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成年代文的极品炮灰-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后悔也没用了,我们已经结了婚,这辈子就是夫妻了。”沈寄言捧着兰芝的脸,对着那两片唇温柔的吻了下去。
风穿过花林,吹落了一树梅花,纷纷扬扬的洒落在两人的周围。
世界是这般静好。
第50章
将近年关,刘二娘的饭店生意越来越红火,杨小梅等三个小孩每天做完作业之后,都会去店里帮衬一下。刘二娘也新招了几个大学生当短工,按天发工资。
因为兰芝的蔬菜基地一年四季什么蔬菜都有,而且价格跟外面的时蔬相差也不是很大,所以每次来她这里订货的菜贩子也特别多,现在兰芝完全不愁销路。
不过兰芝的主要任务并不在这里,大棚蔬菜有专门的人照料,她的主要任务是配种,大力推广产量更高口感更好的农作物。
这个书中的世界和她原生的世界有一些不一样,这里没有袁隆平院士,兰芝有时候想要是袁隆平爷爷在就好了。
兰芝每天和沈寄言都泡在实验室,也研究出了不少新品种,但是有一些实验需要时间才能完成。
一晃新年就过去了,过完年兰芝打算和刘二娘回一趟老家,沈寄言坚持要和她一起回去。
但是家中的三个孩子马上又要开学了,没有大人的话,兰芝也非常不放心。
结果沈寄言找了他的堂姐,让堂姐帮忙照看几天,兰芝这才松口让沈寄言同自己一起回去。
和外面相比,金沟村这边的变化并不大,依然还是以前的老样子。杨大嫂和老七媳妇合伙卖小吃,只是现在做小吃的人越来越多,利润已经和以前没法比了,但是总比什么都不做好。
陈二一直帮着兰芝做地里面的活,这个小伙虽然其貌不扬,但是勤劳老实,兰芝想带他去城里,学习一些栽培技术,到时候帮自己打理蔬菜基地。
兰芝一回来,整个金沟都热闹起来,生产队也来了不少人,因为去年兰芝的水稻产量不仅翻倍,而且那稻米也非常香糯,跟现在他们种的那些常规稻很不一样。
这个年代大家都很重视粮食,所以都寄希望在兰芝身上,也希望自己的田地能增产,这样就可以吃饱饭。
兰芝这次确实也带了不少水稻种子下来,裴队长带人去街上把兰芝运回来的水稻种子搬到生产队,然后开始发放。
当然这些水稻种子也是有定价的,毕竟兰芝和沈寄言为了这些水稻种子也付出了很多时间和精力。考虑到大家的经济情况,水稻种子的定价在合理范围,总的来说,基本上都买得起。
有的人怕今后没得买,还想多买一些回去,不过裴队长又设了上限,家里有几亩地,就最多只能买多少斤。这样一来,就可以保证不会出现被某家全部买走,而剩下的人家没有稻种买的情况。
其实兰芝和沈寄言带回来的稻种不止这么一些,县城的领导们都精得很,早就打探好了消息,听说兰芝和沈寄言要回来,他们还特地派了货车过去运种子。这次县城带回来的不仅有水稻种子,还有玉米种子、大豆种子,以及一些开年过后的蔬菜种子等。
兰芝这边的稻种卖完,依然还有不少人不肯离去,就坐在兰芝的院子里和兰芝聊这半年发生的事情。
“兰芝,你现在发大财了,我们都跟着沾了光。你今后还要不要回来呀?有你在,我们的日子才好过,你看你一走了,我们都赚不了什么钱了。”老六媳妇说。
以前她是巴不得兰芝离开金
沟,没想到兰芝真的离开之后,他们的日子却一天天过得艰难起来。
以前兰芝在的时候,每隔一段时间就能够研究一些新的东西,让他们有赚钱的机会。兰芝走了之后,虽然杨大嫂和老七媳妇都在做这门生意,但是这两人的脑袋明显没有兰芝灵活,就只会做兰芝教的那些东西,结果这东西越卖越便宜,市面上太多了,他们渐渐的失去了价格优势,全是靠着“金沟村正宗小吃”这个头衔才有那么些销路。
