维和方博看着满载的新弟子,暗暗点头:“天南人才,入我彀中也。”
正有执事,朗声宣言:“诸位弟子,你们很幸运,能够拜入我灵宝宗,成为一名正式弟子!这般特别招录,赐予名位的机会,就是本宗嫡传的世家子弟,都未必能够拥有,故此,需得谨守门规,用心修炼,勿负本宗栽培之恩……”
众弟子也正为了加入灵宝宗,远赴中州进学而大感兴奋,闻言俱都生起了自豪和庆幸之感。
第七百二十章岘山之约(下)
“诸位弟子,欢迎你们加入器宗,从此之后,你们便是我器宗外院的一员。”
“本宗奉行唯才是举,择优而用,道场之中,每月一小考,每年一大考,四年一会考,但凡学艺有成之弟子,都可以快速赢取修炼晋升的机会。”
“如果实在没有天分,始终不得成长,也不要紧,只要你们保证效忠于本宗,仍然还有成为执事弟子,作场学徒等等机会……”
九月中,岘山广场。
李晚等人也正召集这次正式拜入外院的弟子,共计三百三十五名,训示勉励。
台上的登仙院执事弟子,一番宣言之后,复又道:“此番有莫元长老带你们返回山门,进入道场就学,传授技艺,请随我登舟……”
在其他执事的引导之下,各人俱是随之而动。
“此去返回宗门,还有登记入册,分配道场,灵峰,检录资质诸事需要安排,有劳各位道友多多费心了。”
宗门的日常事务,需要六院下辖的各堂口协力完成,李晚简单过问了一番,也把这件事情交托了众人。
“这些人是我器宗第一批外招门徒,意义非凡,当然不可能出现出现纰漏,还请宗主和各位长老放心。”
经办此事的,是宗内一名叫做莫元的元婴大师,他其实是法道兼修器道的修士,此时晋升道境了无希望,把更大的精力,放在了经营发展家族,而不是长生逍遥之上。
不久之后,莫元便和其他长老,护法,坐镇飞舟,准备在舟上完成对门徒的简单培训和人员安排,切实结合各人兴趣和天赋,分配到各个道场。
九月末,李晚和妙宝散人等人回到宗门。
萧清宁就在青龙峰上,代行宗主之职。
这些日子,萧清宁也得知了李晚等人和灵宝宗争夺弟子之事,按照李晚意思,制定了几个条陈,以供参考。
此时,李晚已经把自己《大器真经》的更多部分编撰完成,并且按照攻杀、防御、辅助、奇物四大特性分类,重新整理一番,每个大类,又各分刀、剑、旗、幡、炉、鼎、瓶、罐、印、扇……各部。
为了扫除类似灵宝宗的门阀垄断弊端,他并没有把这些功法各自传给各方宗师派系,而是集中起来,作为宗门的公共财富。
李晚曾和萧清宁讨论此间之事,萧清宁的一席话,令他印象深刻。
萧清宁当时言道:“人各有志,哪怕当时夙愿和利益一致,也难免后世子孙违逆,偏离本道,尤其器宗是由天南诸位宗师的门派演变而成,今后必将不可避免打上各自烙印,形成门阀,夫君要高瞻远瞩,从初代之时,便着力于消除差异。”
李晚也深以为然,虽然现在,为何回报六大宗师参与开宗,不可避免要把六院权柄分开给他们执掌,但今后,必定慢慢收权,直到把整个器宗都整合起来。
这种情形,有些像是当初萧桓公开创天工坊,一同创业的各位道友,都分封了坊中长老。
最初之时,自然是精诚合作,同舟共济,但是发展起来之后,难免尾大不掉,争权夺利。
李晚现在执掌宗主之位和天南大师评定会,更有《大器真经》的编撰和分配之权,最初之时,就曾经有人建议他,各自传授一些真传给六派,宗主嫡系保留最多,但李晚坚持功法同享,以各自弟子天赋和兴趣分别传授。
这是堂皇阳谋,六派无法阻挡,以至于,渐渐地在宗内实现了功法一致。
这是把整个宗门揉成一团的开始,这一次,李晚更是有心消除各派差异,更进一步实现融合,因此也问萧清宁有无良策。
萧清宁道:“这件事情,我已经在办,为了避免各派反弹,还是潜移默化为好,等再过个几十年,这些新弟子成长起来,再以功勋任务和充实宗门典藏的名义,诱使他们缴纳秘法,收归共有,转而把争夺引向宗内权位。”
萧清宁的意见,是与其争夺法功,弟子这些资源,各自敝帚自珍,不如大家混同一体,然后瓜分。
这样才有利于实现资源的调度和分配,形成有益局面。
既然争权夺利在所难免,干脆就把争斗引向危害更小的地方,不要影响整个宗门的发展大计。
李晚沉吟半晌,也决定按照萧清宁所说去做,又问道:“这些就暂且不提了,上次我说的,和方博约好的比斗,你看怎么样?”