“我今后没什么事的话,应该不会回来了,裴队长,我这几亩土地,你看周边谁要愿意做的话,都拿去做吧。到时候上缴粮税的时候帮我交上就好。”兰芝说道。
现在的农村非常看重土地,也非常看重粮食,很少有人会把土地给别人种,但是也有一些自己做不了那么多,或者是家里有人长期居住在外地的,会将土地承包给别人,每年会收一些承包费。这种承包费通常是粮食,每亩田就给多少担水稻。
老六媳妇一听这个,就说道:“兰芝,哎哟,你现在赚到大钱了,你这么好的土地都不做,那真是多可惜呀。现在陈二不是在帮你做着吗,你就让陈二一直给你做,承包给别人那是你亏大了。”
“五嫂要是实在想承包出去的话,那我们帮你做吧。我们两家隔得也比较近,又是一家人,承包给别人你也不放心。”老六说道。
要是能把刘兰芝那几亩地拿过来做,那今后他们家就不用愁吃了。
丁家两口子在旁边听得眼红死了,丁家媳妇说道:“老六,你一年到头都在外面做工,哪有时间种这么多地?”
“今年没有活做,我也想好好的在家里种一年地。去年在外面做了一年工,结果把土地给荒废了,简直得不偿失,今年别人请我去做,我也不太想去了。”老六说道。
其实倒不是因为这个原因,而是因为去年他在外面做工,错失了几次赚大钱的机会。当时家家户户都在卖刘兰芝的小吃,结果他在别人家里做工,一做就是几个月,回来后才发现卖小吃赚的钱比他做工的钱多多了。
一想起这事儿,杨老六心中就悔啊。
既然杨老六已经开口了,兰芝也没有计前嫌,就把这事交给了他们。
老六媳妇揽得了这门好事儿,心中乐开了花,便又贱兮兮的凑到兰芝面前道:“兰芝,还是你最能干,最聪明,老五那个傻子,这里有问题。”
老六媳妇说着,特地指了指自己的脑门儿,“他放着你这么好的媳妇不要,跑去找那个城里的野女人,他以为城里的女人就好,好个狗屁!”
“你不知道,上次老六去城里,见着了杨老五,好像那两口子正在吵架,那个女人吵得杨老五连话都不敢回。而且现在的供销社不像以前那么吃香了,听说很多供销社都要撤了,这样的话就和杨老五可能就没有铁饭碗了。”
“也是他活该!所以说做人不能做得太绝了,兰芝这么对他,他反过来却在外面乱搞,还把野女人带回来在兰芝面前成威风,人在做,天在看。”老七媳妇义愤填膺地回了一句。
“可不是嘛,我听老六说,杨老五还打听你的消息想回来。”老六媳妇道。
“他还有什么脸回来,他们两母子简直丢尽了杨家人的脸!既然跑去城里了,这一辈子就别再回
来了,现在这里没有一份地是他的,他回来有什么用?”老七媳妇讽道。
“所以,我都跟老六说了,叫他千万不要掺和这事,让杨老五就好好的待在城里,现在人家兰芝可不稀罕他。既然你都离婚了,又是他自己选的,就不要后悔。”老六媳妇道。
等到众人散去之后,兰芝又把陈二叫过去。听说兰芝要把土地承包出去,其实陈二当时是想自己把土地承包下来,不过老六两口子开了口,陈二这个外地人就不好插嘴了。
“你是不是也想种我这几亩地?”兰芝开门见山地问。
陈二没想到她这么直接,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这几亩地太小了,你要是愿意,可以和我一起去城里,我那边有一个很大的农业基地,现在正需要人才。”
陈二震惊在原地,一时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刚才心中的失落一下就一扫而光,脸上再也抑制不住兴奋之情。
“兰芝姐,真的吗?只要你肯带我去,我一定去帮你好好打理,真是太谢谢你了,我嘴巴笨,都不知道该说什么谢你才好。”陈二激动地口齿不清的说。
他没法回自己的老家,因为家里太穷,而且叔婶对他也不好,要是兰芝不收留他了,他不知道自己又该去哪里赚钱。虽然他现在手上有一些积蓄了,但是他老家的房子早都已经垮了,这点钱回去盖房子肯定是不够的,到时候又只得寄人篱下。
兰芝一直对他很好,还教了他很多东西,从来没有嫌弃过他是外来人,他也知道兰芝非常有本事,这次刘二娘和兰芝一起去省城,回来浑身上下都变了个样,跟乡下人完全不同了。
他也想要那样的生活,想要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陈二现在完全是无条件的相信兰芝,相信这个给他希望的年轻姐姐。
“你不用这么激动,这两天我就放你几天假,这件事你还是要和你的姑爹姑妈说一下,免得到时候他们都不知道你去哪里了。”兰芝说道。
现在这个年代还没有手机,通讯非常不方便,而农村里的大部分人也没有去过外地生活。像陈二娃这种才刚刚成年的,要是不明不白就走了,只怕又不知道会传出一些什么传闻来。
现在农村也有一些胆子比较大的青年去沿海务工,但是在这当地人看来,就觉得这些人是被骗去了,很多家长都非常反对家里年轻人出去闯荡,觉得外面不安全,在家里务农才是正事。
当然这是这个时代的狭隘,等过不了多久,第一批去沿海赚了钱的人回来,外出务工就会成为大部分农村人的常态。
陈二非常感激兰芝,接连道了谢之后,就跑去隔壁的窗口上给他亲戚说这事。
天色渐渐暗下来,过来看热闹的乡亲邻里全都回去了,空旷宽大的房子便只剩下兰芝和沈寄言两人。
虽然在一起这么久,他们还很少像现在这样清净的单独相处,平时在家里还有三个孩子,闹腾着呢。
现在只剩下他们两个人,这气氛就有一股说不出的怪异。
第51章
楼上的房间因为太久没有人住,积了不少灰尘,等兰芝洗完澡准备上来收拾房间的时候,才发现沈寄言早已将房间早已打扫干净。
卧室小阳台上的门是打开着的,一抹清瘦挺拔的身影背对着她站在阳台上,正遥望着夜空中那一轮圆月。
夜风吹过,带来一丝丝兰花香。
兰芝不禁莞尔,抬步朝沈寄言走过去。
“洗完了?”沈寄言听见后面的脚步声,转过头看了兰芝一眼,眼底漾起一丝温和的笑意。
兰芝轻嗯一声,和他并肩站立,月色刚好可以照到他们所站的这个小阳台。
兰芝抬头朝天上望去,这里的天空没被污染过,看上去一片墨蓝色,很干净。那轮圆月又大又亮,洒下一片清白的光,落在山野间朦朦胧胧。
月下的田野里,正弥漫着一股雾气,似仙境一般,美不可言。
许久没有回来这里,兰芝现在竟莫名觉得亲切,她微微一笑,感慨道:“今晚的月亮可真圆。”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可惜三个小孩子不在,要是他们在,肯定更热闹。”沈寄言说着,伸手牵起兰芝的手,与她十指紧扣,“不过他们不在也好,我们终于可以清静一天了。”
他瞬也不瞬地看着兰芝的眼睛,微薄的唇轻轻向上扬起,勾出一抹漂亮的弧度,那双琥珀色的眸子像落满了淡淡星火。
兰芝一直知道沈寄言长得好看,却从来没曾想到好看到现在这种地步,光是一个眼神,就足以让人沦陷。
兰芝移开眼,转头看向阳台上的那盆兰花,那是去年夏天的时候,沈寄言从山上搬回来移栽在花盆中的。没想到竟然还真的活了,现在已经开了花,也不知道是什么品种,闻着倒是挺香。
兰芝不知怎的就想起前世,他爸爸就喜欢养些花花草草,尤其喜欢兰花,只是不知道她的父母在另外一个世界过得怎么样。没了自己,他们一定很伤心吧!