萧清宁道:“这件事情的确可行,更可以正式照会灵宝宗,通传天下,成立一个专门的斗宝大会,比如,叫做岘山大比。”
李晚问道:“理由何在?”
萧清宁嫣然一笑,自有一股不容忽视的睿智与自信流露:“我们器宗草创,什么都还没有,其实无论成败,都能沾上灵宝宗这个器道圣地的光,这种事情,终归不会吃亏的,而且,夫君既然有自信,不会在弟子栽培这一方面输给他们,更可以趁机打响器宗的名头,借用他们名声为自己造势,甚至反过来侵蚀中州器道。”
“这件事情,可以参考炼器师之间的斗宝大会,不过,具体规则,要多加考虑,以便营造对我们有利的氛围。”
“比如比斗的方式和范围,可以参照炼器师之间的斗宝,但是参与者限制在同届入门弟子;”
“又如,两方在异地收取弟子,所得名额,必须按照当次大会的比斗结果进行分配;”
“为了分散灵宝宗顶尖天才的优势,可以上驷下驷诸品级区分,各个层次分设比试……”
萧清宁考虑得很深,俱都是如何通过这一事件,为宗门牟利。
其中精髓所在,就是建议在异地收取弟子的时候,按照比斗结果进行分配。
这将使得,灵宝宗来天南抢夺人才,不能再搞突然袭击,而是要公开报名,明面招选。
这招选之权,还不能随意而定,而是要经过大会确定。
当然,那些豪门大族要私下里与灵宝宗串通,器宗也拿他们没有办法,主要还是保护中小世家和散修人才不外流。
这次岘山大会,器宗以实用之道,赢得了更多修士的拥护,是非常有利的,这将促使灵宝宗意识到,器道圣地这个名头,未必真如地主好用,想要挖取天南器道的根基,并不见得是件容易之事。
他们当然也可以只从豪门大族着手,但豪门大族,大多都难侍候,他们也需要更多寒门天才,以便堆积成才名师。
萧清宁笑道:“我想,趁热打铁的话,灵宝宗会同意的,这件事情毕竟是他们主动提起,在他们看来,我们还很弱小。”
李晚沉思一阵,点点头:“那好,就按你说的,通函灵宝宗。”
很快,器宗通函灵宝宗,商议这一事。
果然不出萧清宁所料,灵宝宗高层对器宗答应方博提议,也感觉欣喜过望。
灵宝宗不是没有睿智之人,但考虑到,器道之事,最终还是要归于器道,利用各自技艺进行一番斗宝,以各自水平决定人才归属,如论如何说,都堪称公平公正。
灵宝宗还没有堕落到连公平较量都不敢答应的地步,而且他们也正要通过此法,把器宗逼迫到退无可退的地步,以后就无法阻止人才流失了。
至于器宗反过来在中州招收门徒,侵袭他们根基的事,想想都可笑。
器宗怎么可能比得过灵宝宗?这不是杞人忧天吗?
当然,灵宝宗之人,也绝不会任由器宗占便宜,在具体的比斗规则上面,还是据理力争,斤斤计较起来。
他们当然也能看出,有些条件对自己不利,比如把人才区分品级各自对战,就该强烈反对。
他们只答应了,以同届区分资格,至多便是允许后进晚辈挑战前辈。
以修炼的层次来区分参加资格,简直荒谬,也体现不出新晋弟子的成长。
考虑到一代弟子的成长,往往需要数十年时间,而且灵宝宗也不是经常到天南挖取人才,这样的比斗,每十二年一次,延续到六十年之后。
也即是说,每次这样的斗宝大会,都可以延及到上五届,每届弟子至少挑选二人,与上几届同门一道参加。
前来投报的修士,也将不再以自愿为原则,而是先行统一招考,评测,排定潜力名次,再由斗宝大会胜利一方,按照胜出场次和各自比例强行征取!