这个世界和她原生的那个世界并不互通,兰芝也没法去找到她的父母。想来也是,毕竟这是作者想象出来的世界,就算借鉴了现实背景和现实世界,可终究是虚幻的。
有时候兰芝也会有一种不真实感,感觉自己只是在做一个梦,一个非常真实的梦,说不定某一天梦醒,这一切就不见了。
沈寄言进屋端了两条椅子来到阳台,“坐下聊吧,你在想什么?你的父母?”
兰芝都有些怀疑,沈寄言是不是她肚子里的蛔虫,还是说沈寄言会读心术。
“不知道他们在另一个世界过得怎么样?他们养育了我二十多年,我还没来得及报道他们,就这样没了……”兰芝说到这里,垂下眼眸。
沈寄言伸过手来,握住她。他的手温热,被他这样握着,兰芝便又抬起头,对他笑了笑,“你不知道,其实我爸的身体不好,有三高,就是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反正就是一堆毛病。他偏偏管不住他的嘴,我妈因为这件事差点和他闹离婚。”
“他们经常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儿吵架,我妈的脾气比较暴躁,每次搞得都跟天要塌了似的,我当时看着都为他们心累。后来有一天,我爸真的
生病了,我妈又跑去照顾他。”
“他们两个人就这样吵吵闹闹地过了一辈子,有时候想想婚姻其实也很无趣,是吧?”
兰芝问沈寄言,她是一个不喜欢和别人聊自己过去的人,不过今天这种氛围刚刚好,兰芝很想找个人聊聊过去,聊聊那个很遥远的世界,和那些已经渐渐变得模糊的亲人。
沈寄言听后,温柔的笑了起来,“我倒觉得挺不错的呀,感情本来就是细水长流,很多人都像你们父母那样过一辈子,平平淡淡的挺好。不过我不喜欢和人争论,更不会和你争论,无论遇上什么事,我们都一起商量,不要一个人独自扛。再和我讲讲你的朋友,你的亲人,我觉得你以前的那个世界一定很有趣。”
“确实比现在有趣多了,今后每个人都会有一个手机,足不出门就可以买到一切你想买的东西,今后的世界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我那本小说也是在手机上看的。”
“手机?”
两人开始闲聊一些关于另外一个世界的话题,沈寄言对兰芝原本的世界充满了好奇,一直问个不停。好在沈寄言没有当自己是胡说八道,兰芝也终于找到一个合格的倾听者。
夜风习习,兰芝靠在沈寄言的怀里,和他讲解的另外一个美好的世界。沈寄言伸手拨弄着她的青丝,这个乡村的小夜晚显得越发恬静安详。
两人一直聊到半夜,沈寄言才抱着兰芝去床上。
“你放我下来,我自己有脚。”虽说这里没有第三人,但是被沈寄言这样抱着,兰芝心中有股说不出的别扭,耳朵也跟着发烫。
“不要乱动,我就想抱抱你,我们家的生活开得这么好,你身上怎么还是没有什么肉?”沈寄言说。
“你不也瘦得跟排骨似的,还说我。”兰芝抬起头瞄了一眼,月光正好照在沈寄言的脸上,勾勒出他完美的侧脸。
兰芝现在这具身体确实不胖,但是兰芝觉得自己吃的也不少了,可能跟原主以前生过病有关吧,无论她吃多少,这句身体也胖不起来。
“我瘦得像排骨?那我现在就让你看看,我是不是瘦的像排骨?”沈寄言把兰芝抱到床上,然后脱下自己身上的睡衣,露出流畅紧致的胸膛。
毫不夸张的说,沈寄言就是穿衣显瘦脱衣有肉,因为长得高,身材比例好,简直就是天生的衣架子,无论穿什么都很有范。但是脱掉外衣的沈寄言,却又绝对不是白斩鸡,他有六块腹肌,不至于看上去羸弱,也不至于显得很壮。
兰芝的脸越来越烫了,“睡觉了,你脱什么衣服?!”