比如,若是某次大会,两方比斗十场,呈现六四开结果,那么便先由胜出六场一方挑选六人,再由另一方挑选四人,又再胜出一方挑选六人,以此类推。
这样一来,就由不得来投修士自己选择了。
不过按照道理,比斗胜出的宗门,更加愿意挑选排名靠前的人才,人才也愿意被他们选中。
如此安排,既对当地大宗有了交代,又对来报修士另有说法,还兼顾比斗公平和瓜分方便,双方都可以接受。
当灵宝宗的回复送到器宗的时候,李晚和萧清宁看过,俱是欣慰笑了起来。
第七百二十一章束缚
“很好,这件事情到此,就算是办成了,以后争取把它打造成为天罡地煞神兵榜之外,一个与灵宝宗分庭抗礼的战场!”
李晚欣慰之中,也带着几分放眼中州的雄心。
灵宝宗绝不会想到,仅仅只是在器宗草创之初,李晚也会有如此宏伟远大的目标,竟然通过这件事情,盯上了灵宝宗的盘中餐。
“那我就让寻幽客们把此事宣扬出去,气候一成,就是灵宝宗想要反悔,也做不到。”
萧清宁笑意盈盈道。她通过操纵天南宝材,已经掌握了不少的散修联盟和宝材商会,这方面的力量也不小,正可以收集情报和传扬消息。
“好,这件事情由你来操办,我也可以放心。”
李晚嘱咐了几声,便决定交托给她去办了。
另一方面,教习弟子诸事,李晚也托付给了六院长老和其他天南大师。
此时,正式加入灵宝宗的天南器道名师,已达八百一十六位之多,这些人大多都册封了真传弟子名位,得授真传,原来各宗师支脉的弟子,则成内外两院弟子,各有八千余人和一万五千人余人。
其他多是杂役管事、执事弟子之流,约三千二百余人。
如此一来,器宗便共有两万七千余人在册。
这个人数还在不停地增加,每日都产生大量繁杂琐事和俗务。
不过此时,李晚最繁重的事务,还是在于炼制度厄神甲,完成各方修士的委托。
此物事关宗门气运,若是能够炼成,比之其他普通法器、真器的订单,更能赢得各方势力看重,他也实在没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处置其他。
十月中,器宗,铜山山门里。
李晚独身一人,出现在宝尊谷中。
在谷里深处的密阁中,一尊宝鼎静静地安置在堂中,虽然没有丝毫动静,但众人都知道,这里面就潜藏着一位深不可测的中古前辈,乃是利用托身法宝之法修炼而成的特殊生命。
他虽然不再拥有肉身和过往道业,但毕竟曾经是高阶修士,拥有的见识和强横实力,都是李晚等人难以企及的。
由于李晚炼制了万宝鼎,深得铜道人看重,他进去之后,轻而易举就请出了铜道人元神,化成淡淡身影,在宝鼎上空浮现出来。
李晚道:“我等对母器法宝进行研究,炼制出了一件小玩意,还望前辈指点……”
铜道人道:“什么东西?拿来看看。”
李晚一挥手,便把上次曾经在岘山大会上出现的巨大轮盘,从自己的虚宝洞天里面搬运出来,放置在堂中。
李晚介绍道:“此物名为‘天伦机杼’,能够按照制定宝材和少数几种图谱,加工炼制上品法器,您现在看到的这些,都是虚宝法印之阵,利用各宝器铭刻烙印,加持道纹禁制……”
原来,那些围绕天伦机杼摆放,密密麻麻的金色图章,都是一件件专门用来加持道纹禁制的宝器,而内里诸多处置工序,都是既定的机关所为。
“我们发现,母器法宝炼制法宝的最大难题,在于难以像炼器高手一般,精确控制炼制过程,故此,把炼制过程分解成为诸多简单工序,利用机杼机关,完成其中不易出错的部分,一面利用法阵和人手进行操控。”
“分解……的确是个好办法!”