“正是因为睡觉了,所以才脱衣服呀。”沈寄言笑着说,然后先开被子,钻了进去。
“不要耍流氓,时候不早了,我们该睡了。”兰芝试图掰开放在自己腰上的手,结果反被那双手握住了。
“今天孩子们不在,我们来做点大人该做的事吧。”沈寄言说着,把头埋在了兰芝的脖颈间,“你身上真香。”
“那是香皂的味道,你身上不也一样。这么喜欢闻,你闻你自己不就得了。”
“不一样,你身上有你的味道。”
“唔……沈寄言,不要咬……”
这个混蛋!
月光透过玻璃窗洒了一室朦胧,房间里传来令人
耳红心跳的声音,被风轻轻一吹,散落在无边夜色中。
第二天,沈寄言一大早就被县城的领导接去了县城,因为沈寄言太难过来一次,去年有了沈寄言的指导,这个小县城的粮食产量比前年增加了30%,这可是实打实的业绩。
县城的老干部们怎么会放过这个机会,当然又是千方百计邀请沈寄言过去给他们讲专题,教他们如何做这些新品种的粮食作物。
这次运过来的新品种大部分都是兰芝的公司培育的,其实应该是兰芝去讲解更妥当,不过昨天晚上兰芝被折腾了一整个晚上,沈寄言只好自己一个人去了。
兰芝在家里睡到中午才起来,她真是搞不明白,沈寄言看上去那么温温和和,怎么在床上就跟一头喂不饱的野兽似的。
她的腰,她的腿……
刚起床穿好衣服,刘二娘就过来了。
“三姐,今天中午过去我们那边吃饭。”刘二娘笑盈盈的说道,“大哥大嫂今天也回来了,今年过年我们家没有聚齐,现在只好年过了聚。”
兰芝正在楼上的窗前伸懒腰,她和刘太爷一家本来也很熟了,倒也没有客气,就笑着对楼下院子的刘二娘道:“行,我这正愁不想动手呢。”
昨晚运动太过激烈,今天她浑身上下都酸痛,完全不想动。
“那你收拾好就过来吧,我先回去了,他们一个个非要我下厨。”刘二娘说完就又赶回去了。
楼下的厨房里,老七媳妇和杨大嫂正在做小吃,见到兰芝下楼,老七媳妇就说:“我刚才还正和大嫂说中午叫你一起吃,没想到刘二娘过来请你了。那今天晚上就在我家吃,我们跟着你赚了钱,还没有请你吃过饭呢。”
“不必这么客气,你们最近卖的怎么样?”昨天人太多了,兰芝也没来得及问这些。
老七媳妇道:“现在会做的多了,市面上很多人都在自己做来卖,现在的利润和以前没法比,不过也比种地强。”
老七媳妇倒也没有夸大其词,这门生意的利润确实没有以前多,这小吃本来也不算复杂,很多有经验的厨师多试几次,也能摸出一些门道来。
兰芝想了想说:“你们要是愿意和我一起出去,也可以去省城那边发展。”
显然老七媳妇和杨大嫂都没有这个打算,杨大嫂道:“我们这一走,家里就没有人了,若是只有我们大人倒也好,还拖着小孩子,实在没法离开。”
“我要是年轻几岁,又没有我们家小琴,像刘二娘那样是个单身姑娘,不用兰芝你开口说,我也会死皮赖脸的跟着你一起去。”老七媳妇说道。
“我们家杨大但是可以和你一起去。”杨大嫂说道,她的大儿子已经成年了,现在还没有娶媳妇,倒是有很多人给杨大嫂的儿子做媒,只是一直没有找到看对眼的。
兰芝道:“现在没有价格优势,其实你们也可以去集市上租一个门面直接出售,然后再开发一些新的品种,一直一成不变的卖这些东西,肯定没有竞争力。”
“我们的脑袋没有你灵活,手艺又没有刘二娘好,只会照着做,哪里想得出什么新奇玩意儿。”杨大嫂说道。
兰芝想了想,道:“你们看隔壁刘大鹏两口子做的就很好,他们的手艺也跟你们差不多,现在在沙尧镇
那边不是一样混得很不错,听说又买了一个大门面。”
“他们两口子确实很厉害,我们都佩服,才一年时间不到,就把门面都买下了,家里还修了这么漂亮一幢洋房子。现在我们生产大队呀,除了兰芝你,最富有的就当属刘家了。”老七媳妇无不艳羡的说。
“你们好好做,今后的日子会更好。现在你们手上也有些积蓄了,可以找个合适的门面,一定要客流量多的,开一家小吃店。你们现在这样在这交通不便的乡下,完全没有什么优势。”兰芝给他们分析道。
“你说的也是,我们其实也想过,但是算下来还要出房租,可能也没有什么赚。”杨大嫂说,他们去问过街上那些铺子,愿意出租的不多,要找合适的还真是不容易。
可能每个人的个性不一样,有的人天生就是畏首畏尾,有的天生就很有冒险精神,兰芝劝说一番后也不强求。
不过像他们这样做下去,这门生意迟早会走到死胡同。
当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杨大嫂和老七媳妇都是比较顾家的女人,让她们一整天待在街上卖东西,她们会非常不放心家里。
兰芝忽然想起一事儿,就对他们道:“现在你们的销量也不多,那我再教你们一样手艺吧,你们在家里就可以做。”
当初兰芝培育菌种的工具还在,那些工具都是她和沈寄言从县城带回来的。兰芝以前用过几次,培育出来的菌种还不错,用菌种生蘑菇也很方便。
现在的菜市场上很少有人卖蘑菇,因为很少有人人工养殖,卖的都是野生蘑菇。尤其是平菇,炸出来味道还不错,以前因为太忙,所以兰芝也没来得及把这项手艺交给两人。
杨大嫂和老七媳妇听到兰芝这话,都欣喜若狂。兰芝便又给他们说了怎么培养菌种,种蘑菇没什么技术含量,比较麻烦的是培养菌种。
只要能把菌种培养出来,基本就没什么问题。炸蘑菇的口感比素炸丸子好吃,到时候就算他们不卖炸蘑菇,也可以靠培养菌种、种蘑菇卖钱。
这一项主要是卖技术,不懂其中诀窍的人也很难学到。
老七媳妇和杨大嫂听了之后,都觉得这个很好,今后也不怕别人和自己竞争,两人对兰芝又是一番感恩戴德。
兰芝算算时间也快到中午了,就没再和老七媳妇杨大嫂两人闲聊,直接去刘家了。
路过何太婆门口时,何太婆正在门口穿针引线,兰芝看她半天都没有把线穿进针孔,便走过去笑道:“何太婆,我来帮你吧!”
何太婆见是兰芝过来,脸都笑成了一朵花,“原来是兰芝呀,你看我这老眼昏花的,差点都没把你认出来了,你现在真是越长越漂亮越长越年轻。我活了这么大把岁数,就看你和沈教授长得最好,也最般配。”
兰芝脸色一红,“您老就别再夸我了,我这脸都不知道该往哪儿搁,你这是要缝什么东西?”