铜道人对这项法宝的理解非常精深,李晚只是提了个开头,他便大致了解这件“天伦机杼”,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了。
不过他面上还是带着几分不满,道:“只是这样一来,难免沦于机关之术,我器修大道,终究还是要转向造化一途,可莫要因小失大了。”
李晚道:“前辈有所不知,我器宗新立,百废待兴,只有先从这些简单小事做起,渐渐增长实力,才能有更多的人手和时间精力投入到此间,没有投入,就难有成果。”
铜道人眉头紧蹙,但终究还是没有再说什么。
他倒是明白,李晚所言不虚。
李晚察言观色,心中暗暗松了一口气,见着这前辈,还算讲道理,连忙打铁趁热,把自己来此的目的提出:“我等为了宗门发展,还有参研所用,需要一些宝材,还请前辈赐下。”
此时,利用万宝鼎施展虚空造物的无上神通,远比李晚自己施展容易,而且铜道人修为深厚,炼制宝材的质量和数量,远远不是此时的李晚可比,李晚也不打算自己辛苦,而是直接向铜道人索取。
铜道人听到,轻轻摇头:“你这小辈,总是拿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打搅本尊清修。”
话虽如此,他还是重新钻进了鼎中,驱动大鼎浮空而起。
李晚面露喜色,连忙祭出神念,掌住这宝鼎。
铜道人的亲自加持,果然不同凡响,须臾间,大量珍贵稀罕的极品宝材,便就从鼎口喷射而出。
事毕,铜道人的声音,从鼎中传了出来:“你有时间,不如尽快投入万宝鼎的参研,此事若是办成了,本尊给你一个通坦前程!”
李晚自然是满口答应。
出得宝尊谷,妙宝散人等宗师,莫元等元婴大师一同在外面等候,见到李晚神情轻松,便知道,他进去的目的已经达成。
“果然还是宗主才得铜道人前辈看重,若是我等进去,只能自己动手!”
万宝鼎也是可以脱离器灵,自动运转的,不过消耗的灵气和炼制的效率相差多倍,而众人修为,跟铜道人比较,更是天壤之别,所以,目前也只有请动铜道人出手,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李晚笑了笑,也没有多说什么,把各人紧缺的珍稀宝材分配下去。
分发完毕之后,李晚道:“大家省着点用,虽然铜道人前辈,目前还是愿听我劝,但次数多了,难免厌烦。”
众人皆深以为然:“这个自然。”
李晚又道:“目前我受限于度厄神甲一事,不得不分心炼制,母器法宝的进度,也就缓慢下来,还得仰仗各位多多用心。”
“是我等惭愧才是,炼制度厄神甲,乃是本宗立足修真界的大计,如果能够供应更多,本宗的地位,必将水涨船高,但是很可惜,我们根本无力完成。”
说到此处,妙宝散人等人,遗憾之余,也免不了羞愧。
目前,器宗能够出产度厄神甲,是一大优势,但仅仅依靠李晚一人动手炼制,效率实在太低了。
李晚曾经尝试着,把一些可以分享的,并非关键的部分透露给众人参详,但他们都无法掌握,便只能不了了之。
他还是被度厄神甲牵扯着,真可谓是成也神甲,败也神甲。
实际上,器道修士或者丹道修士之流,平日的大部分时间都是消耗在枯燥无聊的重复炼制之中,虽然多次炼制,有助于熟悉和掌握,但却于修炼晋升,或者参研新法门无益。
古之炼器师,大多修为不济,也不乏这些因素造成,毕竟一位大师成名之后,接受的炼制委托多了,发布委托之人,身份背景也不凡,难以推脱,便挤占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
无论古今,修士们都认为,这是一种束缚,也是限制自己成长的枷锁。
如此,越是有助于摆脱它的东西,就越是宝贵。
炼器大师的弟子,杂役,工坊作场的学徒之流,最初的用处,也是替炼器高手完成一些简单事务,勿使时间和精力浪费。
虚空造物神通,和母器法宝这些东西,也是器道前辈为了摆脱束缚而想到的,更是通往造化之道的康庄大道。
灵宝宗和之前的传统器道,着重于前者,毕竟人才是最好用的工具,有了人手,自然一切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不过李晚更加看重的,还是后者,因为前者是以压榨低阶修士为前提,极大地限制了整个宗门势力的力量,如果着重于发展后者,一开始,效果可能更加微薄,但若是能够大成,就连普通修士,也能够大大受益,而且普通修士摆脱了这些束缚,也能够增加实力,反过来帮助高阶修士摆脱束缚。
李晚安慰妙宝散人等人几句之后,便让他们各自散去。
他们在处置宗门的日常事务之余,也有一些大宗主顾的委托需要完成。
这些同样都是不能断的,一旦断了,器宗的名声地位,就会下降。
回到青龙峰,李晚召来弥烟弥罗问了一下,得知萧清宁正在宗内巡查道场,也便自行闭关,料理度厄神甲的更进一步炼制去了。
此时,他也已经摸索到了一些把母器法宝运用在此物炼制的门槛。
李晚发现,妙宝散人等人,的确无法独力完成此物的炼制,但若要说完全一窍不通,帮不上忙,那也是不可能的,至少一些边角料的处置,还有御雷大阵之外的东西,还是可以参透。
有些东西,修为实力不到,抑或是修炼的功法不同,就是把图谱摆出来,也炼制不成,不过有些东西,就是交由母器法宝来自动炼制,都有望完成。
李晚此刻,并没有急着着手于神甲本身,而是利用从宝尊谷里要来的特殊宝材,炼制了几件加工宝材的母器法宝,再行试验起来。
第七百二十二章增产之法
李晚此时,倒是没有想着一蹴而就。
炼制度厄神甲并非易事,单就神甲本体,也是一种拥有极强防御之能的宝物,足以承受御雷大阵力量,只有如此,才能够在接触劫雷之时,激发法阵,抵御雷霆,而不是被打得灰飞烟灭。
如此奇物,坚固难炼,不易改造,也是理所当然。
李晚利用宗主权柄之便,让天工院在一公用灵峰建造了地煞法阵,专为自己接引地煞,祭炼神甲所用。
这法阵,效果是预先处置神甲部件之一的甲片,在其中加持基本禁制。
炼制整件度厄神甲法宝的过程,布设御雷大阵,最为重要,也最为复杂,困难,李晚并不打算动它,而是盯上了甲片的炼制。
因为度厄神甲是一种类似鳞甲的构造,其中编缀甲片,是相当重要的承载禁制的部件。
这样的部件,足有一百二十之数,但恰恰,大部分的甲片都是增幅禁制的所在,炼制过程大同小异。
李晚于是便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值得下功夫的地方,如果顺利加快这一进程,或者干脆利用各种手段自动出产,炼制一件度厄神甲所需的时间,起码也能缩减一年以上!
过了一段时日,这些事情,俱都一一完成。
成立宗门的好处,越发显现出来,到如今,李晚已经能够轻松调用天南地界器道的力量,无论是宝材,资源,人才,都如臂使指。
妙宝散人等人得知李晚举动,也关心了一下,结果却见,这是李晚亲自设计并且督导布设的,作用仅仅只限于加工神甲甲片。
这么动用一座灵峰的灵脉,只为加工一种法宝的宝材专用,似乎有些奢侈,不过,但凡能够有助于李晚的计划,都是值得。
众宗师倒也开明,并没有在这一事上跟他掣肘,反而各自参详,提出不少有用建议。
时至次年开春,当宗门里面,新收弟子弟子们都已经各自适应新生活,准备进行又一年度弟子招收的时候,李晚已经先行完成了第一件度厄神甲。
灵脉法阵的运用,并不足以完全取代李晚自己劳作,不过,李晚也的确感觉到,整个炼制过程顺畅了许多,炼制的速度,也起码加快了一个月以上。
以他如今的身份,一个月时间,已经是堪称珍贵了,总算不枉费这一番功夫。
“如果可以更进一步,把炼制整个度厄神甲的时间缩短到年内,那就再好不过了,只可惜,以我如今的实力,就连处置一块甲片都需要数日时间,实在太慢。”
李晚并不知道,灵宝宗的风无痕,曾经就他炼制此物作评。
风无痕认为,李晚炼就度厄神甲,固然称得上是创举,但却因为其难度依旧,终其一生,也难以对灵宝宗的圣地地位造成威胁。
风无痕做出的预测,是李晚能够在十二年内,炼制三、四件度厄神甲,长久下去,能够积累到三百多件。
但是这种预测,乃是出自于毕生时间和精力都投注于此,如果李晚这么做,实际的出产,只会更少,不会更多,而且,他也难有长进,必将终生受困于此。
李晚炼制度厄神甲的过程中,虽然并不是完全无法分心,甚至于,可以继续进行诸多法宝的炼制,也可以参加大师评定会,参加岘山大会,但是像万魔幡,斩魄刀这些充满灵性与潜力的绝品灵宝,是再难炼出的了,更不用说,修炼上进,成就道业。
李晚自己也意识到了这一点,私下里与萧清宁商议时,不无忧虑。
“看来,母器法宝,还当真有必要参研一番,就算不能成就造化鼎,至少,也要缩减炼制度厄神甲的时间。”
“缩减炼制时间?夫君,你打算怎么实现?”