“我这是准备做几双鞋垫子,你和沈教授穿多大的鞋呀?我人老了又没什么本事,也不知道该送你些什么好,也就只会做一些老掉牙的东西,还希望你和沈教授不要嫌弃。”何太婆说。
兰芝完全没想到何太婆做东西是要送给她和沈寄言,忙劝阻道:“何太婆,你就别再折腾了,你都一大把年纪了,我怎么
还好意思收你的东西?你有这份心意,我就心领了。”
“不折腾的,反正我也是没事做。我真是要谢谢你,你帮我想的法子,现在我终于可以吃得上饭,我们家老二成了亲,也比以前像个人了,他现在天天就和媳妇出去卖东西,我就在家里帮他们做饭,煮点猪草。我跟你说,我那个儿媳妇还是不错,都没让我去山头上做活……”
何太婆絮絮叨叨的和兰芝说着,整张脸都笑成了一朵花,嘴巴就没有合拢过,看上去精神状态还不错。
看着眼前的老人,兰芝又想起了小说中的情节,在小说里,何太婆是因为上山做农活掉进了水田里,然后就得了瘫痪,一直在床上躺了两年才离世。
像何太婆这一代人,出生于战乱年代,又经历□□,苦了一辈子,实在令人可怜。现在只要能吃得饱饭,何太婆就已经非常满足了。
“我还给你们家三个孩子做了鞋子,就是不知道合不合脚,我都大半年没有看见他们了,你这次回来怎么都没带上他们?”何太婆问道,又起身去给兰芝拿鞋子。
兰芝:“他们在念书,现在已经开学了,所以就没有一起回来。何太婆,你真是太客气了。”
没过一会儿,何太婆就从屋里拿出鞋子过来,“我是估摸着做的,你拿回去给他们试一试。”
兰芝将何太婆做的鞋子拿在手上看了看,不得不说,何太婆的手工真的非常精湛,就这样凭一双手做出来的鞋子也这么精巧,而且看上去非常结实暖和。
就是杨武雄最近半年长高了不少,这最小一双鞋子穿在他脚上可能小了些。
不过到底是老人家的一片心意,兰芝便收下了。
第52章
刘家的人多,原本的老房子占地也多一些,所以修的小洋房比兰芝那边要宽敞,也同样是分上下两层,但刘家这边的楼上比兰芝要多两间卧室。
刘太爷和刘太婆见兰芝过来了,都笑盈盈的招呼她过去坐。
燕三娘长胖了一些,肚子也隆起来了,看样子是有小宝宝了。燕三娘嫁到刘家也有三四年,因为一直没有怀上小孩,也经常被人拿去当茶余饭后的话题。
她的婆婆刘大娘有些封建,把传宗接代看得很紧,以前他们俩婆媳相处不太好,不过因为有刘太爷这位老爷子做调停,倒也没有像杨家的婆媳那样三天两头的吵架。
后来燕三娘和刘大鹏去沙尧镇开了饭店,几乎很少回到金沟村,而燕三娘和刘大鹏也赚了钱,家里的生活跟着变好了,那刘大婆看儿媳妇也觉得顺眼了,没再像以前那样觉得她是一只不会下蛋的母鸡。
没想到两口子忙着赚钱的时候,把孩子给怀上了,这绝对算刘家的一桩大喜事。
刘家人多,倒也不需要兰芝去帮忙,燕三娘就拉着兰芝去一旁聊天。
“三姐,你和沈教授在一起了,怎么也不给我们说一声?这杯喜酒我们还是要喝的呀!”燕三娘笑着说。
她和沈寄言在一起这事,刘二娘是已经知道了,也难怪燕三娘会知道。不过她和沈寄言一同回来,沈寄言又住在她家,旁人不往这方面想才怪。
兰芝倒也没有要掩饰的意思,就道:“有什么好庆祝的?我这人比较怕麻烦,就这样凑合着过就行了。听说你们在沙尧镇又买了一个门市,那边的生意看来还不错。”
“这还不是托你的福,要是没有你,我们现在还不知道过着什么穷日子呢。”燕三娘万分感慨的说,“不过沈教授确实是个非常不错的男人,你跟着他比跟着杨老五好多了,现在你和杨老五已经离了,自己也找到了适合的人,我才敢这样给你说。”
兰芝风轻云淡的笑笑,没有表态。
燕三娘又说:“三姐,你是一个有文化有内涵的人,沈教授也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而且还一点都不矫情,你们在一起才有共同的话题。现在你和沈教授一起去省城发展也很不错,我都听二妹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