萧清宁得知李晚心事,也有些好奇。以她见识,自然也能看得出来,这件事情若是能够成功,对李晚和整个器宗的裨益,会有多么巨大。
李晚很明智,并没有妄想把整个炼制过程都自动化,而是在其中部分环节加快速度,甚至转托于人,自己只进行一些不可或缺的必要炼制。
目前,他的参研,也是集中在这一点,条理非常清楚。
“有两种办法,一是大量炼制相应配件,哪怕周期加长,摊开来算,也仍然划算,不过这样一来,消耗必将增大到非常可观的地步,又不知道是否当真能够成功,风险不小。”
假如一件度厄神甲,需要百来片特殊甲片,而有一法,可以同时祭炼上万片,但却需要百年时间才能完成。
这其实也称得上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能够大大加快炼制速度。
但此法不怕其他,就怕意外失败,一旦中间过程发生些什么,甚至有可能血本无归。
以器宗此时的财力,还有李晚的处境,也不大可能把希望寄托于此,这有些像是在拿整个宗门的气运去赌博。
“另一法,就是追求简单快捷,全力集中在一两件的部件炼制,这是着眼于微小,投入小,见效快,而且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在此过程积累经验,增加成算,有把握之时,随时都可以加大投入,转向第一种。”
“我现在利用灵峰法阵,全力催生神甲甲片,就是运用了这道理,整座灵峰的灵气,通过气脉管道引导,倾注小小一片甲片,炼化的速度,还是相当可观的,如果摸透了其中规律,必将可以实现增产更多。”
“当然,尽量栽培杰出弟子,也是个办法,若是有人能够继承我的衣钵,也等于变相提高了出产,但是这一法,耗时太长,变数太多,只能是同时兼顾,不可完全寄望于此。”
萧清宁笑道:“这么看来,各种办法,说到底其实都与整个器道的发展程度有关,器宗越兴旺,这些实现起来就越容易,但若是衣钵失传,宝材贫乏,那就万事皆休,永远也实现不了。”
李晚点点头:“你说得对,所以我们当今的第一要务,就是促使器宗成长起来,无论法门,宝材,人才,都要发展。”
……
又过了几个月,李晚利用法阵炼制神甲甲片,已然纯熟利落。
在此过程,最大的收获,无疑还是已经解析出炼制过程的大半秘密,效率再次提升。
这种时刻,李晚自然不会忘记,利用一下铜道人的力量。
虽然铜道人已经不复生灵形态,但以宝尊的形式留存世间,就像是鬼魂或者神祇一类,过往的力量,经验,犹还存在。
他过去也曾经兼修器道,并且因为修为高深的缘故,拥有不低成就,在这方面,还是可以帮上忙的。
“这物不错,用来抵挡一重雷劫,帮助修成道境,倒也合适,如果十万年前便有如此法宝的话,有一些人,就不至于陨落了……”
铜道人得知李晚来意之后,看了一下呈献面前的成品,也不知道想起了什么,微微感叹。
李晚道:“此物若是有成,必定能够造福修真界,故此,还望前辈相助。”
他向铜道人讲述了一番,炼制此物的细节。
这种法宝的炼制之法,若是能多一位己方之人掌握,还是大有好处的,妙宝散人等人不行,但是这位铜道人,有希望学会!
而且李晚也不担心,教会别人,饿死自己。
一来铜道人身份特殊,不怕泄密,二来目前的修真界,远远还没有达到法宝泛滥的时候,任何一名拥有手艺的炼器师,都不怕被冷落。
而且,李晚自有其他底牌,可以保证自己的安全,这度厄神甲,也不是他看重的唯一。
李晚正在有计划,有节制地与他人共享这些,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希望整个器道繁荣兴旺。
这样对他的裨益,远胜于垄断。
铜道人笑了一声,道:“我明白你的意思,你是想要找到增产之法。”
随即,却是沉吟起来。
突然,铜道人似是想到了什么:“我明白了,祭炼如此法宝,难就难在,没有一种合适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